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碱池塘实验围隔生态系统颗粒物沉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文 董双林 +1 位作者 张美昭 张兆琪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1-248,共8页
对盐碱池塘单养鲢和罗非鱼的实验围隔中颗粒物的沉积量和沉降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实验期间总颗粒物的沉积量变动范围为 0 73~ 1 2 4 5 83g/ (m2 ·d) ,沉降速度为 0 70~ 30 86m/d。总颗粒物沉积量和沉降速度均是有鱼... 对盐碱池塘单养鲢和罗非鱼的实验围隔中颗粒物的沉积量和沉降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实验期间总颗粒物的沉积量变动范围为 0 73~ 1 2 4 5 83g/ (m2 ·d) ,沉降速度为 0 70~ 30 86m/d。总颗粒物沉积量和沉降速度均是有鱼围隔显著大于无鱼围隔。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新生态颗粒有机物的沉积量变化范围为 0 43~ 94 2 2 g/ (m2 ·d)。下层沉积物收集器中悬浮底泥含量大于表层。养鱼与否对水域生态系统的颗粒物沉降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养鱼池颗粒物质的沉积量是很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沉积量 沉降程度 围隔 盐碱池塘 生态系统 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水体中危害性纤毛虫原生动物研究.盾纤目习见类群的口器结构及鉴别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宋微波 朱明壮 +1 位作者 陈子桂 王梅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对发现自我国北方海区养殖环境中危害性盾纤目纤毛虫的常见类群 (16属 )之口器结构、一般形态学与鉴别特征以及属种模式做了概要性介绍。同时涉及了生活类型、已知种的分布范围。
关键词 盾纤目 病害 水产养殖 纤毛虫 种群 海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贝类的病害性纤毛虫研究Ⅰ.吻毛类纤毛虫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奎栋 宋微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217-223,共7页
报道采自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寄生 /共栖的 3种吻毛类纤毛虫 :原生钩毛虫(Ancistrocoma primigenius)、派氏钩毛虫 (Ancistrocoma pelseneeri)及威海下毛虫 (Hypocomidesweihaiensis)。作者依据活体观察、蛋白银和银浸法染色对... 报道采自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寄生 /共栖的 3种吻毛类纤毛虫 :原生钩毛虫(Ancistrocoma primigenius)、派氏钩毛虫 (Ancistrocoma pelseneeri)及威海下毛虫 (Hypocomidesweihaiensis)。作者依据活体观察、蛋白银和银浸法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及银线系进行了综合描述。该研究系钩毛虫属纤毛虫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毛类 寄生虫病 贝类 纤毛虫 海洋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贝类的病害性纤毛虫研究Ⅱ.嗜污亚目盾纤类纤毛虫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奎栋 宋微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224-229,共6页
报道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共栖的 2种盾纤类纤毛虫 ,含 1新种 :大粘叶虫(Myxophyllum magnum n.sp.)及 1种国内新记录 :双壳吸触虫 (Thigmophrya bivalviorum)。作者依据活体观察及蛋白银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进行了综合... 报道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共栖的 2种盾纤类纤毛虫 ,含 1新种 :大粘叶虫(Myxophyllum magnum n.sp.)及 1种国内新记录 :双壳吸触虫 (Thigmophrya bivalviorum)。作者依据活体观察及蛋白银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进行了综合描述 ,并对粘叶虫属和吸触虫属属的定义做了新的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贝类 贝类 病害性纤毛虫 嗜污亚目 纤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贝类的病害性纤毛虫研究Ⅲ.触毛亚目盾纤类纤毛虫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奎栋 宋微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230-236,共7页
报道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共栖的 3种触毛亚目盾纤类纤毛虫 :厚鱼钩虫(Ancistrum crassum)、日本鱼钩虫 (Ancistrum jap onicum)及亚桶形后口虫 (Boveriasubcylindrica)。文中依据活体观察、蛋白银及银浸法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 报道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共栖的 3种触毛亚目盾纤类纤毛虫 :厚鱼钩虫(Ancistrum crassum)、日本鱼钩虫 (Ancistrum jap onicum)及亚桶形后口虫 (Boveriasubcylindrica)。文中依据活体观察、蛋白银及银浸法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及银线结构进行了综合描述 ,对采自 4种不同宿主的厚鱼钩虫种群进行了比较研究。该文系后口虫属纤毛虫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纤类 寄生虫病 海水贝类 纤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池塘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赵文 董双林 +2 位作者 李德尚 张兆琪 申屠青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4,共8页
根据黑白瓶测氧法测定 ,山东省高青县赵店渔场盐碱池塘鱼类生长期内 (4— 9月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为9 42± 4 2 1gO2 (m2 ·d) ,日P/B系数平均 0 2 4± 0 18,浮游植物对太阳有效辐射的利用率平均 1 5 3%。无鱼对照池浮... 根据黑白瓶测氧法测定 ,山东省高青县赵店渔场盐碱池塘鱼类生长期内 (4— 9月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为9 42± 4 2 1gO2 (m2 ·d) ,日P/B系数平均 0 2 4± 0 18,浮游植物对太阳有效辐射的利用率平均 1 5 3%。无鱼对照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显著低于养鱼池。回归分析表明 ,浮游植物现存量、透明度、水温、盐度是决定盐碱池塘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生态因子。营养盐中磷比氮的限制作用大。文中探讨了养鱼池初级生产力在能量转化中的生态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效率 盐碱池塘 浮游植物 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的悬浮物结构及有机碳库储量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文 董双林 +1 位作者 李德尚 张兆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33-2140,共8页
