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歧视知觉如何影响特殊儿童的家庭功能?孤独感和亲子亲合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徐金凤 吴添昊 +2 位作者 程毓可 于冲 关文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9-805,共7页
为考察歧视知觉对特殊儿童家庭功能的影响,及特殊儿童父母的心理状况(孤独感)和亲子子系统(亲子亲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对517名特殊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显著负向预测特殊儿童的家庭功能;(2)孤独感在歧视知觉和... 为考察歧视知觉对特殊儿童家庭功能的影响,及特殊儿童父母的心理状况(孤独感)和亲子子系统(亲子亲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对517名特殊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显著负向预测特殊儿童的家庭功能;(2)孤独感在歧视知觉和家庭功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亲子亲合调节了歧视知觉和家庭功能间的直接路径。具体而言,在高亲子亲合水平下,歧视知觉对特殊儿童家庭功能的影响显著减弱;在低亲子亲合水平下,歧视知觉对特殊儿童家庭功能的影响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视知觉 家庭功能 孤独感 亲子亲合 特殊儿童父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在孤独症儿童父母连带病耻感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璟 林小芳 +3 位作者 张宇 高玮 秦文英 张明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5-1091,共7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反刍、连带病耻感与创伤后成长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孤独症儿童父母339名,采用连带病耻感量表(ASS)、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事件相关反刍问卷(ERRI)中的侵入性反刍分量表(ERRI-I)及目的性反刍分量表(ERRI-D)...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反刍、连带病耻感与创伤后成长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孤独症儿童父母339名,采用连带病耻感量表(ASS)、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事件相关反刍问卷(ERRI)中的侵入性反刍分量表(ERRI-I)及目的性反刍分量表(ERRI-D)测量连带病耻感、创伤后成长、侵入性反刍及目的性反刍。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进行中介作用检验。结果:ASS得分、ERRI-I得分、ERRI-D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39~0.72,均P<0.01),PTGI得分与ASS得分呈负相关(r=-0.26,P<0.01)、与ERRI-D得分呈正相关(r=0.10,P<0.05)。在ASS得分与PTGI得分的关系中,ERRI-D得分起部分中介作用(95%CI分别为0.01~0.07),ERRI-I得分与ERRI-D得分起链式中介作用(95%CI分别为0.03~0.14),两中介通径均存在遮掩效应。结论: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连带病耻感与创伤后成长的负相关关系中,目的性反刍起部分中介作用,侵入性反刍与目的性反刍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父母 连带病耻感 创伤后成长 反刍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自闭症儿童早期识别和诊断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侯婷婷 陈潇 +3 位作者 孔德彭 邵秀筠 林丰勋 李开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21-2337,I0001-I0003,共20页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开展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工作的共识,但传统识别和诊断方法局限及专业人员缺乏常导致自闭症儿童错失最佳干预期。为改善现状,近年来机器学习凭借其客观准确、简便灵活等方面的优势,逐渐被应用到自闭症的早期预...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开展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工作的共识,但传统识别和诊断方法局限及专业人员缺乏常导致自闭症儿童错失最佳干预期。为改善现状,近年来机器学习凭借其客观准确、简便灵活等方面的优势,逐渐被应用到自闭症的早期预测、筛查、诊断和评估过程管理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机器学习也在研究对象选取、分类数据采集和理论模型应用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未来研究应推动构建孕产期和新生儿病理生理信息追踪数据库和标准化模型分类指标体系,同时继续优化算法,加快智能化自闭症识别和诊断理论成果向实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自闭症 早期识别与诊断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