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理群体中国蛤蜊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荆圆圆 孙铭 +4 位作者 刘广斌 张天文 胡凡光 陈群 雷西娟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以东营垦利(KL)、威海文登(WD)、烟台海阳(HY)、青岛黄岛(HD)和日照东港(DG)的5个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群体的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与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软体质量),采用通径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方... 以东营垦利(KL)、威海文登(WD)、烟台海阳(HY)、青岛黄岛(HD)和日照东港(DG)的5个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群体的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与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软体质量),采用通径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群体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群体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均为软体质量(21.25%~35.50%);不同群体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决定系数的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地理群体中国蛤蜊影响体质量性状的主要形态性状有所不同。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各群体中国蛤蜊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蛤蜊选育及苗种繁育的亲贝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蛤蜊 形态性状 体质量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渔业水质相关标准制定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娴丽 李莉 +2 位作者 张少春 逄劭楠 邱兆星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4期72-73,77,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集中、集约化发展,陆基养殖自身污染由分散的面源式排放转变为集中的点源式排放,在国家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及整治力度的前提下,环境问题又一次成为了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1-2]。
关键词 排放要求 海水养殖 入海口 排放水 水产养殖废水 渔业水质 现状及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大泷六线鱼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毒性效应及氧化应激影响
3
作者 王晓龙 孙铭 +7 位作者 张建柏 刘栋 菅玉霞 王雪 高凤祥 朱怡静 郭文 胡发文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8-645,共8页
为探讨镉暴露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神经、内分泌活动的毒性效应及氧化应激效应,测定了对照组(镉浓度:0)和不同镉浓度(0.2、2.5、10.0μg·L^(-1))暴露12 d和24 d时大泷六线鱼神经系统中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内分泌系... 为探讨镉暴露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神经、内分泌活动的毒性效应及氧化应激效应,测定了对照组(镉浓度:0)和不同镉浓度(0.2、2.5、10.0μg·L^(-1))暴露12 d和24 d时大泷六线鱼神经系统中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内分泌系统中血清皮质醇(Cor)含量,同时检测了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镉暴露对大泷六线鱼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镉暴露12 d和24 d时各处理组AchE活性和Co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镉暴露可以提高大泷六线鱼血清SOD、CAT和GST活性以及MDA含量,但作用的时间不完全一致:GST活性镉暴露12 d时各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然后各处理组GST活性逐渐下降,至24 d时0.2与10.0μg·L^(-1)组G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暴露24 d时各处理组SOD和CAT活性以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急性镉暴露可以对大泷六线鱼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并引起其氧化应激反应,GST酶抗氧化功能在镉暴露24 d后下降,造成MDA的积累,镉暴露对大泷六线鱼的毒性作用没有明显的浓度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大泷六线鱼镉风险评价提供依据,并为开展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与渔业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ACHE 皮质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6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4
作者 荆圆圆 陈群 +6 位作者 刘天红 孙铭 刘广斌 胡发文 吴海一 张天文 胡凡光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621,共8页
为探明不同地理群体文蛤形态差异和地理分化特点,测量山东东营、莱州、日照,江苏如东和浙江普陀、乐清6个地理群体壳长、壳高、壳宽、韧带长、遁面长、遁面宽、小月面长、前端到腹缘距离和后端到腹缘距离9个形态性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 为探明不同地理群体文蛤形态差异和地理分化特点,测量山东东营、莱州、日照,江苏如东和浙江普陀、乐清6个地理群体壳长、壳高、壳宽、韧带长、遁面长、遁面宽、小月面长、前端到腹缘距离和后端到腹缘距离9个形态性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普陀群体壳型隆起程度和贝壳厚度均最大,日照群体壳型隆起程度和贝壳厚度均最小;6个群体间最大差异系数为0.320~1.261,均小于1.28,未达到亚种水平;共提取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25.69%,主成分2为18.84%,主成分3为15.57%,主成分4为11.62%,累计贡献率达71.7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文蛤群体聚为两类,东营群体和莱州群体形态差异较小,聚为一类,如东群体、乐清群体、普陀群体和日照群体聚为一类;通过判别分析,共建立5个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70.0%~100%,综合判别率为82.8%。试验结果可为文蛤地理群体识别、文蛤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气候和环境对刺参养殖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胡炜 李成林 +2 位作者 韩莎 赵斌 徐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有效化解或降低异常气候和环境对我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养殖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增强产业抵御风险能力,概述了近10年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世界性气候变化不同程度引发的持续高温、集中强降... 为有效化解或降低异常气候和环境对我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养殖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增强产业抵御风险能力,概述了近10年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世界性气候变化不同程度引发的持续高温、集中强降雨、长期大范围冰封等极端天气现象,以及海洋生态持续恶化导致的有害藻华泛滥、围海造礁等环境突变现象对我国刺参养殖产量、产品质量造成的直接影响,调查研究了灾害发生对刺参养殖业发展造成的次生影响,结合产业现状,分别从基础设施、苗种质量、技术集成创新、风险意识、产业链结构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刺参养殖应对异常气候和环境影响的短板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措施与防范策略建议,以期为保障我国刺参养殖产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持续高温 强降雨 冰封 浒苔 有害藻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贝龄毛蚶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莉 郑永允 +2 位作者 徐科凤 邱兆星 郭萍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8,共5页
