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质变化对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共生藻(Symbiodiniaceae)、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李达 王云忠 +1 位作者 齐继光 杨翠华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4,共9页
本研究对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个体在不同水质条件下饲养1个月,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水质变化下珊瑚共生藻、水体细菌和珊瑚共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环境营养盐在硝态氮0~80.64μmol·L^(-1)、磷酸盐0~... 本研究对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个体在不同水质条件下饲养1个月,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水质变化下珊瑚共生藻、水体细菌和珊瑚共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环境营养盐在硝态氮0~80.64μmol·L^(-1)、磷酸盐0~1.05μmol·L^(-1)时,珊瑚共生藻丰富度大幅降低,三组珊瑚共生藻均以Cladocopium属为主导优势种群(相对丰度70.25%~98.13%),且该属共生藻对低营养盐耐受性较佳,对高营养盐耐受性较差;2)水体细菌和珊瑚共生细菌主导优势种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45.63%~86.55%),在属水平上水体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4.60~4.97)高于珊瑚共生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2.58~3.81),且两者优势菌群种类具有相对独立性;3)共生细菌Cohaesibacter表现出较强的低营养盐耐受性,环境营养盐降低,其丰度显著升高,由<3%升高至40.27%,且该属珊瑚对共生细菌弧菌(Vibrio)具有较强的适应性(Vibrio属丰度占比23.71%时珊瑚共生体未表现出明显异常)。研究表明,水质变化(营养盐)能够影响豆荚软珊瑚共生藻和共生细菌的种群结构,其中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更为显著,且相较于环境水体细菌,环境营养盐的变动对该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本实验旨在补充水质变化对珊瑚共生体的影响研究,为珊瑚共生系统的稳态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制定珊瑚保育方案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荚软珊瑚 共生藻 共生细菌 营养盐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施药法对循环水养殖巨骨舌鱼鱼鲺病的治疗
2
作者 高龙波 任义 +1 位作者 靳鹏 黄大鹏 《科学养鱼》 2025年第8期61-61,共1页
鱼鲺病是一种常见的由寄生甲壳类(如鱼鲺属)引起的水产养殖疾病,具有易传播、易复发等特点,对巨骨舌鱼等淡水观赏鱼类的生长和存活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针对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易复发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药物浓度梯度和寄生虫生活史的... 鱼鲺病是一种常见的由寄生甲壳类(如鱼鲺属)引起的水产养殖疾病,具有易传播、易复发等特点,对巨骨舌鱼等淡水观赏鱼类的生长和存活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针对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易复发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药物浓度梯度和寄生虫生活史的“二次施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施药法 巨骨舌鱼 鱼鲺病 寄生甲壳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维盐对海洋桡足类火腿伪镖水蚤的急慢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衣晓燕 周强 +3 位作者 吕海金 赵美法 韦如意 刘光兴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探讨新型抗生素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Emamectin benzoate,EMB)对海洋桡足类动物产生的生物效应,研究了EMB对海洋浮游桡足类火腿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poplesia)的急、慢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火腿伪镖水蚤... 