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互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撒占友 刘凯利 +2 位作者 马池香 李磊 张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8-184,共7页
为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基于人类协同国际环形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以赛轮金宇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二者的互动效应,从企业... 为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基于人类协同国际环形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以赛轮金宇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二者的互动效应,从企业文化角度发掘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结果表明,自我实现文化、亲和文化、传统文化、成就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高度正相关,逃避文化则呈现高度负相关,其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在0.9以上;同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以上5个文化规则均进入回归方程,其标准化回归系数β分别为:0.395、0.182、0.169、0.129、-0.145。因此,这5种文化规则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具有很高的预测力,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人类协同国际环形 相关性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监测的矿井通风三维仿真辅助决策系统设计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帅 撒占友 +3 位作者 王相君 唐天京 李明飞 王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优化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及辅助决策设计,弥补常用矿井通风仿真解算软件在环境监测、实时解算和辅助决策方面的不足,基于矿井通风理论、环境监测、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开发矿井通风三维仿真辅助决策系统。提出通过利用实时监测到的井下... 为优化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及辅助决策设计,弥补常用矿井通风仿真解算软件在环境监测、实时解算和辅助决策方面的不足,基于矿井通风理论、环境监测、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开发矿井通风三维仿真辅助决策系统。提出通过利用实时监测到的井下通风环境参数(风量、风速等)和已存储在系统数据库里的巷道参数,实现对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并将其应用到山金阿尔哈达矿井通风系统中。结果表明:矿井通风三维仿真辅助决策系统同步实现了山金阿尔哈达矿井通风系统的环境监测、风网实时解算和三维仿真模拟,提高了其矿井通风管理水平,为矿井通风系统改造优化设计和矿井向深部中段延伸时的通风系统设计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矿井通风 三维仿真 辅助决策 风网实时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压抽风量比对多径向涡旋气幕阻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昊 张永亮 +2 位作者 撒占友 吴静波 王家远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1,126,共6页
为了解决煤矿综掘工作面粉尘污染难题,以唐口煤矿3110运输巷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压抽风量比r为0.5、0.8、1.2、1.5条件下的多径向涡旋气幕运移及其阻尘效果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的减小,控制风流结构的主要因素由惯性转... 为了解决煤矿综掘工作面粉尘污染难题,以唐口煤矿3110运输巷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压抽风量比r为0.5、0.8、1.2、1.5条件下的多径向涡旋气幕运移及其阻尘效果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的减小,控制风流结构的主要因素由惯性转变为抽风负压,气幕保持径向涡旋状态的轴向运移距离及其前部低速紊流区均随之减小,当r减小至0.8及0.5时,能够在掘进作业区域形成轴向阻尘流场,粉尘污染范围也随之减小。结合综掘工作面实际情况,选取r为0.8,经现场应用,掘进机司机前部断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轴向阻尘流场,风速减小至0.38~1.19 m/s,掘进机司机处粉尘质量浓度降至63.0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粉尘治理 压抽风量比 涡旋气幕 阻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封存量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撒占友 张磊 +3 位作者 刘杰 綦鲁杰 刘岩 李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准确计算煤炭开采过程中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封存量,基于采空区上覆煤岩层运移及裂隙分布发育规律,分析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封存量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封存量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回采工作面... 