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水下设施生物污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
作者 段继周 刘超 +9 位作者 刘会莲 孙佳文 张一梦 王楠 翟晓凡 管方 郑萌 张杰 王秀通 侯保荣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2-177,共16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水下设施不断投入使用,严苛的海洋环境使得生物污损问题凸显。生物污损会对海洋水下设施功能造成严重的危害,缩短其服役期,影响其正常运行。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抑制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水下设施不断投入使用,严苛的海洋环境使得生物污损问题凸显。生物污损会对海洋水下设施功能造成严重的危害,缩短其服役期,影响其正常运行。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抑制或减少生物污损,实现海洋水下设施的有效运行。本文综述了海洋生物污损及其形成过程,总结了生物污损对海洋水下设施的危害,概述了几种我国沿海发现的典型污损生物,总结了目前采用的生物污损控制技术或解决方案,并讨论了近年来新型防污策略的发展及生物污损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下设施 生物污损 附着生物 防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海洋浪花飞溅区腐蚀情缘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保荣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9-193,共15页
作者回顾了近50年的科研工作生涯,特别是对海洋浪花飞溅区构筑物腐蚀防护的研究,以及我国浪花飞溅区腐蚀防护的重要事件,总结了相关工程经验。同时,对浪花飞溅腐蚀防护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钢结构 浪花飞溅区 电连接 腐蚀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海洋大气环境中AZ80镁合金电偶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蒋全通 杨黎晖 +3 位作者 路东柱 张杰 段继周 侯保荣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908,共10页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减震性能好、电磁屏蔽等优点。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先进镁合金结构材料逐步在海洋装备上开始应用。已列装的新型高强AZ80镁合金,通过与QBe1.7铍青铜紧固件连接,共同构成整体...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减震性能好、电磁屏蔽等优点。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先进镁合金结构材料逐步在海洋装备上开始应用。已列装的新型高强AZ80镁合金,通过与QBe1.7铍青铜紧固件连接,共同构成整体在典型海洋大气环境中服役。在高盐、高湿的海洋环境环境中,镁合金与电位更正的QBe1.7铍青铜偶接后,极易发生电偶腐蚀。电位相对更负的高强AZ80镁合金,作为电偶腐蚀的阳极被加速溶解。本研究对高强AZ80镁合金电偶腐蚀样品经过12个月青岛海洋大气暴露试验,发现空白对照组、电偶1组(紧固件铍青铜直径Ψ=10mm)和电偶2组(紧固件铍青铜直径Ψ=20mm)的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108.1071、133.8929、173.6250g/(m2·a)。电偶对表面的主要腐蚀产物为:Mg(OH)2、MgSO4和MgCl2。空白样品、电偶1组和电偶2组平均腐蚀深度分别为:0.175、0.330、0.315mm/a。样品中部腐蚀深度最大,边部腐蚀深度则相对较小。不同样品在青岛试验站的腐蚀产物对基体保护能力的量度(n值)分别为1.1337、1.1378、1.0895,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试样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速率会加快,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对基体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青岛海洋大气腐蚀站点的环境因素与AZ80镁合金腐蚀深度和腐蚀失重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青岛海洋大气环境因素对高强AZ80镁合金空白样品腐蚀失重影响前三位分别为:SO42->非水溶性>硫酸盐转化率;对电偶1组样品影响前三位的环境因素分别为:SO2>硫酸盐转化率>NO2;对电偶2组样品影响前三位的环境因素分别为:水溶性降尘>SO2>NH3。对比电偶对2组和1组,唯一的差别是电偶对的面积比,但决定镁合金腐蚀速度的大气成分完全不同,相关机制会在未来工作中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海洋环境 高强AZ80镁合金 电偶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渗透传感器及其在海洋腐蚀环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勇 黄彦良 +1 位作者 路东柱 王秀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28,共7页