为探讨新型抗生素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Emamectin benzoate,EMB)对海洋桡足类动物产生的生物效应,研究了EMB对海洋浮游桡足类火腿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poplesia)的急、慢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火腿伪镖水蚤对EMB反应敏感,EMB对成体的96h-LC50和24h-EC50分别为22.9和16.5 ng/mL;急性毒性试验(24 h)中,随着EMB暴露浓度的升高,火腿伪镖水蚤呼吸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抗氧化系统中的氧化酶GPx、CAT及SOD的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慢性毒性试验(30 d)中,随着EMB暴露浓度的升高,无节幼虫和桡足幼体的存活率和发育率明显降低;低浓度(0.02~0.1 ng/mL)EMB对孵化率和发育时间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1~2 ng/mL)EMB则对其有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2 ng/mL时,桡足幼体几乎无法存活;EMB暴露会导致桡足类的种群繁衍能力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足类 甲维盐 火腿伪镖水蚤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翎电鳗卵巢发育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哈承旭 杨翠华 +2 位作者 王玮 王云忠 刘萍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翎电鳗是深受广大水族爱好者喜爱的观赏鱼类,研究其卵巢发育规律,可以为该鱼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基础。翎电鳗成熟卵巢为囊状,泄殖孔位于体前端下颌后方。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其卵巢进行观察发现,翎电鳗的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子发育分... 翎电鳗是深受广大水族爱好者喜爱的观赏鱼类,研究其卵巢发育规律,可以为该鱼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基础。翎电鳗成熟卵巢为囊状,泄殖孔位于体前端下颌后方。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其卵巢进行观察发现,翎电鳗的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子发育分为5个时相。4月龄雌鱼卵巢中有较多第Ⅱ时相卵母细胞,少量卵原细胞,发育至第Ⅱ期;8月龄雌鱼卵巢中含有卵原细胞、第Ⅱ时相和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发育至第Ⅲ期;10月龄雌鱼卵巢中同时存在卵原细胞、第Ⅱ时相、第Ⅲ时相和第Ⅳ时相卵母细胞,发育至第Ⅳ期,达性成熟;11月龄雌鱼卵巢中第Ⅴ时相卵母细胞占主要成分,为Ⅴ期。Ⅴ期卵巢中成熟卵径的大小分布在1.08~1.15 mm和1.78~1.84 mm。翎电鳗雌性亲鱼在理想环境下存在短时间内一批卵排出后新一批次的卵成熟并被释放的可能,产卵类型属分批同步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翎电鳗 卵巢 产卵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金黄水母的人工培育及生活史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翠华 王玮 +2 位作者 王文章 王云忠 齐继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8-712,共5页
以日本白令海引进的咖啡金黄水母为亲本,通过人工繁殖的方法获得受精卵。在实验室培育条件下,对浮浪幼虫、螅状体、碟状体和水母幼体等多次变态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描述了各发育阶段形态变化,首次报告了咖啡金黄水母的生活史。咖啡... 以日本白令海引进的咖啡金黄水母为亲本,通过人工繁殖的方法获得受精卵。在实验室培育条件下,对浮浪幼虫、螅状体、碟状体和水母幼体等多次变态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描述了各发育阶段形态变化,首次报告了咖啡金黄水母的生活史。咖啡金黄水母为体外受精,卵为沉性,受精后6h内发育为浮浪幼虫,浮浪幼虫有明显的趋光性,在54h内变态附着为4触手螅状体。螅状体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于20℃横裂生殖,每个螅状体每次横裂产生8~21个碟状体,碟状体的数量和质量与横裂前螅状体的状态有关。合适的水流和充足的食物保证了碟状体在60d内变态为伞径10cm的育成体。人工条件下,螅状体可长期保存,水母体能饲养8~10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金黄水母 螅状体 横裂 碟状体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朵仙水母生活史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翠华 王玮 王文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安朵仙水母在固着的无性繁殖螅状体和浮游的有性繁殖水母体间交替,其生活史中绝大多数环节并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受特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影响。静止水流和雌雄个体间的交互作用对于产卵和受精是非常重要的,受精卵在64h内可经浮... 安朵仙水母在固着的无性繁殖螅状体和浮游的有性繁殖水母体间交替,其生活史中绝大多数环节并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受特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影响。静止水流和雌雄个体间的交互作用对于产卵和受精是非常重要的,受精卵在64h内可经浮浪幼虫阶段变态为4触手螅状体。螅状体能通过单碟型横裂产生水母体,但对温度和光照要求严格。出芽生殖是螅状体无性繁殖的唯一方式,出芽率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大多数碟状体在横裂的过程中生长出口腕,并在脱离螅状体12~24h内翻转为口腕向上、外伞向下的倒立形态。水母体可通过食物和体内的共生藻获得能量。人工条件下,螅状体可长期保存,水母体可以饲养两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朵仙水母 螅状体 横裂 共生藻 浮浪幼虫 胞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和水流对巴布亚硝水母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翠华 王玮 王文章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5-558,共4页
