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百年水务历史凝聚岛城供排水文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姜璐 曹忠钰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8-69,共2页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要、生产之基。青岛这座城市的美丽,离不开水务工作。在城市变迁中,百年水务档案在尘封的角落里默默守护着青岛水务的历史足迹,记录着岛城供排水行业的跨时代记忆,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融合与共享来推进...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要、生产之基。青岛这座城市的美丽,离不开水务工作。在城市变迁中,百年水务档案在尘封的角落里默默守护着青岛水务的历史足迹,记录着岛城供排水行业的跨时代记忆,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融合与共享来推进企业文化宣传和振兴,成为档案文化服务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务工作 档案文化 城市变迁 档案信息资源 供排水 企业文化宣传 历史足迹 生命之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存量飞灰赋存重金属溶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英杰 孙浩然 +8 位作者 李锰 蔡淑霞 李卫华 张庆建 马晓腾 占美丽 夏正启 王华伟 卞荣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6-1424,共9页
稳定化预处理后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是长期以来我国垃圾焚烧飞灰的主要消纳路径。针对填埋年限跨度久、存量巨大的稳定化飞灰,其在复杂填埋环境影响下所赋存重金属的潜在环境风险是未来填埋场管理需面临的“突出难题”。基于“... 稳定化预处理后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是长期以来我国垃圾焚烧飞灰的主要消纳路径。针对填埋年限跨度久、存量巨大的稳定化飞灰,其在复杂填埋环境影响下所赋存重金属的潜在环境风险是未来填埋场管理需面临的“突出难题”。基于“飞灰与原生垃圾非规范共填埋”背景,重点分析了pH值、溶解性有机物(DOM)、氧化还原电位(ORP)、盐度、CO_(2)氛围等外环境因素和稳定化药剂、粒径等对填埋飞灰中重金属溶出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及各因素间的交互影响作用,评估了其潜在环境风险。指出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和内部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对填埋场存量飞灰中重金属的长期溶出行为及环境风险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我国垃圾焚烧飞灰历史填埋处置中“豁免条款”的实施并没有改变飞灰自身的危险废物属性,未来应加强对填埋场大量存量稳定化飞灰危险属性和资源属性的协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存量飞灰 重金属 溶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臭氧氧化对渗滤液生化出水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青晨 王华伟 +6 位作者 刘荣稳 邹融雪 占美丽 王亚楠 孙英杰 夏正启 单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45-554,共10页
为了探究混凝-臭氧氧化技术对渗滤液生化出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以青岛某渗滤液生化出水为实验对象,分析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及pH等因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了O_(3)、GAC/O_(3)、UV/O_(3)臭氧氧化体系对混凝出水去除效果的... 为了探究混凝-臭氧氧化技术对渗滤液生化出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以青岛某渗滤液生化出水为实验对象,分析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及pH等因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了O_(3)、GAC/O_(3)、UV/O_(3)臭氧氧化体系对混凝出水去除效果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系统评估了混凝-臭氧氧化技术对渗滤液生化出水中抗生素类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当聚合硫酸铁(PFS)投加量为4g/L、pH=7、臭氧流量为80mg/min、反应30min时,PFS-UV/O_(3)对COD和色度(CN)的去除率分别为86.27%和99.06%,显著优于PFS-O_(3)和PFS-GAC/O_(3);在最优条件下,混凝-臭氧氧化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PFS-UV/O_(3)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磺胺胍、金霉素的去除率分别为100%、95.06%、100%和100%;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可知,经PFS-UV/O_(3)处理后渗滤液生化出水中腐殖类荧光物质特征峰消失,得以有效分解;技术经济分析可知,PFS-UV/O_(3)处理技术的能源消耗和成本分别为75.34kW·h/kg COD和53.00CNY/kg COD。整体而言,PFS-UV/O_(3)处理技术经济可行,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生化出水 混凝 臭氧 抗生素 三维荧光光谱 去除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时膜污染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恺 孙宝盛 +3 位作者 张燕 王明圆 薛士琼 薛圆圆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90,共6页
