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生物多糖/寡糖对鱼糜制品保水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芹 邢荣娥 +1 位作者 于华华 李鹏程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8-215,共8页
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海洋生物保水剂,本研究以海洋生物多糖/寡糖为研究对象,经多糖筛选和单因素实验确定壳聚糖1号、壳聚糖2号和海藻酸钠的最佳添加量,采用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优复配值为:壳聚糖1号0.29%,壳聚糖2号1.11%,海藻酸钠0.93%... 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海洋生物保水剂,本研究以海洋生物多糖/寡糖为研究对象,经多糖筛选和单因素实验确定壳聚糖1号、壳聚糖2号和海藻酸钠的最佳添加量,采用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优复配值为:壳聚糖1号0.29%,壳聚糖2号1.11%,海藻酸钠0.93%,在此条件下测得的鱼丸解冻失水率为1.46%±0.24%,结果表明该多糖复配组合对鱼丸制品具有较好的保水作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多糖组鱼丸的微观结构,发现其结构致密,无较大孔隙。通过本实验的开展,能够为水产品的保水保鲜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海藻酸钠 保水 解冻失水率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寡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慧慧 杨国淞 +4 位作者 程伊梦 李昭悦 赵玲 曹荣 刘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76-284,共9页
寡糖是具有2~10个单糖残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或含分支链的糖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还具有甜味剂功能和特性,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相较于多糖,寡糖还具有生物活性强、利于机体吸收等优点。近年来,海洋来源的寡糖... 寡糖是具有2~10个单糖残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或含分支链的糖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还具有甜味剂功能和特性,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相较于多糖,寡糖还具有生物活性强、利于机体吸收等优点。近年来,海洋来源的寡糖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菌、抗凝血和提高免疫力等,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农业和水产等领域。本文介绍了4种主要的海洋寡糖,包括几丁寡糖/壳寡糖、褐藻胶寡糖、琼胶寡糖和卡拉胶寡糖,简述其来源、结构特征、各种生物活性及应用,以期为海洋多糖资源的高价值利用及海洋寡糖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寡糖 几丁寡糖/壳寡糖 褐藻胶寡糖 卡拉胶寡糖 琼胶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鹏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0-758,共9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各沿海国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尚未获得有效开发的海洋生物资源,从而掀起了世界性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浪潮。海洋生物中蕴藏着许多与陆生生物不同、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活性物...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各沿海国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尚未获得有效开发的海洋生物资源,从而掀起了世界性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浪潮。海洋生物中蕴藏着许多与陆生生物不同、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活性物质。如果能将这些活性物质开发成新型海洋药物、生物材料、农用制品、功能食品等高值化产品,将有望解决当前我国海洋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水平较低、附加值不高等瓶颈问题。为此,本文重点针对我国近年来在藻、虾、鱼和水母类等海洋大宗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对当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资源 高值化利用 研究进展 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糖类创新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蔡超 于广利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6期55-61,共7页
海洋生物资源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再生性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洋特征化合物,特别是糖类化合物已经成为寻找和发现海洋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海洋糖类化合物依据其来源可分为:海洋植物来源、动物来源及微生物来源糖类分子,而不同来... 海洋生物资源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再生性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洋特征化合物,特别是糖类化合物已经成为寻找和发现海洋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海洋糖类化合物依据其来源可分为:海洋植物来源、动物来源及微生物来源糖类分子,而不同来源的糖类化合物由于其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可被用于不同功能的糖类药物研发。综述了海洋来源糖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特征、修饰与衍生方法以及相关糖类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尽管我国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且在海洋糖药物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然而目前糖类药物开发仍面临巨大挑战,亟需有效解决糖类先导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性质以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问题,进而建立完善的糖类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加快推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糖类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药物 糖类药物 海洋糖类化合物 药物研究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塑料的污染危害与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德庆 吕世伟 +1 位作者 刘楠 李娜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年第3期60-68,共9页
