-
题名毕节试验区煤层气开发分支井类型优选
- 1
-
-
作者
步玉环
路通
路畅
向刚
郭胜来
-
机构
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
自然资源部复杂构造区非常规天然气评价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油气勘查开发工程研究院
-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8-1095,共8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高阶煤储层多分支水平井煤层气开发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369)
贵州省地质勘查资金项目“毕节试验区煤层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技术研究”(52000021MGQSE7S7K6PRP)。
-
文摘
多分支水平井是煤层气高效开发方式之一,具有较高的产能潜力。研究选取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区域煤层气资源丰富,地质储量可观,整体构造相对简单,无较大断裂带发育,具有典型的煤层气开发地质特征。为探究适合毕节试验区的分支井类型,研究基于PETREL软件建立煤层气数值模拟模型,分析鱼骨状分支井和扇形分支井2种典型多分支井型在煤层气开发中的产能影响规律,研究过程中,重点考察了分支角度、分支长度、分支间距等关键参数对产能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定量评价了2种井型的开发效果差异。同时还综合对比分析了两者在钻井难度、施工成本、适应性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鱼骨状分支井产能随分支长度增大,分支井波及范围增大,产量也随之增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产能增幅减小;鱼骨状分支井产能随分支角度、分支数量、井斜角的增大而增大。扇形分支井主井筒夹角介于30°~90°时,随夹角增大,日产气量增大;在一定条件下,产能随分支长度增大而增大,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增长减缓。扇形分支井分支角度和数量增大时,产能也增大。鱼骨状分支井在复杂地层条件下适应性更强,能够有效降低钻井难度和施工成本,而扇形分支井在提高单井产能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在实际煤层气开发中,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经济成本和技术水平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分支井类型,以实现最佳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为毕节试验区及类似地区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
关键词
分支井
煤层气
压降模型
产能分析
钻井难度
-
Keywords
lateral well
coalbed methane
pressure drop model
production capacity analysis
drilling difficulty
-
分类号
TE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