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岛地区海雾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艳
郝燕
王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5,29,共6页
通过1978—2007年3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青岛地区海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海雾是对青岛地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结合1984—2007年的雾灾情普查资料,采用灾害学风险评估的指标加权综合模型,用地理信息...
通过1978—2007年3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青岛地区海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海雾是对青岛地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结合1984—2007年的雾灾情普查资料,采用灾害学风险评估的指标加权综合模型,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开展了海雾气象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青岛沿海地区是海雾的高发区,6、7月是海雾发生的高频时期,海雾灾害高风险集中在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的西南部和黄岛区东部沿海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风险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大西洋秋季“三极子”海温结构对冬季大气环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时晓曚
孙即霖
+3 位作者
孙雅文
毕玮
周旋
衣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3-40,共8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ST)资料等,从北大西洋秋季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变化入手,对其影响后期冬季大气环流场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北大西洋SST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2)秋季北大...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ST)资料等,从北大西洋秋季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变化入手,对其影响后期冬季大气环流场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北大西洋SST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2)秋季北大西洋SSTA具有较好的持续性,"正负正"海温异常空间分布导致12月巴伦支海上空500hPa位势高度异常偏高;(3)异常环流形势对应的海表面风异常场(SSWA)通过阶段性风-蒸发-SST异常反馈机制(WES机制)利于海温异常分布的持续及对上空异常大气环流的反馈;(4)三极子海温结构中负异常海温自10月份开始有自西向东的移动,风作用下蒸发加大,伴随上升运动自欧洲西部爱尔兰群岛出现自西向东移动的降水正异常区,潜热释放有利于冬季巴伦支海上空的异常高压脊发展。研究表明,北大西洋秋季SSTA通过阶段性海气相互作用机制影响海洋温度分布和大气环流异常,对后期冬季中国东北部的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
巴伦支海
北大西洋
SSTA
冬季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岛地区海雾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
8
1
作者
马艳
郝燕
王颖
机构
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气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5,29,共6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2DM008)
山东省气象局面上研究项目(2012sdqx09)资助
文摘
通过1978—2007年3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青岛地区海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海雾是对青岛地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结合1984—2007年的雾灾情普查资料,采用灾害学风险评估的指标加权综合模型,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开展了海雾气象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青岛沿海地区是海雾的高发区,6、7月是海雾发生的高频时期,海雾灾害高风险集中在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的西南部和黄岛区东部沿海一带。
关键词
海雾
风险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Keywords
sea fog
risk assessment
Geogre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分类号
P732.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大西洋秋季“三极子”海温结构对冬季大气环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时晓曚
孙即霖
孙雅文
毕玮
周旋
衣立
机构
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气象台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与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3-4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1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132110017)
中国海洋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201261009)
文摘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ST)资料等,从北大西洋秋季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变化入手,对其影响后期冬季大气环流场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北大西洋SST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2)秋季北大西洋SSTA具有较好的持续性,"正负正"海温异常空间分布导致12月巴伦支海上空500hPa位势高度异常偏高;(3)异常环流形势对应的海表面风异常场(SSWA)通过阶段性风-蒸发-SST异常反馈机制(WES机制)利于海温异常分布的持续及对上空异常大气环流的反馈;(4)三极子海温结构中负异常海温自10月份开始有自西向东的移动,风作用下蒸发加大,伴随上升运动自欧洲西部爱尔兰群岛出现自西向东移动的降水正异常区,潜热释放有利于冬季巴伦支海上空的异常高压脊发展。研究表明,北大西洋秋季SSTA通过阶段性海气相互作用机制影响海洋温度分布和大气环流异常,对后期冬季中国东北部的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关键词
秋季
巴伦支海
北大西洋
SSTA
冬季气候
Keywords
autumn
Barents Sea
North Atlantic
SSTA
winter climate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岛地区海雾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马艳
郝燕
王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大西洋秋季“三极子”海温结构对冬季大气环流场的影响
时晓曚
孙即霖
孙雅文
毕玮
周旋
衣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