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东方 高振会 +2 位作者 陈豫 刘展 丁德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硅藻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海洋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水下底坡不稳定的水动力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琦 杨作升 +4 位作者 陆念祖 陈卫民 赵晓燕 J.N.Suhayda 曾卓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3-141,共9页
河口水下底坡不稳定性是指可导致海上工程设施环境灾变乃至重大灾害发生于河口海区底坡上的地质现象.近年来,我们在黄河口海区的多次调查表明,该海区水下底坡上存在着大量的不稳定现象,具体表现为沉积物的塌陷、滑塌、滑坡和冲沟等,如图... 河口水下底坡不稳定性是指可导致海上工程设施环境灾变乃至重大灾害发生于河口海区底坡上的地质现象.近年来,我们在黄河口海区的多次调查表明,该海区水下底坡上存在着大量的不稳定现象,具体表现为沉积物的塌陷、滑塌、滑坡和冲沟等,如图1所示,其影响深度达几米,水平尺度则可达几百米至几公里.这些水下底坡上的不稳定现象严重地威胁着该海区的工程设施的安全,曾多次使该海区的石油平台的作业造成巨大损失. 黄河平均每年向河口海区输送10.6亿t泥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水下 底坡 不稳定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黄河口海域泥沙冲淤的定量计算及其规律探讨 被引量:30
3
作者 孙效功 杨作升 陈彰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9-136,共8页
本文利用现行黄河口海域多年的水深测量资料,用计算机绘制了黄河口冲淤等值线图和冲淤立体图。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研究了黄河口海域泥沙冲淤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从定量的角度,为河口治理及各种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河口 海域 泥沙 冲淤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汛期泥沙分布特征及其对水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庞重光 杨作升 张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52,共6页
本文以黄河口汛期六船同步测验取得的水文泥沙资料为基础 ,得到含沙量与流速的垂向分布经验式 ,据此了解黄河口汛期的泥沙分布特征 :泥沙异重流的含沙量垂向分布很不均匀 ,随水深的增加含沙量迅速增加 ;流速随水深分布均匀 ,无论是上层... 本文以黄河口汛期六船同步测验取得的水文泥沙资料为基础 ,得到含沙量与流速的垂向分布经验式 ,据此了解黄河口汛期的泥沙分布特征 :泥沙异重流的含沙量垂向分布很不均匀 ,随水深的增加含沙量迅速增加 ;流速随水深分布均匀 ,无论是上层清水还是下层泥沙异重流流速都较大。并利用室内粒度分析资料研究泥沙对水流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泥沙异重流 含沙量 浑水粘滞系数 汛期 水流结构 泥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水下底坡微地貌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卫民 杨作升 D.B.Prior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1期71-81,共11页
高分辨率的回声测深、旁侧声纳及浅地层剖面记录首次直观地揭示了黄河口水下底坡上发育有大量形态不同的微地貌类型。据其形态特征和规模的差异,将它们划分为平滑海底、凹坑与洼地、冲沟、残留岗丘及扰动复合海底等五种类型。这些微地... 高分辨率的回声测深、旁侧声纳及浅地层剖面记录首次直观地揭示了黄河口水下底坡上发育有大量形态不同的微地貌类型。据其形态特征和规模的差异,将它们划分为平滑海底、凹坑与洼地、冲沟、残留岗丘及扰动复合海底等五种类型。这些微地貌分布在不同水深条件下的不同水下三角洲单元上,并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黄河口海域特殊的沉积环境和复杂的动力条件是导致水下底坡微地貌形成发育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水下 底坡 微地貌 冲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对青岛汇泉湾潮间沙坝的塑造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常瑞芳 刘镭 范元炳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61-70,共10页
根据青岛汇泉湾内沙坝形态特征和动力条件的分析,提出汇泉湾内沙坝的形成主要与外海传来的大涌浪有关。通过波浪折射绕射的分析和破波波高,破碎水深的计算得到证实。并解释了沙坝的成因,形态特征及其与波浪变形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青岛 汇泉湾 潮间 沙南 塑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周期加载实验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作升 杨少丽 Rolf Sandven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655-667,共13页