自20世纪50年代塑料量产以来,全球塑料产量迅速增长,致使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随之不断增加。微塑料存在于海水、海洋生物和深海沉积物中,对海洋系统中的动植物造成了安全威胁,对人类健康也产生了潜在威胁。微塑料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 自20世纪50年代塑料量产以来,全球塑料产量迅速增长,致使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随之不断增加。微塑料存在于海水、海洋生物和深海沉积物中,对海洋系统中的动植物造成了安全威胁,对人类健康也产生了潜在威胁。微塑料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及国际环境组织等的密切关注,有关微塑料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课题。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海洋中微塑料进行研究,文章从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及其对海洋生物(主要为海藻、贝类及鱼类)的危害出发,对海洋环境及水产品中微塑料的提取方法与检测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和比较,以期为海洋中微塑料的发现、分析、控制和处理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塑料 危害 检测技术 提取方法 分布 来源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南极磷虾蛋白肽的纳滤脱盐工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福后 黄岳磊 +4 位作者 刘小芳 冷凯良 王灵昭 于源 苗钧魁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8-235,共8页
为建立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肽纳滤脱盐工艺,以脱盐率和蛋白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南极磷虾蛋白肽纳滤脱盐效果的主要因素(蛋白肽浓度、压力、循环次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纳滤技术对南极磷... 为建立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肽纳滤脱盐工艺,以脱盐率和蛋白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南极磷虾蛋白肽纳滤脱盐效果的主要因素(蛋白肽浓度、压力、循环次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纳滤技术对南极磷虾蛋白肽进行脱盐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蛋白肽浓度为3%、纳滤压力为1.2MPa、循环次数3次,在该条件下,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脱盐率达到(86.35±2.11)%、蛋白损失率为(9.10±0.35)%。采用优化工艺获得的南极磷虾蛋白肽的盐分含量为(1.14±0.12)%,蛋白质含量为(92.73±2.29)%,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于3000 Da以下,氨基酸组成合理且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研究将为高品质南极磷虾蛋白肽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蛋白肽 正交实验 纳滤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氧化酶的生物学改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光丽 曹娜 +2 位作者 孙慧慧 赵玲 曹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5,共10页
半乳糖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在生物传感器、食品、医疗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天然的半乳糖氧化酶存在稳定性差、催化效率低、回收成本高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食品安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半乳糖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在生物传感器、食品、医疗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天然的半乳糖氧化酶存在稳定性差、催化效率低、回收成本高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食品安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人们可以对半乳糖氧化酶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以提高酶的性能或者获得新功能的重组酶。因此,追求具有重要催化能力和强大功能的半乳糖氧化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半乳糖氧化酶的分子结构、催化机理等基本信息,并分析总结了半乳糖氧化酶进行生物学改造的相关案例,旨在为半乳糖氧化酶相关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氧化酶 生物学改造 理性设计 定向进化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兹海默症生物标志物和早期诊断新技术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莹 钱美齐 邱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3-561,共9页
阿尔兹海默症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大脑表现出两种主要的神经病理改变: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其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记忆丧失、情绪改变、认知能力下降、说话、写作、行走困难等。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兹海默症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大脑表现出两种主要的神经病理改变: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其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记忆丧失、情绪改变、认知能力下降、说话、写作、行走困难等。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对通过早期干预策略延缓疾病或改变疾病进程甚至预防疾病都至关重要。该文综述了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蛋白、基因、miRNA、补体系统、激肽系统以及金属离子等生物标志物,总结了现阶段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检测试剂盒。由于目前临床诊断方法的有创性和高昂的费用,迫切需要简单快速、创伤性小的分子诊断技术。该文列举了基于免疫反应、荧光、探针成像、电化学、纳米材料和miRNA等发展的新型检测技术,这些分析手段为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新型生物标志物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脊椎动物甲状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杨皓月 邢荣娥 +2 位作者 刘松 于华华 李鹏程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8-129,共12页
