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的建议
1
作者 孙仁杰 孙庆霞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青岛市 渔业技术推广 体系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建议
2
作者 武宁宁 《中国水产》 2015年第2期40-42,共3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待,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努力确保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安全 质量安全现状 水产健康养殖 水产苗种 渔药 无公害水产品 示范场 基层监管 责任追究办法 质量安全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牙鲆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波 朱明远 +4 位作者 毛兴华 李继强 孙庆霞 左言明 马继绪 《渔业现代化》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大西洋牙鲆 人工养殖 生态环境 生长特性 鱼苗选择 养殖密度 养殖方式 营养需求 饵料投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牙鲆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波 张朝晖 +4 位作者 张杰东 荆世锡 李继强 孙庆霞 毛兴华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90-96,共7页
总结研究了国外有关大西洋牙鲆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结合作者对鲆鲽鱼类的研究 ,从大西洋牙鲆繁殖习性、性腺发育指数、繁殖力、卵仔鱼发育和变态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大西洋牙鲆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亲鱼选择、促熟培育。
关键词 大西洋牙鲆 繁殖生物学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文昌鱼自然保护区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昊 辛梅 +6 位作者 陈碧鹃 朱琳 夏斌 张艳 孙雪梅 陈聚法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41,共8页
本研究分析了2017年9月(夏季)和11月(秋季)青岛市文昌鱼(Branchidermus fasciatus)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对该海域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溶解无机氮(DIN)平均含量夏季高于秋季... 本研究分析了2017年9月(夏季)和11月(秋季)青岛市文昌鱼(Branchidermus fasciatus)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对该海域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溶解无机氮(DIN)平均含量夏季高于秋季,NO2-N、NH4-N平均含量分别是秋季的1.98倍、1.44倍,而NO3-N和PO4-P平均含量低于秋季,分别是秋季的88.8%和47.6%。夏季DIN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PO4-P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秋季DIN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PO4-P总体水平劣于海水一类标准值。从水平分布来看,夏季海水的DIN浓度分布趋势大致呈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趋势;秋季海水的DIN浓度分布呈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夏季N/P比值略高于Redfield比值,而秋季N/P比值较低于Redfield比值,DIN相对缺乏。根据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2017年保护区海域夏季和秋季营养水平较低,均属于贫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自然保护区 营养盐 季节变化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螺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洋洋 李靖 +1 位作者 吴薇 郝振林 《河北渔业》 2019年第4期54-56,共3页
香螺( Naptunea cumingi crosse )属腹足纲,前鳃亚纲,狭舌目,蛾螺科,为温带海水大型肉食性螺类[1],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2],是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经济贝类[3]。目前,香螺主要通过野外捕捞获得,国内外... 香螺( Naptunea cumingi crosse )属腹足纲,前鳃亚纲,狭舌目,蛾螺科,为温带海水大型肉食性螺类[1],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2],是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经济贝类[3]。目前,香螺主要通过野外捕捞获得,国内外关于香螺人工繁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人工繁育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为缓解香螺资源捕捞压力,满足人们更多的香螺消费需求,深入进行香螺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香螺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资料,重点阐述了香螺繁殖习性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旨在为香螺全人工繁育及增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育技术 繁殖生物学 香螺 前鳃亚纲 营养丰富 食用价值 经济贝类 北方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渤海湾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治术 高庆良 高东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对虾 南美白对虾 渤海湾 人工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池塘生态养殖半滑舌鳎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永举 郑炯 曹志海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8-29,共2页
