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频域Hampel识别的海洋MT数据脉冲噪声压制方法
1
作者
徐天
罗鸣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678,共12页
海洋大地电磁法(MT)利用海底电磁台站(OBEM)接收天然大地电磁信号,利用阻抗张量估计方法计算视电阻率与相位,进而探测海底电性结构。OBEM产生的噪声常表现为具有特定频率特征的不规则高频脉冲,这种噪声导致受干扰频点的阻抗张量偏离真实...
海洋大地电磁法(MT)利用海底电磁台站(OBEM)接收天然大地电磁信号,利用阻抗张量估计方法计算视电阻率与相位,进而探测海底电性结构。OBEM产生的噪声常表现为具有特定频率特征的不规则高频脉冲,这种噪声导致受干扰频点的阻抗张量偏离真实值,严重影响数据解释。为降低脉冲噪声对海洋MT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Hampel识别的脉冲噪声压制方法。该方法利用一阶差分预白降低海洋MT数据的低频能量以提高Hampel识别器的噪声识别率,在频域利用Hampel识别器识别出大地电磁四分量中的脉冲噪声所在频点,考虑到大地电磁阻抗估计的稳定性,合并四分量噪声频点并做统一的降幅处理以压制脉冲噪声,达到校正视电阻率和相位畸变的目的。为评价基于频域Hampel识别的脉冲噪声压制方法的脉冲噪声压制效果,基于MT信号和脉冲噪声之间的周期性差异,利用自相关函数进行定性评价,该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实测数据的噪声压制效果评价。将基于频域Hampel识别的脉冲噪声压制方法应用于合成数据和实测海洋大地电磁数据脉冲噪声压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压制海洋MT数据中的脉冲噪声,消减自相关函数曲线中噪声引起的周期峰,校正噪声引起的视电阻率和相位的畸变,提高了.MT数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地电磁法
脉冲噪声
Hampel识别器
自相关函数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地震监测方法研究:以Sleipner CCS项目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彭文睿
邢磊
+1 位作者
李倩倩
王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24,共15页
咸水层封存占CO_(2)封存潜力的98%,过去针对CO_(2)海底咸水层波及范围四维地震监测的研究多是通过时延地震资料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定性分析,缺少测井资料的约束。本文基于Sleipner咸水层CO_(2)封存项目采集的测井和四维地震资料,对CO_(2)...
咸水层封存占CO_(2)封存潜力的98%,过去针对CO_(2)海底咸水层波及范围四维地震监测的研究多是通过时延地震资料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定性分析,缺少测井资料的约束。本文基于Sleipner咸水层CO_(2)封存项目采集的测井和四维地震资料,对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地震监测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岩石物理建模,应用井控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研究CO_(2)注入过程中CO_(2)-盐水两相介质变化引起的各向异性响应特征,优选对CO_(2)饱和度变化敏感的地震属性,通过地震正反演相结合的多属性分析实现对时移CO_(2)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监测。研究发现随着CO_(2)饱和度的增加,饱和岩石的体积模量、体积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均有所下降,正演模拟结果中总体振幅升高,且随着CO_(2)注入量的增加,其振幅变化幅度减小,均方根振幅属性对CO_(2)饱和度变化最为敏感。在注入期间,CO_(2)在层内主要沿SSW-NNE运移,并在构造高部位聚集;垂向上,CO_(2)从注入点向上层运移,下层达到最大波及范围的时间早于上层,结合储层性质和构造解释结果,CO_(2)在储层内的波及范围主要受各项异性渗透率和构造高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
地震监测
正演模拟
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声学特性的南海F站位冷泉羽状流数值模拟
3
作者
邢磊
彭文睿
+1 位作者
朱晓川
胡毅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55,共9页
海底冷泉羽状流的声学特性研究对于提升地球物理探测精度和估算冷泉甲烷通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声学特征模型在低温高压环境下的适用性仍存在局限。本研究采用Van der-Waals和Keller-Miksis方程,改进了含气泡液体中的声波传播速度...