甲状腺(Glandula thyreoidea)是海洋脊椎动物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从海洋脊椎动物开始,才有了独立的甲状腺结构。海洋脊椎动物的甲状腺一般为实质性的组织。实质由甲状腺滤泡组成,构成滤泡的上皮细胞合成、贮存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调节... 甲状腺(Glandula thyreoidea)是海洋脊椎动物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从海洋脊椎动物开始,才有了独立的甲状腺结构。海洋脊椎动物的甲状腺一般为实质性的组织。实质由甲状腺滤泡组成,构成滤泡的上皮细胞合成、贮存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激素。从海洋脊椎动物开始才有了独立的甲状腺结构。对于动物甲状腺的研究多集中在甲状腺形态及甲状腺与生长发育关系方面,而对海洋脊椎动物的甲状腺的研究则越来越多的集中于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甲状腺病变方面,环境因素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也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海洋水体污染导致的甲状腺机能受损,使海洋脊椎动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数目与种类骤减之时,我们不得不重视对海洋脊椎动物甲状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脊椎动物 甲状腺 形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葛莲 程珊 +1 位作者 吕钦 万升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抑菌效果不强。本文对小檗碱进行结构改造,获得了具有更高抗菌活性的小檗碱衍生物。将经典的FtsZ(Filament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nt Z)抑制剂PC190723衍生物的苯并噻唑类活性片段引入到小檗碱中,对... 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抑菌效果不强。本文对小檗碱进行结构改造,获得了具有更高抗菌活性的小檗碱衍生物。将经典的FtsZ(Filament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nt Z)抑制剂PC190723衍生物的苯并噻唑类活性片段引入到小檗碱中,对小檗碱进行结构改造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合成出了10个小檗碱衍生物,其中有5个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小檗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苯并噻唑 FtsZ抑制剂 结构改造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技术分析不同采收期紫菜的滋味特征 被引量:17
11
作者 曹荣 赵玲 +2 位作者 王联珠 孙慧慧 刘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4,共8页
为科学评价不同采收期的紫菜在滋味方面的差异,采用电子舌技术分析了头水、二水、四水和六水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的滋味组成,同时,对不同采收期紫菜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等呈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紫菜滋味主... 为科学评价不同采收期的紫菜在滋味方面的差异,采用电子舌技术分析了头水、二水、四水和六水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的滋味组成,同时,对不同采收期紫菜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等呈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紫菜滋味主要由鲜味、鲜味回味、咸味和苦味组成。头水、二水、四水和六水紫菜的鲜味强度依次减弱。二水紫菜的鲜味回味值最大,头水和四水紫菜的鲜味回味值接近,六水紫菜的鲜味回味值显著降低(P<0.05)。头水和二水紫菜的咸味强度接近,且显著高于后期采收紫菜的咸味值(P<0.05)。头水、二水紫菜的苦味值接近,四水紫菜的苦味值略低,六水紫菜的苦味值最低。不同采收期紫菜的呈味物质含量及其对滋味的贡献程度差异较大。头水、二水、四水和六水紫菜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依次减少,4组样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滋味贡献大的游离氨基酸主要是丙氨酸和谷氨酸。呈味核苷酸中肌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IMP)对滋味的贡献大。头水、二水、四水和六水紫菜的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分别为223.89、222.13、118.54和47.19gMSG/100g,研究表明,前期采收的紫菜鲜味更加强烈。电子舌的检测数据与呈味物质含量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采收期 电子舌 滋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处理改善蓝莓果实品质及提升花青素含量机制
12
作者 黄海燕 薛勇 +2 位作者 毛相朝 姜宏 胡阳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9,共10页
本实验探究壳寡糖处理对蓝莓果实品质,特别是对蓝莓花青素种类及含量的影响。经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25、50、100 mg/L)壳寡糖整株叶面喷施和灌根处理后,测定处理后蓝莓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硬度、VC含量、VE含量、类... 本实验探究壳寡糖处理对蓝莓果实品质,特别是对蓝莓花青素种类及含量的影响。经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25、50、100 mg/L)壳寡糖整株叶面喷施和灌根处理后,测定处理后蓝莓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硬度、VC含量、VE含量、类黄酮含量等指标,重点探究蓝莓果实中花青素的变化规律,以评价壳寡糖对蓝莓品质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对蓝莓品质改善表现出浓度依赖的特性,50 mg/L壳寡糖处理时效果最佳。相较于对照组,50 mg/L壳寡糖处理组的单果质量提升9.0%,横径增长2.7%,纵径增长4.9%,固形物质量分数提高18.4%,硬度增长15.6%;此外,50 mg/L壳寡糖处理将蓝莓中总酚、类黄酮、VC、VE等活性物质的含量分别提升了21.7%、28.6%、79.6%和19.8%。此外发现50 mg/L壳寡糖处理减少了花青素种类,但蓝莓中主要花青素的含量显著提高。总花青素含量比对照增长了7.0%,其中主要花青素飞燕草素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3%。进一步研究发现,COS处理能够调整花青素苷类产物代谢通路,3MaT1、3RT、3GGT基因变化是导致壳寡糖处理蓝莓花青素种类和含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因此,生长期采用壳寡糖处理蓝莓植株,可以有效提高蓝莓果实的品质,本研究对蓝莓栽培技术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蓝莓 品质改善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微生物酶资源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伟 姚从禹 +1 位作者 孙晶晶 郝建华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4-275,共12页
