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柱前衍生化HPLC法检测兔血浆和肝组织中左卡尼汀及其代谢物的含量 被引量:2
1
作者 栾海云 李金莲 +2 位作者 王少华 仲伟珍 韩彦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建立兔血浆和肝组织中左卡尼汀(LC)及其代谢物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HPLC)的分析方法,检测兔内源性LC、乙酰卡尼汀(ALC)和丙酰卡尼汀(PLC)及单次灌胃后LC、ALC和PLC在血浆和肝组织的含量。方法:采用新西兰大耳兔,以1mL/kg的剂量单... 目的:建立兔血浆和肝组织中左卡尼汀(LC)及其代谢物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HPLC)的分析方法,检测兔内源性LC、乙酰卡尼汀(ALC)和丙酰卡尼汀(PLC)及单次灌胃后LC、ALC和PLC在血浆和肝组织的含量。方法:采用新西兰大耳兔,以1mL/kg的剂量单次灌胃给予左卡尼汀,在药前(0h)和药后取血浆(1、3、7h)和肝组织(7h),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检测血浆和肝组织中LC、ALC和PLC的含量。结果:兔血浆和肝组织中LC、ALC和PLC的线性范围分别是2~200、0.2~40和0.1~8μmol/L;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4.12%;平均方法回收率在80%~95%之间。空白兔血浆LC、ALC和PLC的浓度分别为15.8、2.2和0.5μmol/L,空白兔肝组织的浓度分别为24.8、4.6和2.1μmol/g。给药7h后,LC、ALC和PLC在血浆和肝组织中的浓度明显升高。结论:本方法简单、可靠、精密度高。给药7h后,LC在体内的吸收过程中,发生了左卡尼汀乙酰化和丙酰化的过程,LC代谢成为ALC和PLC,并且其在肝组织中的浓度明显大于血浆,证明LC、ALC和PLC很快从血浆转移到肝组织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乙酰卡尼汀 丙酰卡尼汀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X药代动力学以及组织与全血浓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少华 李德爱 +3 位作者 石杰 李杨 于进彩 姜海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研究MTX药代动力学以及组织与全血药物浓度相关性。方法 用30mg/m^2 MTX的给药剂量,在肿瘤病人体内研究其药代动力学过程,并对肿瘤局部血及外周血中的药物浓度进行了相关性比较,同时对该剂量下的药品不良反应作了观察。结果 用同30... 目的 研究MTX药代动力学以及组织与全血药物浓度相关性。方法 用30mg/m^2 MTX的给药剂量,在肿瘤病人体内研究其药代动力学过程,并对肿瘤局部血及外周血中的药物浓度进行了相关性比较,同时对该剂量下的药品不良反应作了观察。结果 用同30mg/m^2剂量MTX静脉滴注后,肿瘤病人体内药代动力学为一级动力学三房室模型。肿瘤局部与外周血药浓度有显著相关性。应用本剂量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有指导意义,使用30mg/m^2剂量为一安全有效的治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蝶呤 药代动力学 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和地高辛的治疗药物监测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德玲 石杰 +1 位作者 张雪玲 刘皋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5-336,共2页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近年来在国内医药领域逐渐开展起来的新工作,它通过监测患者体内药物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量和给药间隔,制订合理给药方案,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近年来在国内医药领域逐渐开展起来的新工作,它通过监测患者体内药物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量和给药间隔,制订合理给药方案,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随着TDM的不断开展,它在疾病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地高辛 治疗药物监测 T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