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5年胶州湾主要入海河流及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数据集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永芳
田旭
+1 位作者
叶友权
徐方建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3期259-267,共9页
陆地是海洋中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河流沉积物是重要的环境介质之一。胶州湾是一个典型的温带半封闭海域,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研究的典型模式海湾,周边有10余条河流注入。通过对12条入海河流和环胶州湾潮间带76个站点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
陆地是海洋中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河流沉积物是重要的环境介质之一。胶州湾是一个典型的温带半封闭海域,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研究的典型模式海湾,周边有10余条河流注入。通过对12条入海河流和环胶州湾潮间带76个站点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的分析,获得包含砷(As)、铬(Cr)、锌(Zn)、铜(Cu)、镉(Cd)、钴(Co)、铅(Pb)和镍(Ni)8个指标的数据集,计算获得常用微量元素污染和生态效应的评估参数,包括地质累积指数(Igeo)、富集因子(EF)、污染因子(CF)和污染负荷指数(PLI),形成了本数据集。本数据集可以为未来的海岸和河流管理,沉积物污染评价、生态安全评估以及微量元素来源与输运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微量元素
河流沉积物
潮间带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8 kaBP以来海南岛东南陆架陆源碎屑来源及其环境响应
2
作者
张永威
田旭
+3 位作者
徐方建
陈波
叶友权
范德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6,共10页
对取自海南岛东南部的X2站柱状样品进行了粒度、全岩稀土元素和重矿物分析,探讨了7.8 kaBP以来海南岛东南陆架陆源碎屑来源及其环境响应。粒度端元模拟识别出了两个端元,EM1端元对应的是海洋流系搬运的近源与远源细粒物质的混合沉积,EM...
对取自海南岛东南部的X2站柱状样品进行了粒度、全岩稀土元素和重矿物分析,探讨了7.8 kaBP以来海南岛东南陆架陆源碎屑来源及其环境响应。粒度端元模拟识别出了两个端元,EM1端元对应的是海洋流系搬运的近源与远源细粒物质的混合沉积,EM2对应的主要是近源海南岛河流输入的粗粒物质,两个端元代表着两个不同的输运机制。物源分析结果表明,7.8 kaBP以来X2站陆源碎屑来源较为稳定,主要来源于海南岛。4 kaBP以来,X2站粒度、稀土元素和重矿物特征参数发生了显著改变,与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事件开始增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推测频繁的ENSO事件导致降雨量增加是研究区风化程度增强的主要原因。与全岩稀土元素特征指标相比,X2站重矿物组合受源区风化剥蚀的影响更为显著,后期在环境演化研究中,应适当关注重矿物这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
稀土元素
重矿物
物质来源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5年胶州湾主要入海河流及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数据集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永芳
田旭
叶友权
徐方建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有限公司
福建省海洋地震观测中心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CNERN)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运行服务项目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项目。
文摘
陆地是海洋中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河流沉积物是重要的环境介质之一。胶州湾是一个典型的温带半封闭海域,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研究的典型模式海湾,周边有10余条河流注入。通过对12条入海河流和环胶州湾潮间带76个站点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的分析,获得包含砷(As)、铬(Cr)、锌(Zn)、铜(Cu)、镉(Cd)、钴(Co)、铅(Pb)和镍(Ni)8个指标的数据集,计算获得常用微量元素污染和生态效应的评估参数,包括地质累积指数(Igeo)、富集因子(EF)、污染因子(CF)和污染负荷指数(PLI),形成了本数据集。本数据集可以为未来的海岸和河流管理,沉积物污染评价、生态安全评估以及微量元素来源与输运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胶州湾
微量元素
河流沉积物
潮间带
重金属
Keywords
Jiaozhou Bay
trace elements
river sediment
intertidal zone
heavy metal
分类号
P736.4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8 kaBP以来海南岛东南陆架陆源碎屑来源及其环境响应
2
作者
张永威
田旭
徐方建
陈波
叶友权
范德江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
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6,共10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岛东部窄陆架区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ZR2020MD061)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晚第四纪以来琼州海峡西口沉积演化过程与海砂成矿模式研究”(422QN420)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水生生物技术公共科研平台建设”(ZY2021HN04)。
文摘
对取自海南岛东南部的X2站柱状样品进行了粒度、全岩稀土元素和重矿物分析,探讨了7.8 kaBP以来海南岛东南陆架陆源碎屑来源及其环境响应。粒度端元模拟识别出了两个端元,EM1端元对应的是海洋流系搬运的近源与远源细粒物质的混合沉积,EM2对应的主要是近源海南岛河流输入的粗粒物质,两个端元代表着两个不同的输运机制。物源分析结果表明,7.8 kaBP以来X2站陆源碎屑来源较为稳定,主要来源于海南岛。4 kaBP以来,X2站粒度、稀土元素和重矿物特征参数发生了显著改变,与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事件开始增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推测频繁的ENSO事件导致降雨量增加是研究区风化程度增强的主要原因。与全岩稀土元素特征指标相比,X2站重矿物组合受源区风化剥蚀的影响更为显著,后期在环境演化研究中,应适当关注重矿物这一指标。
关键词
陆架
稀土元素
重矿物
物质来源
海南岛
Keywords
continental shelf
rare earth element
heavy mineral
provenance
Hainan Island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5年胶州湾主要入海河流及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数据集
赵永芳
田旭
叶友权
徐方建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7.8 kaBP以来海南岛东南陆架陆源碎屑来源及其环境响应
张永威
田旭
徐方建
陈波
叶友权
范德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