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铜纳米线表面功能改性及电场空气杀菌机理研究
1
作者 董丽婷 董玮利 +7 位作者 别清峰 孙霄 温博 刘建华 张江 侯天元 叶雨晴 陈守刚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7-245,共9页
目的 利用低压电穿孔技术杀灭流动空气中的细菌。低压电穿孔技术依赖于尖端的放电效应,通过表面功能改性制备纳米尖端材料实现高效空气杀菌。方法 通过热氧化和化学刻蚀2种手段对泡沫铜表面处理,探究氧化铜(CuO)纳米线生长差异和条件。... 目的 利用低压电穿孔技术杀灭流动空气中的细菌。低压电穿孔技术依赖于尖端的放电效应,通过表面功能改性制备纳米尖端材料实现高效空气杀菌。方法 通过热氧化和化学刻蚀2种手段对泡沫铜表面处理,探究氧化铜(CuO)纳米线生长差异和条件。通过将聚苯胺(PANI)沉积在氧化铜纳米线上,构筑C-CuO/PANI纳米线杀菌材料,提高纳米线导电性和稳定性,并作为导电电极测试通电条件下的杀菌效果。结果 证明碱性刻蚀法能制备均匀致密且稳定性良好的CuO纳米线。Cu O和PANI二者复合形成的P-P同质结可以极大地促进电负载条件下载流子与空穴的产生,提高电催化效率。同时将杀菌材料装载至电场杀菌装置,在10 V交流电压、1m/s的工作流速下实现了99%以上的灭菌率。通过活性氧染色和EPR证明了胞内活性氧和胞外·OH、·O_(2)^(-)的存在。杀菌机理是纳米线尖端的局部增强电场导致的电穿孔效应以及活性氧对细菌的强氧化。结论 为空气净化提供了一种节能高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净化 低压电穿孔 纳米线 氧化铜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