为准确计算煤炭开采过程中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封存量,基于采空区上覆煤岩层运移及裂隙分布发育规律,分析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封存量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封存量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封存瓦斯量主要受煤岩瓦斯赋存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2个方面因素影响;根据采空区上覆煤岩层垮落规律,采空区瓦斯封存量可分为压实稳定区瓦斯封存量、自然堆积区瓦斯封存量、承压影响区瓦斯封存量和采空区内遗煤瓦斯残存量4部分;用建立的模型计算某煤矿N2413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封存量,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相差13.5%,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瓦斯封存量 垮落规律 瓦斯浓度场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影响的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清管作业的定量风险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清磊 张永亮 +1 位作者 陈国明 吴彦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6-881,共6页
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清管作业是维护湿气集输安全的重要措施,若清管作业操作不当,则不仅会影响工艺安全,还容易造成燃烧爆炸、中毒等事故,因此有必要进行清管作业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针对清管作业中风险最大的作业步骤,基于多因素... 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清管作业是维护湿气集输安全的重要措施,若清管作业操作不当,则不仅会影响工艺安全,还容易造成燃烧爆炸、中毒等事故,因此有必要进行清管作业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针对清管作业中风险最大的作业步骤,基于多因素影响建立模型进行泄漏风险分析,该模型充分考虑组织因素、行政管理、个人特性、技术系统特性、任务特性等风险影响因素对泄漏风险的不确定性影响,并给出了算例。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考虑到组织、管理、员工对清管作业风险的不确定性影响,可为清管作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含硫气田 湿气集输 清管作业 多因素影响 定量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安全文化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撒占友 刘凯利 +2 位作者 马池香 李磊 张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8-184,共7页
针对民营企业特点,基于交互安全文化模型,建立民营企业安全文化模型并辨识关键元素,以赛轮金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粗糙集ROSETTA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属性简约,最终确定1... 针对民营企业特点,基于交互安全文化模型,建立民营企业安全文化模型并辨识关键元素,以赛轮金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粗糙集ROSETTA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属性简约,最终确定15个安全文化元素;借助MATLAB,采用熵权法确定各元素权重,然后进行可拓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重视"一项得分为4.82,水平较高,整体文化等级属于"良",级别特征变量j*=3.138 1。"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定期进行应急演练"3个方面得分偏低,是安全文化建设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安全文化 交互安全文化模型 粗糙集 熵权法 可拓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工矿井煤炭开发中CH_4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磊 撒占友 +1 位作者 綦鲁杰 刘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4-17,共4页
为了客观的分析井工矿井煤炭开发中CH4(瓦斯的主要成分)排放的影响因素,在分析瓦斯形成过程及赋存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井工开采矿井生产工艺、抽采现状,构建了由煤层瓦斯含量因素、开采技术因素、瓦斯抽采状况及瓦斯残留状况四个子系... 为了客观的分析井工矿井煤炭开发中CH4(瓦斯的主要成分)排放的影响因素,在分析瓦斯形成过程及赋存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井工开采矿井生产工艺、抽采现状,构建了由煤层瓦斯含量因素、开采技术因素、瓦斯抽采状况及瓦斯残留状况四个子系统构成的井工矿井煤炭开发中CH4排放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16个二级指标构成,具有科学、全面、指标较易获取的特点,有助于分析我国井工矿井煤炭开发中的减排潜力,为制定相应的CH4减排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发 CH4排放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爆破减振孔减振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谭致垚 撒占友 +2 位作者 刘道平 刘杰 卢守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155,共8页
