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内波的产生与分布 被引量:57
1
作者 杜涛 吴巍 方欣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海洋内波 产生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反演方法及其在海洋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田纪伟 孙孚 +2 位作者 楼顺里 胡敦欣 张法高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0,共10页
时间序列重建相空间理论是研究实验数据所隐含着非线性复杂现象(如奇怪吸引子、分形、自相似结构及混沌)的有力工具。本文在时间序列重建相空间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在嵌入相空间中反演动力系统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TOGACOAR... 时间序列重建相空间理论是研究实验数据所隐含着非线性复杂现象(如奇怪吸引子、分形、自相似结构及混沌)的有力工具。本文在时间序列重建相空间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在嵌入相空间中反演动力系统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TOGACOARE提供的海表温度(SST)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中,给出了奇怪吸引子关联维数、嵌入相空间维数、Lyapunov特征指数、Kolmogorov熵及可预报时间尺度。利用相空间中反演动力系统,在可预报时间尺度上进行预报实验,其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空间反演法 海洋数据 关联指数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薄层热结构变性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永森 郑全安 +3 位作者 纪育强 逄爱梅 楼顺里 侯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5-62,共8页
利用HDG高灵敏度红外测温仪和常规测试仪器在动力实验水槽里对风作用下的水面薄层热结构变性进行了模拟测量。测量结果分析表明,当Ta>Tw时,风速从0增至16m/s,可使薄层温差(TR-TW)增加约0.4℃,温度梯度达8... 利用HDG高灵敏度红外测温仪和常规测试仪器在动力实验水槽里对风作用下的水面薄层热结构变性进行了模拟测量。测量结果分析表明,当Ta>Tw时,风速从0增至16m/s,可使薄层温差(TR-TW)增加约0.4℃,温度梯度达8℃/m。同时还发现,在风以0~16m/s速度对水面作用过程中,薄层内热输送有方向改变,其热结构变性转换点发生在摩擦风速为20cm/s左右。此外,文中还对有关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薄层 热结构 热通量 模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白浪与海面摩擦速度的直接同步测量及其结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伟 徐德伦 楼顺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38-647,共10页
本文报告首次进行的海洋白浪、泡沫和沫流带与海面摩擦速度的直接同步测量结果.由此结果得海洋白浪覆盖率W_c与海面摩擦速度U_*的经验关系为W_c=1.34×10^(-5)U_*^(1.93).这一关系式支持白浪覆盖率正比于海面风应力的论断;显著不同... 本文报告首次进行的海洋白浪、泡沫和沫流带与海面摩擦速度的直接同步测量结果.由此结果得海洋白浪覆盖率W_c与海面摩擦速度U_*的经验关系为W_c=1.34×10^(-5)U_*^(1.93).这一关系式支持白浪覆盖率正比于海面风应力的论断;显著不同于白浪覆盖率正比于摩擦速度3次方的物理分析结果.基于此经验关系式,还对白浪在海-气交换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浪 海面 摩擦速度 同步测量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白浪寿命的定义及测量结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楼顺里 曹露洁 田纪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3-190,共8页
通过对国内外白浪研究和应用的分析,首次提出了有效白浪寿命的定义,给出了计算白浪寿命的公式及测量方法和结果,并报告了以此方法在渤海实测的结果,得到了白浪寿命TL海面风速U10的关系为:TL=0.26U10以及白浪寿命概率分布近于瑞和... 通过对国内外白浪研究和应用的分析,首次提出了有效白浪寿命的定义,给出了计算白浪寿命的公式及测量方法和结果,并报告了以此方法在渤海实测的结果,得到了白浪寿命TL海面风速U10的关系为:TL=0.26U10以及白浪寿命概率分布近于瑞和分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浪 白浪寿命 现场测量 海洋 波浪 测量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海洋中运动物体生成的内波 被引量:5
6
作者 徐肇廷 姚凤朝 隋红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1-466,共6页