目的探究电化学氢渗透传感器在海洋腐蚀环境中的适用性以及相应腐蚀环境下高强度钢的氢渗透行为。方法设计和制作系列氢渗透传感器,将氢渗透传感器置于海洋大气腐蚀环境、模拟浪花飞溅区腐蚀环境和模拟海洋潮差区腐蚀环境,通过电化学氢... 目的探究电化学氢渗透传感器在海洋腐蚀环境中的适用性以及相应腐蚀环境下高强度钢的氢渗透行为。方法设计和制作系列氢渗透传感器,将氢渗透传感器置于海洋大气腐蚀环境、模拟浪花飞溅区腐蚀环境和模拟海洋潮差区腐蚀环境,通过电化学氢渗透技术反映自然腐蚀条件下由腐蚀导致的氢向AISI 4135高强钢材料的渗透情况。结合各腐蚀环境下影响材料腐蚀速率的因素,分析各腐蚀环境下氢产生的机理。结果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下由腐蚀引起的材料的氢渗透电流密度处在一个较小的数量级,氢渗透电流的大小与大气的绝对湿度呈正比例关系;模拟浪花飞溅区腐蚀环境下,氢渗透电流的大小与模拟浪花飞溅效应的海水喷淋间隔时间相关,相较于海水喷淋间隔为1 min条件下的氢渗透电流密度,喷淋间隔为10 min条件下的氢渗透电流密度的最大值更大。处于模拟海洋潮差区腐蚀的材料的氢渗透电流呈现周期性波动,并且前期氢渗透电流的波动幅值较大,而后趋于稳定。结论电化学氢渗透传感器在检测大气腐蚀环境和模拟浪花飞溅、模拟海洋潮差环境下由腐蚀引起的氢渗透电流的应用中,展现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表明了相应试验海洋腐蚀环境下氢渗透电流的特点,不同腐蚀环境下材料的氢渗透行为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渗透传感器 氢渗透电流 海洋大气腐蚀 海洋浪花飞溅区腐蚀 海洋潮差区腐蚀 高强度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复合环氧涂层及其海洋防腐性能
5
作者 袁帅 赵霞 +2 位作者 金祖权 段继周 侯保荣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1-238,共8页
纳米纤维可以填补有机涂层中存在的孔隙和微裂纹,并提高其抗腐蚀能力。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纳米纤维,并与有机环氧树脂复合,进而提高树脂防腐性能的技术。制备了环氧-纤维复合涂层(PAN-NFs/EP),采用电化... 纳米纤维可以填补有机涂层中存在的孔隙和微裂纹,并提高其抗腐蚀能力。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纳米纤维,并与有机环氧树脂复合,进而提高树脂防腐性能的技术。制备了环氧-纤维复合涂层(PAN-NFs/EP),采用电化学方法以及盐雾实验对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嵌入了纳米纤维的环氧复合涂层,其电化学阻抗提高了两个数量级,防腐性能明显提高。本研究对静电纺丝技术在海洋防腐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Q235碳钢 复合涂层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氧化铋薄膜的制备及其在海洋防污应用中的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治庆 王毅 张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5-184,共10页
海洋生物污损引起的一系列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是海洋开发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防污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光催化抗污技术的发展,其在海洋防污的应用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卤氧化铋(BiOX,X=Cl、Br、I)... 海洋生物污损引起的一系列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是海洋开发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防污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光催化抗污技术的发展,其在海洋防污的应用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卤氧化铋(BiOX,X=Cl、Br、I)薄膜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薄膜,由于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易于回收等优点,而成为应用于光催化防污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综述了BiOX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首先,在海洋污损与现存防污技术的研究背景下,概述了光催化技术应用于海洋防污的潜力。其次,综述了国内外当前BiOX薄膜制备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之后总结了BiOX半导体膜在海洋防污领域的最新应用研究,其中特别强调了海洋环境中膜材料应用的必要性。最后,展望了BiOX半导体薄在海洋防污领域的发展前景,概述了可能产生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将BiOX薄膜应用于海洋防污领域打开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生物污损 半导体薄膜 卤氧化铋 光催化 防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成本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马秀敏 郑萌 +3 位作者 徐玮辰 路东柱 麻福斌 侯保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8,共8页
材料腐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腐蚀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在历史上几次主要的腐蚀调查工作,对国际通用的典型腐蚀成本调查统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的主要... 材料腐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腐蚀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在历史上几次主要的腐蚀调查工作,对国际通用的典型腐蚀成本调查统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的主要工作做了重点陈述。腐蚀与防护是安全问题,是经济问题,是国计民生问题,是生态文明问题,更是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反映,而全国范围内的腐蚀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摸清我国腐蚀状况的总体情况,为腐蚀防护提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并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成本 统计方法 腐蚀防护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OIT复合Zn-Ni合金抗菌镀层的制备及其耐SRB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翟晓凡 管方 +2 位作者 王楠 段继周 侯保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7-255,共9页
