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腺癌乳腺转移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1例
1
作者 吕菲菲 臧爱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7-518,共2页
病例女,64岁。因“查体发现左乳低回声结节6天”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左乳6点可触及一“花生米”大小肿物,质稍硬,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溃破,挤压乳头无溢液。双侧腋窝及锁骨下未触及明显肿物。辅助检查:常规超声(图1~5)示左乳... 病例女,64岁。因“查体发现左乳低回声结节6天”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左乳6点可触及一“花生米”大小肿物,质稍硬,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溃破,挤压乳头无溢液。双侧腋窝及锁骨下未触及明显肿物。辅助检查:常规超声(图1~5)示左乳6点距乳头5 cm探及0.9 cm×0.8 cm极低回声结节,边缘欠光整,可见小分叶,结节内未见钙化灶,后方衰减不著,周边腺体结构未见扭曲,结节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常规超声诊断:左乳极低回声结节,符合BI-RADS 4b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适用标准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韩彤亮 康维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0,共1页
近年来,临床有越来越多的左心衰竭或右心衰竭的患者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甚至典型的急性左心衰竭和肺水肿的患者中也有25%的患者LVEF值正常。这使舒张陆心力衰竭(HFPEF)迅速演变成一个临床重要的独立病征。舢年以来美国... 近年来,临床有越来越多的左心衰竭或右心衰竭的患者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甚至典型的急性左心衰竭和肺水肿的患者中也有25%的患者LVEF值正常。这使舒张陆心力衰竭(HFPEF)迅速演变成一个临床重要的独立病征。舢年以来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美国心力衰竭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相继发布了有关HFPEF诊断专家共识和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评价指南。我国亦于2010年重新修订并发布了《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新近,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等8家学术机构联合发布的《2011年超声心动图合理应用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超声心动图评估已知或可疑的收缩性/HFPEF的适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性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合理应用 标准 美国心脏病学会 欧洲心脏病学会 左心室射血分数 急性左心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大鹍 张新力 +2 位作者 于晓玲 董宝玮 赵媛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比较病变区造影剂灌注的变化规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恶性肿瘤17例,良性病变14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比较病变区造影剂灌注的变化规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恶性肿瘤17例,良性病变14例。分析超声造影特征后发现肾恶性肿瘤中11例表现为皮质期快速增强,廓清时间早于周围肾皮质,为快进快退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特点为造影剂廓清过程与周围肾皮质一致或晚于肾皮质,囊肿造影全程均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肾脏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对鉴别诊断肾脏病变的良、恶性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肾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石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82-86,共5页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诊治的34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进行诊断。将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良性、不能确定及恶性...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诊治的34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进行诊断。将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良性、不能确定及恶性。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病灶软硬度进行评分,1~3分为良性,4~5分为恶性。设计两种联合诊断方式Com1与Com2,Com1仅在两种单项诊断均为良性时,联合诊断结果为良性;Com2仅在两种单项诊断结果均为恶性时,联合诊断结果为恶性。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单一检查与Com1、Com2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348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病变246例,恶性病变102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为84.31%,特异度为88.62%,准确率为87.36%;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灵敏度为72.55%,特异度为86.18%,准确率为82.18%;Com1诊断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8.21%,诊断准确率为89.94%;Com2诊断灵敏度为80.39%,特异度为95.53%,准确率为91.09%。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高于超声弹性成像(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Com1在4种检查方法中诊断灵敏度最高(P<0.05),Com2诊断特异度最高(P<0.05)。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原理不同,二者联合使用可弥补单一检查的不足,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贵要静脉内毛细血管瘤1例
5
作者 王纯 陈涛 吕菲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76-1476,共1页
