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空气污染统计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建华 于鹏 郭素荣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1999年第4期60-62,共3页
利用青岛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近三年监测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对青岛市空气污染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因子初选和相关性分析,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污染物,应用逐步回归法,分别建立了青岛市的大气污染预方程,经检验其准确率在70% 左右。
关键词 空气污染预报 预报因子 逐步回归法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青岛市臭氧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于鹏 王建华 +1 位作者 郭素荣 高光宇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2年第1期87-89,共3页
利用十年观测的大量数据 ,对青岛市臭氧质量浓度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年际变化作了详尽的分析 ,统计了 2 0 0 0年臭氧和氮氧化物四季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 ,并探讨了与温度。
关键词 臭氧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气象参数 青岛市 质量浓度 分布特征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环境污染—卫星遥感信息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全安 张欣梅 +3 位作者 吴隆业 修树孟 马小兵 徐鸿楷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17,共6页
陆地卫星主题绘图仪(TM)图象和我国国土普查卫星全景相机照片解译分析与现场调查表明,胶州湾东岸工业废水污染相当严重,主要污染源集中在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以及沧口区沿海一线,污染水带宽达4~7km,在落潮流携带下扩散至湾口外海。... 陆地卫星主题绘图仪(TM)图象和我国国土普查卫星全景相机照片解译分析与现场调查表明,胶州湾东岸工业废水污染相当严重,主要污染源集中在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以及沧口区沿海一线,污染水带宽达4~7km,在落潮流携带下扩散至湾口外海。由青岛碱厂排污形成的“白滩”污染区现有面积为0.53km^2。青岛市大气污染严重,源自市区的烟羽宽达14km,顺风飘逸远达30km,势必造成酸雨等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遥感信息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与白泥混合处置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敦婉如 王红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5年第6期279-281,285,共4页
本文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与工业废渣白泥两种固体废弃物不同比例混合处置后开发土地资源的可行性。种植油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试验表明,以6:1混合处置为最佳比例,开发种植业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 固体废物 白泥 土地资源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三元梯度分离法测定大气中11种醛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于彦彬 谭培功 +2 位作者 刘赞 蒋海威 张维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3-46,共4页
研究选择了以2,4_二硝基苯肼衍生化三元梯度洗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气中11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 ,醛酮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从0.45到2.04ng ,各化合物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sr≤0.38% ,在所测定的含量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 研究选择了以2,4_二硝基苯肼衍生化三元梯度洗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气中11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 ,醛酮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从0.45到2.04ng ,各化合物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sr≤0.38% ,在所测定的含量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每种化合物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研究了涂敷2,4_二硝基苯肼硅胶吸附采样夹的制作方法 ,并应用于大气环境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简单、快速 ,11种醛酮类化合物的平均解吸效率在98.3 %~105 %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 三元梯度程序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中铅定性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彦彬 谭培功 孟广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汽油 定性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物浓度级别的统计与诊断判据 被引量:6
7
作者 于鹏 王建华 +1 位作者 郭素荣 王敏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利用青岛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对主要污染物 ( SO2 、NOx 和 TSP)的连续监测资料以及气象台观测的同步风向、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了风向、风速与污染物浓度等级的诊断判据。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 风速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总悬浮颗粒物 浓度级别 统计 诊断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河流水质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静 郭素荣 潘华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2年第1期83-86,共4页
