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纸张喷墨印刷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唯娟 张楷 +3 位作者 李治坤 于梅雪 张新颖 郭丽娜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目前人们对于印刷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合理地对印刷质量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喷墨印刷质量的评价方法有很多,本研究选择距离综合评价法和灰关联分析法,对采用9种不同品牌的纸张的喷墨印刷质量进行评价。距离综合评价法是根据... 目前人们对于印刷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合理地对印刷质量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喷墨印刷质量的评价方法有很多,本研究选择距离综合评价法和灰关联分析法,对采用9种不同品牌的纸张的喷墨印刷质量进行评价。距离综合评价法是根据数学模型计算评价对象与参考点的距离获得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依赖于评价者对印刷质量的主要关注度;而灰关联分析法在进行质量评价时要确定分辨系数,分辨系数依赖评价者的主观性,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本研究说明,针对不同的纸张,印刷质量评价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评价者可以采用不同评价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印刷质量展开评价,得到更科学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质量评价 喷墨印刷 距离综合评价法 灰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包装设计中色彩与味觉跨模态感知研究
2
作者 王佳丽 姚乙辰 韦超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96-303,348,共9页
目的包装设计的视觉形象,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和品质,是与消费者沟通的非语言性符号。消费者在购买饮品时,会通过视觉器官获得的信息进行味觉判断。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元素会带来味觉联想,通过分析罐装啤酒的色彩元素,探索是否影响味觉... 目的包装设计的视觉形象,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和品质,是与消费者沟通的非语言性符号。消费者在购买饮品时,会通过视觉器官获得的信息进行味觉判断。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元素会带来味觉联想,通过分析罐装啤酒的色彩元素,探索是否影响味觉期待和感知判断,以及与品尝后的购买意向是否一致。方法通过Image Color Summarizer(颜色分析计算器)分析啤酒包装的色值整体占比,用SD分析法对品尝前后的味觉感知(啤酒的清凉感、刺激度、苦味程度、酒精浓度)进行评分比较,并对品尝后的购买意向收集反馈。结果视觉对味觉认知有一定影响,色彩元素的不同,使消费者对罐装啤酒的期待感有显著影响。基于包装外观色彩判断的预期味觉和实际品尝后感知结果一致时,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更高,因此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感官判断和味觉认知相匹配的产品。结论包装色彩感官情感心理活动是极其丰富微妙的认知过程,寻找出与人们感官情感相吻合的色彩语言,拓展包装色彩设计的空间,并设计出符合商品口味的色彩视觉形象,真正实现商品信息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包装 色彩与味觉 视觉认知 跨模态感知 SD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纤化程度对MFC气凝胶的性质和包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娟 孟唯娟 +3 位作者 陈磊 李学东 王群 张正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6,共8页
目的 深入研究制备过程中微纤化程度对微纤化纤维素(MFC)气凝胶的性质及导热、保温、缓释等性能的影响。根据相应性能数据将该气凝胶应用于包装领域,解决精油在包装内释放速率过快而造成精油浓度过高和短时间内消耗完毕的问题。方法 采... 目的 深入研究制备过程中微纤化程度对微纤化纤维素(MFC)气凝胶的性质及导热、保温、缓释等性能的影响。根据相应性能数据将该气凝胶应用于包装领域,解决精油在包装内释放速率过快而造成精油浓度过高和短时间内消耗完毕的问题。方法 采用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NaBr/NaClO氧化体系预处理针叶木漂白硫酸盐浆,通过改变高压均质次数和低温真空冷冻干工艺制备不同微纤化程度的MFC气凝胶,利用FT-IR、XRD、SEM和BET等技术分析气凝胶的结构性质,运用应力-应变测试、导热系数测试、TGA测试和GC-MS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气凝胶的压缩、保温、耐热和缓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随着微纤化程度的增加,MFC气凝胶的结晶度逐渐增加,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范围为17.643~35.171m2/g;气凝胶的压缩强度呈现增加趋势,增幅为15.35%;均质次数为10的气凝胶的耐热性最好,均质次数为8的气凝胶次之。结论 均质次数的增加引起MFC微纤化程度提高,不同微纤化程度的MFC气凝胶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性质,以及压缩、保温、耐热和精油负载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纤化纤维素 微纤化程度 气凝胶 抑菌植物精油 包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4
作者 孟唯娟 陈磊 窦文芳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2025年第S1期7-12,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印刷工程领域,AI技术的应用同样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印刷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分析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印刷工程领域,AI技术的应用同样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印刷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分析当前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结合AI技术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以期提高印刷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印刷工程专业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