为探究不同减振孔布置方式对隧道爆破时减振效果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软件构建隧道爆破数值模型,从围岩振速、应力和损伤3个方面对比分析无减振孔、常规减振孔、加密减振孔和加大减振孔4种工况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减振孔... 为探究不同减振孔布置方式对隧道爆破时减振效果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软件构建隧道爆破数值模型,从围岩振速、应力和损伤3个方面对比分析无减振孔、常规减振孔、加密减振孔和加大减振孔4种工况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减振孔孔径后,在振速和应力方面的减振效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27.7%,27.9%;减振孔的设置可以有效阻碍爆破应力的传播和损伤裂纹的扩展,加大孔径的减振孔阻碍效果更好,使隧道爆破时的围岩应力辐射半径和损伤半径均减少约1/2,常规减振孔和加密减振孔的阻碍效果均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可为隧道钻爆法施工中进一步优化减振孔布置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孔 减振效果 爆破振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车速对隧道入口段扬尘特征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秀 撒占友 +5 位作者 关达 吴静波 杨鸿克 王昊 卢守青 刘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3,共9页
为掌握重载列车车速对隧道入口段风流运移及扬尘特征的影响,为铁路隧道抑尘提供技术支持,以梁家山隧道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了重载列车以不同车速进入隧道时入口段压力场、风流场的演变规律,探究了隧道入口段煤尘颗粒运移轨迹及其浓度分... 为掌握重载列车车速对隧道入口段风流运移及扬尘特征的影响,为铁路隧道抑尘提供技术支持,以梁家山隧道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了重载列车以不同车速进入隧道时入口段压力场、风流场的演变规律,探究了隧道入口段煤尘颗粒运移轨迹及其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重载列车驶入隧道过程中,车速越大,列车运行前方正压场及车身周边的负压场越强,隧道入口段产生的涡流区及风速越大;重载列车完全驶入隧道后,空间内的煤尘颗粒以内旋和外旋两种运移方式呈高速无序地扩散,同一尾流区断面上,列车不同位置处监测点的煤尘浓度和最大煤尘浓度对应的时间分布有差异。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重载列车运行速度对隧道入口段风流运移及扬尘特征的影响,对梁家山隧道入口段的煤尘防治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重载列车车速 压力场 风流运移 扬尘特征 煤尘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稳态扩散的复合煤体能量失稳致灾研究
10
作者 秦玉金 苏伟伟 +1 位作者 卢守青 李铭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8,共13页
在我国由于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导致煤层中多存在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分层的现象;而构造煤的存在导致复合煤层突出危险性急剧增加,这严重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根据软硬复合煤体瓦斯的扩散状态,模拟分析了非稳态扩散复合煤体的力学失稳... 在我国由于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导致煤层中多存在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分层的现象;而构造煤的存在导致复合煤层突出危险性急剧增加,这严重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根据软硬复合煤体瓦斯的扩散状态,模拟分析了非稳态扩散复合煤体的力学失稳规律;建立了非稳态扩散的吸附瓦斯膨胀能计算模型,探讨了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对于吸附瓦斯膨胀能的影响,从能量角度分析了吸附瓦斯膨胀能对突出的控制作用,阐释了非稳态扩散复合煤体的突出失稳致灾机制。结果表明:复合煤层中构造煤的存在能够增加其邻近原生结构煤的塑性破坏程度,提高了原生结构煤塑性区内的瓦斯运移速度,进而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非稳态扩散条件下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的吸附瓦斯膨胀能是稳态扩散条件的0.50~0.57倍和3.36~3.38倍,复合煤层中由于构造煤的存在导致原生结构煤内部裂隙-基质系统间产生巨大的瓦斯浓度差,使得原生结构煤基质内部的吸附瓦斯迅速解吸,增加邻近原生煤中吸附瓦斯膨胀能,进而使得复合煤层的突出危险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扩散 原生结构煤 构造煤 复合煤层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巷道径向涡旋运移对截割产尘污染的影响
11
作者 常伟 王昊 陶金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87,共7页
为了掌握综掘巷道风幕运移动态过程对截割产尘污染的影响规律,以进一步提高风幕阻尘效率。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研究分析不同径向涡旋强度和运移距离条件下综掘巷道流场结构演变和粉尘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径向涡旋以贴壁旋流... 为了掌握综掘巷道风幕运移动态过程对截割产尘污染的影响规律,以进一步提高风幕阻尘效率。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研究分析不同径向涡旋强度和运移距离条件下综掘巷道流场结构演变和粉尘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径向涡旋以贴壁旋流形式运移,随径向涡旋强度和运移距离增大,运移过程中分别形成偏向压风侧和轴向的支流,随后径向涡旋转变为均匀轴向流场,粉尘污染随之分别呈不断减小和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掘进司机处粉尘质量浓度与径向涡旋强度和运移距离间分别满足玻尔兹曼分布Boltzmann模型和对数正态分布LogNormal模型。当径向涡旋强度为0.9,运移距离为30 m时,能够实现高效控尘,现场实测结果显示,掘进司机处总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率分别达到82.7%和78.3%,能够有效改善人员作业环境。研究结果可为煤矿综掘巷道粉尘污染高效控制与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涡旋 贴壁旋流 流场演变 粉尘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赋存条件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杰 王恩元 +3 位作者 撒占友 张永亮 王春源 卢守青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8-103,共6页