利用人工繁殖的巴布亚硝水母30个碟状体、幼水母和成体水母,分别设立了静止和合适水流及3个光照水平,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水流对其碟状体、幼水母和成体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照的性质和时间决定了巴布亚硝水母碟状体和... 利用人工繁殖的巴布亚硝水母30个碟状体、幼水母和成体水母,分别设立了静止和合适水流及3个光照水平,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水流对其碟状体、幼水母和成体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照的性质和时间决定了巴布亚硝水母碟状体和幼水母的存活率,对成体的存活时间也有显著影响。水流对碟状体有显著影响,而对幼水母和成体来说则是必须的。自然光照条件下,水母体色较浅,呈蓝色,随着卤素灯光照时间延长,体色变深,呈蓝褐色。水流还与水母的某些行为有关,在流水环境中水母喜欢聚集和逆水游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水流 巴布亚硝水母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水流对八斑唇腕水母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翠华 王文章 王海铭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4,共8页
在不同温度和水流条件下,作者分别对八斑唇腕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伞径、伞高、出芽率和存活时间等生长发育情况展开研究,以期为其人工饲养和科普展示奠定基础。近海9.5℃~14℃采集的八斑唇腕水母暂养1 d后,置于不同水流(静止的1 ... 在不同温度和水流条件下,作者分别对八斑唇腕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伞径、伞高、出芽率和存活时间等生长发育情况展开研究,以期为其人工饲养和科普展示奠定基础。近海9.5℃~14℃采集的八斑唇腕水母暂养1 d后,置于不同水流(静止的1 L烧杯和气泡带动水流的13 L水浴缸)和不同温度(10℃、15℃、20℃和22℃)交叉条件下人工饲养。结果显示,77 cm/s的水流条件下,10℃组水母存活时间最长。伞径、伞高与饲养时间呈负相关。温度越高,水母存活时间越短。温度能促进生殖腺快速成熟,但是10℃水母能持续性出芽。水流能保持水母活力,延长存活时间。研究表明,八斑唇腕水母可以通过水螅体横裂生殖和性腺出芽生殖两种方式繁育水母体。因为其个体较小,科技馆可采用低温水浴缸进行培养和长期展示,并对其特殊的出芽生殖方式进行科普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斑唇腕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 温度 水流 出芽 存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4种常见观赏性水母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强 王云忠 +1 位作者 齐继光 王玮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以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黑金黄水母(Chrysaora melanaster)、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和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4种常见的观赏性水母为探讨对象,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环境因子对水母生活史各阶段的影响,展望了观... 以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黑金黄水母(Chrysaora melanaster)、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和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4种常见的观赏性水母为探讨对象,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环境因子对水母生活史各阶段的影响,展望了观赏性水母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水族馆行业中观赏性水母的繁育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 环境因子 观赏 水族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尿酸合成酶的鲨鱼源单域抗体筛选
10
作者 束树超 徐明策 +6 位作者 哈承旭 周宇杭 邓鹏辉 查丽莎 陈锦霖 陈建明 毕允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120,共10页
