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辅助降糖降脂的海藻果蔬提取物复配配方 被引量:7
1
作者 周赛楠 张青 +4 位作者 王发合 王晓梅 李兆杰 薛长湖 唐庆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7-63,共7页
以配方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力的抑制效果——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羊栖菜水提物配比、姜黄素配比和安石榴苷配比对配方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 以配方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力的抑制效果——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羊栖菜水提物配比、姜黄素配比和安石榴苷配比对配方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力的影响,优化复配配方。结果表明,海藻果蔬提取物复配配方的最佳配比为m(羊栖菜水提物)∶m(姜黄素)∶m(安石榴苷)=150∶6∶3。实际检测最佳配方的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率分别为(47.77±2.15)%和(74.18±0.46)%,与响应面回归方程预测值相近,说明该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优化配方。该配方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IC50分别为(0.56±0.04)mg/mL和(0.2100±0.0003)mg/mL,具有良好的辅助降糖降脂的效果。本研究为开发辅助降糖降脂的保健食品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海藻果蔬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降糖降脂 海藻 果蔬 复配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曦 陈智多 +3 位作者 张德蒙 秦益民 易彩霞 黄啸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8-392,共5页
通过酶抑制动力学实验考察了海藻酸钠在实验体系和黑素细胞内对酪氨酸酶和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利用荧光光谱分析海藻酸钠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机理,同时考察海藻酸钠对黑素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在64 mmol/L浓度内,细胞活性均在90%以上... 通过酶抑制动力学实验考察了海藻酸钠在实验体系和黑素细胞内对酪氨酸酶和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利用荧光光谱分析海藻酸钠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机理,同时考察海藻酸钠对黑素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在64 mmol/L浓度内,细胞活性均在90%以上,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海藻酸钠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产量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抑制类型在20 mmol/L浓度内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型。海藻酸钠与酪氨酸酶相互作用后,对其内源性荧光产生了淬灭作用。酪氨酸酶的最大发射波长出现了红移,表明海藻酸钠与酪氨酸酶相互作用时,改变了其氨基酸残基的疏水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添加剂 海藻酸钠 酪氨酸酶 抑制剂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丙二醇酯对面团流变学和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海燕 逄锦龙 +3 位作者 王小霞 刘然然 代增英 王晓梅 《粮油食品科技》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粉质仪、拉伸仪和质构分析仪研究添加不同比例(0.1%、0.2%、0.3%和0.4%)的海藻酸丙二醇酯(PGA)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GA能改善面团的粉质和拉伸特性,能显著提高面团的吸水率,延长面团的稳定时间,提... 采用粉质仪、拉伸仪和质构分析仪研究添加不同比例(0.1%、0.2%、0.3%和0.4%)的海藻酸丙二醇酯(PGA)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GA能改善面团的粉质和拉伸特性,能显著提高面团的吸水率,延长面团的稳定时间,提高粉质评价指数,增大面团的延展性、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值。添加PGA能增大面包比容,显著提高面包的弹性,降低面包硬度,改善面包的口感,提高面包的感官评分。PGA添加量在0.2%~0.3%时,对面团和面包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面包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丙二醇酯 面团 流变特性 面包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理化因素对海藻酸钠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海燕 张健 +4 位作者 李贞 赵婷 薛瀚 李群飞 姜进举 《粮油食品科技》 2018年第2期45-48,共4页
研究不同凝胶时间及不同pH(2~11)水溶液对海藻酸钠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时间对凝胶强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凝胶时间的延长,海藻酸钠凝胶强度逐渐提高,2 h后凝胶强度逐渐趋于稳定,口感较好;溶解海藻酸钠的水溶液pH为6~8时,海藻酸... 研究不同凝胶时间及不同pH(2~11)水溶液对海藻酸钠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时间对凝胶强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凝胶时间的延长,海藻酸钠凝胶强度逐渐提高,2 h后凝胶强度逐渐趋于稳定,口感较好;溶解海藻酸钠的水溶液pH为6~8时,海藻酸钠胶液粘度和pH比较稳定,由此制备的海藻酸钠凝胶强度较大,口感较好,有弹性,且灭菌后凝胶出水较少,感官评价较好,易被大家接受。综合分析,水溶液pH在6~8,制备的海藻酸钠凝胶口感较好,出水较少,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凝胶强度 PH 凝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地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露 赵宏涛 +3 位作者 张鹏鹏 闫洪雪 李丽 梁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173-174,共2页