选取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Lischke)1龄、2龄和3龄个体各100粒,分别测量壳长、壳高和壳宽等壳形态性状,并称其体质量,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呈正相关... 选取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Lischke)1龄、2龄和3龄个体各100粒,分别测量壳长、壳高和壳宽等壳形态性状,并称其体质量,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呈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通径分析与决定程度分析的结果相似,不同贝龄期影响毛蚶体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壳长是影响1龄毛蚶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壳长和壳宽是影响2龄毛蚶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且两者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244),壳宽是影响3龄毛蚶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与壳高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Lischke) 形态性状 体质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山岛人工鱼礁区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营养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盖珊珊 赵文溪 +4 位作者 宋静静 于道德 刘莹 王其翔 周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923-6931,共9页
以小黑山岛人工鱼礁区的2种典型恋礁鱼类许氏平鲉(Sebastesschlegeli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为研究对象,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其在 2016 年春秋两季的生态位重叠及宽幅变化情况。许氏平鲉的δ^13C 值在春季显著大... 以小黑山岛人工鱼礁区的2种典型恋礁鱼类许氏平鲉(Sebastesschlegeli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为研究对象,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其在 2016 年春秋两季的生态位重叠及宽幅变化情况。许氏平鲉的δ^13C 值在春季显著大于大泷六线鱼,而在秋季则无明显差异;δ^15N值在春秋两季均显著大于大泷六线鱼。频率分布方面,许氏平鲉的δ^13C值频率分布范围始终大于大泷六线鱼,而其δ^15N 值频率分布的季节变动幅度小于大泷六线鱼,表明许氏平鲉具有更广泛的食物来源、占据较为稳定的营养级层次,大泷六线鱼则具有明显的摄食选择性且所居营养级层次波动剧烈。此外,许氏平鲉与大泷六线鱼仅在秋季出现营养生态位的重叠,表明在人工鱼礁区群落中许氏平鲉与大泷六线鱼之间存在种间食物竞争;而许氏平鲉春秋两季的营养生态位宽幅均大于大泷六线鱼,说明许氏平鲉较大泷六线鱼对食物资源的利用和竞争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大泷六线鱼 营养生态位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镉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毒性效应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天红 于晓清 +4 位作者 刘广斌 王颖 吴莹莹 刘恩孚 邱兆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4,共7页
为研究无机镉对不同规格魁蚶的毒性,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和定性定量研究Cd^(2+)对不同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和安全养殖浓度(SC_(50))。结果显示,Cd^(2+)对小规格魁蚶24、48、72、96 h... 为研究无机镉对不同规格魁蚶的毒性,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和定性定量研究Cd^(2+)对不同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和安全养殖浓度(SC_(50))。结果显示,Cd^(2+)对小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_(50)和SC_(50)分别为131.11、41.40、3.57、3.37、1.24 mg/L;Cd^(2+)对中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_(50)和SC_(50)分别为54.10、9.46、2.54、0.50、0.09 mg/L;Cd^(2+)对大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_(50)和SC_(50)分别为157.36、38.13、8.90、3.46、0.67 mg/L,Cd^(2+)对于各规格魁蚶的安全养殖浓度均高于国内各类养殖水质标准。结果表明,Cd^(2+)对于小规格魁蚶属于中毒类物质,对于中规格魁蚶属于剧毒类物质,对于大规格魁蚶属于高毒类物质,小规格魁蚶可能对无机镉产生明显的毒物兴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不同规格 魁蚶 安全养殖浓度 毒物兴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泷六线鱼T型标志牌标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莉 刘云凌 +6 位作者 张树东 王雪 菅玉霞 高凤祥 潘雷 郭文 胡发文 《渔业研究》 2021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以大泷六线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不同规格的T型标志牌(T1、T2、T3)对平均全长5、8和11 cm鱼种的标志效果,记录了标志后鱼种的存活率、脱标率、行为特征及生长情况,筛选了适宜不同规格大泷六线鱼标志放流的T型标志牌。结果显示:平均全... 以大泷六线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不同规格的T型标志牌(T1、T2、T3)对平均全长5、8和11 cm鱼种的标志效果,记录了标志后鱼种的存活率、脱标率、行为特征及生长情况,筛选了适宜不同规格大泷六线鱼标志放流的T型标志牌。结果显示:平均全长5 cm及以下的鱼种不适宜标志放流;平均全长8 cm的鱼种适宜用T1标志牌,标志后脱标率为4.83%,存活率为97.17%;平均全长11 cm的鱼种适宜用T1和T2标志牌,标志后脱标率分别为2.00%和5.67%,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5.83%。2017年6月,在烟台近海开展了T1标志牌标志大泷六线鱼的放流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标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T型标志牌 标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群体文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荆圆圆 郭少菁 +4 位作者 孙铭 张天文 刘广斌 卢立功 胡凡光 《水产科学》 2025年第5期757-766,共10页
2021年3—4月,测量了山东河口、莱州、东港,江苏如东和浙江普陀、乐清文蛤的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楯面长、楯面宽)与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采用通径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各群体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 2021年3—4月,测量了山东河口、莱州、东港,江苏如东和浙江普陀、乐清文蛤的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楯面长、楯面宽)与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采用通径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各群体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各群体活体质量变异系数最大(16.64%~45.90%);不同群体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壳高对河口、莱州和如东群体活体质量影响最大(0.971、0.946、0.966),壳宽对东港和普陀群体活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0.987和0.961),乐清群体楯面长对活体质量影响最大(0.931)。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决定系数与通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影响不同群体文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有所差异;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各群体文蛤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试验查明了不同地理群体文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效果,为其苗种繁育中亲本的选择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形态性状 活体质量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