海底冷泉羽状流的声学特性研究对于提升地球物理探测精度和估算冷泉甲烷通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声学特征模型在低温高压环境下的适用性仍存在局限。本研究采用Van der-Waals和Keller-Miksis方程,改进了含气泡液体中的声波传播速度方程和波动方程,使其更加适应低温高压的环境。以南海F站位为例,利用多波束测深数据和随机介质理论构建了冷泉羽状流的声学特征模型,并探讨了气泡半径和含量对声速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冷泉
F站位
声传播
羽状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传感火车噪声属性的车型识别及运行规律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兴鹏
邢磊
+3 位作者
张汉羽
徐团伟
刘怀山
吴时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50-2862,共13页
火车运行时产生强烈的移动噪声传播至地下空间,形成一种绿色环保、强能量的人工地震波.由于载荷系统形态基本固定,火车运行时间规律,震源重复性高,这种火车震源被广泛应用于轨道安全监测、近地表成像和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领域.分布式光...
火车运行时产生强烈的移动噪声传播至地下空间,形成一种绿色环保、强能量的人工地震波.由于载荷系统形态基本固定,火车运行时间规律,震源重复性高,这种火车震源被广泛应用于轨道安全监测、近地表成像和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领域.分布式光纤声传感是一种新兴的地震采集技术,拥有密集采样、布设简单、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在城市交通事件微震监测、裂隙探测和地下空间成像领域逐步应用.本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声传感技术获得的秦皇岛试验场火车移动噪声数据,拾取了30个火车交通事件,开展火车噪声视速度、波形和频谱、能量时空变化的属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光纤传感的火车噪声具有明显的属性差异,低速度重载荷的火车比高铁引起的地震振幅更大、能量更强,低速火车产生的噪声包含了丰富的低频信息;根据已知的视速度、振幅属性、时频属性,划分了4种类型的火车,并揭示了它们的进出站规律.本研究拓展了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应用场景,证明分布式光纤声传感有望应用于不同车型的通勤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声传感
火车震源
交通事件
噪声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沙岛礁区新生代岩浆岩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5
作者
周金扬
邢磊
+1 位作者
董冬冬
高金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5年第5期115-127,共13页
南海西北部新生代以来发育了丰富的岩浆活动,记录了南海构造演化及其深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信息,然而南海西北部西沙岛礁区新生代岩浆岩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通过地震剖面分析,结合前人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成果,识别了西沙岛...
南海西北部新生代以来发育了丰富的岩浆活动,记录了南海构造演化及其深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信息,然而南海西北部西沙岛礁区新生代岩浆岩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通过地震剖面分析,结合前人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成果,识别了西沙岛礁区新生代岩浆岩反射特征和形态,圈定了研究区及其邻区新生代岩浆岩的分布范围并划分了期次,探讨了该地区新生代岩浆岩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西沙岛礁区发育了大量的新生代岩浆岩,以圆锥形的火山和岩浆侵入体为主,同时发育了丰富的以层状和碗状形态存在的火成岩席;相比于岛礁区东部,新生代岩浆岩在岛礁区西部及其外缘部分布较广,并受控于基底断裂的展布。根据地层与岩浆岩的接触关系,本研究将西沙岛礁区及其周缘的新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5个时期,包括裂陷期(23 Ma之前)、裂后期Ⅰ期(23~16 Ma)、裂后期Ⅱ期(16~5.5 Ma)、裂后期Ⅲ期(5.5~2.6 Ma)和裂后期Ⅳ期(2.6 Ma之后)。其中裂陷期岩浆活动十分薄弱,可能源自于裂陷期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而裂后期Ⅲ期和Ⅳ期岩浆活动极为强烈,这可能与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及其向海延伸在5.5 Ma时期发生走滑反转和裂后期深部地幔岩浆物质上涌的综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岩浆活动
地震反射特征
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
深部地幔上涌
西沙岛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频域Hampel识别的海洋MT数据脉冲噪声压制方法
1
作者
徐天
罗鸣
机构
中国
海洋
大学
海洋
地球
科学学院
中国
海洋
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
技术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青岛市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67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74106,U224120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3MD104)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CXGC010706)共同资助。
文摘