目的提高Zn-Ni合金镀层的耐微生物腐蚀性能。方法在硫酸盐电镀液中添加梯度浓度的4,5-二氯-N-辛基-4-异噻唑啉-3-酮(DCOIT),利用恒电流沉积方法,在碳钢表面阴极电沉积获得DCOIT复合Zn-Ni合金镀层。通过电沉积电位监测与电流效率计算评价... 目的提高Zn-Ni合金镀层的耐微生物腐蚀性能。方法在硫酸盐电镀液中添加梯度浓度的4,5-二氯-N-辛基-4-异噻唑啉-3-酮(DCOIT),利用恒电流沉积方法,在碳钢表面阴极电沉积获得DCOIT复合Zn-Ni合金镀层。通过电沉积电位监测与电流效率计算评价DCOIT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X射线晶体衍射等研究DCOIT对Zn-Ni复合镀层形貌、结构与Ni含量的影响,使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显微观察法验证DCOIT的成功复合及复合镀层的抗菌性能,最后将DCOIT复合Zn-Ni合金镀层暴露于硫酸盐还原菌(SRB)中,监测菌液的pH与菌体浓度,同时计算镀层的腐蚀速率,并观察镀层的腐蚀形貌,评价复合镀层的耐SRB腐蚀性能。结果DCOIT在电沉积过程中会吸附在沉积表面,造成沉积电位负移,并略微降低了电流效率。DCOIT的添加显著改变了复合镀层的形貌、结构与Ni含量,其Ni含量与DCOIT的添加量呈线性增长关系,导致其晶体结构转变。DCOIT以有效形式存在于复合Zn-Ni合金镀层中,并显示出抗菌性能,DCOIT添加量为2mmol/L时,镀层中的复合量最高,抗菌性能最好。最后,DCOIT复合Zn-Ni合金镀层能有效抑制环境中SRB的生长与代谢,自身腐蚀速率减慢,耐蚀性能明显增强。结论DCOIT能够以有效形式复合于Zn-Ni合金镀层内部,并有效提高了镀层的抗菌性能,使其获得增强的耐SRB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i合金镀层 电镀层 4 5-二氯-N-辛基-4-异噻唑啉-3-酮 硫酸盐还原菌 抗菌 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控加热下低表面能铝氧化膜的制备及其耐腐蚀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萌 朱庆军 +2 位作者 孙欣 刘方浩 段继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48,共5页
在氧化铝表面添加有机镀层可以降低其表面能,然而有机镀层具有附着力低、不稳定及污染环境等缺陷。PAOF(多孔氧化铝薄膜)在仿生学上具有类似自然界低表面能生物的表面微结构,为达到进一步提高其表面接触角目的,本研究采用加热冷却等对... 在氧化铝表面添加有机镀层可以降低其表面能,然而有机镀层具有附着力低、不稳定及污染环境等缺陷。PAOF(多孔氧化铝薄膜)在仿生学上具有类似自然界低表面能生物的表面微结构,为达到进一步提高其表面接触角目的,本研究采用加热冷却等对其进行处理。通过SEM观察,制得的低表面能材料具有约176 nm孔径的规则光滑多孔结构。表面元素分析表明加热处理后和处理前的表面具有一致的化学组成。推断是加热冷却过程使阳极氧化生成的铝氢氧化物和水合物复合结构发生失水,从而露出基底部规则的多孔结构。根据计算,当多孔表面的孔径约为176 nm时,孔中的水滴表面张力和孔隙大气压力将和水滴重力形成力学平衡。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低表面能多孔氧化铝比普通氧化铝具有更低的腐蚀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氧化铝薄膜(PAOF) 低表面能 微结构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进速度对铝合金无针搅拌摩擦改性层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浩 王优强 段继周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6,共11页
目的 利用无针搅拌头对2024铝合金表面进行搅拌摩擦加工(FSP)处理,探究行进速度对铝合金改性层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HT-JC6×8/2搅拌摩擦焊接设备对合金表面进行改性处理。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在改性层表面截取测试试样(均来自细晶区... 目的 利用无针搅拌头对2024铝合金表面进行搅拌摩擦加工(FSP)处理,探究行进速度对铝合金改性层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HT-JC6×8/2搅拌摩擦焊接设备对合金表面进行改性处理。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在改性层表面截取测试试样(均来自细晶区)。采用5%(体积分数)氟硼酸对改性层试样进行阳极覆膜,以便观察改性层金相组织。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分析了改性层的显微组织、形貌及性能。采用电化学测试,研究不同行进速度下改性层在3.5%(质量分数)Na 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 改性层晶粒得到显著细化,未发现气孔、裂纹等缺陷。改性层分为细晶区(FG)、变形晶区(TG)和粗晶区(CG)。其中,FG厚度在1 024.3~1 247.3μm。当行进速度为100 mm/min时,改性层的性能最优,其屈服强度(σ_(0.2))、抗拉强度(σ_(b))相比于母材(BM)分别提升了19.2%和24.5%,伸长率(δ)最高可达20.3%;改性层以韧性断裂为主。