在鲨鱼等软骨鱼类体内存在天然的缺失轻链、仅包含重链的抗体,源于这种重链抗体可变区的片段称为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y)。目前单域抗体研究中的抗原主要来源于水溶性蛋白或病原体,筛选膜蛋白鲨鱼源单域抗体的领域接近空白。... 在鲨鱼等软骨鱼类体内存在天然的缺失轻链、仅包含重链的抗体,源于这种重链抗体可变区的片段称为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y)。目前单域抗体研究中的抗原主要来源于水溶性蛋白或病原体,筛选膜蛋白鲨鱼源单域抗体的领域接近空白。本研究以重组表达的小球藻病毒玻尿酸合成酶(一种膜蛋白)为抗原,经过免疫、建库、淘选、验证等步骤获得了抗原特异性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单域抗体序列。随后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了该单域抗体,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技术(ITC)测定了其与抗原的亲和力,证实了以膜蛋白作为抗原制备鲨鱼源单域抗体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域抗体 纳米抗体 玻尿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饵料方案对煎蛋水母生长的差异性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华增 王玮 杨翠华 《水产科技情报》 2020年第1期6-9,共4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人工养殖煎蛋水母的饵料方案,分别采用7种饵料及其组合(单一饵料源:海月水母、颗粒饲料、糠虾、丰年虾;组合饵料源:海月水母+颗粒饲料、海月水母+糠虾、海月水母+丰年虾)对煎蛋水母开展了为期30 d的饲养试验,比较了不同... 为了进一步优化人工养殖煎蛋水母的饵料方案,分别采用7种饵料及其组合(单一饵料源:海月水母、颗粒饲料、糠虾、丰年虾;组合饵料源:海月水母+颗粒饲料、海月水母+糠虾、海月水母+丰年虾)对煎蛋水母开展了为期30 d的饲养试验,比较了不同方案对煎蛋水母体质量、伞径和口腕长等3个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试验结束时,各组煎蛋水母的生长指标均有增长,其中,海月水母+糠虾组煎蛋水母最终体质量(45.605 g)与其余6组差异极显著(P<0.01),该组的伞径(9.108 cm)除与海月水母+丰年虾组(8.892 cm)差异不显著(P>0.05)外,与其它5组差异极显著(P<0.01);4个单一饵料源试验组煎蛋水母的体质量和伞径增长均较慢,3个组合饵料源试验组水母的生长速度较单一饵料组快,其中海月水母+糠虾组煎蛋水母的体质量和伞径增长最快,而糠虾组水母的口腕长增长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蛋水母 饵料 生长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pH值对大西洋金黄水母胃丝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菊 王玮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73-75,78,共4页
大西洋金黄水母是水族馆常见的观赏水母,为了更好地掌握其生活习性,提高饲养效率,用福林-酚法测定了5个温度梯度下胃丝内蛋白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活性明显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蛋白酶在25℃~60℃以及pH值6.5~9.5条件下均具有较... 大西洋金黄水母是水族馆常见的观赏水母,为了更好地掌握其生活习性,提高饲养效率,用福林-酚法测定了5个温度梯度下胃丝内蛋白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活性明显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蛋白酶在25℃~60℃以及pH值6.5~9.5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酶活力,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8.5。将试验结果与实际饲养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饲养温度及pH值对大西洋金黄水母胃丝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 蛋白酶活性 温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添加对咖啡金黄水母体色影响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杨翠华 王文章 +1 位作者 陈华增 齐继光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8-394,共7页
在人工繁殖水母的饵料中添加食用性人工合成色素、人工合成荧光色素、天然虾青素、铁元素和饲喂含有色素的海蜇等,测定水母采食饵料后感官指标、酪氨酸酶活力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分析添加物质对水母生理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 在人工繁殖水母的饵料中添加食用性人工合成色素、人工合成荧光色素、天然虾青素、铁元素和饲喂含有色素的海蜇等,测定水母采食饵料后感官指标、酪氨酸酶活力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分析添加物质对水母生理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4种人工食用色素均能大大提升水母的观赏性,但颜色保持时间短,3 h后,所有水母均恢复原来的体色,水母状态未发现改变。水母注射水溶性荧光色素,10 h后才能通过水循环扩散到全身,荧光色维持时间可达30 d。水母饲喂天然虾青素、铁元素和含有色素的海蜇1个月后,肉眼观察,海蜇组的水母比对照组的水母颜色深,而虾青素组、FeSO_4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各组酪氨酸酶活力和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低。组内个体间酪氨酸酶活力差异较大,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总胡萝卜素在450 nm处吸收值最高。海蜇组水母的酪氨酸酶活力和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133 U/mL和251.01 mg/kg。虾青素组酪氨酸酶活力最低,为0.109 U/mL。食用色素组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仅为158.83 mg/kg,酪氨酸酶活力仅高于虾青素组,可能与色素并未在表皮和中胶层形成色素沉淀有关。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添加色素能获得颜色各异的水母,水溶性荧光色素能长期保存在动物体内,可作为体色调控色素。水母的色素合成与酪氨酸酶活力和总胡萝卜素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 体色 人工繁育 咖啡金黄水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朵仙水母(Cassiopeia andromeda)水母体再生研究