该文提供分层海洋中运动物体生成内波的理论、数值和实验研究的背景资料的综述 ,并给出理论研究的 Green函数、正交模态模式和极点回避等方法的评述。数值研究给出数值求解Wronsky行列式的源求解方法及介绍直接差分计算含源内波方程和... 该文提供分层海洋中运动物体生成内波的理论、数值和实验研究的背景资料的综述 ,并给出理论研究的 Green函数、正交模态模式和极点回避等方法的评述。数值研究给出数值求解Wronsky行列式的源求解方法及介绍直接差分计算含源内波方程和积分方程的方法。有关源致内波的实验研究 ,作者介绍物体在分层流水槽运动时生成内波的两个典型实验及其主要实验结果。最后评述船舶在海洋表面处生成表面波的研究方法 ,以此指导水下 Rankine卵形体生成内波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海洋 内波 波阻 生成机制 诱导阻力 升力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非线性直接预测方法在检测海洋混沌和噪音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恩泊 宋谦 +1 位作者 覃正才 田纪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7,共7页
利用局部非线性直接预测方法及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提出了混沌时间序列及含有噪音(白噪音)混沌时间序列的检测混沌和噪音特征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对Logistic映射资料及赤道日SST资料进行了混沌及噪音检测。结果表明... 利用局部非线性直接预测方法及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提出了混沌时间序列及含有噪音(白噪音)混沌时间序列的检测混沌和噪音特征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对Logistic映射资料及赤道日SST资料进行了混沌及噪音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优于一般诸方法对混沌资料的检测,在资料含噪信比约为32%时,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5,在此可信相关系数范围内可检测资料的混沌特征。同时指出了随着资料噪信比的增加,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递减,逐渐表现出噪音特性。此外该方法可用于奇怪吸引子关联维数及Kolmogorov熵初步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预测 混沌 噪音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统计性质的实验研究──Ⅰ.波高与周期的统计分布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平兴 孙孚 +1 位作者 孔亚珍 杨智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0,共10页
本文为风浪统计性质实验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现代化的大型水槽,设计并进行不同坡度水底上的多种风浪实验,依据实验获得的大量实测资料,重点讨论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波高与周期的统计规律;并通过与理论结果的比较,得到了若干重要的... 本文为风浪统计性质实验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现代化的大型水槽,设计并进行不同坡度水底上的多种风浪实验,依据实验获得的大量实测资料,重点讨论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波高与周期的统计规律;并通过与理论结果的比较,得到了若干重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高分布 周期分布 风浪实验 风浪 统计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形投影算子理论及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Ⅱ.在表层水温和青岛气温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魏恩泊 徐启春 +1 位作者 许金山 田纪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6,共6页
应用相空间理论对赤道单站日表层水温及青岛月平均气温的9点滑动平均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月平均气温的9点滑动平均的相关维数和嵌入维数分别为5.83、8,当反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日SST的相关维和嵌入维数分别为3.... 应用相空间理论对赤道单站日表层水温及青岛月平均气温的9点滑动平均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月平均气温的9点滑动平均的相关维数和嵌入维数分别为5.83、8,当反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日SST的相关维和嵌入维数分别为3.93、11,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其相关维数和嵌入维数分别为4.37、9.揭示了无论是厄尔尼诺还是反厄尔尼诺发生赤道日SST都具有混沌特征,并且厄尔尼诺发生其内部结构复杂化使得支撑奇怪吸引子的雏数增加,而嵌入维数减少.这种现象是由于表层水温所隐含非线性作用显著增强所导致.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应用单纯形投影算子(simplex projection operator)预测方法对赤道单站日SST和青岛月平均气温的9点滑动平均资料进行了预测,其前8点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4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形投影算子 相关维数 表层水温 气温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统计性质的实验研究──Ⅱ.波高与周期的联合统计分布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平兴 孔亚珍 +1 位作者 孙孚 杨智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9,共9页
