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水鱼类陆基工厂化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宝良 雷霁霖 +1 位作者 黄滨 梁友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0,共6页
海水养殖是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化池塘、开放式流水养殖工厂、深水网箱和循环水养殖则是我国当前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生产模式,其中陆基工厂化循化水养殖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等特点,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 海水养殖是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化池塘、开放式流水养殖工厂、深水网箱和循环水养殖则是我国当前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生产模式,其中陆基工厂化循化水养殖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等特点,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在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对我国沿海工厂化养殖产业营运情况调研结果;围绕我国海水鱼类陆基工厂化养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循环水养殖产区分布、发展趋势、技术模式、运营效率以及运营成本构成等关键问题,探讨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主要问题,对产业发展机遇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鱼类养殖 陆基工厂化 关键问题 现状及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石雀滩海域人工鱼礁材料对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震 公丕海 +2 位作者 关长涛 李娇 史佰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171,共9页
为研究不同礁体材料对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山东青岛石雀滩海域进行附着生物挂板实验,挂板材料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P)、添加贝壳粉硅酸盐水泥(S)、钢板(F)。结果显示,共鉴定出附着生物69种,其中,贝壳粉硅酸盐水泥挂板最多(53... 为研究不同礁体材料对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山东青岛石雀滩海域进行附着生物挂板实验,挂板材料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P)、添加贝壳粉硅酸盐水泥(S)、钢板(F)。结果显示,共鉴定出附着生物69种,其中,贝壳粉硅酸盐水泥挂板最多(53种),其次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挂板(51种),钢板最少(31种)。普通硅酸盐水泥挂板和粉硅酸盐水泥挂板的优势种均为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紫贻贝(Mytilusgallo provincialis)和麦秆虫(Caprella sp.);钢板的优势种为紫贻贝、麦秆虫和青岛板钩虾(Stenothoe qingdaoensis)。9~11月为生物附着高峰期。粉硅酸盐水泥挂板的平均生物量最高,达到4717.50g/m^2,普通硅酸盐水泥挂板次之,为2621.12g/m^2,钢板最小,为163.85g/m^2。附着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均为钢板>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硅酸盐水泥。研究表明,添加贝壳粉硅酸盐水泥的生物种类和生物量最大,生物附着效果最好。本研究为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和人工鱼礁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附着生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海水鱼类苗种繁育和种质改良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孟振 刘新富 雷霁霖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2年第3期224-231,共8页
种苗是海洋生物养殖产业的源头和必需的物质基础,种质是海洋养殖业的核心问题。海水养殖产业"种子工程"包括"健康苗种繁殖"和"优良种质创制"两个部分,前者以实现原种和良种的人工繁殖为中心目标,还包括... 种苗是海洋生物养殖产业的源头和必需的物质基础,种质是海洋养殖业的核心问题。海水养殖产业"种子工程"包括"健康苗种繁殖"和"优良种质创制"两个部分,前者以实现原种和良种的人工繁殖为中心目标,还包括与之相匹配的设施设备等建设,对鱼类原种开发、种子扩繁和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后者强调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原种种质为目标,是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海水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本文以海水鱼类为例,分析了"种子工程"两个方面的研究发展历程、研究中心目标及其内在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研究特点,基于研究和产业平衡发展的共同需要,应坚持二者并列、并重的研究方向。文中还对当前海水养殖鱼类原种开发、种质改良和良种选育等研究领域提出了初步看法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鱼类 种子工程 苗种繁育 种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邹杰 马爱军 +1 位作者 王新安 王婷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3年第3期199-207,共9页
我国海淡水鱼类近5 000种,其中海水鱼约占三分之二,淡水鱼约占三分之一,鱼类养殖种类数由60年代的十多种增加到目前的百种左右,养殖产量也得到相应提高。建立先进的鱼类育种技术体系和育种研究创新平台、提高鱼类遗传育种的效果和种苗... 我国海淡水鱼类近5 000种,其中海水鱼约占三分之二,淡水鱼约占三分之一,鱼类养殖种类数由60年代的十多种增加到目前的百种左右,养殖产量也得到相应提高。建立先进的鱼类育种技术体系和育种研究创新平台、提高鱼类遗传育种的效果和种苗质量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鱼类遗传育种的技术及其当前的发展动态,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概况,探讨了鱼类遗传育种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鱼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育种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T技术对高温胁迫条件下大菱鲆幼鱼心脏的差异蛋白筛选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一诺 徐荣静 +6 位作者 黄智慧 蒋宇航 曹郡文 王新安 刘诗颖 闫鹏飞 马爱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1,共12页