患者男,58岁,发现左前臂外侧无痛性肿物2月余;既往体健,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查体:左前臂中段1 cm×1 cm× 1.5 cm 局部隆起,表面光滑,触之质软,边界清晰,活动度良好,局部无红肿、触痛;肘、腕关节感觉、活动功能良好。上肢超声... 患者男,58岁,发现左前臂外侧无痛性肿物2月余;既往体健,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查体:左前臂中段1 cm×1 cm× 1.5 cm 局部隆起,表面光滑,触之质软,边界清晰,活动度良好,局部无红肿、触痛;肘、腕关节感觉、活动功能良好。上肢超声检查:左前臂浅静脉局部扩张,并见1.5 cm×0.5 cm×0.5 cm实性低回声肿物,边界尚清(图1A);微视血流成像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图1B);考虑为左前臂静脉内血管瘤。2个月后复查超声,肿物大小及表现无明显改变。行左前臂静脉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左前臂中段贵要静脉局部膨大性肿物,长约1.5 cm,直径约0.5 cm;切除肿物及两端长2.0 cm静脉。术后病理:肿物包膜完整,呈暗红色,质软;光镜下可见毛细血管增生,内皮细胞增生活跃(图1C)。病理诊断:(贵要静脉)毛细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毛细管 超声检查 贵要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比较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喜功 潘吉荣 张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选择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的92例(116个病灶)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46例)和微波消融组(46例),分别给予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比...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选择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的92例(116个病灶)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46例)和微波消融组(46例),分别给予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消融术中消融点数、消融时间、完全消融率、局部肿瘤进展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1年、2年、3年复发率及无复发生存率。结果两组术中平均消融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组术中消融时间明显短于射频消融组(P〈0.01)。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和局部肿瘤进展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直径〈3 cm者、肿瘤直径3-5 cm者、近血管肿瘤的完全消融率和局部肿瘤进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热发生率、肝区疼痛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射频消融组(P〈0.01)。两组术后1年、2年、3年累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无复发生存率以及不同大小肿瘤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射频消融相当。射频消融治疗对较小的肿瘤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微波消融治疗对中等或较大的肿瘤及近血管肿瘤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术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囊性转移癌1例
7
作者 臧雪丹 谭伟 颜迟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41,共1页
患者女,27岁,双侧颈部包块3个月,口服抗生素后未见好转,近来增大,伴颈部隐痛并咽痛,外院超声提示肝脏多发结节;既往体健。查体:颈部淋巴结肿大,质硬。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各项肿瘤指标未见异常;白细胞10.5×10^(9)/L,... 患者女,27岁,双侧颈部包块3个月,口服抗生素后未见好转,近来增大,伴颈部隐痛并咽痛,外院超声提示肝脏多发结节;既往体健。查体:颈部淋巴结肿大,质硬。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各项肿瘤指标未见异常;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10.8×10^(9)/L,淋巴细胞占比14.5%,单核细胞0.79×10^(9)/L。腹部超声:肝内多个厚壁无回声结节,大者2.4 cm×2.4 cm,内透声欠佳伴分层,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声辐射力脉冲成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大鹍 赵媛媛 +6 位作者 李志艳 陈敏 刘阳 谢跃 董晓宇 周艳贤 苏颖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弹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对76例NAFL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进行肝脏弹性的检测,比较并分析各组间肝脏弹性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NA...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弹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对76例NAFL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进行肝脏弹性的检测,比较并分析各组间肝脏弹性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NAFLD组与对照组间ARFI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不同程度组间ARFI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与轻、中度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NAFLD患者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肝脏的ARFI测值也逐渐增高,两者存在正相关(r=0.453,P<0.01)。结论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不仅无创,更可较准确的对NAFLD患者肝脏弹性进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弥漫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大鹍 张新力 +5 位作者 李志艳 陈敏 冯卉 李猛 董政 赵媛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定量诊断弥漫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RFI技术对59例弥漫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对照30例进行肝脏弹性定量检测,比较并分析各组差异。结果:各组间肝脏ARF...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定量诊断弥漫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RFI技术对59例弥漫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对照30例进行肝脏弹性定量检测,比较并分析各组差异。结果:各组间肝脏ARFI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重度脂肪肝组与其他3组间ARFI测值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ARFI测值与脂肪肝程度存在正相关(r=0.372,P<0.05),随着脂肪肝程度加重,肝脏ARFI测值逐渐增高。结论:ARFI技术做为无创性检测肝脏弹性的方法,有助于量化评价弥漫性脂肪肝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患者TNF-α、IL-17、COMP、ADAMTS-7及mRNA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光亮 马振华 +1 位作者 徐迈 类婷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骨关节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 disin... 