1 998年 4~ 7月对高青盐碱池塘单养鲢和罗非鱼围隔生态系统颗粒悬浮物构成和各有机碳库储量及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生物的干重 (PZ)占总颗粒悬浮物干物质 (TS)的 4.2 6%~ 2 5 .97% ,平均 1 2 %。各围隔浮游植物干重(DWP)平... 1 998年 4~ 7月对高青盐碱池塘单养鲢和罗非鱼围隔生态系统颗粒悬浮物构成和各有机碳库储量及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生物的干重 (PZ)占总颗粒悬浮物干物质 (TS)的 4.2 6%~ 2 5 .97% ,平均 1 2 %。各围隔浮游植物干重(DWP)平均值变化范围为 0 .1 6~ 0 .70 mg/L,有鱼围隔均比无鱼围隔的大。浮游动物干重 (DWZ)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 .3 2~ 2 .81 mg/L,养鲢围隔中最小 ,小于无鱼对照围隔 ,养罗非鱼围隔明显高于养鲢围隔。颗粒悬浮物的灰分含量平均值为 42 .3 8%。溶解有机碳 (DOC)、颗粒有机碳 (POC)库储量平均值分别为 5 .40± 1 .61 mg C/L和 1 .96± 0 .96mg/L。各处理围隔间颗粒有机物的 C/N比的平均值比较接近 ,总平均值为 6.97± 0 .2 4。 TOC、DOC和 POC比例为 1∶ 0 .73∶0 .2 7。浮游生物碳和腐质颗粒碳占 POC的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 3 4.65 %和 65 .3 5 %。腐质颗粒碳、浮游动物碳与浮游植物碳的比例为 9.2 9∶ 3 .71∶ 1。浮游生物碳中浮游动物碳占 78.8% ,浮游植物碳占 2 1 .2 %。浮游动物碳比浮游植物碳高 ,这可能是内陆盐水的通性。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颗粒有机碳 (POC,mg C/L)与浮游植物叶绿素 a(Chla,μg/L)和悬浮颗粒有机物 (SO,mg/L)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池塘 围隔生态系统 颗粒悬浮物结构 有机碳库 单养 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物型盐碱池塘浮游植物种类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文 董双林 +1 位作者 申屠青春 张兆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8,共8页
1997年 4月 5日至 1 998年 9月 1日对山东高青县赵店乡渔场盐碱池塘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池塘盐度变动于 1 .3 6— 2 0 g/L,总碱度变动于 2 .4— 7.2 mmol/L,p H值 8— 9。采集了 3 87个浮游植物定量水样。结果表明 ... 1997年 4月 5日至 1 998年 9月 1日对山东高青县赵店乡渔场盐碱池塘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池塘盐度变动于 1 .3 6— 2 0 g/L,总碱度变动于 2 .4— 7.2 mmol/L,p H值 8— 9。采集了 3 87个浮游植物定量水样。结果表明 ,高青盐碱池塘浮游植物主要是广盐性淡水种类 ,一些是典型的盐水种。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为 49.90± 3 1 .92 mg/L,硅藻和裸藻占优势 ,金藻占有相当比重。无鱼对照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养鱼池塘低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组成 生物量 浮游植物 盐碱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池混养滤食性动物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卢静 李德尚 董双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243-248,共6页
于1997年5~8月在山东海阳养虾场运用陆基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罗非鱼—对虾、海湾扇贝—对虾、缢蛏—对虾、罗非鱼—缢蛏—对虾4种混养系统中滤食性动物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滤食性动物的滤食作用降低了浮游... 于1997年5~8月在山东海阳养虾场运用陆基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罗非鱼—对虾、海湾扇贝—对虾、缢蛏—对虾、罗非鱼—缢蛏—对虾4种混养系统中滤食性动物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滤食性动物的滤食作用降低了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甲藻在浮游植物中的比例;混养罗非鱼和扇贝使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加,而混养缢蛏却使它下降;罗非鱼优先滤食大型桡足类,使小型浮游动物增加,从而提高了浮游动物的总生物量,而扇贝则优先滤食浮游动物的小型种类;由于罗非鱼和缢蛏生态灶的互补性,罗非鱼—缢蛏—对虾混养能更全面、有效地利用浮游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池 浮游生物 滤食性动物 混养 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体表溃烂综合症病理组织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丽 战文斌 +1 位作者 宋微波 宋春华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593-597,共5页
报道了牙鲆养殖过程中发生的体表溃烂综合症的病理组织变化。该病的病原有盾纤类纤毛虫指状拟舟虫和致病菌兔莫拉氏菌。指状拟舟虫不仅寄生于牙鲆体表皮肤、鳍 ,亦可侵入腹腔、肾脏、肌肉、心脏甚至脑。兔莫拉氏菌大量寄生于心脏血液中 ... 报道了牙鲆养殖过程中发生的体表溃烂综合症的病理组织变化。该病的病原有盾纤类纤毛虫指状拟舟虫和致病菌兔莫拉氏菌。指状拟舟虫不仅寄生于牙鲆体表皮肤、鳍 ,亦可侵入腹腔、肾脏、肌肉、心脏甚至脑。兔莫拉氏菌大量寄生于心脏血液中 ,随血液循环至各组织器官 ,引起牙鲆肝脏、肾脏及脾脏组织病变。指状拟舟虫和兔莫拉氏菌共同导致牙鲆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体表溃烂 病理组织 指状拟舟虫 兔莫拉氏菌 纤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罗非鱼吸水量及滤水率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陈兆波 李景玉 +1 位作者 张兆琪 董双林 《水利渔业》 1999年第4期1-3,共3页
通过对不同规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台湾红罗非鱼的吸水量(B)和滤水率(F)的研究,得出吸水量和滤水率与鱼体体长(L)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并对不同体长的3种罗非鱼的吸水量和滤水率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 吸水量 滤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