水温是影响鱼类生存生长的重要因素,而心脏对于维持脊椎动物机体稳态有关键作用。因此,为探究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耐高温性状相关的关键蛋白或代谢通路,本研究利用TMT联合LC-MS/MS技术开展高温胁迫下大菱鲆心脏差异表达蛋白... 水温是影响鱼类生存生长的重要因素,而心脏对于维持脊椎动物机体稳态有关键作用。因此,为探究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耐高温性状相关的关键蛋白或代谢通路,本研究利用TMT联合LC-MS/MS技术开展高温胁迫下大菱鲆心脏差异表达蛋白谱分析。将大菱鲆幼鱼分为3组进行实验:control组(14.0±0.5)℃(适宜温度),HT1组(20.0±0.5)℃(高温),HT2组(28.0±0.5)℃(极高温)。定量分析鉴定到的肽段数量为35434个,其中特有肽段数量为31704个;鉴定到的蛋白质总数4765个。3个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形成3个比较组,并进行差异蛋白筛选,结果显示,HT1/control共筛选到87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HT2/control共筛选到171个DEPs,HT2/HT1共筛选到188个DEPs。KEGG富集结果显示,HT2组与control组和HT2组与HT1组的差异蛋白均主要富集在与脂肪酸代谢、炎症以及免疫防御相关的通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多个蛋白(HSP90B、HSP70等)在HT2组相较于control组均显著上调。蛋白互作网络结果显示,关联度最高的是HSP90B。首次发现,高温胁迫下心脏组织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FGA、FGB和FGG)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其在热响应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极高温可能引起大菱鲆的脂肪酸代谢紊乱,引发炎症反应,而热休克蛋白家族蛋白的上调可能对缓解热胁迫下的应激症状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大菱鲆热应激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大菱鲆的耐高温选育提供候选蛋白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蛋白组学 高温胁迫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养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9
6
作者 马爱军 李伟业 +6 位作者 王新安 岳亮 庄志猛 孟雪松 刘圣聪 谭林涛 侯仕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鲀红鳍东方(Takifugu rubripes),属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rs)、鲀亚目(Tetraodontoidei)、鲀科(Te-traodontidae)、东方鲀属(Takifugu),鲀俗称河、廷巴、腊头、龟鱼等,为近海底层食肉性鱼类,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的... 鲀红鳍东方(Takifugu rubripes),属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rs)、鲀亚目(Tetraodontoidei)、鲀科(Te-traodontidae)、东方鲀属(Takifugu),鲀俗称河、廷巴、腊头、龟鱼等,为近海底层食肉性鱼类,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因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经济价值高昂,在中国北方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形成养殖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养殖技术 展望 中国北方地区 北太平洋 中国沿海 朝鲜半岛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选育家系的构建和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马爱军 王新安 +3 位作者 薛宝贵 黄智慧 杨志 曲江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6,共6页
采用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采卵授精技术,对大菱鲆大规模家系的构建与培育技术进行研究。按照1雄配2雌的原则,选取英国、法国、丹麦和挪威4个群体的大菱鲆进行定向交配,并对大菱鲆早期发育阶段苗种进行了环境标准化和一级、二级、三级数量... 采用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采卵授精技术,对大菱鲆大规模家系的构建与培育技术进行研究。按照1雄配2雌的原则,选取英国、法国、丹麦和挪威4个群体的大菱鲆进行定向交配,并对大菱鲆早期发育阶段苗种进行了环境标准化和一级、二级、三级数量标准化培育。结果表明,构建父系半同胞家系的初始成功率不高,1/3父系半同胞家系的初始构建成功率≤20%;由于家系成功初始构建的不同步性,拉长了家系的培育时间,对同一发育阶段家系早期培育的同步性较差,导致对处于同一发育阶段、但在不同时期培育的家系所进行的环境标准化效果不好,每次数量标准化时,存在部分全同胞家系间数量差异显著。基于早期阶段家系构建和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拟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为大规模建立大菱鲆家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选育 家系构建 家系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鱼类福利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刘宝良 雷霁霖 +1 位作者 贾睿 刘滨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105,共6页
水产养殖密度是现代集约化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生产管理要素,不合理的养殖密度易使鱼类长期处于应激胁迫之中,从而影响到鱼类福利水平,增大养殖管理风险。目前国际上对鱼类福利养殖的密度问题十分重视并广泛开展研究。本文将重点... 水产养殖密度是现代集约化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生产管理要素,不合理的养殖密度易使鱼类长期处于应激胁迫之中,从而影响到鱼类福利水平,增大养殖管理风险。目前国际上对鱼类福利养殖的密度问题十分重视并广泛开展研究。本文将重点阐述鱼类表观现象,如生长状况、健康状态、应激反应和行为特征等指示因子,对养殖鱼类福利进行密度评估,以探讨最佳养殖密度和向生产者提供有实际参考意义的技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密度 鱼类福利 集约化养殖 生长 健康状态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苗种体外挂牌标志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柳学周 徐永江 +3 位作者 陈学周 刘之亮 王妍妍 李春广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3-280,共8页
