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东湾六股河口邻近海域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少月
隋吉星
+3 位作者
曲方圆
王振钟
赵宁
于子山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5,共11页
2009-12对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5条断面15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9种,其中纽形动物1种,多毛类31种,软体动物11种,甲壳类25种,棘皮动物1种。优势种有长尾亮钩虾(Photis longicaudata)、日本浪漂水虱(Cirolana jap...
2009-12对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5条断面15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9种,其中纽形动物1种,多毛类31种,软体动物11种,甲壳类25种,棘皮动物1种。优势种有长尾亮钩虾(Photis longicaudata)、日本浪漂水虱(Cirolana japonensis)和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等。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955个/m^2,平均生物量为14.0g/m^2。丰度和生物量分布整体呈现离河口越远越高的趋势。在25%相似度尺度上,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4个群落,各群落受到不同程度扰动。检验得出,底层水环境因子不足以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西部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ABC曲线
W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智
曲方圆
+4 位作者
隋吉星
王振钟
季相星
赵宁
于子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7,共8页
为了解夏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作者于2009年8月对六股河口外海域15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整个研究海域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总平均丰度为(2824±1537)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2.01±38....
为了解夏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作者于2009年8月对六股河口外海域15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整个研究海域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总平均丰度为(2824±1537)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2.01±38.58)g/m2。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所确定的前三位优势种一致,分别为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 bidentatus)、深钩毛虫(Sigambra bassi)和独指虫(Aricidea fragilis),其余优势种存在细微差异。各站位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呈现河口和中部海域低,近岸和外围海域高的分布规律。在50%相似度水平上,可将研究海域划分为4个群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底栖环境整体清洁,底层水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西部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山湾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淑慧
王振钟
+2 位作者
季相星
赵宁
于子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4-141,共8页
为了解乳山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合理利用乳山湾生物资源,于2011年5和10月分别对乳山湾内外21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取样,用2种Brey模型估算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B值和各类群次级生产力所占百分比...
为了解乳山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合理利用乳山湾生物资源,于2011年5和10月分别对乳山湾内外21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取样,用2种Brey模型估算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B值和各类群次级生产力所占百分比,并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61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2 607.14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266.37g AFDW·m^(-2);运用Brey(1990)经验模型估算的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26.43g AFDW·m^(-2)·a^(-1),P/B值为1.81;运用Brey(1990)改进模型估算的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11.06g AFDW·m^(-2)·a^(-1),其中湾内东流区最高为42.34g AFDW·m^(-2)·a^(-1);湾内西流区较低,为3.17g AFDW·m^(-2)·a^(-1),湾外区域最低,为1.33g AFDW·m^(-2)·a^(-1),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P/B值为1.55;通过对2个模型的对比,建议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次级生产力估算时选用Brey(1990)改进模型;通过与其他海域次级生产力比较,发现乳山湾内外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低于胶州湾西部海域,高于桑沟湾和深沪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Brey模型
乳山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湾六股河口邻近海域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少月
隋吉星
曲方圆
王振钟
赵宁
于子山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正源水生物检测有限公司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5,共11页
基金
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乳山口4千万瓦级潮汐电站站址勘察及预可研(GHME2010ZC08)
文摘
2009-12对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5条断面15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9种,其中纽形动物1种,多毛类31种,软体动物11种,甲壳类25种,棘皮动物1种。优势种有长尾亮钩虾(Photis longicaudata)、日本浪漂水虱(Cirolana japonensis)和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等。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955个/m^2,平均生物量为14.0g/m^2。丰度和生物量分布整体呈现离河口越远越高的趋势。在25%相似度尺度上,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4个群落,各群落受到不同程度扰动。检验得出,底层水环境因子不足以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关键词
辽东湾西部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ABC曲线
W值
Keywords
the western waters of Liaodong Bay
macrobenthos
diversity
community structure
ABCcurve
W statistics
分类号
Q178.535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智
曲方圆
隋吉星
王振钟
季相星
赵宁
于子山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正源水生物检测有限公司
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7,共8页
基金
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GHME2010ZC08)~~
文摘
为了解夏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作者于2009年8月对六股河口外海域15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整个研究海域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总平均丰度为(2824±1537)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2.01±38.58)g/m2。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所确定的前三位优势种一致,分别为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 bidentatus)、深钩毛虫(Sigambra bassi)和独指虫(Aricidea fragilis),其余优势种存在细微差异。各站位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呈现河口和中部海域低,近岸和外围海域高的分布规律。在50%相似度水平上,可将研究海域划分为4个群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底栖环境整体清洁,底层水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
辽东湾西部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优势种
Keywords
western waters of Liaodong Bay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diversity
dominant species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山湾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淑慧
王振钟
季相星
赵宁
于子山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青岛正源水生物检测有限公司
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4-141,共8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可再生能源专项(GHME2010ZC08)资助~~
文摘
为了解乳山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合理利用乳山湾生物资源,于2011年5和10月分别对乳山湾内外21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取样,用2种Brey模型估算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B值和各类群次级生产力所占百分比,并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61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2 607.14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266.37g AFDW·m^(-2);运用Brey(1990)经验模型估算的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26.43g AFDW·m^(-2)·a^(-1),P/B值为1.81;运用Brey(1990)改进模型估算的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11.06g AFDW·m^(-2)·a^(-1),其中湾内东流区最高为42.34g AFDW·m^(-2)·a^(-1);湾内西流区较低,为3.17g AFDW·m^(-2)·a^(-1),湾外区域最低,为1.33g AFDW·m^(-2)·a^(-1),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P/B值为1.55;通过对2个模型的对比,建议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次级生产力估算时选用Brey(1990)改进模型;通过与其他海域次级生产力比较,发现乳山湾内外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低于胶州湾西部海域,高于桑沟湾和深沪湾。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Brey模型
乳山湾
Keywords
macrobenthos
secondary production
Brey model
Rushan Bay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东湾六股河口邻近海域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李少月
隋吉星
曲方圆
王振钟
赵宁
于子山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夏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王智
曲方圆
隋吉星
王振钟
季相星
赵宁
于子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乳山湾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初步研究
王淑慧
王振钟
季相星
赵宁
于子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