目的研究骨关节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 disint 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7,ADAMTS-7)及mRNA表达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统计三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患者关节液中TNF-α、IL-17及COMP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滑膜组织中ADAMTS-7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滑膜组织中ADAMTS-7表达水平,分析骨关节炎病变程度与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病变组患者年龄均明显大于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P_均<0.05),病程均明显长于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P_均<0.05),Lysholm评分均明显低于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P_均<0.05)。重度病变组患者关节液中TNF-α、IL-17及COMP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P_均<0.05),中度病变组患者TNF-α、IL-17及COMP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病变组(P_均<0.05)。ADAMTS-7蛋白表达强度和ADAMTS-7 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滑膜组织中表达强度比较:重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骨关节炎病变程度与滑膜组织ADAMTS-7蛋白、ADAMTS-7 mRNA表达及关节液中COMP、IL-17及TNF-α表达均呈正相关(P_均<0.05),与Lysholm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骨关节炎患者TNF-α、IL-17、COMP、ADAMTS-7及m RNA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125I粒子链胃肠管长期留置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旭杰 王梓函 +3 位作者 程楷 李春梅 朱宗平 丁月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载^125I粒子链胃肠管长期留置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对1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载^125I粒子链胃肠管长期留置,记录技术成功率,术前及术后2个月进食困难分级、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管壁厚度,统计治疗有效率及胸痛、出血等... 目的探讨载^125I粒子链胃肠管长期留置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对1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载^125I粒子链胃肠管长期留置,记录技术成功率,术前及术后2个月进食困难分级、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管壁厚度,统计治疗有效率及胸痛、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载^125I粒子链胃肠管,技术成功率为100%(11/11)。术后2个月时,11例患者进食困难均获不同程度改善,进食困难Stooler分级由术前的(3.55±0.52)级,降至(1.09±0.70)级;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管壁厚度由术前(21.65±4.50)mm,降至(11.38±4.20)mm,管壁厚度收缩率(48.89±10.50)%;治疗有效率为90.91%(10/11);均未见食管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回收的鼻肠管均未出现断裂、粒子丢失及移位。结论载^125I粒子链胃肠管长期留置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碘同位素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5分法与弹性应变率比值联合诊断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吕菲菲 王纯 李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897-89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5分法与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联合诊断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弹性评分和SR对143例BI-RADS 4类乳腺病变进行分级调整,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通过绘制ROC曲线比较BIRADS分类和校正后BI-RAD... 目的:探讨改良5分法与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联合诊断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弹性评分和SR对143例BI-RADS 4类乳腺病变进行分级调整,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通过绘制ROC曲线比较BIRADS分类和校正后BI-RADS分类诊断乳腺病变的效能。结果:143例病灶,良性病灶82例,恶性病灶61例,改良5分法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0.8%,特异度为75.3%,准确度为77.6%;SR法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68.3%,准确度为76.2%。BI-RADS分类诊断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校正后BI-RADS分类诊断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5分法与SR法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增加医师诊断信心,减少不必要的活检或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测量胰腺细胞外体积分数及标准化碘浓度评估2型糖尿病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晓艺 季旸 +2 位作者 王国华 万俊 张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观察双能量CT测量胰腺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及标准化碘浓度(nIC)评估2型糖尿病(T2DM)的价值。方法根据T2DM诊断标准将76例接受腹部双能量CT三期增强扫描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34)和非糖尿病组(n=42),于平衡期碘基图测量胰腺fECV和nIC... 目的观察双能量CT测量胰腺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及标准化碘浓度(nIC)评估2型糖尿病(T2DM)的价值。方法根据T2DM诊断标准将76例接受腹部双能量CT三期增强扫描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34)和非糖尿病组(n=42),于平衡期碘基图测量胰腺fECV和nIC;对比组间差异,分析胰腺fECV、nIC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评估其诊断T2DM的价值。结果糖尿病组HbA1c、胰腺fECV及nIC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均<0.001)。胰腺fECV(r_(s)=0.593、0.397)及nIC(r_(s)=0.479、0.424)在全部76例患者及糖尿病组34例患者中均与HbA1c呈中等或弱正相关(P均<0.05)。胰腺fECV与nIC联合诊断T2DM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6.50%、83.30%及0.824[95%CI(0.728,0.919)],其AUC明显高于单一nIC(Z=2.002,P=0.045)而与单一fECV无明显差异(Z=1.158,P=0.247)。结论双能量CT所测胰腺fECV及nIC均与HbA1c有一定相关性,有助于诊断T2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腺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