同时,相较于BM,改性层的耐腐蚀性能最佳,其腐蚀电位(E_(corr))提升至–0.539 V,腐蚀电流密度(J_(corr))降低至2.448×10^(-6) A/cm^(2)。结论 通过对不同行进速度下改性层组织及性能的分析,发现改性层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随着行进速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行进速度达到100 mm/min时,改性层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针搅拌摩擦 2024铝合金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耐腐蚀 行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65管线钢在成品油管道沉积物中的微生物腐蚀行为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正泉 徐玮辰 +2 位作者 周子扬 杨黎晖 李言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5-254,共10页
目的分析华南一成品油管道内微生物腐蚀(MIC)的主要原因及行为,为成品油管道安全运行提供支撑。方法利用微生物分析、表面分析和电化学手段,分析成品油管道沉积物中可能引发腐蚀的细菌群落,研究细菌群落协同作用下,X65管线钢的腐蚀状态... 目的分析华南一成品油管道内微生物腐蚀(MIC)的主要原因及行为,为成品油管道安全运行提供支撑。方法利用微生物分析、表面分析和电化学手段,分析成品油管道沉积物中可能引发腐蚀的细菌群落,研究细菌群落协同作用下,X65管线钢的腐蚀状态,并对X65管线钢在成品油管道沉积物稀释液中的MIC行为进行分析。结果从属水平来看,成品油管道沉积物中相对丰度大于0.1%的29种菌属中有13种可能引发MIC。在实验的1~3天,天然稀释液体系(X65-Bacteria)的OCP持续正移,且正移幅度大于灭菌稀释液体系(X65-Asepsis),第3天的EIS阻抗弧半径最大。在实验的3~7天,天然稀释液(X65-Bacterias)体系的OCP负移,且负移程度明显大于灭菌稀释液(X65-Asepsis)体系。在实验的第7天,天然稀释液(X65-Bacterias)体系的阻抗弧半径小于灭菌稀释液(X65-Asepsis)体系,且自腐蚀电位更负。对生成的生物膜进行成分分析发现,生物膜和腐蚀产物膜主要由有机物和铁的氧化物组成。结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可能是造成华南一成品油管道沉积物中MIC的主要菌群。在管道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协同作用下,X65管线钢的腐蚀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65管线钢 成品油管道 沉积物 微生物腐蚀 16s rRNA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小球藻对Mg-3Y-1.5Nd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梦晓 张杰 +4 位作者 蒋全通 李佳润 路东柱 侯保荣 孙园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等表面分析技术以及电化学技术,以稀土镁合金Mg-3Y-1.5Nd为基体,研究小球藻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小球藻培养液和不含小球藻培养液的镁合金表面主要腐蚀产物均为Mg(OH)2,Mg 3(PO4)...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等表面分析技术以及电化学技术,以稀土镁合金Mg-3Y-1.5Nd为基体,研究小球藻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小球藻培养液和不含小球藻培养液的镁合金表面主要腐蚀产物均为Mg(OH)2,Mg 3(PO4)2以及Mg 2(OH)3 Cl;含小球藻培养液的镁合金表面腐蚀产物中镁元素的占比较未含小球藻要小(29.6%vs 39.8%);腐蚀产物存在疏松的结构有利于腐蚀性离子侵入,促进镁合金的进一步腐蚀;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导致生物膜保护层下出现高浓度的溶解氧,使氧还原阴极电流变大,从而增大Mg-3Y-1.5Nd合金的腐蚀速率。综上所述,当小球藻存在时,Mg-3Y-1.5Nd合金受到的腐蚀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3Y-1.5Nd合金 小球藻 微生物腐蚀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舟形藻对Q235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梦晓 张杰 +2 位作者 胡秀华 杨东方 侯保荣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42,共7页
采取扫面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及电化学方法等研究了海水中舟形藻对Q235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含舟形藻的培养液中浸泡后,Q235碳钢表面发生了均匀腐蚀,而在含舟形藻的培养液中浸泡后,Q235碳钢表面发生了严重的局... 采取扫面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及电化学方法等研究了海水中舟形藻对Q235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含舟形藻的培养液中浸泡后,Q235碳钢表面发生了均匀腐蚀,而在含舟形藻的培养液中浸泡后,Q235碳钢表面发生了严重的局部腐蚀;舟形藻附着在碳钢表面可分泌胞外聚合物(EPS),试验初期生物膜对碳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舟形藻在碳钢表面进行光合作用,试验后期局部生物膜脱落导致局部溶解氧含量过高,阴极氧还原电流变大,从而加速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碳钢 舟形藻 微生物腐蚀 SEM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36钢在黄海的初期腐蚀速率的空间变异特征的地统计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昭 孙虎元 +1 位作者 孙立娟 田国东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4,共8页