本文为风浪统计性质的实验研究的第2部分。利用在第1部分中获取的风浪资料,着重讨论波高与周期的联合统计分布及其随风速、风区、水深、坡度等的变化规律。此外,还系统分析了理论结果与实际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影响统计分布的有关参数。
关键词 风浪 海浪 波高 周期 联合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浪非线性性的实验研究——Ⅰ.波面高度分布的非正态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丁平兴 侯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5-31,共7页
本文介绍海浪非线性性实验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实验室测得的在各种背景下具有不同非线性强度的风浪波面记录,通过波面统计分析,并与非线性波面理论分布比较,揭示了海浪非线性性的外观特征及其随风速、风区等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海浪 非线性 实验 波面 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浪非线性性的实验研究——Ⅱ.风浪二阶谱及其与非线性外观特征间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平兴 孔亚珍 侯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1,共21页
本文介绍海浪非线性性实验研究的第二部分。利用实验资料,通过二阶谱分析,从内部结构上揭示部分风浪非线性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随风速、风区、水深的变化规律,并建立风浪二阶谱、二阶相干谱与风浪非线性外观特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海浪 二阶谱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海浪列率谱分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孚 张书文 《海洋工程》 CSCD 2000年第2期38-45,共8页
介绍了列率谱分析的两种谱估计方法 ;并矢周期图法和并矢相关法。通过实测资料比较表明 ,两种谱估计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文中利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实验室资料对列率谱进行了分析 ,并与频谱的部分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对其存在的差... 介绍了列率谱分析的两种谱估计方法 ;并矢周期图法和并矢相关法。通过实测资料比较表明 ,两种谱估计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文中利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实验室资料对列率谱进行了分析 ,并与频谱的部分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对其存在的差异给出了可能的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海浪 列率谱分析 并矢周期图法 并矢相关法 频谱分析
全文增补中
风浪超射现象的研究 Ⅰ.实验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文凡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8-561,共4页
对风浪超射现象进行实验研究 ,由于峰频率谱值不易精确确定 ,因此通过谱分析不易获得精确的风浪超射曲线。在风浪槽中 4个风区处观测随风时成长风浪 ,以子波变换分析风浪资料。结果表明 ,风浪高频组成波在成长中发生能量超射 ,与Sutherl... 对风浪超射现象进行实验研究 ,由于峰频率谱值不易精确确定 ,因此通过谱分析不易获得精确的风浪超射曲线。在风浪槽中 4个风区处观测随风时成长风浪 ,以子波变换分析风浪资料。结果表明 ,风浪高频组成波在成长中发生能量超射 ,与Sutherland等的结果相比 ,该能量超射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射现象 子波变换 风浪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悬浮物浓度分布和水动力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5
15
作者 江文胜 苏健 +5 位作者 杨华 张英娟 姜华 王庆业 张凯 田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12-217,共6页
