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血脂水平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姚莹 王军 +5 位作者 刘玉峰 汪求真 孙丽梅 江国锋 孙琳 马爱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了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D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营养状况,为其临床诊疗与营养支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选取青岛市胸科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间住院的116例PTB-DM患者为PTB-DM组,另按照每个年龄段内两组的性别比例尽量一... 目的了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D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营养状况,为其临床诊疗与营养支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选取青岛市胸科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间住院的116例PTB-DM患者为PTB-DM组,另按照每个年龄段内两组的性别比例尽量一致且单纯肺结核(PTB)组人数不少于PTB-DM组人数的原则,依患者住院号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调整,最终从该院同期住院的320例PTB患者中选出患者136名作为PTB组,比较两组入院时临床症状的发生率、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率、痰涂片阳性率和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淋巴细胞计数(TLC)。将PTB-DM患者按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34例)与控制不佳组(82例),分析血糖控制水平对入院时临床特征的影响。结果PTB-DM组患者咳嗽、咯痰、咯血、乏力、食欲减退、ESR加快和痰涂片阳性的比率分别为97.4%(113/116)、90.5%(105/116)、31.0%(36/116)、68.1%(79/116)、39.7%(46/116)、81.9%(95/116)和78.4%(91/116),PTB组分别为88.2%(120/136)、80.9%(110/136)、14.0%(19/136)、55.1%(75/136)、27.9%(38/136)、66.9%(91/136)和66.2%(90/136),PTB-DM组均显著高于PTB组(χ2值分别为7.565、4.639、10.684、4.422、3.866、7.272、4.659,P值均<0.05)。血糖控制良好组咯痰、咯血、乏力的发生率及痰涂片阳性率分别为79.4%(27/34)、17.6%(6/34)、52.9%(18/34)和64.7%(22/34),明显低于控制不佳组的95.1%(78/82)、36.6%(30/82)、74.4%(61/82)和84.1%(69/82)(χ2值分别为6.911、4.028、5.090、5.373,P值均<0.05)。营养状况分析显示,TC和TG水平PTB-DM组分别为(4.39±1.17)mmol/L和(1.43±0.91)mmol/L,PTB组分别为(3.97±0.97)mmol/L和(1.01±0.51)mmol/L,PTB-DM组均明显高于PTB组(t=-3.237,t′=-4.457,P值均<0.05);PTB-DM组的TLC为(1.36±0.52)×109/L,明显低于PTB组的(1.52±0.64)×109/L(t′=2.000,P<0.05)。结论与PTB患者相比,PTB-DM患者的病情较重,TC和TG水平也相对较高,临床上应给予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措施及饮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 胆固醇 甘油三酯类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及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郭榕 林存智 +2 位作者 王彦斌 许俊华 李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12-1415,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口服和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两种用药方式的疗效。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口服用药组和胸腔注射组各30例患者... 目的对比研究口服和胸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两种用药方式的疗效。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口服用药组和胸腔注射组各30例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第3、6、9天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IFN-γ和TNF-α水平。并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行胸部CT扫描,检测胸膜肥厚和胸腔积液吸收情况。结果胸腔注射组注射后第3、6、9天胸腔积液中IFN-γ、TNF-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并低于口服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口服用药组用药后第3、6、9天血清中IFN-γ、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低于胸腔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药1个月后,口服用药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为43.3%,胸膜肥厚率为40.0%,胸腔注射组分别为83.3%和16.7%,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胸膜肥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比口服用药具有更强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可显著降低胸腔局部的免疫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而对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的抑制显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糖皮质激素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存智 王军 +1 位作者 江国峰 逄金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989-1991,共3页
目的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以及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结合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并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白细胞变化、肝肾功能异常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入院前均有发热症状,体温38.0℃以上,2次鼻咽拭... 目的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以及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结合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并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白细胞变化、肝肾功能异常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入院前均有发热症状,体温38.0℃以上,2次鼻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检测均为阳性,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入院后给予盐酸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以及中药和对症治疗。体温正常第4天,完成5 d的抗病毒疗程后第1天和第2天开始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治疗过程中均有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的变化和肾功能异常。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持续5~7 d从发病到恢复。结论甲型H1N1流感并发症较轻,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病毒 流感 奥司他韦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