半滑舌鳎是渤海、黄海的土著品种,经济价值较高。2002年以来,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半滑舌鳎的生殖调控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2005年以来,在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青岛市相继开展了半滑舌鳎陆基工厂化养殖... 半滑舌鳎是渤海、黄海的土著品种,经济价值较高。2002年以来,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半滑舌鳎的生殖调控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2005年以来,在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青岛市相继开展了半滑舌鳎陆基工厂化养殖及池塘养殖模式试验,经过2年来的实践,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育技术 半滑舌鳎 池塘生态养殖 黄海水产研究所 北方 工厂化养殖 经济价值 计划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郑炯 王玮 +2 位作者 石莹 韩兵 曹志海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4-36,共3页
刺参属于药源性生物,因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价值,致使人们的食用信心日益增强,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推动了刺参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青岛市建有海参育苗、
关键词 健康养殖 刺参 技术 市场需求量 保健价值 青岛市 食用 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养鱼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金祥 《淡水渔业》 1988年第6期40-42,共3页
在有机肥料不足,单产低的情况下进行化肥养鱼技术的研究。测定了池塘理化因子,浮游生物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化肥养鱼有一定效果。对化肥的使用浓度、周期、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化肥养鱼 使用浓度 有机肥料 理化因子 池塘 单产 浮游生物 技术 变化 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池综合利用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正佑 徐彩虹 +1 位作者 郭可寿 王连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虾池 综合利用 消毒 水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光诱饵深水抗风浪网箱养鱼技术对养殖海域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靖 石莹 +4 位作者 郑炯 韩兵 刘莹 阎雪姣 宋以柱 《中国水产》 2020年第7期61-63,共3页
本试验在深水网箱上装置太阳能发电集鱼灯,通过"灯光诱饵"方式吸引杂鱼小虾聚集于网箱内,从而为养殖鱼类提供天然饵料。研究养殖过程中其对周围海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水域水温、透明度、p H、盐度、溶解氧、氨氮、硝... 本试验在深水网箱上装置太阳能发电集鱼灯,通过"灯光诱饵"方式吸引杂鱼小虾聚集于网箱内,从而为养殖鱼类提供天然饵料。研究养殖过程中其对周围海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水域水温、透明度、p H、盐度、溶解氧、氨氮、硝酸盐、磷酸盐、亚硝酸盐等水质评价因子的标准指数均<1.0,符合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二类水质标准,说明水质保持良好状态,该养殖方式对周围水体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鱼类 深水网箱 养殖水域 集鱼灯 养殖海域 太阳能发电 环境的影响 水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光诱饵技术对深水网箱养殖鱼类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李靖 石莹 +2 位作者 韩兵 郑炯 冯若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6-195,共10页
为评估太阳能灯光诱饵技术在深水网箱养殖鱼类品质改善方面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在青岛金沙滩海域的深水网箱中设计并安装太阳能灯光诱饵设备,通过“灯光诱饵”吸引活体饵料聚集于网箱内,从而为实验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鲈鱼(Lat... 为评估太阳能灯光诱饵技术在深水网箱养殖鱼类品质改善方面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在青岛金沙滩海域的深水网箱中设计并安装太阳能灯光诱饵设备,通过“灯光诱饵”吸引活体饵料聚集于网箱内,从而为实验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和真鲷(Pagrus major)提供天然饵料,全程无人工投饵,使其在自然状态下,拟半野生化养殖至上市。大黄鱼、鲈鱼和真鲷经过5个月的实验网箱及传统网箱养殖后,通过测定其脂肪、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判断其品质。结果显示,在安装灯光诱饵设备的影响下,网箱养殖大黄鱼、鲈鱼和真鲷的感官性状显著好于传统网箱养殖鱼类,11月3种鱼体肥满度比6月均显著下降(P<0.05)。灯光诱饵网箱养殖大黄鱼和真鲷肌肉内粗脂肪含量分别比传统网箱养殖低75.24%和46.81%,差异极显著(P<0.01),鲈鱼差异不显著(P>0.05)。灯光诱饵网箱养殖大黄鱼、鲈鱼和真鲷肌肉内DHA含量高于传统网箱养殖鱼类,差异极显著(P<0.01);总脂肪酸含量、棕榈酸含量低于传统网箱养殖鱼类,差异极显著(P<0.01)。