以某高含盐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向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研究PAC-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时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相对MBR工艺,PAC-MBR组合工艺可有效减缓膜污染,延长膜使用时间,降低工艺成本,并使出水水质... 以某高含盐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向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研究PAC-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时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相对MBR工艺,PAC-MBR组合工艺可有效减缓膜污染,延长膜使用时间,降低工艺成本,并使出水水质得到一定提升,对研究其它类似的高有机物浓度和高盐度污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粉末活性炭 垃圾渗滤液 出水水质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来水与淡化海水掺混和调质对城市供水管网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魏成吉 张宇菲 +3 位作者 吴绍全 薛欣喜 冯海燕 谭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0-63,67,共5页
为降低淡化海水对供水管网的腐蚀性,研究了淡化海水Cl^-含量、pH与碱度、硬度以及与自来水的掺混比对管网腐蚀性和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淡化海水Cl^-的质量浓度为130 mg/L左右,然后加入NaHCO_3调节碱度为80 mg/L(pH增大到8.5)... 为降低淡化海水对供水管网的腐蚀性,研究了淡化海水Cl^-含量、pH与碱度、硬度以及与自来水的掺混比对管网腐蚀性和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淡化海水Cl^-的质量浓度为130 mg/L左右,然后加入NaHCO_3调节碱度为80 mg/L(pH增大到8.5),加入CaCl_2调节硬度为80 mg/L左右对淡化海水进行调质,最后将自来水与调质后的淡化海水掺混,掺混体积比优选3.0~3.5,可满足输水管网水质稳定性,不会引起总铁、浊度、色度大的变化,且符合GB 5749-200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化海水 城市供水 管网腐蚀 掺混 水质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防渗层渗漏检测及污染动态监测教学实验 被引量:6
6
作者 顾莹莹 张秀霞 +1 位作者 李鸿江 赵东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4,68,共5页
针对垃圾填埋场防渗监测的研究热点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防渗层检漏技术,设计了有效的动态监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防渗层监测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填埋场的漏点位置及渗滤液的扩散范围。通过该实验的教学实践,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固体... 针对垃圾填埋场防渗监测的研究热点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防渗层检漏技术,设计了有效的动态监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防渗层监测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填埋场的漏点位置及渗滤液的扩散范围。通过该实验的教学实践,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固体废物专业基础理论、电学监测理论与实验学习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验 填埋场 防渗层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工业废水强化镉污染土壤的电化学法修复 被引量:13
7
作者 顾莹莹 付融冰 李鸿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170-3177,共8页
通过批量解吸附实验和电化学修复实验,研究利用柠檬酸工业废水作为电化学修复的增效剂从高缓冲容量的天然土壤中去除镉的可行性。批量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柠檬酸工业废水时,85%以上的镉能在土壤 pH≤5.0的条件下从土壤中溶解到溶液... 通过批量解吸附实验和电化学修复实验,研究利用柠檬酸工业废水作为电化学修复的增效剂从高缓冲容量的天然土壤中去除镉的可行性。批量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柠檬酸工业废水时,85%以上的镉能在土壤 pH≤5.0的条件下从土壤中溶解到溶液中;在pH5.0~8.0范围内镉的解吸附率比用去离子水增加20%~45%。电化学修复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pH值的HNO3相比,该废水作为电极溶液可使镉在土壤中发生明显迁移;在距离阳极0~4 cm及8~10 cm处土壤镉含量由282 mg·kg-1降低至167~200 mg·kg-1,而在距阳极4~8 cm处土壤镉含量升高至约400 mg·kg-1。经过514 h的电化学修复,约84.7%的镉可以从土壤中去除,其中约94.6%从土壤中去除的镉富集在阴极溶液中。可见柠檬酸工业废水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化学修复增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修复 解吸附 柠檬酸工业废水 缓冲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审计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佳丽 《中国畜牧业》 2018年第7期85-87,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全面发挥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加大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工作 经济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保障作用 审计监督 信息化工作 职能作用 组织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