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用PET纤维的模量-应变曲线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重酉 刘妍 +2 位作者 肖育军 孙家昌 刘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7-98,102,共3页
由于工业用PET纤维对力学性能的特殊要求,用应力-应变曲线的一阶导数模量-应变曲线代替应力-应变曲线可更清晰反映纤维的力学行为。在一般的Instron拉力试验机上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由于平滑程度差,直接求导失败时,... 由于工业用PET纤维对力学性能的特殊要求,用应力-应变曲线的一阶导数模量-应变曲线代替应力-应变曲线可更清晰反映纤维的力学行为。在一般的Instron拉力试验机上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由于平滑程度差,直接求导失败时,可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方法获得模量-应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纤维 力学性能 模量-应变曲线 聚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甲醛含量测试方法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妍 姜少华 +1 位作者 于璐 崔宁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4-36,共3页
比较了AATCC、JIS和GB标准对纺织品甲醛含量测试方法的差异,研究试验了它们在测试原理及方法上的相关性,并对试验中产生的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相关方程。
关键词 测试 甲醛 含量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细度成熟度测试仪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永政 韩世平 +5 位作者 张殷 王昭正 段大义 刘孟德 王怡欣 宋钧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26-28,共3页
本文叙述了气流法测试棉纤维马克隆值、细度、成熟度的原理和仪器结构,介绍仪器的实际技术性能并阐明其特点。
关键词 棉纤维 细度 成熟度 测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纶纤维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全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2-64,共3页
介绍了氨纶的产生、分类、生产工艺、性能特点以及检测方法。氨纶由德国拜耳(Bayer)公司于1937年研制成功;根据氨纶的共聚类型、用途以及亮光度可对氨纶进行分类;其生产工艺包括干法纺丝、熔融纺丝、湿法纺丝以及化学反应法,其中,干法... 介绍了氨纶的产生、分类、生产工艺、性能特点以及检测方法。氨纶由德国拜耳(Bayer)公司于1937年研制成功;根据氨纶的共聚类型、用途以及亮光度可对氨纶进行分类;其生产工艺包括干法纺丝、熔融纺丝、湿法纺丝以及化学反应法,其中,干法纺丝仍处于主导地位,而熔融纺丝法随着绿色产品的提出逐渐兴起;氨纶纤维产品正在向着功能化方向发展。在氨纶的检测方面,根据国家标准主要可分为手工拆分法和溶解法,分析了溶解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及检测时的注意事项。最后指出,我国氨纶生产技术较为单一,应注重科研的开发以及检测技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纶 检测 分类 生产工艺 干法纺丝 熔融法纺丝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pH值不同测试方法相关性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姜少华 刘妍 +1 位作者 崔宁 于璐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44-47,共4页
采用GB/T7573—2002、AATCC81—2001和JISL1096—1999标准测试纺织品pH值时,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分析以上三标准中pH值测试方法在取样、萃取、缓冲液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了测试值之间的相关性,针对试验误差指出了影响因素。
关键词 测试方法 PH值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C-01型便携式纤维气流仪
6
作者 宋钧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6-27,共2页
根据国际标准ISO 2403-1972《棉纤维马克隆值的测定法》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山东省纤检所、青岛市纤检所与上海国嘉光电有限公司共同研制GJC-01型便携式纤维气流仪。
关键词 GJC-01型 便携式 纤维气流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因素方差分析混纺面料的设计
7
作者 唐晓宁 张宪胜 +1 位作者 孙凯凯 刘津玮 《现代纺织技术》 2014年第5期23-25,30,共4页
选用圣麻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设计了不同纤维混纺比和织物组织结构的混纺面料,并测试了面料的顶破性能、抗皱性能、毛细效应和透气性能。结合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影响面料服用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纤维混纺比对织物顶破性... 选用圣麻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设计了不同纤维混纺比和织物组织结构的混纺面料,并测试了面料的顶破性能、抗皱性能、毛细效应和透气性能。结合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影响面料服用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纤维混纺比对织物顶破性能、芯吸效应和透气性能影响显著;组织结构对织物透气性能影响显著,而对顶破强力和芯吸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麻纤维 细旦涤纶 方差分析 抗皱性能 透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大麻脱胶中的非热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包肖婧 曲丽君 +1 位作者 郭肖青 田明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探究非热效应的存在和在微波辐照大麻脱胶中的作用,分别设计了大麻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微波辐照法加热和水浴锅加热的脱胶实验。通过对比2种加热方式得到的精干麻残胶率,说明微波辐照过程中非热效应的作用。并通过扫描电镜(S... 为探究非热效应的存在和在微波辐照大麻脱胶中的作用,分别设计了大麻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微波辐照法加热和水浴锅加热的脱胶实验。通过对比2种加热方式得到的精干麻残胶率,说明微波辐照过程中非热效应的作用。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验证了2种加热方法获取的大麻纤维表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用微波辐照大麻脱胶得到的精干麻残胶率明显低于水浴锅加热大麻脱胶的精干麻残胶率,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加热温度的升高,二者残胶率的差异是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微波辐照加热过程中,除了与同温水浴锅加热有一致的热效应外,还存在一定的非热效应,非热效应与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水浴锅 大麻脱胶 非热效应 残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