以黄海海域为研究区,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法获取了出海实测的EH36钢材在2017年8月及12月黄海43个站位的初期腐蚀速率的数据,并以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索研究区内EH36钢材的腐蚀速率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异特征,绘制初期腐蚀速率预... 以黄海海域为研究区,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法获取了出海实测的EH36钢材在2017年8月及12月黄海43个站位的初期腐蚀速率的数据,并以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索研究区内EH36钢材的腐蚀速率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异特征,绘制初期腐蚀速率预测图。结果表明:初期腐蚀速率的分布状况在夏季、冬季呈现不同的特征,夏季分布呈现近岸低、远岸高,中心高、周围低的特点,冬季分布呈现中心及东南部分低、周围高的特征。同时,统计分析表明, EH36钢在黄海的平均初期腐蚀速率,夏季为0.11 mm/a,冬季为0.25 mm/a,并且在夏季和冬季里, EH36钢在黄海初期腐蚀速率分布的空间变异特征明显,空间自相关性强,其中8月的块金值/基台值为0.062,12月的块金值/基台值为0.138,变程在100 k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腐蚀 EH36钢 地统计分析 空间变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I和硅油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在富镁底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戈成岳 罗祥平 +3 位作者 王静 王宁 段继周 侯保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30-1937,共8页
利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桥接作用通过半连续滴加工艺首先合成了MDI-羟基硅油预聚物,通过FTIR和稳定性分析确定了预聚物的最佳合成工艺;然后利用含有NCO基团的预聚物和E-20环氧树脂共聚得到了MDI和硅油改性环氧树脂。通过FTIR、... 利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桥接作用通过半连续滴加工艺首先合成了MDI-羟基硅油预聚物,通过FTIR和稳定性分析确定了预聚物的最佳合成工艺;然后利用含有NCO基团的预聚物和E-20环氧树脂共聚得到了MDI和硅油改性环氧树脂。通过FTIR、GPC及稳定性分析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配比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反应条件为:m(环氧树脂)∶m(预聚物)=4∶1,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为0.6%(以环氧树脂和预聚物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时间4h。利用改性环氧树脂配制了富镁涂层,通过基本性能测试、盐雾实验和老化实验考察了涂层对铝合金的保护性能。发现涂层具有较高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性,耐盐雾且耐老化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羟基硅油 改性环氧树脂 富镁涂层 铝合金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硅油改性环氧树脂富镁底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戈成岳 罗祥平 +3 位作者 王静 王宁 段继周 侯保荣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0,共7页
研究了一种羟基硅油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通过红外光谱、GPC测试、DSC测试以及稳定性分析详细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羟基硅油和环氧树脂质量比为5∶1的体系获得的改性产物稳定性好,且具有高的柔韧性和强度;进... 研究了一种羟基硅油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通过红外光谱、GPC测试、DSC测试以及稳定性分析详细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羟基硅油和环氧树脂质量比为5∶1的体系获得的改性产物稳定性好,且具有高的柔韧性和强度;进一步,利用改性树脂配制羟基硅油改性环氧-富镁底漆,通过涂层基本性能测试,盐雾试验和老化试验研究了涂层对铝合金的保护性能。研究表明:涂层附着力得到改善,柔韧性和耐冲击性提高,耐盐雾性优异,耐老化性一般,需与面漆配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镁底漆 羟基硅油 改性环氧树脂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盐可见光催化防污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毅 鞠鹏 张盾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5-136,共12页
