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添加法治理石油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孟娟 郑西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2,共4页
介绍了在石油污染土壤中使用营养添加法促进石油生物降解的作用机理,总结了营养添加浓度、类型和环境变量对石油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近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关键词 营养添加法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海岸线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孟娟 郑西来 +1 位作者 王玉华 撒占友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介绍了生物修复、生物强化和生物刺激的基本概念。综述了基于生物强化和生物刺激技术处理石油污染海岸线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不同处理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影响溢油污染海岸线生物修复的重要因素,包括石油类型、波浪和水流能量、温度... 介绍了生物修复、生物强化和生物刺激的基本概念。综述了基于生物强化和生物刺激技术处理石油污染海岸线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不同处理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影响溢油污染海岸线生物修复的重要因素,包括石油类型、波浪和水流能量、温度、盐度、氧气含量等。对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生物强化 生物刺激 石油污染土壤 海岸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电磁辐射效应及其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撒占友 何学秋 +1 位作者 张永亮 王恩元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1,54,共5页
实验研究了单轴应力不同受载方式下的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效应规律,探讨了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原理,并将电磁辐射技术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结果表明,电磁辐射法可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测精度较高,方法简便,大大降低劳... 实验研究了单轴应力不同受载方式下的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效应规律,探讨了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原理,并将电磁辐射技术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结果表明,电磁辐射法可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测精度较高,方法简便,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真正实现了非接触式空间预测;非接触连续动态空间预测是未来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理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变形破坏 电磁辐射 煤与瓦斯突出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电磁辐射异常判识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撒占友 何学秋 王恩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73-1376,共4页
基于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电磁辐射变化规律,运用系统辨识、动态测试数据处理和数理统计等非线性理论,建立了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电磁辐射异常判识模型,提出电磁辐射异常判别准则,并应用于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结果表明... 基于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电磁辐射变化规律,运用系统辨识、动态测试数据处理和数理统计等非线性理论,建立了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电磁辐射异常判识模型,提出电磁辐射异常判别准则,并应用于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结果表明:电磁辐射异常判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实现了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连续动态趋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电磁辐射 异常判识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W的高含硫气田集输管网操作风险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清磊 陈国明 付建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4-140,共7页
高含硫气田开发安全风险极大,确保其集输管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完整性操作窗口(IOW)技术对其集输管网进行了操作风险分析,首先,把管网输入输出空间划分为正常操作、安全警戒、安全危险、灾难4个区域,并根据管道... 高含硫气田开发安全风险极大,确保其集输管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完整性操作窗口(IOW)技术对其集输管网进行了操作风险分析,首先,把管网输入输出空间划分为正常操作、安全警戒、安全危险、灾难4个区域,并根据管道承受强度、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温度、管道腐蚀影响等因素确定出了管道中天然气压力、温度、流速为输出区域敏感变量,集气站供气压力、供气温度、供气量为输入区域敏感变量;然后以相关标准规范、工程实践成果等来确定输出区域敏感变量不同输出区域的边界;最后,利用HYSYS软件建立集输系统的工艺模型,基于确定的输出区域变量边界,按管网输入输出区域的映射关系得到了输入区域变量的边界,从而可根据集输管网运行参数进行操作风险等级评估。结果表明:采用IOW技术能够对集输管网工艺状态进行危险等级划分,可为制定集输管网运行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 集输管网 操作风险 IOW 系统输入 系统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力电耦合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撒占友 何学秋 王恩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17-1522,共6页
