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面部特征的斑海豹个体识别
1
作者
庄鸿飞
侯金
+9 位作者
王守强
高宇
张朝晖
王宗灵
赵林林
何育欣
周庆杰
鹿志创
邢衍阔
杜光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586-6599,共14页
针对渤黄海斑海豹种群传统监测方法中高成本、低效率个体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的斑海豹个体识别模型。该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结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处理技术,提高了对面部关键特征的识别能力,并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
针对渤黄海斑海豹种群传统监测方法中高成本、低效率个体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的斑海豹个体识别模型。该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结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处理技术,提高了对面部关键特征的识别能力,并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降低了参数量和计算需求。实验结果显示,融合SlimC2F、CBAM和SPPF模块可显著提高网络识别性能,本文方法(SlimC2F-CBAM+SPPF)取得最佳识别效果。在自建有背景数据集与Caltech-256公共数据集上,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8.35%、80.70%,优于目前主流模型。在迁移学习策略的应用下,模型对不同背景的适应性增强,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70%。此外,即使在较小数据集上,模型仍能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最后,可视化分析展示了模型主要关注眼睛和鼻子等关键部位,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解释性,为实现斑海豹个体的高效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海豹
个体识别
面部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面部特征的斑海豹个体识别
1
作者
庄鸿飞
侯金
王守强
高宇
张朝晖
王宗灵
赵林林
何育欣
周庆杰
鹿志创
邢衍阔
杜光迅
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一
海洋
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川北医学院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有限公司
辽宁省
海洋
水产科学研究院
自然资源部北海发展研究院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586-6599,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01433)
青岛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QDBSH202205)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2204)
川北医学院校级科技发展基金青年项目(CBY20-QA-Y26)。
文摘
针对渤黄海斑海豹种群传统监测方法中高成本、低效率个体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的斑海豹个体识别模型。该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结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处理技术,提高了对面部关键特征的识别能力,并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降低了参数量和计算需求。实验结果显示,融合SlimC2F、CBAM和SPPF模块可显著提高网络识别性能,本文方法(SlimC2F-CBAM+SPPF)取得最佳识别效果。在自建有背景数据集与Caltech-256公共数据集上,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8.35%、80.70%,优于目前主流模型。在迁移学习策略的应用下,模型对不同背景的适应性增强,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70%。此外,即使在较小数据集上,模型仍能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最后,可视化分析展示了模型主要关注眼睛和鼻子等关键部位,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解释性,为实现斑海豹个体的高效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斑海豹
个体识别
面部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Keywords
spotted seals
individual recognition
facial recognition
deep learn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面部特征的斑海豹个体识别
庄鸿飞
侯金
王守强
高宇
张朝晖
王宗灵
赵林林
何育欣
周庆杰
鹿志创
邢衍阔
杜光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