[目的]针对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研究了可降解海藻酸钠地膜的制备方法。[方法]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增塑剂种类及浓度和持水剂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的降解情况。[结果]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大,膜的拉伸强... [目的]针对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研究了可降解海藻酸钠地膜的制备方法。[方法]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增塑剂种类及浓度和持水剂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的降解情况。[结果]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上升。增稠剂提高了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效果最好。持水剂使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但解决了膜干裂的问题。[结论]海藻酸钠地膜最佳成膜液的组成为:1.0%海藻酸钠、0.2%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6%甘油,此时海藻酸钠地膜的膜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高、透光率好,且可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地膜 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肥对黄瓜抗旱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试验 被引量:8
6
作者 管宇翔 韩西红 +2 位作者 张琳 高志鹏 王晓辉 《种子科技》 2020年第21期3-5,共3页
本试验通过对萌发期、幼苗期的黄瓜种子进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从而对不同浓度海藻肥(0 g/L、0.25 g/L、0.5 g/L、0.75 g/L、1 g/L、1.25 g/L、1.5 g/L)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海藻肥... 本试验通过对萌发期、幼苗期的黄瓜种子进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从而对不同浓度海藻肥(0 g/L、0.25 g/L、0.5 g/L、0.75 g/L、1 g/L、1.25 g/L、1.5 g/L)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海藻肥处理均能提高黄瓜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提高SOD和POD的活性,并以1 g/L海藻肥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肥 抗旱性 影响 机理研究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硫酸软骨素寡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静 张京良 +3 位作者 朱常亮 姜言晖 沈照鹏 江晓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8-52,共5页
采用硫酸软骨素酶对硫酸软骨素进行酶法降解,制备硫酸软骨素寡糖。通过红外分析降解前后的硫酸软骨素以及利用质谱技术对该酶解产物进行分析,并检测酶解前后硫酸软骨素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结果显示,... 采用硫酸软骨素酶对硫酸软骨素进行酶法降解,制备硫酸软骨素寡糖。通过红外分析降解前后的硫酸软骨素以及利用质谱技术对该酶解产物进行分析,并检测酶解前后硫酸软骨素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结果显示,酶法降解硫酸软骨素对其基本结构影响不大,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该酶解产物是二糖和四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硫酸软骨素寡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其还原能力均高于硫酸软骨素。推测其可能是由于硫酸软骨素降解成硫酸软骨素寡糖后,分子量的减小、不饱和双键的形成以及还原糖的含量增加使得其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硫酸软骨素 寡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黄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潇雯 赵海龙 +2 位作者 赵丽丽 徐莹 汪东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3-1240,共8页
岩藻黄素是一种脂溶性类胡萝卜素,由于其水溶性差、环境敏感性强,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浸提、大孔树脂纯化法,从裙带菜中提取高纯度岩藻黄素。通过复凝聚反应制备乳清分离蛋白-岩藻黄素-阿拉伯胶纳米复合物。通过透射... 岩藻黄素是一种脂溶性类胡萝卜素,由于其水溶性差、环境敏感性强,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浸提、大孔树脂纯化法,从裙带菜中提取高纯度岩藻黄素。通过复凝聚反应制备乳清分离蛋白-岩藻黄素-阿拉伯胶纳米复合物。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复合物呈光滑的球形,粒径约为44nm。红外光谱则表明,岩藻黄素与乳清分离蛋白、阿拉伯树胶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联烯键、乙酰基等特征吸收峰被遮蔽。与单一岩藻黄素相比,纳米包封的岩藻黄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稳定性。抗肿瘤实验表明,纳米复合物保留了岩藻黄素抑制HT29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 岩藻黄素 岩藻黄素纳米复合物 抗氧化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菜挥发油的提取及抗菌抗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国蕊 逄锦龙 +1 位作者 张德蒙 李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53,175,共6页