作者对室内土的周期加载实验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包括实验设备、方法、结果及分析模型 ,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建议。随着海上石油的开发及海岸构筑物的建设 ,迫切需要对海底土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掌握目前世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有助... 作者对室内土的周期加载实验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包括实验设备、方法、结果及分析模型 ,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建议。随着海上石油的开发及海岸构筑物的建设 ,迫切需要对海底土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掌握目前世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有助于在高超点上开展创新工作和解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加载试验 室内土 海底土 动力学 动三轴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州沿岸及相邻渤海海域碳酸盐研究(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杨作升 王兆祥 +1 位作者 瞿建忠 郑爱芬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91-99,共9页
对黄河三角州陆地上河道,河口、潮间带及毗邻渤海海域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含量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含量不同的沉积区和亚区。沉积区的划分和其物源有十分良好的对应关系,同一沉积区内的亚区则主要和粒度有关,从而间接反映了水动力环... 对黄河三角州陆地上河道,河口、潮间带及毗邻渤海海域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含量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含量不同的沉积区和亚区。沉积区的划分和其物源有十分良好的对应关系,同一沉积区内的亚区则主要和粒度有关,从而间接反映了水动力环境与生物作用的控制性影响。黄河口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与粒度成反比,其他物源的沉积物则各不相同。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中粘土粒级和碳酸盐含量等值线反映出黄河细粒级沉积物扩散的方向、强度和范围。海洋生源沉积是影响渤海东部和中部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粒度 物源 渤海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底坡土体的差异侵蚀及土工特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安龙 杨荣民 +1 位作者 曹立华 冯秀丽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5-440,共6页
近代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声波探测资料和土工资料揭示 :波浪、潮流在所研究区域海底沉积物中产生的差异侵蚀和不同的破坏行为受沉积物土工特性的控制。研究表明 ,粘粒含量低于10 % ,含水量在 30 %~ 4 5% ,孔隙比在 0 .8~ 1.2之间的土... 近代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声波探测资料和土工资料揭示 :波浪、潮流在所研究区域海底沉积物中产生的差异侵蚀和不同的破坏行为受沉积物土工特性的控制。研究表明 ,粘粒含量低于10 % ,含水量在 30 %~ 4 5% ,孔隙比在 0 .8~ 1.2之间的土体抵抗破坏的能力较差 ,土体破坏形成塌陷凹坑 ;粘粒含量在 10 %~ 2 0 % ,含水量在 2 0 %~ 30 % ,孔隙比小于 0 .8的土体抵抗破坏的能力相对较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黄河水下三角洲 声波探测 差异侵蚀 土工特性 沉积物 波浪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室内粉土制样技术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少丽 RolfSandven +1 位作者 林霖 李安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粉土 室内制样技术 沉降 固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区域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勇 杨作升 +1 位作者 刘展 崔兆国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6-81,共6页
以渤海区域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模型为例 ,阐述了基于GIS的海洋地学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组织方法 ,包括数据分类、分层方案、命名及编码规则、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设置基础表 ,解决了系统中说明性... 以渤海区域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模型为例 ,阐述了基于GIS的海洋地学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组织方法 ,包括数据分类、分层方案、命名及编码规则、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设置基础表 ,解决了系统中说明性信息难以代码化的难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GIS 区域地质 数据模型 海洋地学 空间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泥质和砂质沉积区悬浮物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庞重光 白虹 +1 位作者 杨作升 雷坤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4-37,共4页