灯光诱饵网箱养殖的3种鱼的肌肉内的呈味氨基酸、呈鲜味氨基酸、呈甘味氨基酸、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升高,其中大黄鱼变化最显著,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呈味氨基酸、呈鲜味氨基酸和呈甘味氨基酸含量分别高11.78%、9.17%和19.57%,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太阳能灯光诱饵深水网箱养鱼技术虽然降低了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但可以改善养殖鱼类品质,且养殖投入明显降低,养殖收入显著提高,该方法可显著提升产出效益,因此,可作为一种绿色健康养殖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诱饵系统 深水网箱 鱼类 脂肪 脂肪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突江鲽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14
作者 张永举 韩兵 王桂青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27,共2页
青岛市拥有陆基工厂化养鱼车间60多万平方米,“多宝鱼事件”发生后,很多企业效益下滑,如何研究开发一条更有优势的鱼种乃当务之急。2007年,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在即墨市田横镇海洋科技促进中心组织实施了"星突江鲽工厂化养殖技术示范... 青岛市拥有陆基工厂化养鱼车间60多万平方米,“多宝鱼事件”发生后,很多企业效益下滑,如何研究开发一条更有优势的鱼种乃当务之急。2007年,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在即墨市田横镇海洋科技促进中心组织实施了"星突江鲽工厂化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其目的主要是探索星突江鲽工厂化养殖的一些技术要素,以便总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技术 养鱼车间 企业效益 研究开发 示范项目 海洋科技 技术推广 技术要素 星突江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开发”项目技术总结
15
作者 孙庆霞 许友山 +2 位作者 张世军 张连梅 丁增和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大银鱼 移植 增殖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方法煮制的猪肉及其汤汁中的游离氨基酸 被引量:21
16
作者 顾伟钢 张进杰 +4 位作者 辛梅 姚燕佳 纪蓉 吕兵兵 陈健初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1-1045,共5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检测用不同方法煮制的猪肉及其汤汁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样品经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后,采用Nova-PakTM C18色谱柱分离,以AccQ.Tag Eluent A稀释液、乙腈和超纯...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检测用不同方法煮制的猪肉及其汤汁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样品经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后,采用Nova-PakTM C18色谱柱分离,以AccQ.Tag Eluent A稀释液、乙腈和超纯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8 nm,在47 min内实现了17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基线分离。各氨基酸在1~100μmol/L(胱氨酸在0.5~50μ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应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17种氨基酸的检出限(以信噪比为3计)为0.29~0.96μmol/L;在汤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6.5%~101.0%。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分离效果好,是检测肉及其汤汁中氨基酸的有效手段,可应用于肉制品的质量评定和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 游离氨基酸 猪肉 汤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石鲷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37
17
作者 肖志忠 郑炯 +1 位作者 于道德 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0,共6页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 Temmincket Schlegel 1844)的受精卵为球形浮性卵,卵径为0.79~0.90mm,无色透明,油球一个,卵黄靠近动物极有龟裂结构。在22℃±0.5℃,盐度为30的条件下,卵子授精后31h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 Temmincket Schlegel 1844)的受精卵为球形浮性卵,卵径为0.79~0.90mm,无色透明,油球一个,卵黄靠近动物极有龟裂结构。在22℃±0.5℃,盐度为30的条件下,卵子授精后31h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长1.66~2.20mm,在背鳍膜的前边缘上有4~5个星状黑色素;1日龄仔鱼全长1.83~2.32mm,背鳍膜上黑色素异常明显;2日龄仔鱼,胸鳍原基出现,尾部鳍膜中间开始出现放射丝;3日龄仔鱼,背鳍膜上黑色素消失,上下颌开启,部分仔鱼开口摄食;4日龄仔鱼,卵黄囊吸收殆尽,鳔原基出现;5日龄仔鱼,胸鳍可垂直向外伸展,上下颌开启频繁;12日龄仔鱼,具有集群和趋光性;20日龄仔鱼,体前部呈黑色,在水中分散均匀,摄食旺盛。25日龄稚鱼,全长6.55~8.42mm,体前部开始出现黑色条带痕迹;30日龄稚鱼,头部眼的上缘由一横带,鱼体体侧出现3条黑褐色的横条带。40日龄幼鱼,全长15.50~35.55mm,鱼体体型与咸鱼相似,体侧有6~7条黑褐色的横条带。通过对条石鲷早期发育的形态学观察,了解其卵胚及仔稚的发育规律和种属的特异性,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鱼类早期生活史的认识,而且对进一步进行条石鲷的生产育苗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Oplegnathusfasci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4) 胚胎 仔鱼 稚鱼 幼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半滑舌鳎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46