为研究煤层赋存条件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影响,模拟分析不同条件(埋藏深度、煤层厚度和煤体强度)下的应力、瓦斯压力和煤体塑性变形区的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工作面前方应力峰值及应力梯度、瓦斯压力梯度、塑性变... 为研究煤层赋存条件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影响,模拟分析不同条件(埋藏深度、煤层厚度和煤体强度)下的应力、瓦斯压力和煤体塑性变形区的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工作面前方应力峰值及应力梯度、瓦斯压力梯度、塑性变形区及塑性应变量等随之增大,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越来越高;随煤层厚度的增加,工作面应力峰值、应力梯度逐渐减小,出现应力峰值的位置越远离工作面,瓦斯卸压带、瓦斯排放带、塑性变形区越逐渐增大,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越来越小;随煤体强度的升高,工作面前方应力梯度、瓦斯压力梯度随之增大,塑性变形区和塑性应变值随之减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赋存条件 煤与瓦斯突出 埋藏深度 煤层厚度 煤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长距离掘进巷道分段降温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永亮 翟雪峰 +2 位作者 卢守青 张西龙 曹建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79,共7页
为解决金属矿长距离掘进巷道回风阶段产生的热害问题,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数值模拟掘进巷道降温模型。首先,提出长距离掘进巷道分段降温思路,并利用SpaceClaim软件分别建立采用常规压入式通风和分段降温技术的巷道三维几何... 为解决金属矿长距离掘进巷道回风阶段产生的热害问题,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数值模拟掘进巷道降温模型。首先,提出长距离掘进巷道分段降温思路,并利用SpaceClaim软件分别建立采用常规压入式通风和分段降温技术的巷道三维几何模型;然后,利用网格划分软件划分几何模型网格,并利用Fluent软件对该模型作参数设置及数值模拟;最后,提出有效降温区域的概念并分析采用常规压入式通风和分段降温技术的巷道降温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100 m长的掘进巷道模型中,采用分段降温技术的模型降温效果比常规降温模型的降温效果提高17.7%;采用分段降温技术的巷道回风风温比常规压入式通风回风风温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掘进巷道 分段降温 热害 计算流体力学(CFD) 有效降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赋权可变集模型在煤与瓦斯突出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春源 潘晓红 +1 位作者 撒占友 刘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0,共6页
为准确预测煤与瓦斯突出,采用可变集理论构建煤与瓦斯突出的两级优选评价模型,将影响突出的各项指标临界值组成边界隶属等级,并选取合理的模型参数,以实现评价结果的矢量性。模型采用基于Pareto准则的组合赋权方法,综合熵权法与数据包... 为准确预测煤与瓦斯突出,采用可变集理论构建煤与瓦斯突出的两级优选评价模型,将影响突出的各项指标临界值组成边界隶属等级,并选取合理的模型参数,以实现评价结果的矢量性。模型采用基于Pareto准则的组合赋权方法,综合熵权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2种权重计算方法,既保留了客观性,又兼顾了对象间的可区分性,依据样本数据的评价结果,对突出程度进行量化分级。为验证模型及突出程度分级的可靠性,选取实际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适于对煤矿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可变集 熵权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截割区域对尘-雾颗粒群逸散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昊 辛创业 +3 位作者 刘建 陶金旭 卢守青 刘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77,共7页
为掌握综掘机截割煤体动态过程对尘-雾颗粒群逸散的影响规律,对综掘工作面9个代表性截割区域的风流运移及尘-雾颗粒群逸散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并拟合得到掘进司机位置尘-雾颗粒浓度与截割区域间的定量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截割区域由... 为掌握综掘机截割煤体动态过程对尘-雾颗粒群逸散的影响规律,对综掘工作面9个代表性截割区域的风流运移及尘-雾颗粒群逸散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并拟合得到掘进司机位置尘-雾颗粒浓度与截割区域间的定量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截割区域由压风侧底部沿“S”型路线移至抽风侧顶部,巷道流场紊动程度呈先增强、后减弱、再增强的规律;受截割断面转向流场及综掘机上部回流作用,掘进司机位置尘-雾颗粒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大、再降低、最终趋于稳定的规律。研究结果明确了截割区域对尘-雾群逸散的影响程度,可为综掘工作面实施精准防尘措施和实现可持续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截割区域 尘-雾逸散 影响规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条件下含瓦斯煤声发射临界慢化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冉 刘杰 +3 位作者 撒占友 程健维 卢守青 王春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8-134,共7页