关键词 悬浮物 渤海 输运 海洋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浪破碎的判别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德伦 楼顺里 +1 位作者 赵锰 刘文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48-653,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以波面斜率为判据的海浪破碎的判别方法,其中使用的波相速(作为时间函数)是由Hilbert变换技巧自固定点波面高度记录计算出来的.用实验室机械产生的波列对此方法作了检验,效果较满意;将此方法用于外海风浪破碎的判别,就仅取... 本文提出一种以波面斜率为判据的海浪破碎的判别方法,其中使用的波相速(作为时间函数)是由Hilbert变换技巧自固定点波面高度记录计算出来的.用实验室机械产生的波列对此方法作了检验,效果较满意;将此方法用于外海风浪破碎的判别,就仅取得的6和5m/s风速下的结果而言,是定性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 破碎 判别 波面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局域小波谱峰的涨落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克俭 宋金宝 楼顺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将湍流研究中已得到有效应用的局域小波能谱概念引入到风浪研究。分析了实验室不同风速下风浪的局域小波能谱。结果表明,局域小波谱峰值存在着显著的涨落,涨落的方差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这不仅体现了风浪的局域结构,还意味着通常风... 将湍流研究中已得到有效应用的局域小波能谱概念引入到风浪研究。分析了实验室不同风速下风浪的局域小波能谱。结果表明,局域小波谱峰值存在着显著的涨落,涨落的方差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这不仅体现了风浪的局域结构,还意味着通常风浪谱的应用中除了要考虑平均意义下的频谱峰值外,还必须考虑局域小波谱峰值的涨落方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结构 小波变换 小波能谱 涨落 风浪 波谱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孤立小桩柱上随机波浪力的一个线性化的Morison公式 被引量:13
18
作者 宋金宝 徐德伦 孙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3-141,共9页
本文在线性波理论下,从计算孤立小桩柱上随机波浪力的Morison公式出发,通过对波浪力的概率密度的推导和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线性化的Morison公嵤健8霉接胍言诠こ躺瞎惴菏褂玫模拢铮颍纾恚幔睿保梗叮纺晏岢龅南咝曰... 本文在线性波理论下,从计算孤立小桩柱上随机波浪力的Morison公式出发,通过对波浪力的概率密度的推导和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线性化的Morison公嵤健8霉接胍言诠こ躺瞎惴菏褂玫模拢铮颍纾恚幔睿保梗叮纺晏岢龅南咝曰模停铮颍椋螅铮罟綅在对阻力的线性化上略有不同,由这个公式计算的小桩柱上的阻力是按Borgman线嵭曰模停铮颍椋螅铮罟浇屑扑闼媒峁模保埃副叮凑飧鲂碌南咝曰模停铮颍椋螅铮顛公式计算的随机波浪力的方差与直接利用Morison公式进行计算的结果是完全相同嵉模闹懈龅睦砺鄯治龊褪导扑憬峁砻鳎旱弊枇ο灾保晌颐翘岢龅募埃拢铮颍纾恚幔罡龅南咝曰模停铮颍椋螅铮罟降玫降男∽闲±刍怕氏碌乃婊ɡ藣力,均比直接由Morison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偏小,但按我们给出的线牲化的崳停铮颍椋螅铮罟降玫降慕峁劝矗拢铮颍纾恚幔畹南咝曰模停铮颍椋螅铮罟降玫降慕峁鼚接近于直接由Morison公式给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桩柱 随机波浪力 线性化 Morison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中部海底恒温层温度及泥温相位随深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文通 徐德伦 +2 位作者 王正林 宋珊 吴述礼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60-465,共6页
利用渤海中部两点一年中4个季节泥温观测资料,近似确定两侧点海底恒温层泥温分别为11.0℃和11.7℃.认为泥温随深度变化可视为一垂向波-泥温波,并利用这一概念分析了泥温相位随深度变化特征,8#,A(B)平台测点泥温波波长分别为ls... 利用渤海中部两点一年中4个季节泥温观测资料,近似确定两侧点海底恒温层泥温分别为11.0℃和11.7℃.认为泥温随深度变化可视为一垂向波-泥温波,并利用这一概念分析了泥温相位随深度变化特征,8#,A(B)平台测点泥温波波长分别为ls=8m和lA(B)=10m。研究建议,以0.5m处多年泥温平均值作为海底恒温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温 恒温层 温度 深度变化 渤海 海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bert变换在波群统计中的应用——Ⅱ.波群平均历时长度和平均连长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德伦 赵锰 楼顺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4-290,共7页
本文报告波群统计特性研究结果的第二部分.提出用波包谱零阶、二阶矩和波面谱零阶、二阶矩计算平均历时长度和平均连长的新方法.用不规则波造波系统在水槽内产生的具有不同群性的三列不规则波作了验证,并与按Nolte和Hsu公式计算的平均... 本文报告波群统计特性研究结果的第二部分.提出用波包谱零阶、二阶矩和波面谱零阶、二阶矩计算平均历时长度和平均连长的新方法.用不规则波造波系统在水槽内产生的具有不同群性的三列不规则波作了验证,并与按Nolte和Hsu公式计算的平均历时长度和按Ewing公式计算的平均连长作了比较.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行,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变换 波群 统计 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