18
作者 徐勇 张修峰 +3 位作者 曲克明 马绍赛 李健 宋德敬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3,共6页
研究了正常溶解氧(5.5~6.0mg/L)和过饱和氧(10~12mg/L)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半滑舌鳎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半滑舌鳎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48.2mg/L(43.56~53.34mg/L)和41.66mg/... 研究了正常溶解氧(5.5~6.0mg/L)和过饱和氧(10~12mg/L)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半滑舌鳎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半滑舌鳎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48.2mg/L(43.56~53.34mg/L)和41.66mg/L(37.03~46.86mg/L),非离子氨对半滑舌鳎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0.76mg/L(0.64~0.89mg/L)和0.58mg/L(0.48~0.70mg/L);而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半滑舌鳎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20.68(110.82~131.42mg/L)和103.53mg/L(94.83~113.03mg/L);非离子氨对半滑舌鳎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2.53mg/L(2.42~2.66mg/L)和2.39mg/L(2.31~2.49mg/L)。最后,提出了在半滑舌鳎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向水体充氧的方式以提高半滑舌鳎对亚硝酸盐和非离子氨的耐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亚硝酸盐 非离子氨 半滑舌鳎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魁蚶两个不同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47
19
作者 吴彪 杨爱国 +4 位作者 刘志鸿 周丽青 邱梅 辛梅 李靖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9,共6页
随机选取中国江苏与韩国通营两个不同地理群体魁蚶,分别测量壳长(X1)、壳高(X2)、壳宽(X3)、壳顶宽(X4)、外韧带长(X5)、背缘长(X6)和放射肋宽(X7)等7个形态性状指标并称量活体重(Y),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 随机选取中国江苏与韩国通营两个不同地理群体魁蚶,分别测量壳长(X1)、壳高(X2)、壳宽(X3)、壳顶宽(X4)、外韧带长(X5)、背缘长(X6)和放射肋宽(X7)等7个形态性状指标并称量活体重(Y),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两群体魁蚶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不同。江苏魁蚶各性状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壳长、壳高和壳宽对体重的直接影响和辅助其他性状的间接影响作用较大;通营魁蚶各性状相关性没有全部达到极显著水平,壳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和辅助其他各性状间接影响体重的作用最大。经显著性分析,将偏回归系数显著的变量对体质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江苏魁蚶Y=-77.05+1.366X1+1.306X3;通营魁蚶Y=-108.22+1.979X1+0.964X2,两方程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牙鲆幼鱼标准代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7
20
作者 王波 李继强 +4 位作者 曹志海 李德军 孙庆霞 朱明远 毛兴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8,共7页
测定了大西洋牙鲆幼鱼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呼吸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CO2排出率;研究了它们的呼吸商、氧氮比、能量代谢的特征和能源的化学本质。结果表明,大西洋牙鲆在水温10.8~21.5℃时,其耗氧率Q10=2.336,代谢率的体重系数b=0.832... 测定了大西洋牙鲆幼鱼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呼吸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CO2排出率;研究了它们的呼吸商、氧氮比、能量代谢的特征和能源的化学本质。结果表明,大西洋牙鲆在水温10.8~21.5℃时,其耗氧率Q10=2.336,代谢率的体重系数b=0.832。白天能量代谢率为2.00J/(h·g),夜间能量代谢率为1.474J/(h·g),白天是夜间的1.357倍,最高值出现在09:00(上午),代谢率为2.525J/(h·g),最低值在03:00(夜间),代谢率为1.147J/(h·g)。在水温4~26℃时大西洋牙鲆平均呼吸耗氧率为0.123mg/(h·g);氨氮排泄率2.654μg/(h·g);CO2排出率0.135mg/(h·g);代谢率1.773J/(h·g);O∶N=38.8;呼吸商为0.791。大西洋牙鲆以蛋白质、脂肪和糖类3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为能源,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个体的生长O∶N比值增加,即代谢底物中蛋白质用于氧化供能的比例相对减少,用于生长的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牙鲆 耗氧率 氨氮排泄率 CO2排出率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