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年降水量和水资源量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萌 盛英武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08,28,共7页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_K检验、滑动T检验法,对青岛市1956-2016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进行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4个指标总体上都呈减少趋势。(2)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受到降水量的影响,地下水资源量...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_K检验、滑动T检验法,对青岛市1956-2016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进行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4个指标总体上都呈减少趋势。(2)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受到降水量的影响,地下水资源量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最小。(3)M-K检验显示,1967年以后降水量与水资源量均呈减少趋势;降水量于1986-2002年达到显著性水平;地表水资源量与水资源总量均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显著性水平;地下水资源量于1983年达到置信度临界值。(4)滑动T检验显示,步长为2时,降水量有1个突变点,为1992年;地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各有2个突变点,均为1968年和197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水资源量 变化趋势 突变检验 Mann--Kendall检验 滑动T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轴流泵装置马鞍区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庞熙 李文强 +3 位作者 刘芸 陈纯 李馨雨 陈松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3,79,共9页
为分析叶片角度下立式轴流泵在马鞍区工况的振动特性,采用流体计算软件CFX的数值模拟与泵装置试验结合的方法,在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情况下,数值计算了3个叶片角度、4个流量下的泵段形变、振动特性、压力脉动、非周期性力;并通过试验... 为分析叶片角度下立式轴流泵在马鞍区工况的振动特性,采用流体计算软件CFX的数值模拟与泵装置试验结合的方法,在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情况下,数值计算了3个叶片角度、4个流量下的泵段形变、振动特性、压力脉动、非周期性力;并通过试验测试了泵段马鞍区振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泵段在0.30 QBEP至0.60 QBEP之间存在马鞍区,在马鞍区工况内造成泵段振动的主要因素为叶轮-导叶之间动静交界面的干扰作用;为保证泵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最小运行流量应超过本文所定义的强化马鞍区工况流量;泵装置在马鞍区内运行时,叶片安放角越小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泵 马鞍区 形变 振动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模式对籼稻和粳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振昌 程鑫鑫 +8 位作者 谢毅 洪成 胡萌 高云 游佳明 何雅婷 刘金晶 肖冰琦 郭相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118,共11页
倒伏是影响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该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的倒伏指数(Lodging Index,LI),及LI与倒伏相关生长性状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灌溉方式、肥料类型及水稻种类交互作用对倒伏相关形态特征、基部节间力学性状... 倒伏是影响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该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的倒伏指数(Lodging Index,LI),及LI与倒伏相关生长性状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灌溉方式、肥料类型及水稻种类交互作用对倒伏相关形态特征、基部节间力学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于2019和2020年6月—10月开展试验,研究2种水稻种类(南粳5055和Y两优900)在不同肥料类型(有机肥和化肥)及灌溉方式(控制灌溉和浅水勤灌)下的抗倒伏性能。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显著降低了株高和地上部分鲜质量(P<0.05);平水年(2020年)倒二茎节(I1)的LI受到水稻种类与肥料类型交互作用的影响,对于粳稻,两种肥料类型的LI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籼稻,则表现为有机肥处理下I1的LI显著大于化肥处理(P<0.05);综合考虑抗倒伏性能和产量,有机肥施用下的控制灌溉模式适用于粳稻,化肥施用下的控制灌溉模式适用于籼稻。研究为通过灌溉和施肥措施调控不同种类水稻的抗倒伏性能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降雨 粳稻 籼稻 倒伏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沽河入海径流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萌 吴振 +2 位作者 温鲁哲 王松涛 李淑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97,共8页
为揭示胶东半岛大沽河入海径流量演化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采用Mann-Kendall法与改进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与滑动t检验法、Morlet复小波变换等研究了1956~2016年大沽河入海径流量及其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与变化周期;采用降水-径... 为揭示胶东半岛大沽河入海径流量演化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采用Mann-Kendall法与改进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与滑动t检验法、Morlet复小波变换等研究了1956~2016年大沽河入海径流量及其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与变化周期;采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定量计算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大沽河入海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大沽河入海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减少速率为0.158 5亿m/a, 1976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变化的主周期为21 a;导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类活动,大规模水资源开发活动改变了流域水资源转化过程。研究成果可为胶州湾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径流 演变特征 贡献率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Morlet复小波变换 大沽河 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沽河水沙演化规律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萌 宋委 +3 位作者 刘克金 吴振 雷炳霄 王毅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8期32-37,共6页
基于1956—2016年长系列水沙资料,利用MK、滑动T检验、累积距平曲线、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沽河水沙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大沽河径流量、输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 基于1956—2016年长系列水沙资料,利用MK、滑动T检验、累积距平曲线、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沽河水沙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大沽河径流量、输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径流量在1976年、输沙量在1965年和1979年均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天然径流量存在8 a、12 a、21 a三个变化周期,其中21 a是第一主周期;输沙量周期变化存在5~8 a、9~17 a和18~30 a三类较明显的时间尺度,变化的第一主周期是12 a;人类活动是造成径流量、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为76.8%~97.4%,对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为76.2%~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 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气候变化 径流 泥沙 大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