14
作者 李达 王玮 齐继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115,共7页
本实验对安朵仙水母(Cassiopeia andromeda)进行不同程度(伞体、胃囊、口腕和触手)的切割,进行60 d再生过程观察。首次记录了安朵仙水母水母体的再生情况:切除部分伞体、全部胃囊、全部口腕和触手的水母体残体能够再生出缺失的部分;切... 本实验对安朵仙水母(Cassiopeia andromeda)进行不同程度(伞体、胃囊、口腕和触手)的切割,进行60 d再生过程观察。首次记录了安朵仙水母水母体的再生情况:切除部分伞体、全部胃囊、全部口腕和触手的水母体残体能够再生出缺失的部分;切除全部伞体的水母体残体无法再生出新的伞体,而是反向再生出新的口腕和触手;同时切除不同部位的水母体残体在组织修复时表现出一定的再生顺序性。结果表明安朵仙水母水母体具有较强的组织再生能力,可作为钵水母纲再生研究的潜在模式物种,同时为刺胞动物研究以及再生生物学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朵仙水母 水母体 钵水母纲 再生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盐度对叶硝水母不同阶段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杨翠华 张安琪 +1 位作者 江玉立 齐继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5,共9页
盐度是影响水母生长、繁殖和家庭饲养的重要因素,全球变暖、海水温度上升、极端天气和气候异常已被证明会影响盐度。本研究为探讨叶硝水母(Phyllorhiza chinensis)对盐度的应激响应机制,设置12、22和32共3个盐度梯度,对螅状体、育成体... 盐度是影响水母生长、繁殖和家庭饲养的重要因素,全球变暖、海水温度上升、极端天气和气候异常已被证明会影响盐度。本研究为探讨叶硝水母(Phyllorhiza chinensis)对盐度的应激响应机制,设置12、22和32共3个盐度梯度,对螅状体、育成体和成体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条件下盐度可引起叶硝水母生活史各阶段生长和消化生理的变化,在3种盐度条件下螅状体均能正常存活和无性繁殖,体内4种消化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育成体和成体(P<0.01),说明螅状体对外界盐度变化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较强,可进一步人工淡水驯化。盐度12有利于育成体和成体的进一步淡化,可作为内陆水族馆和家庭观赏水母用螅状体的保种盐度。盐度22叶硝水母无性繁殖、生长和活力状态较好,4种消化酶活力最高,可作为人工饲养的适宜盐度。各盐度组3个生长阶段胃蛋白酶含量均最高,说明该水母对蛋白质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试验结果为叶硝水母饵料的调整、解析对环境的应激和适应机制及商业养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硝水母(Phyllorhiza chinensis) 盐度 消化酶 螅状体 水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饵料种类对彩色金黄水母(Chrysaora colorata)螅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16
作者 周强 王云忠 +2 位作者 齐继光 王玮 李达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3,共8页
将彩色金黄水母(Chrysaora colorata)水母螅状体培养在1 L的玻璃烧杯中,分别投喂卤虫(Artemia)无节幼体、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 Sewell),每个饵料组设3个温度(15℃、20℃和25℃)... 将彩色金黄水母(Chrysaora colorata)水母螅状体培养在1 L的玻璃烧杯中,分别投喂卤虫(Artemia)无节幼体、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 Sewell),每个饵料组设3个温度(15℃、20℃和25℃),以探讨彩色金黄水母长期人工保种繁育技术。结果表明,在15℃和20℃下,各组水母螅状体生长发育良好,在25℃下仅安氏伪镖水蚤组未出现水母螅状体裂解死亡现象,证明在15~20℃温度范围内可进行水母螅状体长期保种。3个温度水平下,凡纳滨对虾组与卤虫无节幼体组的水母螅状体柄径生长速率相当,均高于安氏伪镖水蚤组;3个饵料组水母螅状体横裂释放碟状体数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卤虫无节幼体组>凡纳滨对虾组>安氏伪镖水蚤组。出芽生殖受温度制约较为明显,20℃下卤虫无节幼体组水母螅状体出芽量、出芽螅状体数、总螅体数均高于其他各组。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温度和饵料水平对彩色金黄水母螅状体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开展钵水母纲其他种类的长期保种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金黄水母 水母螅状体 保种 温度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天然饵料对大西洋金黄水母(Chrysaora quinquecirrha)幼水母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李达 王文章 +1 位作者 周强 王玮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5,共7页