研制了4种不同规格的T型标志牌(T-A,T-B,T-C,T-D),对不同规格的半滑舌鳎苗种进行了标记试验,记录了标记后的脱牌率、成活率、行为特征和生长情况,筛选了适宜于半滑舌鳎苗种标志放流的T型标志牌。结果表明:T-A标志牌适宜于标记全长8cm以... 研制了4种不同规格的T型标志牌(T-A,T-B,T-C,T-D),对不同规格的半滑舌鳎苗种进行了标记试验,记录了标记后的脱牌率、成活率、行为特征和生长情况,筛选了适宜于半滑舌鳎苗种标志放流的T型标志牌。结果表明:T-A标志牌适宜于标记全长8cm以上的苗种,标记后的实验鱼生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标志后暂养成活率92%~100%;T-B标志牌适宜标记全长16cm的苗种,标记后实验鱼成活率达到100%,脱牌率为0。T-C和T-D标志牌不适宜于标记全长16cm以下的半滑舌鳎苗种。2011年,利用本研究开发的T-A标志牌标记半滑舌鳎苗种,并在莱州开展大规模标志放流试验,标记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T型标志牌 标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抗逆性状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建丽 马爱军 +5 位作者 田岳强 黄智慧 王婷 王广宁 岳亮 邹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8-156,共9页
近20年来,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排名世界第一,一跃成为世界渔业大国[1]。渔业生产总量已初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数量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仅满足于数量上,对其品质的追求也日趋强烈。然而,... 近20年来,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排名世界第一,一跃成为世界渔业大国[1]。渔业生产总量已初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数量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仅满足于数量上,对其品质的追求也日趋强烈。然而,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由于科研经费缺口大,高级科研人才匮乏,技术设备等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缓慢,中国在水产养殖鱼类科研领域的研究基础相对滞后,科研方法明显落后于畜牧和植物等其他研究领域;其次,中国的水产养殖业仍以粗放化管理为主,在经营过程中,生产效率低、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实施严格的亲鱼管理计划等原因导致水产养殖业病害频发、品种的抗逆性较弱等问题日趋严重。这已成为制约鱼类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鱼类 抗逆性 性状选育 水产养殖业 渔业生产 科研经费 基础设施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臭氧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滨 马腾 +5 位作者 刘宝良 刘滨 洪磊 梁友 翟介明 张丽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47,共5页
本文通过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臭氧,研究其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氧化还原电位(ORP)小于450 m V时,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浓度升高而升高,最高去除率达39.9%,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为2... 本文通过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臭氧,研究其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氧化还原电位(ORP)小于450 m V时,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浓度升高而升高,最高去除率达39.9%,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为28.2%,生物膜菌群的平均存活率为88.1%,生物膜对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处理效果良好;当氧化还原电位为500 m V时,经过臭氧24 h处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由36.5%、28.1%降到12.2%、8.4%,而臭氧4 h处理后,生物膜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由47.5%、32.1%降到5.0%、3.3%,水处理效果明显下降,生物膜菌群存活率由88.1%降到31.5%。由此可见臭氧添加浓度对生物膜及净化效能有重大影响。综合试验结果和分析评估,建议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臭氧添加量以控制生物滤池内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于400 m V为宜,可保证循环水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膜 净化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米雷”对山东网箱养殖业灾害性影响的调查与技术解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滨 关长涛 +3 位作者 崔勇 李娇 姜泽明 周游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研究台风"米雷"造成近海网箱设施大面积毁坏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在第一时间对山东半岛荣成附近海域网箱养殖业户遭受台风"米雷"袭击进行紧急调查,从网箱设施的材料结构、锚泊系统等技术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调查结... 为研究台风"米雷"造成近海网箱设施大面积毁坏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在第一时间对山东半岛荣成附近海域网箱养殖业户遭受台风"米雷"袭击进行紧急调查,从网箱设施的材料结构、锚泊系统等技术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传统小网箱锚泊系统自身锚缆绳索锚固偏紧,网箱无法随波跳浪而被闷入水中,是导致锚泊系统受力过大而崩溃的最主要原因。建议加强传统网箱防灾减灾科学问题的研究,努力攻克国产升降式网箱的某些技术瓶颈,来支撑传统网箱的升级换代,提升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有效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 台风 灾害 调查 技术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蔚芳 李青梅 +1 位作者 郭军庆 雷霁霖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建立快速、准确、简便易行的病害早期快速检测技术,是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研究工作者和产业界人士的迫切愿望。