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地区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6个月(阶段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乃龙 刘焕娜 +14 位作者 马学晓 王英振 陈伯华 西永明 张海宁 吕成昱 季爱玉 付正菊 王德春 刘元涛 张鹏 郑燕平 吕夫新 王文汇 胡伟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6个月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于青岛市3家医院治疗的218例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预计疗程13个月。截止到2017年9月共有160例...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6个月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于青岛市3家医院治疗的218例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预计疗程13个月。截止到2017年9月共有160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的治疗并接受随访。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测定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 energy X ray absorptiometery,DXA)骨密度检查,并监测患者的不良事件。结果与基线(21. 04±9. 28)μg/L相比,特立帕肽治疗3、6个月后,P1NP分别升至(135. 75±61. 32)和(193. 35±54. 93)μg/L(P<0. 001);而与基线(0. 12±0. 05)μg/L相比,治疗3、6个月后β-CTX分别升至(0. 49±0. 28)和(0. 64±0. 22)μg/L (P<0. 05)。骨密度基线和治疗6个月相比,L1-4 (0. 692±0. 125) g/cm2vs.((0. 744±0. 130) g/cm2,股骨干(0. 749±0. 168) g/cm2vs.(0. 789±0. 117) g/cm2,均有提升(P<0. 05)。结论中国青岛地区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使用特立帕肽治疗6个月后,P1NP和β-CTX水平明显提升,且PINP比β-CTX提升的更明显,有利于促骨形成;同时L1-4、股骨干骨密度提升,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绝经后 骨质疏松症骨折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林玉江 林茜 +1 位作者 杨利民 杨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 :评估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28节病椎,将其分为弯角组(36例,43节)、单侧组(32例,42节)... 目的 :评估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28节病椎,将其分为弯角组(36例,43节)、单侧组(32例,42节)及双侧组(28例,43节),分别行PCVP及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密度及病椎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3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复查CT评价骨水泥渗漏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弯角组与单侧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均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和单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弯角组、单侧组、双侧组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双侧组最多(6.2±1.5ml),弯角组次之(4.5±1.3ml),单侧组最少(3.4±1.2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单侧组、双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单侧组(28.6%,12/42)最高,双侧组(18.6%,8/43)次之,弯角组(9.3%,4/43)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VP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次数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弯角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及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臧全金 历强 +4 位作者 梁辉 杨文龙 杨平林 李浩鹏 贺西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0-227,共8页
目的 :分析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其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患者,男11例,女4例,翻修时年龄15~68岁(46.60±14.95岁);两次手术相隔2~120个月(28.73±38.59个月)。根据影像资料及手术探查情况... 目的 :分析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其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患者,男11例,女4例,翻修时年龄15~68岁(46.60±14.95岁);两次手术相隔2~120个月(28.73±38.59个月)。根据影像资料及手术探查情况分析翻修原因。翻修手术中均行8~10kg颅骨牵引及后方松解;后方结构完整患者行后路固定,根据松解后复位情况决定是否选择前路松解术;1例后路减压患者行前路松解复位固定术。导航模板辅助置入寰枢椎螺钉;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植骨。随访观察寰枢椎复位、螺钉位置、植骨融合及手术疗效。结果:翻修原因,减压或复位不足10例,内固定失败3例,植骨未融合3例(含植骨未融合致内固定失败1例)。15例翻修手术中,14例为后路固定手术,1例为前路固定手术。通过术中颅骨牵引及充分松解,13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因广泛骨性融合,无法牵引复位,切除齿状突后彻底减压。导航模板辅助下共置入寰枢椎螺钉42枚,均一次性置入;置钉准确率97.6%。随访3~36个月(16.0±4.2个月),所有病例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3~6个月(3.7±0.5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3.8±3.1分(11~16分),较术前评分8.1±2.3分(6~11分)明显提高,改善率为(64.0±21.2)%(45.4%~88.8%)。结论: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为减压或复位不足、内固定失败以及植骨未融合。充分的术中松解、8~10kg的颅骨牵引、恰当的骨质切除减压有利于翻修术中寰枢椎的复位,导航模板辅助有利于提高置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翻修手术 原因分析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林玉江 杨利民 杨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4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核素骨显像技术定位的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骨扫描组,将首先经查体定位、X线透视筛查后,将发... 目的:比较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4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核素骨显像技术定位的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骨扫描组,将首先经查体定位、X线透视筛查后,将发现的病变椎体再进行CT以及磁共振检查,最终确定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标准组,将两者数据进行Kappa检验。结果:骨扫描组确定的新鲜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为56节,标准组中,X线定位58节椎体,CT定位54节椎体,MRI定位52节椎体,经过综合评估后,确认责任椎体为52节,两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6)。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结果与综合查体定位、X线、CT以及磁共振共同诊断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对于不能行MRI检查的患者,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责任椎体的有效辅助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磁共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隐窝神经根管扩大入路再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利民 任跃兵 +1 位作者 张承韶 胡海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9-431,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的复发率文献报告为5%-18%。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而再次原入路手术难度大,主要是因需要面对上次手术造成的脊膜周围的瘢痕组织。2006年2月-2010年7月,我科对29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的复发率文献报告为5%-18%。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而再次原入路手术难度大,主要是因需要面对上次手术造成的脊膜周围的瘢痕组织。2006年2月-2010年7月,我科对29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侧隐窝神经根管扩大入路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再手术治疗 根管扩大 侧隐窝 入路 神经 再次手术治疗 文献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