9404,9410 ,9702及98074个航次对东海泥质和砂质沉积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调查显示由于冷涡区海水的底层幅聚作用使得位于冷涡中心的111站悬浮物含量高且集中在底层 ;111站海水中悬浮物含量冬、春季高 ,夏、秋季低 ,而410站则是春、夏... 9404,9410 ,9702及98074个航次对东海泥质和砂质沉积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调查显示由于冷涡区海水的底层幅聚作用使得位于冷涡中心的111站悬浮物含量高且集中在底层 ;111站海水中悬浮物含量冬、春季高 ,夏、秋季低 ,而410站则是春、夏高 ,秋、冬低。东海悬浮物的垂向分布可归纳为4类 :上低下高型 ,上高中低下高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悬浮物 垂向分布 冷涡区 季节变化特征 泥质 砂质沉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输沙量预测现代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效功 杨作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6-82,共7页
依据1976-1989年黄河亚三角洲的面积数据及其相应年份的利津站黄河来沙量,利用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系统模型对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线性系统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规律,且优于灰色... 依据1976-1989年黄河亚三角洲的面积数据及其相应年份的利津站黄河来沙量,利用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系统模型对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线性系统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规律,且优于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三角洲 面积预测 输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25年(一)
14
作者 杨作升 郭志刚 +1 位作者 郭玉贵 崔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3-151,共9页
大洋钻探25年(一)杨作升,郭志刚,郭玉贵,崔青编译(青岛海洋大学河口海岸带研究所,青岛,266003)(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译者注:为纪念大洋钻探(OceanDrilling)25周年(196... 大洋钻探25年(一)杨作升,郭志刚,郭玉贵,崔青编译(青岛海洋大学河口海岸带研究所,青岛,266003)(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译者注:为纪念大洋钻探(OceanDrilling)25周年(1968-1993),美国《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 钻探 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25年(二)
15
作者 杨作升 郭志刚 +1 位作者 郭玉贵 崔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大洋钻探25年(二)杨作升,郭志刚,郭玉贵,崔青编译(青岛海洋大学河口海岸带研究所,青岛,266003)(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微观揭示差异(NicShackleton和SimonCrowhurs... 大洋钻探25年(二)杨作升,郭志刚,郭玉贵,崔青编译(青岛海洋大学河口海岸带研究所,青岛,266003)(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微观揭示差异(NicShackleton和SimonCrowhurst)研究海洋象研究天文一样,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 深海钻探 海洋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在网格点上作波浪折射的数值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剑平 张琦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4期21-30,共10页
从波向线微分方程和波散因子微分方程出发,进行波浪折射角θ和波散因子β的数值计算。在计算模型的设计上,建立了可在八个方向上作外推计算的统一公式,对计算点和计算方向实施了选择控制和扫描循环控制,可在复杂地形情况下算出结果。通... 从波向线微分方程和波散因子微分方程出发,进行波浪折射角θ和波散因子β的数值计算。在计算模型的设计上,建立了可在八个方向上作外推计算的统一公式,对计算点和计算方向实施了选择控制和扫描循环控制,可在复杂地形情况下算出结果。通过对地形模型和老黄河口海区的试算与比较,指出该方法可在实际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点 波浪 折射 数值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太平洋北部锰结核的构造及成分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胜雄 朱而勤 陈穗田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1期60-67,共8页
本文阐述了中太平洋北部锰结核的成分及结构、构造的研究结果。结核可分为粗糙型和光滑型,内部呈现具有核心的同心层状构造,壳层可分为数个粗层。各粗层之间为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粗层内微层呈韵律性排列。通过对粗层构造以及粗层内各... 本文阐述了中太平洋北部锰结核的成分及结构、构造的研究结果。结核可分为粗糙型和光滑型,内部呈现具有核心的同心层状构造,壳层可分为数个粗层。各粗层之间为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粗层内微层呈韵律性排列。通过对粗层构造以及粗层内各韵律层的元素及矿物组分分布特点的研究,作者认为粗层的生长与当地沉积物的沉积间断或沉积速率减小有关,而微层的韵律性则是结核在滚动过程中生长造成的。文中并对结核的生长过程作了一般性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结核 锰结核构造 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