自从开辟免疫分析技术以来,越来越多更灵敏、更便捷的免疫分析方法被开发出来,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快速检测试纸... 建立快速、准确、简便易行的病害早期快速检测技术,是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研究工作者和产业界人士的迫切愿望。自从开辟免疫分析技术以来,越来越多更灵敏、更便捷的免疫分析方法被开发出来,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快速检测试纸,被认为是当前最快捷、高敏感的一种免疫学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真正实现了快速简易检测靶目标,并已在畜牧业中得到普及应用,成为当前畜禽病害早期防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就该项技术在畜牧兽医领域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分析和讨论,旨在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早期诊断提供借鉴,以期获得一种适用于水产动物病害的、专用的快速检测新技术和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免疫层析 病害检测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技术的方形网箱二维流场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崔勇 关长涛 +3 位作者 赵侠 刘超 黄滨 李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8-144,共7页
方形重力式网箱在水流中会产生一定的阻流效应,研究不同类型网箱在不同流速下网箱周围的减流情况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水槽试验,设计了4组不同网目形状与网目尺寸的网箱模型,利用粒子测速技术(PIV)与多普勒流速计(ADV)试验技术,分析方... 方形重力式网箱在水流中会产生一定的阻流效应,研究不同类型网箱在不同流速下网箱周围的减流情况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水槽试验,设计了4组不同网目形状与网目尺寸的网箱模型,利用粒子测速技术(PIV)与多普勒流速计(ADV)试验技术,分析方形网箱二维流场特性、流速分布及其减速情况。结果显示,水流经过4组网箱后均出现明显的流速衰减,衰减区的高度与网箱高度大致相当;而网箱底部则出现流速增大区。ADV与PIV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当来流速度为0.18 m/s时,4组网箱中心点的平均流速衰减系数在0.5–0.8左右。装配菱形网目的网箱流速衰减略大于方形网目网箱;小网目网箱的流速衰减则明显大于大网目网箱,而网箱的平均流速衰减系数随流速变化趋势不明显。结果表明,利用PIV技术给出经过网箱中心点铅垂面流场分布的云图呈现,可清晰看出网箱周围的水流流线分布疏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 阻流效应 粒子测速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泥类型混凝土人工鱼礁的生物附着效果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真真 公丕海 +2 位作者 关长涛 李娇 王腾腾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3,共7页
为研究不同水泥类型混凝土人工鱼礁对生物附着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在青岛薛家岛海域进行礁体挂板实验,水泥类型包括复合硅酸盐水泥(P.C)、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和铝酸盐水泥(CA),2015年9... 为研究不同水泥类型混凝土人工鱼礁对生物附着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在青岛薛家岛海域进行礁体挂板实验,水泥类型包括复合硅酸盐水泥(P.C)、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和铝酸盐水泥(CA),2015年9月完成海上挂板。结果显示,2015年11月第1次取样,不同材质人工鱼礁上的附着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P.P、P.S、CA、P.F和P.C,生物量分别为888.29、755.43、752.07、620.11和402.01 g/m^2;生物种类分别为P.S上7种,P.F、P.P和CA上各5种,P.C上3种。2016年3月,CA、P.P、P.F、P.C和P.S上的生物量分别为1956.94、1601.44、1453.06、1254.63和1072.43 g/m^2;生物种类由多到少为P.F、CA、P.S、P.P、P.C,种类分别为17、15、12、11、8。2015年11月,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CA>P.P>P.F>P.C>P.S;2016年3月为P.S>P.F>P.P>CA>P.C。2015年11月,附着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CA>P.P>P.F>P.C>P.S;2016年3月依次为P.S>P.F>P.P>CA>P.C。研究表明,5种混凝土鱼礁中,铝酸盐水泥(CA)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人工鱼礁生物附着效果好,复合硅酸盐水泥(P.C)生物附着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类型 混凝土人工鱼礁 附着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娇 公丕海 +3 位作者 常青 孟振 关长涛 李佳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199,共8页
岩礁鱼类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岩礁鱼类及其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量锐减,栖息地退化。为应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面临的重重压力,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基础措施... 岩礁鱼类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岩礁鱼类及其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量锐减,栖息地退化。为应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面临的重重压力,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基础措施的海洋牧场建设成为世界沿海国家的战略性选择。开展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解析生物对鱼礁结构物和人工生境的响应行为及人工环境对岩礁鱼类行为的影响,对优化水生生物放流策略、提高增殖物种成活率、养护生物资源、科学开展人工鱼礁工程建设和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岩礁鱼类在栖息地选择、索饵、繁殖、集群、领域、防御等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梳理了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更高效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礁鱼类 行为生态学 研究进展 人工鱼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盐性鱼类渗透压适应性与生理可塑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爱军 崔文晓 +6 位作者 刘志峰 张金生 黄智慧 杨双双 刘晓菲 杨凯 张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08-1317,共10页