根据我国当前“按功能区分类管理”的水环境管理原则 ,提出了一种新的水质评价方法 ,称为水质类别与污染物综合特征模型。该法符合目前国家水质评价分级的要求 ,避免了复杂的数学计算 ,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评价对象的水质类别和综合污染水... 根据我国当前“按功能区分类管理”的水环境管理原则 ,提出了一种新的水质评价方法 ,称为水质类别与污染物综合特征模型。该法符合目前国家水质评价分级的要求 ,避免了复杂的数学计算 ,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评价对象的水质类别和综合污染水平、功能区达标状况及主要污染物特征等信息。应用该方法对 2 0 0 0年青岛市主要河流水质进行评价 ,较好地满足了当前环境评价、环境统计和环境管理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质类别 评价模型 地表水 河流水质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 被引量:4
9
作者 谭培功 于彦彬 朱世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06-207,共2页
有机磷农药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生成对硝基酚,用硼氢化钾将对硝基酚还原成能产生荧光的对氨基酚,以275nm为激发波长,在392nm处测定荧光强度,方法的检出限为3.0μg·L^(-1),回收率为90.5%,可应用于水和废水中两种... 有机磷农药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生成对硝基酚,用硼氢化钾将对硝基酚还原成能产生荧光的对氨基酚,以275nm为激发波长,在392nm处测定荧光强度,方法的检出限为3.0μg·L^(-1),回收率为90.5%,可应用于水和废水中两种农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对硫磷 甲基对硫磷 废水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气溶胶自动监测仪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所亭 宋方考 +2 位作者 李淑玲 宋少杰 宋文保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3-201,共9页
本文阐述了新研制的“放射性气溶胶自动监测仪”设计原理、功能和技术指标。该仪器采样、测量和数据处理均全自动化,其最小可检出水平:用样品放射性活度表示,对β为54mBq,当采样量为10m^3时,可检出浓度为5.4mBq/m^3(1.46×10^(-16)C... 本文阐述了新研制的“放射性气溶胶自动监测仪”设计原理、功能和技术指标。该仪器采样、测量和数据处理均全自动化,其最小可检出水平:用样品放射性活度表示,对β为54mBq,当采样量为10m^3时,可检出浓度为5.4mBq/m^3(1.46×10^(-16)Ci/L);对于α可达3.6mBq,若采样量为10m^3时,可检出浓度为0.36mBq/m^3(9.7×10^(-18)C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测量 放射性监测 气溶胶 核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编程荧光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彦彬 谭培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2-65,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4种多环芳烃(PAHs)的最佳分离条件及测定的最佳荧光激发、发射波长,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最小检测量从090到5519pg,各化合物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34%,在所测定的含量范...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4种多环芳烃(PAHs)的最佳分离条件及测定的最佳荧光激发、发射波长,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最小检测量从090到5519pg,各化合物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34%,在所测定的含量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用于大气气溶胶中的多环芳烃分析时,气溶胶的萃取物不经预处理可直接测定,收集样品的4个滤膜加标后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28%~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气溶胶 多环芳烃 编程荧光法 大气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污水中硝酸盐氮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70-271,共2页
提出一种简易的测定污水中硝酸盐氮的离子色谱法。采用石油醚萃取和TOYOPAK IC-SP树脂柱处理的方法,可有效地除去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的干扰,处理后样品可直接进样测定。方法精确、快速、简便,可广泛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样分析。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污水 硝酸盐氮 测定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鉴别空气中人工放射性污染——β衰变比值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方考 于所亭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84-291,共8页
本文阐述了用“β衰变比值法”鉴别空气中长寿命人工β放射性污染的原理。介绍了依据该原理设计的仪器设备,从实测数据分析得到,当天然β气溶胶浓度为7.49Bq/m^3(约2×10^(-13)Ci/L),取样1h,取样量为3.36m^3空气时,取样结束后60min... 本文阐述了用“β衰变比值法”鉴别空气中长寿命人工β放射性污染的原理。介绍了依据该原理设计的仪器设备,从实测数据分析得到,当天然β气溶胶浓度为7.49Bq/m^3(约2×10^(-13)Ci/L),取样1h,取样量为3.36m^3空气时,取样结束后60min,检出水平为1.82Bq/m^3(4.9×10^(-14)Ci/L);取样结束后150min,检出水平1.77Bq/m^3(4.8×10^(-14)C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衰变比值法 空气 放射性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排斥色谱法快速测定苯甲酸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海燕 《软饮料工业》 1995年第3期44-45,11,共3页
本文探讨了用电导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饮料中作为防腐剂的苯甲酸,用mmol·L-1硝酸为淋洗液,在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得到苯甲酸与饮料中其它组份的良好分离。甲酸测定的检出限为0.1mg·L-1,相对标准偏差于2%... 本文探讨了用电导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饮料中作为防腐剂的苯甲酸,用mmol·L-1硝酸为淋洗液,在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得到苯甲酸与饮料中其它组份的良好分离。甲酸测定的检出限为0.1mg·L-1,相对标准偏差于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104%、对普通样品只需经过稀释即可直接进样,分析时间很短(小于6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排斥色谱法 苯甲酸 饮料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