海洋大地电磁法(MT)利用海底电磁台站(OBEM)接收天然大地电磁信号,利用阻抗张量估计方法计算视电阻率与相位,进而探测海底电性结构。OBEM产生的噪声常表现为具有特定频率特征的不规则高频脉冲,这种噪声导致受干扰频点的阻抗张量偏离真实值,严重影响数据解释。为降低脉冲噪声对海洋MT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Hampel识别的脉冲噪声压制方法。该方法利用一阶差分预白降低海洋MT数据的低频能量以提高Hampel识别器的噪声识别率,在频域利用Hampel识别器识别出大地电磁四分量中的脉冲噪声所在频点,考虑到大地电磁阻抗估计的稳定性,合并四分量噪声频点并做统一的降幅处理以压制脉冲噪声,达到校正视电阻率和相位畸变的目的。为评价基于频域Hampel识别的脉冲噪声压制方法的脉冲噪声压制效果,基于MT信号和脉冲噪声之间的周期性差异,利用自相关函数进行定性评价,该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实测数据的噪声压制效果评价。将基于频域Hampel识别的脉冲噪声压制方法应用于合成数据和实测海洋大地电磁数据脉冲噪声压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压制海洋MT数据中的脉冲噪声,消减自相关函数曲线中噪声引起的周期峰,校正噪声引起的视电阻率和相位的畸变,提高了.MT数据的质量。
关键词
海洋大地电磁法
脉冲噪声
Hampel识别器
自相关函数
噪声压制
Keywords
marine MT
impulse noise
Hampel identifier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noise suppression
分类号
TE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地震监测方法研究:以Sleipner CCS项目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彭文睿
邢磊
李倩倩
王旭
机构
中国
海洋
大学
海洋
地球
科学学院
青岛市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
海洋
油气
勘探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24,共1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261021,202262008)
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专项项目(23-2-8-cspz-5-nsh)
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QNESLOP202304)。
文摘
咸水层封存占CO_(2)封存潜力的98%,过去针对CO_(2)海底咸水层波及范围四维地震监测的研究多是通过时延地震资料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定性分析,缺少测井资料的约束。本文基于Sleipner咸水层CO_(2)封存项目采集的测井和四维地震资料,对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地震监测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岩石物理建模,应用井控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研究CO_(2)注入过程中CO_(2)-盐水两相介质变化引起的各向异性响应特征,优选对CO_(2)饱和度变化敏感的地震属性,通过地震正反演相结合的多属性分析实现对时移CO_(2)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监测。研究发现随着CO_(2)饱和度的增加,饱和岩石的体积模量、体积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均有所下降,正演模拟结果中总体振幅升高,且随着CO_(2)注入量的增加,其振幅变化幅度减小,均方根振幅属性对CO_(2)饱和度变化最为敏感。在注入期间,CO_(2)在层内主要沿SSW-NNE运移,并在构造高部位聚集;垂向上,CO_(2)从注入点向上层运移,下层达到最大波及范围的时间早于上层,结合储层性质和构造解释结果,CO_(2)在储层内的波及范围主要受各项异性渗透率和构造高低控制。
关键词
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
地震监测
正演模拟
属性分析
Keywords
CO_(2)saline aquifer storage
earthquake monitoring
forward modelling
attribute analysis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声学特性的南海F站位冷泉羽状流数值模拟
3
作者
邢磊
彭文睿
朱晓川
胡毅
机构
福建省
海洋
物理
与地质过程
重点
实验室
青岛市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55,共9页
基金
福建省海洋物理与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MPG-22-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6055)
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开放课题(QNESL OP202304)。
文摘
海底冷泉羽状流的声学特性研究对于提升地球物理探测精度和估算冷泉甲烷通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声学特征模型在低温高压环境下的适用性仍存在局限。本研究采用Van der-Waals和Keller-Miksis方程,改进了含气泡液体中的声波传播速度方程和波动方程,使其更加适应低温高压的环境。以南海F站位为例,利用多波束测深数据和随机介质理论构建了冷泉羽状流的声学特征模型,并探讨了气泡半径和含量对声速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冷泉
F站位
声传播
羽状流
Keywords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cold seep
Site F
sound wave propagation
plume flow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传感火车噪声属性的车型识别及运行规律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兴鹏
邢磊
张汉羽
徐团伟
刘怀山
吴时国
机构
中国
海洋
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
技术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海南省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院
青岛市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省海底资源与探测
技术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传感
技术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50-2862,共13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通信光缆背景噪声的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及钻探验证”(421MS0814)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科研项目“海底分布式光纤地震系统及应用示范”(202001009)