两极地区的微生物在极端环境中演化出能够耐受低温、高盐等特殊性质的酶。极地微生物的酶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极地微生物在各种复杂的极地环境中形成了高度多样性,蕴含着可供开发利用的大量新酶资源。近年来国内外持续... 两极地区的微生物在极端环境中演化出能够耐受低温、高盐等特殊性质的酶。极地微生物的酶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极地微生物在各种复杂的极地环境中形成了高度多样性,蕴含着可供开发利用的大量新酶资源。近年来国内外持续发现大量的极地微生物新酶,说明极地微生物已成为新酶的重要来源。本文简述了近5年来极地微生物新酶开发的研究进展,分类列举了有较好商用前景的蛋白酶、脂肪酶/酯酶、糖类降解酶等重要工业酶的筛选和性质等研究简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微生物 酶资源开发 蛋白酶 脂肪酶 酯酶 糖类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含氮、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邢荣娥 秦玉坤 +2 位作者 李克成 刘松 李鹏程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5-142,共8页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杀菌、杀虫、抗逆、促生长等功能,已成为新农药创制的重要源泉,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农药,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生物农药研发的重要途径。以虾、蟹壳为原料制备的壳聚糖...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杀菌、杀虫、抗逆、促生长等功能,已成为新农药创制的重要源泉,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农药,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生物农药研发的重要途径。以虾、蟹壳为原料制备的壳聚糖是一种碱性多糖,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抗逆能力,在农业上受到广泛关注。为提高壳聚糖的应用性,通过改性提高其抑菌性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基于本实验室近20年来在壳聚糖衍生化及抑菌活性方面开展的工作,系统地阐述了提高壳聚糖抑菌活性的活性拼接改性策略,即通过在不同位点接枝含氮、含磷、含硫等抑菌活性基团以提高其抑菌活性,分析了其构效关系,为研制新型海洋生物农药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衍生物 植物病原真菌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壳聚糖结构形态与生物材料功效学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西广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140,共15页
甲壳素/壳聚糖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用生物材料,在创伤修复、引导组织再生、抑菌、止血、术后防粘连、药物递送和3D打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证实,甲壳素/壳聚糖的活性功效受到多种因素调控,一方面与其自身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相关,另一... 甲壳素/壳聚糖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用生物材料,在创伤修复、引导组织再生、抑菌、止血、术后防粘连、药物递送和3D打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证实,甲壳素/壳聚糖的活性功效受到多种因素调控,一方面与其自身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相关,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产品的物理结构,特殊的微纳米结构和物理形态,对其活性功效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甲壳素/壳聚糖在物理形态与生物学功效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并主要结合我们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进行概括说明,为其在医用生物材料和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引导和借鉴。目前,很多研究成果和技术还多处于实验室阶段,实现其临床应用仍极具挑战性,因此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壳聚糖 结构形态 医用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β-环化酶和新黄质合酶功能差异关键氨基酸的发掘
16
作者 王丽 赵子龙 +1 位作者 刘振 毛相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1-48,共8页
酶是天然存在的高效催化剂,长期的进化过程产生了诸多的同源酶,同源酶的序列相似高却有不同的功能,而导致功能差异的原因也倍受关注。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中,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 β-cyclase,LCYB)和新黄质合酶(neoxanthin syntha... 酶是天然存在的高效催化剂,长期的进化过程产生了诸多的同源酶,同源酶的序列相似高却有不同的功能,而导致功能差异的原因也倍受关注。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中,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 β-cyclase,LCYB)和新黄质合酶(neoxanthin synthase,NSY)序列高度相似但对番茄红素的环化功能不同,且并未有研究报道导致环化差异的原因。因此该研究选用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8.2%的枸杞来源LyLCYB和番茄来源SoNSY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基因soNSY的片段替换为lyLCYB对应位置的片段构建不同的嵌合体基因,并且利用定点突变策略构建差异位点的点突变蛋白,将改造后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测定其番茄红素环化活性。最终发现了219位点是导致LyLCYB和SoNSY番茄红素β-环化功能差异的关键氨基酸,为进一步探究影响其他来源的LCYB和NSY功能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Β-环化酶 新黄质合酶 嵌合体 差异氨基酸 大肠杆菌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壳寡糖γ-氨基丁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小麦幼苗抗旱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秀晶 刘松 +4 位作者 秦玉坤 邢荣娥 于春林 李克成 李鹏程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2,共11页