拥有强大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对广盐性鱼类的生存至关重要。目前,关于鱼类渗透压调节机制已有不少研究,但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本文从广盐性鱼类渗透压信号转导机制、渗透胁迫的细胞调控机制、渗透调控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和无机离子通道和转... 拥有强大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对广盐性鱼类的生存至关重要。目前,关于鱼类渗透压调节机制已有不少研究,但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本文从广盐性鱼类渗透压信号转导机制、渗透胁迫的细胞调控机制、渗透调控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和无机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介导的渗透调控等方面对广盐性鱼类的渗透压适应性和生理可塑性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从分子、细胞、通路和生理等层次初步探索广盐性鱼类盐度胁迫后的可塑性表型变化和不同盐度条件下的应答机制,为广盐性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对广盐性鱼类渗透压适应性与生理可塑性机制研究,有助于研究其环境适应机理,促进野生鱼种的人工化养殖以及新品种的育种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促进水产养殖学进步以及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广盐性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盐性 渗透压 信号转导 细胞调控 内分泌调控 离子通道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表皮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薛宝贵 黄智慧 +1 位作者 周洲 马爱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6,共6页
通过对表皮蛋白质提取方法、不同裂解液配方、等点聚焦程序和上样量等条件的对比试验,建立及优化了大菱鲆表皮组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试验采用改良的TCA/丙酮和超声波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大菱鲆表皮组织的全蛋白,裂解液配方根据Bio... 通过对表皮蛋白质提取方法、不同裂解液配方、等点聚焦程序和上样量等条件的对比试验,建立及优化了大菱鲆表皮组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试验采用改良的TCA/丙酮和超声波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大菱鲆表皮组织的全蛋白,裂解液配方根据Bio-Rad公司推荐的进行调整,使用17cmpH4~7的IPG胶条被动水化上样,上样量为250μg。等点聚焦程序采用30V线性6h、250V线性2.5h、500V线性1.5h、1000V快速2h、4000V线性3h、8000V快速3h、8000V线性1h、500V24h,凝胶银染后用I mage Master2D Platinum7.0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得到较满意的双向电泳图谱,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为大菱鲆蛋白质组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表皮组织 蛋白质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鲆鲽鱼类品种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3 位作者 黄智慧 刘滨 薛宝贵 侯仕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0-105,共6页
动植物育种的科学理论在20世纪初期建立起来。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遗传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扩大了生物遗传改良的范围,除了传统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外,
关键词 品种遗传改良 鱼类 科学理论 植物育种 自然科学 杂交育种 选择育种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池塘底栖真核生物DGGE指纹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梅杰 荣小军 +4 位作者 李彬 张正 王印庚 陈贵平 王岚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0,共6页
采用基于18SrDNA PCR-DGGE技术对刺参池塘养殖系统底栖真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刺参养殖池塘系统中附着基真核生物DNA指纹图谱均呈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成参养殖池塘分别获得26、25、25条扩增条带,幼参养殖池... 采用基于18SrDNA PCR-DGGE技术对刺参池塘养殖系统底栖真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刺参养殖池塘系统中附着基真核生物DNA指纹图谱均呈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成参养殖池塘分别获得26、25、25条扩增条带,幼参养殖池塘分别获得20、22条扩增条带;刺参养殖池塘中叶绿素、总磷、总氮、溶氧分别为2.037~5.383μg/L、0.016~0.039mg/L、1.863~3.562mg/L、4.06~6.18mg/L,成参养殖池塘的各项理化指标值均高于幼参养殖池塘。通过指纹图谱和理化因子的聚类分析可以看出,附着基底栖真核生物DGGE指纹图谱与环境中理化因子聚类分析图相吻合,说明不同刺参养殖池塘底栖真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养殖环境的理化因子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DGGE技术分析刺参池塘附着基底栖真核生物指纹图谱,进而分析与环境中理化因子的关系,为建立底栖真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与水体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养殖系统PCR—DGGE 底栖真核生物 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