分别采用直接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挥发油,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和抗菌抗虫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直接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龙须菜挥发油中... 分别采用直接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挥发油,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和抗菌抗虫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直接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龙须菜挥发油中气味阈值较低的醛类成分相对含量低至0.20%,而营养保健价值高的羧酸及酯类含量达到21.54%。龙须菜挥发油对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5种常见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法和直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龙须菜挥发油对卤虫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0.126,0.162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挥发油 抗菌 抗虫 水蒸气蒸馏法 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保护剂对透明质酸酶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京良 姜言晖 +3 位作者 朱常亮 常柳依 沈照鹏 江晓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5-29,35,共6页
以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A152发酵生产的透明质酸酶(HAase)的酶活力为衡量指标,通过研究糖类、醇类、生物大分子和金属离子等保护剂对提高透明质酸酶热稳定性的作用,考察添加复合保护剂对透明质酸酶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 以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A152发酵生产的透明质酸酶(HAase)的酶活力为衡量指标,通过研究糖类、醇类、生物大分子和金属离子等保护剂对提高透明质酸酶热稳定性的作用,考察添加复合保护剂对透明质酸酶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梨糖醇、蔗糖和可溶性淀粉作为保护剂,可提高HAase酶的热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后得到了效果最佳的复合保护剂配方,即山梨醇7.5%、蔗糖10%、可溶性淀粉0.2%。优化后添加保护剂的HAase在42℃保温2 h后,其酶活保留率为88.68%,较对照提高了64.18%,在37℃,通过添加复合保护剂,其半衰期提高了48%。在4℃储藏90 d,添加复合保护剂和防腐剂(0.1%的山梨酸钾和0.05%的苯甲酸钠)的HAase酶活保留率高达85.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酶 保护剂 热稳定性 储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高效制备紫菜原生质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穆惠敏 朱常亮 +2 位作者 沈照鹏 孟蕾 江晓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2-146,共5页
以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复合酶水解获得原生质体,研究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时间、摇床转速、盐度、复合酶中组分比例、金属离子对酶解后原生质体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原生质体数为指标,选取因子与水... 以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复合酶水解获得原生质体,研究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时间、摇床转速、盐度、复合酶中组分比例、金属离子对酶解后原生质体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原生质体数为指标,选取因子与水平进行正交实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28℃、转速125 r/min、纤维素粗酶含量3%、琼胶酶12 m L、盐度4%、酶解时间100 min。同时发现一些金属离子对原生质体制备有抑制作用。在最优酶解条件下,得到的原生质体活率较高,即1 g紫菜样品经酶解得到的原生质体活率高达(16.88±0.22)×10~6个/g。综上,复合酶法制备紫菜原生质体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为紫菜的遗传育种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解壁酶 紫菜 复合酶法 原生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基刺激响应性智能水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范治平 程萍 +2 位作者 张德蒙 王文丽 韩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1012-21025,共14页
天然高分子基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生物学特性,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深入研究,而柔性器件、仿生材料等尖端产业的迅猛发展则进一步拓展了它的应用领域。刺激响应性水凝胶是指在周围环境刺激下凝胶网络发生形变、相... 天然高分子基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生物学特性,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深入研究,而柔性器件、仿生材料等尖端产业的迅猛发展则进一步拓展了它的应用领域。刺激响应性水凝胶是指在周围环境刺激下凝胶网络发生形变、相变,进而产生溶胀-收缩或凝胶-溶胶转变的一类智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特异响应性的官能团、材料与天然高分子的结合,通常是赋予凝胶刺激响应性的主要方法。传统水凝胶材料虽已有产品面世,但部分产品仍存在以下问题:(1)含有大量合成高分子材料,且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复杂、能耗大、成本高;(2)凝胶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不理想,不适用于体内植入物等高端医用领域;(3)凝胶成型后性能单一且不可变,无法做到“智能”响应外界刺激,使用领域严重受限。