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在晚期乳腺癌化疗中的药物流行病学评价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大志 邱淑真 +3 位作者 李德爱 杨晓璐 焉妮 张书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99-1001,共3页
目的研究三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在晚期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作用特点和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溯法筛选了69例晚期乳腺癌化疗病例,分成3组,分别为Ⅰ组NP方案(长春瑞滨NVB+顺铂DDP);Ⅱ组PA方案(多西他赛TAXOTERE+多柔比星ADM);Ⅲ组EAP方案... 目的研究三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在晚期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作用特点和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溯法筛选了69例晚期乳腺癌化疗病例,分成3组,分别为Ⅰ组NP方案(长春瑞滨NVB+顺铂DDP);Ⅱ组PA方案(多西他赛TAXOTERE+多柔比星ADM);Ⅲ组EAP方案(多柔比星ADM+依托泊苷VP-16+顺铂DDP)。运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疗效比较和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3组患者疗效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总成本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白细胞异常、神经毒性、KPS≥10增加人数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指标人数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Ⅲ组比Ⅰ组、Ⅱ组的成本效果比〔成本(C)/效果(E),CE〕明显高;Ⅰ组ΔC/ΔE明显低于Ⅱ组;药物流行病学和药物经济学原理敏感度分析:Ⅲ组比Ⅰ组、Ⅱ组的C/E值明显高。结论NP方案疗效最具经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植物 乳腺肿瘤 药物流行病学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