理论分析了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电磁辐射脉冲数与损伤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产生机制及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力电耦合规律,建立了等围压三轴应力状态下含瓦斯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力电耦合模型,实验测定并分析... 理论分析了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电磁辐射脉冲数与损伤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产生机制及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力电耦合规律,建立了等围压三轴应力状态下含瓦斯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力电耦合模型,实验测定并分析了单轴压缩状况下含瓦斯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力电耦合规律.结果表明,含瓦斯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力电耦合模型很好地反映了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特征规律和微观损伤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电磁辐射 记忆效应 力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破坏电磁辐射信号的短时分形模糊滤波 被引量:4
7
作者 撒占友 王恩元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5,211,共6页
介绍了短时分形滤波的基础理论,在分析煤岩破坏电磁辐射信号噪声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煤岩破坏电磁辐射信号的短时分形模糊滤波模型及分形维确定方法,并应用于型煤和原煤两种煤岩破坏电磁辐射信号的滤波处理。结果表明,短时分形滤波法用于... 介绍了短时分形滤波的基础理论,在分析煤岩破坏电磁辐射信号噪声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煤岩破坏电磁辐射信号的短时分形模糊滤波模型及分形维确定方法,并应用于型煤和原煤两种煤岩破坏电磁辐射信号的滤波处理。结果表明,短时分形滤波法用于煤岩破坏电磁辐射信号滤波是可行的,实现了煤岩破坏电磁辐射信号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滤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电磁辐射 短时分形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电磁辐射预测指标临界值的确定 被引量:3
8
作者 撒占友 王春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8-91,共4页
基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确定原则,现场考察了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电磁辐射预测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提出了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电磁辐射预测指标临界值的综合评判确定法,并在沈阳矿业集团红菱煤矿进行了试验性应用。应用结果表明,... 基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确定原则,现场考察了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电磁辐射预测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提出了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电磁辐射预测指标临界值的综合评判确定法,并在沈阳矿业集团红菱煤矿进行了试验性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电磁辐射预测指标临界值的综合评判法,具有简单方便、准确可靠的特点,为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临界值的确定,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电磁辐射 临界值 综合评判法 预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高含硫井口气液分离器动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谭清磊 陈国明 +1 位作者 畅元江 付建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134,共6页
传统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不能有效利用井口分离器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动态风险分析,从而导致评估结果易于偏离实际。构建事件树模型模拟分离器异常事件的发展过程,然后基于贝叶斯方法利用事故先兆数据动态分析分离器安全屏障的失效概率和... 传统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不能有效利用井口分离器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动态风险分析,从而导致评估结果易于偏离实际。构建事件树模型模拟分离器异常事件的发展过程,然后基于贝叶斯方法利用事故先兆数据动态分析分离器安全屏障的失效概率和异常事件后果发生概率,并采用模糊损失率的方法量化事故后果造成的损失,进而完成对分离器的动态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新提出的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高含硫井口气液分离器动态风险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可动态评估事故发生概率,并可动态反映分离器的风险变化,能够为高含硫井口气液分离器等相关设备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树 事故先兆数据 贝叶斯方法 模糊损失率 动态风险分析 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破裂过程表面电位云图软件开发及应用
10
作者 李保林 王恩元 +3 位作者 李忠辉 李楠 刘杰 邱黎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62-1568,共7页
针对克里金插值法中理论变异函数拟合精度不稳定及缺乏专用电位云图软件问题,提出了计算理论变异函数模型参数的自动-人工拟合方法,并利用MATLAB开发了煤岩破裂过程表面电位云图软件。对预制45°裂纹岩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利用该... 针对克里金插值法中理论变异函数拟合精度不稳定及缺乏专用电位云图软件问题,提出了计算理论变异函数模型参数的自动-人工拟合方法,并利用MATLAB开发了煤岩破裂过程表面电位云图软件。对预制45°裂纹岩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利用该软件绘制了岩样变形破裂过程中的表面电位云图,分析了表面电位分布与试样破裂状态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自动-人工拟合法计算过程稳定,有效提高了克里金插值法的精度;基于开发的电位云图软件绘制的电位云图能够真实反映煤岩体的表面电位分布及变化;岩样表面电位云图可以反映裂纹的扩展方向及岩样破裂状态;在岩样弹性变形阶段后期,表面电位云图反映了岩样裂纹扩展的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位 云图分析 克里金插值法 拟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