与传统水凝胶相比,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因拥有空间、时间上的敏感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产品具有多重、可变、可控的性能,大大拓宽了其应用领域。近年来,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蓬勃发展,则为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增添了新的机遇。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天然高分子基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开发具有优异基础性能并兼具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的高端生物医用材料;(2)注重天然高分子结构改性,赋予材料多重刺激响应特性,制备具有多功能、可多领域应用的水凝胶;(3)新的非接触型刺激源的开发与利用;(4)已知具有确切疗效产品的临床转化。本文根据不同刺激源(物理刺激、化学刺激及生物化学刺激)重点介绍了以天然高分子为基底材料,具有温度响应、光响应、压力响应、电响应、磁响应、pH响应、氧化还原响应、离子响应、糖响应及酶响应水凝胶的设计方法、行为机理及其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并对该类水凝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 水凝胶 刺激响应性 刺激敏感性 生物材料 智能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樱桃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鹏鹏 李园园 +3 位作者 刘露 李丽 闫洪雪 赵洪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为研究大樱桃溃疡病的发病机制,明确其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采集了几株发病的大樱桃树枝条,从其腐烂交接口取样筛选出1株导致大樱桃树溃疡病的病原菌YT-2。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了YT-2的致病性,通过观... 为研究大樱桃溃疡病的发病机制,明确其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采集了几株发病的大樱桃树枝条,从其腐烂交接口取样筛选出1株导致大樱桃树溃疡病的病原菌YT-2。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了YT-2的致病性,通过观察形态学特征,并提取ITS序列进行分析,将YT-2的ITS序列在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并利用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YT-2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发现,病原菌YT-2的形态特征与葡萄座腔菌相符,ITS序列与已发布的葡萄座腔菌的ITS序列相似度达到100%,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也与之相同。说明引起山东省青岛市大樱桃溃疡病的病原为葡萄座腔菌,尤其是对长势旺盛的布鲁克斯大樱桃品种危害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座腔菌 布鲁克斯大樱桃 r DNA-ITS 有性型 溃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阿拉伯糖苦荞茶吸吸冻制作工艺优化及控糖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群飞 刘海燕 +5 位作者 王璐璐 宗玉霞 姜进举 马海燕 庄晓伟 刘晓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13-217,229,共6页
本文以吸吸冻A粉(海藻膳食纤维粉)为载体,以凉山苦荞茶、L-阿拉伯糖为主要功能原料,开发一款控糖吸吸冻产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L-阿拉伯糖苦荞茶吸吸冻品质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吸吸冻A粉(海藻膳食纤维粉)用量>凉山... 本文以吸吸冻A粉(海藻膳食纤维粉)为载体,以凉山苦荞茶、L-阿拉伯糖为主要功能原料,开发一款控糖吸吸冻产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L-阿拉伯糖苦荞茶吸吸冻品质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吸吸冻A粉(海藻膳食纤维粉)用量>凉山苦荞糊用量>成型剂用量>L-阿拉伯糖用量,通过感官评价确定了L-阿拉伯糖苦荞茶吸吸冻最佳工艺配方为:凉山苦荞糊12%,吸吸冻A粉(海藻膳食纤维粉)0.3%,成型剂0.14%,L-阿拉伯糖8%。依此制作的吸吸冻感官评分结果为91.4±0.5分,具有丰富的苦荞风味、爽滑细腻、易于吸食以及降低空腹血糖等特点,可为新型健康吸吸冻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阿拉伯糖 苦荞茶 吸吸冻 控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效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解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露 李丽 +3 位作者 闫洪雪 张鹏鹏 梁文辉 赵宏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69-71,75,共4页
从黄岛区盐碱地采集土壤样品,分离和筛选高效解磷菌,并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从盐碱地中分离到6株解磷菌,其中PC02解磷能力最高,有效磷含量为80.3mg/L;结合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基... 从黄岛区盐碱地采集土壤样品,分离和筛选高效解磷菌,并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从盐碱地中分离到6株解磷菌,其中PC02解磷能力最高,有效磷含量为80.3mg/L;结合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将其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解磷菌PC02具有降低盐碱地p H值和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解磷菌 巨大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蜡样芽胞杆菌B-21的发酵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洪雪 李丽 +3 位作者 刘露 梁文辉 张鹏鹏 赵宏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62-65,共4页