利用壳寡糖氨基与γ-氨基丁酸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新型壳寡糖-氨基丁酸衍生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等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以小麦种子为材料,各样品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干旱胁迫培养到... 利用壳寡糖氨基与γ-氨基丁酸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新型壳寡糖-氨基丁酸衍生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等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以小麦种子为材料,各样品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干旱胁迫培养到两叶一心,测定小麦生理生化指标,评价新型衍生物的抗旱作用。结果表明,新型壳寡糖γ-氨基丁酸衍生物成功合成,并且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指标有明显的影响,衍生物明显降低了小麦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小麦细胞膜的损伤,增加可溶性糖含量进而增强小麦植物对土壤中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少了干旱胁迫对生理代谢的影响。总之,成功合成了具有较强诱导小麦抗旱作用的新型壳寡糖γ-氨基丁酸衍生物,为新型植物抗逆诱导剂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Γ-氨基丁酸 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体壁水提物中生物大分子的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艳 常耀光 +1 位作者 薛长湖 申晶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0-45,I0001-I0011,共17页
采用匀浆水提处理获取仿刺参体壁水提物,测得其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1.03±1.97)%,多糖质量分数为(36.51±1.58)%。基于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出水提物中蛋白分子400余种,丰度较高的蛋白主要是卵黄蛋白、原肌球蛋白及肌动蛋白等。单... 采用匀浆水提处理获取仿刺参体壁水提物,测得其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1.03±1.97)%,多糖质量分数为(36.51±1.58)%。基于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出水提物中蛋白分子400余种,丰度较高的蛋白主要是卵黄蛋白、原肌球蛋白及肌动蛋白等。单糖组成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认水提物中的多糖主要为岩藻聚糖硫酸酯,其分子质量为(5172.5±107.6)kDa;利用多种变性剂破坏水提物中可能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发现处理前后岩藻聚糖硫酸酯分子量无显著变化,说明该多糖以非聚集体的形式存在于水提物中。该研究首次明确了仿刺参体壁水提物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的分子种类,可为后续优化海参加工工艺、减少海参加工中的营养物质流失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水提物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组学 岩藻聚糖硫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北方近岸海域中微塑料附生真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希媛 王帅 +4 位作者 郑立 李景喜 高丰蕾 孙承君 鞠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2-663,共12页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被海洋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本研究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塑料附生生物膜中的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与海域位置,暴露时间和塑料类型的相关性关系。...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被海洋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本研究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塑料附生生物膜中的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与海域位置,暴露时间和塑料类型的相关性关系。通过对样品基因组的18S rRNA的V4区测序,共获得1 299条OTUs,涵盖了66门、126纲、196目、222科和294属的真核生物。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微塑料附生生物膜中包含海洋浮游植物、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及脊椎动物等多种真核生物。海域位置、暴露时间是影响真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且随着暴露时间延长,附生的进化水平较高的真核生物所占比例升高。不同塑料类型对于真核生物的附着现象未表现出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微塑料可以成为海洋中真核生物的新型栖息地,微塑料附生真核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微塑料对于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S RRNA基因 微塑料环境 生物膜 真核生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仿刺参性腺脂质、营养价值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天雪 刘淇 +3 位作者 赵玲 孙慧慧 高昕 曹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184,共9页
为探究仿刺参性腺较优的干燥方式,分析对比热风、冷风、微波、真空冷冻4种干燥方式对样品脂质组成、脂质稳定性、脂肪酸营养价值、挥发性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干燥处理后,总脂、磷脂、甘油三酯、虾青素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过氧化... 为探究仿刺参性腺较优的干燥方式,分析对比热风、冷风、微波、真空冷冻4种干燥方式对样品脂质组成、脂质稳定性、脂肪酸营养价值、挥发性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干燥处理后,总脂、磷脂、甘油三酯、虾青素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过氧化值均显著降低,硫代巴比妥酸值均显著升高(P<0.05)。在脂肪酸营养价值方面,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血栓形成指数在干燥处理后不同程度降低,低胆固醇脂肪酸/高胆固醇脂肪酸指数显著升高(P<0.05)。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干燥方式样品的气味特征有明显差异。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从新鲜和干燥样品中鉴定出2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2,5-二甲基吡嗪仅在微波干燥样品中被检测到,而戊醛、乙酸乙酯是冷风干燥样品中特有的气味活性物质。综上,真空冷冻干燥有效减缓了脂质氧化的速率,但样品气味相对平淡;热风、冷风、微波干燥均促进了脂质氧化,但提高了脂肪酸的营养价值,丰富了样品的气味特征。研究结果可为仿刺参性腺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性腺 干燥方式 脂质组成 营养价值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