+3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A类)“深渊级光纤地震系统研究及试验”(XDA22040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605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10703,2022YFC2803503)
基于光纤地震系统的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细评价与动态监测研究(U22A20581)联合资助。
文摘
火车运行时产生强烈的移动噪声传播至地下空间,形成一种绿色环保、强能量的人工地震波.由于载荷系统形态基本固定,火车运行时间规律,震源重复性高,这种火车震源被广泛应用于轨道安全监测、近地表成像和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领域.分布式光纤声传感是一种新兴的地震采集技术,拥有密集采样、布设简单、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在城市交通事件微震监测、裂隙探测和地下空间成像领域逐步应用.本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声传感技术获得的秦皇岛试验场火车移动噪声数据,拾取了30个火车交通事件,开展火车噪声视速度、波形和频谱、能量时空变化的属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光纤传感的火车噪声具有明显的属性差异,低速度重载荷的火车比高铁引起的地震振幅更大、能量更强,低速火车产生的噪声包含了丰富的低频信息;根据已知的视速度、振幅属性、时频属性,划分了4种类型的火车,并揭示了它们的进出站规律.本研究拓展了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应用场景,证明分布式光纤声传感有望应用于不同车型的通勤监测.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声传感
火车震源
交通事件
噪声属性
Keywords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
Train source
Traffic events
Noise attribut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沙岛礁区新生代岩浆岩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5
作者
周金扬
邢磊
董冬冬
高金尉
机构
中国
海洋
大学
海洋
地球
科学学院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5年第5期115-127,共13页
基金
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项目“基于四维地震技术的海洋碳封存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QNESL OP202304)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合作方向(国际科技合作研发)项目“南海西沙海域新生代岩浆岩及其CO_(2)封存潜力”(GHYF2022009)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冷泉羽状流声学特征的甲烷通量研究——以‘F’站位为例”(42276055)
“南海西部陆缘构造活动时空特征及区域应力相互作用研究”(42276066)
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探索——以《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为例”(M2023313)。
文摘
南海西北部新生代以来发育了丰富的岩浆活动,记录了南海构造演化及其深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信息,然而南海西北部西沙岛礁区新生代岩浆岩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通过地震剖面分析,结合前人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成果,识别了西沙岛礁区新生代岩浆岩反射特征和形态,圈定了研究区及其邻区新生代岩浆岩的分布范围并划分了期次,探讨了该地区新生代岩浆岩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西沙岛礁区发育了大量的新生代岩浆岩,以圆锥形的火山和岩浆侵入体为主,同时发育了丰富的以层状和碗状形态存在的火成岩席;相比于岛礁区东部,新生代岩浆岩在岛礁区西部及其外缘部分布较广,并受控于基底断裂的展布。根据地层与岩浆岩的接触关系,本研究将西沙岛礁区及其周缘的新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5个时期,包括裂陷期(23 Ma之前)、裂后期Ⅰ期(23~16 Ma)、裂后期Ⅱ期(16~5.5 Ma)、裂后期Ⅲ期(5.5~2.6 Ma)和裂后期Ⅳ期(2.6 Ma之后)。其中裂陷期岩浆活动十分薄弱,可能源自于裂陷期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而裂后期Ⅲ期和Ⅳ期岩浆活动极为强烈,这可能与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及其向海延伸在5.5 Ma时期发生走滑反转和裂后期深部地幔岩浆物质上涌的综合作用有关。
关键词
新生代岩浆活动
地震反射特征
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
深部地幔上涌
西沙岛礁区
Keywords
Cenozoic igneous activity
seismic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partial melting of asthenosphere
deep mantle upwelling
Xisha Islands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频域Hampel识别的海洋MT数据脉冲噪声压制方法
徐天
罗鸣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地震监测方法研究:以Sleipner CCS项目为例
彭文睿
邢磊
李倩倩
王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声学特性的南海F站位冷泉羽状流数值模拟
邢磊
彭文睿
朱晓川
胡毅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传感火车噪声属性的车型识别及运行规律
郑兴鹏
邢磊
张汉羽
徐团伟
刘怀山
吴时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沙岛礁区新生代岩浆岩地震反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周金扬
邢磊
董冬冬
高金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