对蜡样芽胞杆菌B-21的生长情况进行培养观测,通过最适温度及最适初始pH值的选择、碳氮源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培养条件及最适碳氮源。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一步确定各培养组分的最适配比,最终确定该菌培养基的有机组分最适用量为葡萄糖7... 对蜡样芽胞杆菌B-21的生长情况进行培养观测,通过最适温度及最适初始pH值的选择、碳氮源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培养条件及最适碳氮源。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一步确定各培养组分的最适配比,最终确定该菌培养基的有机组分最适用量为葡萄糖7 g/L、玉米淀粉8 g/L、豆饼粉6 g/L,发酵菌数最高可达到120×10^8cf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培养优化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PR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闫洪雪 刘露 +3 位作者 李丽 张鹏鹏 梁文辉 赵宏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48-151,共4页
近年来,通过植物根际促生菌来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和促生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微生物的一个热点。为了了解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及PGPR产品的研制与生产,综述了PGPR的定义、种类及其在根际土壤中的作用机制,并对PGPR产品在农业上的应用进行... 近年来,通过植物根际促生菌来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和促生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微生物的一个热点。为了了解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及PGPR产品的研制与生产,综述了PGPR的定义、种类及其在根际土壤中的作用机制,并对PGPR产品在农业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影响PGPR产品应用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方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PR 作用机制 应用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丽 刘露 +3 位作者 闫红雪 张鹏鹏 梁文辉 赵宏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202-204,216,共4页
以一株巨大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及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酵母膏5 g/L和硫酸镁1 g/L;确定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 H值为8.0,接种量5%,... 以一株巨大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及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酵母膏5 g/L和硫酸镁1 g/L;确定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 H值为8.0,接种量5%,装液量20m L/250 m L,发酵时间16 h。优化后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能够有效提高巨大芽孢杆菌M03的活菌数,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培养基优化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根瘤菌的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洪雪 刘露 +3 位作者 李丽 赵宏涛 张鹏鹏 梁文辉 《北方农业学报》 2016年第4期53-55,共3页
试验对1株苜蓿根瘤菌M2进行了培养条件及发酵配方的优化。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pH值、转速,并调整发酵配方,得到最适发酵工艺: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灭菌前7.5,最适转速为180 r/min。经进一步调整配方后,菌数可稳定在90×10~8 ... 试验对1株苜蓿根瘤菌M2进行了培养条件及发酵配方的优化。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pH值、转速,并调整发酵配方,得到最适发酵工艺: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灭菌前7.5,最适转速为180 r/min。经进一步调整配方后,菌数可稳定在90×10~8 cf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根瘤菌 条件优化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啤酒花风味膳食纤维冻的工艺研究
20
作者 李群飞 王璐璐 +4 位作者 郑罗燕 刘海燕 马海燕 刘晓东 张健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1期43-45,57,共4页
以啤酒花和褐藻膳食纤维粉为主要原料制作一款膳食纤维冻,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利用质构仪测定凝胶强度并进行感官评价。以产品凝胶强度和感官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啤酒花膳食纤维冻的最佳配方和制作工艺。... 以啤酒花和褐藻膳食纤维粉为主要原料制作一款膳食纤维冻,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利用质构仪测定凝胶强度并进行感官评价。以产品凝胶强度和感官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啤酒花膳食纤维冻的最佳配方和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褐藻膳食纤维粉添加量1.5%,成型剂添加量0.9%,啤酒花浸提液添加量0.4%。在该比例下的啤酒花膳食纤维冻具有很好的风味和凝胶强度,以及较高的感官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褐藻膳食纤维粉 凝胶健康食品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