生物污损是海洋工程材料在服役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新型防污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可见光催化防污技术绿色、广谱、高效,在海洋防污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可见光催化防污材料和作用机... 生物污损是海洋工程材料在服役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新型防污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可见光催化防污技术绿色、广谱、高效,在海洋防污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可见光催化防污材料和作用机理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在钒酸盐半导体材料体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污材料,基于钒酸盐的可见光催化防污技术有望在海洋防污领域中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损 半导体材料 可见光催化 钒酸银 钒酸铋 杀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掺入方式及偏高岭土对砂浆氯离子结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明 孙丛涛 +3 位作者 张鹏 麻福斌 李言涛 段继周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4-1161,1177,共9页
通过模拟海砂与拌合水将相同含量的氯离子引入砂浆,研究了氯离子掺入方式及偏高岭土对氯离子结合性能的影响。采用能谱仪(EDS)分析了砂浆中氯离子含量分布,使用X射线衍射(XRD)及微商热重法(DTG)分析了水化产物的变化,采用压汞法(MIP)分... 通过模拟海砂与拌合水将相同含量的氯离子引入砂浆,研究了氯离子掺入方式及偏高岭土对氯离子结合性能的影响。采用能谱仪(EDS)分析了砂浆中氯离子含量分布,使用X射线衍射(XRD)及微商热重法(DTG)分析了水化产物的变化,采用压汞法(MIP)分析了砂浆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海砂型氯离子存在从砂粒表面向胶凝材料扩散的过程,而拌合水引入氯离子在砂浆中分布较为均匀。龄期1 d时,砂浆对海砂型氯离子结合性能低于拌合水引入氯离子;龄期28 d时,两种内掺型氯离子结合性能趋于一致。偏高岭土加速早期水泥水化反应,会促进砂浆对拌合水引入氯离子的结合。随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Friedel’s盐及Ca(OH)2含量逐渐减少。20%与30%(质量分数)偏高岭土掺量下,拌合水引入氯离子对孔隙结构的细化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掺入方式 偏高岭土 氯离子结合 Friedel’s盐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钠对镁合金AZ91D的缓蚀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瑶 卢朝霞 郑萌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9-365,共7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失重法等研究了木质素磺酸钠(SLS)对镁合金AZ91D在3. 5%NaCl溶液中的腐蚀抑制作用;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比分析了其腐蚀产物膜的形貌、膜层厚度和成分。结果表明:SLS能明显抑制镁合金AZ91D在3. 5%NaCl溶液... 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失重法等研究了木质素磺酸钠(SLS)对镁合金AZ91D在3. 5%NaCl溶液中的腐蚀抑制作用;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比分析了其腐蚀产物膜的形貌、膜层厚度和成分。结果表明:SLS能明显抑制镁合金AZ91D在3. 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缓蚀率随SLS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由于SLS的团聚作用,镁合金AZ91D在含不同量SLS的3. 5%NaCl溶液中的缓蚀机理不同;SLS不参与成膜,SLS对镁合金的吸附是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AZ91D镁合金 木质素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氯离子结合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耿圆洁 孙丛涛 +2 位作者 孙明 张余果 段继周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04-2617,共14页
水泥基材料的氯离子结合能力主要取决于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Friedel’s盐的含量及其稳定性,两者的含量越高、稳定性越好,水泥基材料的氯离子结合能力越强。对水泥基材料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分析需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泥种类、矿物... 水泥基材料的氯离子结合能力主要取决于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Friedel’s盐的含量及其稳定性,两者的含量越高、稳定性越好,水泥基材料的氯离子结合能力越强。对水泥基材料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分析需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泥种类、矿物掺合料种类、温度、氯离子浓度、阳离子类型、硫酸盐侵蚀和碳化等因素,它们会通过直接影响C-S-H凝胶和Friedel’s盐的生成量,或间接影响孔隙液pH值和离子浓度改变C-S-H凝胶和Friedel’s盐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其物理吸附能力与化学结合能力,促使氯离子重新结合或释放,导致氯离子结合能力变化显著。本文综述了上述影响因素下,水泥基材料中C-S-H凝胶和Friedel’s盐含量、稳定性的变化,及其对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C-S-H凝胶 Friedel’s盐 氯离子结合 稳定性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