在水温(22±1)℃、盐度(32±1)和90 W太空灯每日光照12 h、昏暗12 h下,将形态完整、活力强的伞径(3.5±0.5)cm的大西洋金黄水母(Chrysaora quinquecirrha)幼水母体放入200 L亚克力环形实验缸中,投喂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在水温(22±1)℃、盐度(32±1)和90 W太空灯每日光照12 h、昏暗12 h下,将形态完整、活力强的伞径(3.5±0.5)cm的大西洋金黄水母(Chrysaora quinquecirrha)幼水母体放入200 L亚克力环形实验缸中,投喂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卤虫(Artemia)无节幼体、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鱼卵、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肉、糠虾、桡足类和卤虫成虫,研究这7种天然饵料对大西洋金黄水母幼水母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饵料显著影响幼水母体的存活率(P<0.05),各处理组存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海月组、卤虫无节幼体组、卤虫成虫组、鱼卵组、鱼肉组、糠虾组和桡足类组,其中海月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不同饵料显著影响幼水母体的生长(P<0.05),各处理组生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卤虫无节幼体组、卤虫成虫组、海月组、鱼肉组、糠虾组、鱼卵组、桡足类组,其中卤虫无节幼体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其他组(P<0.05)。卤虫无节幼体、卤虫成虫和海月水母对大西洋金黄水母幼水母体生长促进明显,鱼肉和鱼卵对幼水母体早期生长促进明显,鱼卵具有明显的提高水母伞体活力的作用。本实验结果可为水母研究中的饵料结构优化提供策略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金黄水母 幼水母体 饵料 存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沙水母和发形霞水母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研究
18
作者 江玉立 张安琪 +1 位作者 王玮 杨翠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0期71-75,共5页
[目的]研究马来沙水母和发形霞水母在不同生长阶段4种消化酶活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种水母的螅状体、幼体和成体的纤维素酶、胃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4种消化酶活性。[结果]马来沙水母除了成体阶段的脂肪酶和幼体阶段的淀粉酶活... [目的]研究马来沙水母和发形霞水母在不同生长阶段4种消化酶活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种水母的螅状体、幼体和成体的纤维素酶、胃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4种消化酶活性。[结果]马来沙水母除了成体阶段的脂肪酶和幼体阶段的淀粉酶活性低于发形霞水母,其他发育阶段各消化酶活性普遍高于发形霞水母,且差异极显著(P<0.01)。马来沙水母的胃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随着个体的生长呈现下降趋势,而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随着个体的生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发形霞水母4种消化酶的活性均随着个体生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种水母螅状体阶段消化酶活性最高,且与其他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马来沙水母螅状体、成体阶段胃蛋白酶活性与脂肪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马来沙水母幼体发育阶段和发形霞水母螅状体阶段胃蛋白酶活性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发形霞水母螅状体阶段脂肪酶活性与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幼体阶段纤维素酶活性与淀粉酶活性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水母在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各有不同,应根据各个水母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的活性变化,及时调整饵料中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的比例,提高饵料利用率,促进水母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沙水母 发形霞水母 生长阶段 消化酶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狮在饲养训练表演中应注意的问题
19
作者 郝燎原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南海狮 饲养 训练 表演 基础设施 供水系统 消化系统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鳍脚目海兽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20
作者 郝燎原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鳍脚目 海兽 常见病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