为得到煤样在卸荷条件下失稳破坏的有效前兆信息,设计不同瓦斯压力下的固定轴压卸围压试验,得到煤样破裂过程的声发射(AE)结果,并计算得到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AE时间序列的临界慢化特征,预警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卸荷... 为得到煤样在卸荷条件下失稳破坏的有效前兆信息,设计不同瓦斯压力下的固定轴压卸围压试验,得到煤样破裂过程的声发射(AE)结果,并计算得到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AE时间序列的临界慢化特征,预警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卸荷条件下含瓦斯煤AE时间序列具有临界慢化特征,方差与自相关系数在煤样破坏前的突然增大可以作为表征试样破裂失稳的前兆信息;窗口长度与滞后步长会对临界慢化特征产生影响,相比之下,方差受窗口长度和滞后步长影响均较小,且前兆信息出现前曲线变化波动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条件 含瓦斯煤 声发射(AE) 临界慢化特征 前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损伤对原生煤和构造煤孔隙结构与分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铭杰 卢守青 +4 位作者 司书芳 王成凤 杨梦华 刘杰 王圣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94,共7页
为了分析构造煤与原生煤因孔隙结构不同而导致的内部瓦斯存储和运移所存在的差异性。结合低温液氮实验,分析2种煤样的孔隙特征参数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发现破碎作用对原生煤和构造煤孔隙的破坏路径略有区别。对于原生煤,破碎作用先作... 为了分析构造煤与原生煤因孔隙结构不同而导致的内部瓦斯存储和运移所存在的差异性。结合低温液氮实验,分析2种煤样的孔隙特征参数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发现破碎作用对原生煤和构造煤孔隙的破坏路径略有区别。对于原生煤,破碎作用先作用于较大孔隙,之后对微孔产生影响;而对于构造煤,破碎作用直接对较大孔隙和微孔隙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生煤孔隙表面越粗糙、微孔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构造煤孔隙结构越复杂、微孔孔容越大,吸附能力越强。研究结果可为构造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煤 构造煤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三轴加卸载煤样声发射长程相关性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世鹏 刘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6,共7页
为模拟井下应力条件,设计固定轴压卸围压试验,得到煤样破裂过程的声发射结果,并计算不同初始围压及不同卸载速率条件下声发射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特征,以期对煤岩体的破裂做出预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始围压及不同卸载速率下声发射... 为模拟井下应力条件,设计固定轴压卸围压试验,得到煤样破裂过程的声发射结果,并计算不同初始围压及不同卸载速率条件下声发射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特征,以期对煤岩体的破裂做出预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始围压及不同卸载速率下声发射实验结果类似,根据声发射累计计数可将声发射变化过程分为线性增长期、平静期以及指数增长期,可以很好地反应煤样的破裂过程;随初始围压和卸载速率的增大,声发射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随之增大,正相关性增强;Hurst指数与分形维数的动态变化与煤样的失稳破裂过程良好对应,且不同初始围压及卸载速率下,Hurst指数与分形维数的动态变化规律类似,说明其声发射时间序列的宏观产生机制具有内在统一性,可将接近破裂荷载时Hurst指数的增大与分形维数的减小作为煤样失稳破裂的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 卸围压 声发射 HURST指数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金属矿围岩裂隙倾角、开度对渗流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付翠翠 张永亮 +3 位作者 曲敏 殷诗理 刘云飞 王明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4-172,共9页
为探究海底金属矿高承压围岩裂隙倾角、开度对渗流特性的影响,揭示海底金属矿高承压围岩裂隙倾角及开度对渗流速度、出口流量的影响特征,以海底金属矿三山岛新立矿区为工程背景,基于裂隙状态与渗流速度耦合理论建立围岩多裂隙渗流模型,... 为探究海底金属矿高承压围岩裂隙倾角、开度对渗流特性的影响,揭示海底金属矿高承压围岩裂隙倾角及开度对渗流速度、出口流量的影响特征,以海底金属矿三山岛新立矿区为工程背景,基于裂隙状态与渗流速度耦合理论建立围岩多裂隙渗流模型,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通过改变裂隙倾角和开度得到地下水在深井围岩裂隙中渗流速度、出口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裂隙倾角会对地下水渗流速度产生重要影响,多裂隙相交使地下水渗流速度发生突变,在模拟倾角范围内,裂隙倾斜角度越大,地下水出口渗流速度越小,出口流量越小,裂隙相交处渗流速度突变越明显。当裂隙开度处于0.5~2 mm时,裂隙相交处渗流速度发生明显突变,裂隙开度大小对渗流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金属矿 裂隙倾角 裂隙开度 渗流速度 渗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