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对4-羟基壬烯酸和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抗氧化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小华 王爱民 +3 位作者 刘莉莉 章政 李杨 宋达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硒对4-羟基壬烯酸(HNE)和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原代大鼠胚胎海马神经细胞置常规培养液中培养后为未处理1组和未处理2组;细胞置于0、100和200nmol/L亚硒酸钠中,加HNE处理24h,分别为... 目的探讨硒对4-羟基壬烯酸(HNE)和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原代大鼠胚胎海马神经细胞置常规培养液中培养后为未处理1组和未处理2组;细胞置于0、100和200nmol/L亚硒酸钠中,加HNE处理24h,分别为对照1组、亚硒酸钠A、B组;细胞置于0、200、500和1000nmol/L亚硒酸钠中,加入Aβ处理24h,分别为对照2组、亚硒酸钠C、D和E组;将SH-SY5Y置于培养液中培养为空白组;细胞置于0、50、100和200nmol/L亚硒酸钠中,加入HNE处理24h,分别为对照3组、亚硒酸钠A1、B1和C1组。采用锥虫蓝染色和细胞形态学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染料H2DCF-DA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与未处理1组和未处理2组比较,对照1组、对照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亚硒酸钠A、B、C、D和E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对照3组细胞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3组比较,亚硒酸钠A1、B1和C1组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硒能够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抑制HNE和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神经元 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性质和管腔狭窄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韩佳颖 张庆 +1 位作者 孟竹 宋达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与颈动脉管腔狭窄及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165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100例和非脑卒中组65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 目的探讨年龄与颈动脉管腔狭窄及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165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100例和非脑卒中组65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其次,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59岁)36例,老年组(60~79岁)98例,高龄组(年龄≥80岁)31例,对3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年龄、高血压、易损斑块及管腔重度狭窄比例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70.6±11.2)岁vs(65.1±12.8)岁,P=0.004;79.0%vs 60.0%,P=0.008;40.0%vs 24.6%,P=0.041;20.0%vs 6.2%,P=0.014]。高龄组管腔重度狭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及老年组(54.8%vs 2.8%和6.1%,P<0.01)。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和高龄组稳定斑块及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1.039,95%CI:1.011~1.068,P=0.005)。年龄是颈动脉重度狭窄及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OR=1.225,95%CI:1.125~1.335,P=0.000;OR=1.035,95%CI:1.005~1.065,P=0.023)。结论年龄增长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非脑卒中患者易损斑块多且管腔重度狭窄比例大。年龄≥60岁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多于年龄≤59岁患者,年龄≥80岁患者管腔重度狭窄比例最高,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卒中 高血压 超声检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对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26
3
作者 胡孟芬 王莹 +1 位作者 宋达琳 康维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551-2553,共3页
目的:观察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52)和常规西药治疗组(n=48),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52)和常规西药治疗组(n=48),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治疗14 d。采用SAQ、心电图疗效分析、标准治疗用药情况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以及治疗后两组之间各观察指标的统计学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较治疗前改善,硝酸酯类药物停减率及心电图指标和症状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降低无效率,SAQ可以确定病人的症状和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 不稳定型心绞痛 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饥饿素对衣霉素诱导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焕娜 张砚华 +4 位作者 徐丽丽 朱晓琳 李华建 王春芝 杨乃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3-919,共7页
目的建立衣霉素诱导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模型,探讨胃饥饿素(ghrelin)对衣霉素诱导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为研究对象,(1)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衣霉素(0、0.5、1、1.5μg/mL)加入成骨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孵育... 目的建立衣霉素诱导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模型,探讨胃饥饿素(ghrelin)对衣霉素诱导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为研究对象,(1)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衣霉素(0、0.5、1、1.5μg/mL)加入成骨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孵育24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探针(DCFH-DA)检测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内内质网应激相关标志性基因BIP、CHOP、caspase-12 mRNA的表达。最后选择衣霉素作用最敏感浓度1.5μg/mL,建立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模型。(2)观察ghrelin对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ghrelin(0、10^-11、10^-9、10^-7mmol/L)预处理成骨细胞4h后,加入1.5μg/mL的衣霉素诱导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培养结束后,利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胞内ROS的含量、内质网应激相关标志性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衣霉素干预成骨细胞24h后,细胞增殖和存活率呈浓度依赖性明显降低。1.0μg/mL和1.5μg/mL的衣霉素干预细胞24h后细胞增殖和存活率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5μg/mL的衣霉素干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胞内ROS的含量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衣霉素干预细胞后CHOP 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提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IP、caspase-12 mRNA的表达只在1.0μg/mL和1.5μg/mL衣霉素干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0.5μg/mL衣霉素干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单纯1.5μg/mL衣霉素相比,用不同浓度的ghrelin预处理成骨细胞4h后再加1.5μg/mL衣霉素,发现细胞增殖和存活率随ghrelin浓度增高而增加,10^-9、10^-7mmol/L ghrelin预处理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11mmol/L ghrelin预处理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1.5μg/mL衣霉素相比,不同浓度的ghrelin预处理后胞内ROS的含量减少,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显示,在10^-9和10^-7mmol/L ghrelin预处理后,CHOP mRNA表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11mmol/L的ghrelin预处理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IP和caspase-12 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的ghrelin预处理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衣霉素可以诱导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发生,ghreli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胃饥饿素 内质网应激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