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椎旁肌脂肪浸润与颈痛相关性的MRI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盼 张振 +2 位作者 王国华 许艺馨 陈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DEAL-IQ)技术定量评估颈椎椎旁肌脂肪分数(FF)并评价其与颈痛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因颈部疼痛3个月以上的就诊患者75例,接受颈椎MRI检查。测量每例患者上颈部(C2~3椎间盘... 目的 探讨应用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DEAL-IQ)技术定量评估颈椎椎旁肌脂肪分数(FF)并评价其与颈痛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因颈部疼痛3个月以上的就诊患者75例,接受颈椎MRI检查。测量每例患者上颈部(C2~3椎间盘中心水平)及下颈部(C6~7椎间盘中心水平)FF,并进行临床评分,将患者的FF分别与年龄、BMI、椎间盘平均退行性变等级、相应临床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FF与颈痛临床数字评估数值(NRS)呈明显正相关(C2~3,P<0.001;C6~7,P<0.001)。在C6~7椎间盘中心水平,FF与颈功能障碍指数(NDI)呈正相关(r=0.475,P<0.001)。C2~3椎间盘中心水平FF与年龄、BMI、椎间盘退行性变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6~7椎间盘中心水平FF与BMI、椎间盘退行性变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线性相关性显著(P<0.05),呈正相关(r=0.324)。结论 颈椎椎旁肌的脂肪含量与颈痛有明显的关系。C6~7椎间盘中心水平椎旁肌的脂肪含量与颈功能部分丧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
2
作者 刁竹帅 李辉坚 王国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79-180,共2页
患者女性,53岁。因腹痛黑便半月余入院。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无异常。胃镜检查:胃体黏膜下部小弯见一黏膜下肿物,部分黏膜缺失,表面血管增粗、糜烂(图1,2)。腹部CT检查:胃体小弯部见一团... 患者女性,53岁。因腹痛黑便半月余入院。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无异常。胃镜检查:胃体黏膜下部小弯见一黏膜下肿物,部分黏膜缺失,表面血管增粗、糜烂(图1,2)。腹部CT检查:胃体小弯部见一团块状混杂密度影、突向胃腔内生长,肿块最大截面约7.0 cm×5.4 cm,边界清晰,内密度不均,CT值约18 HU~38 HU,内示少量脂肪影;增强扫描显示肿块边缘强化明显,内部轻-中度延迟性强化,呈不均匀条隔状、云雾状,其内少量小片状脂肪密度影无明确强化征象。CT诊断:考虑胃间叶源性肿瘤,脂肪肉瘤可能(图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脂肪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王昱棋 刘强 苏美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71-74,共4页
目的利用MRI建立人工智能(AI)模型,评价该模型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61例,分为未发生转移组79例、肝内转移组82例。标记上述患者术前MRI图像... 目的利用MRI建立人工智能(AI)模型,评价该模型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61例,分为未发生转移组79例、肝内转移组82例。标记上述患者术前MRI图像,并建立AI预测模型,评价模型预测准确率。筛选患者临床及影像学变量特征共13个,判断影响患者接受TACE治疗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的临床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无肝炎、肿瘤个数及肿瘤大小为术后肝内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5 cm或>5 cm)是预测肝内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0折交叉验证计算AI预测模型的平均正确率为(68.97±8.18)%(95%CI 0.659~0.841)。结论AI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接受TACE治疗后的HCC高危复发患者,这些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应密切随访并指导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周围的1 H-M RS 在常见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国华 石艳艳 +5 位作者 宋修峰 刘光震 冯磊 王弘岩 徐志鹏 杨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958-961,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周围的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等颅内常见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颅脑肿瘤患者66例。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9例,高级别星形... 目的:探讨肿瘤周围的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等颅内常见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颅脑肿瘤患者66例。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9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Ⅲ~Ⅳ级)17例;脑转移瘤30例。采用美国 GE 公司3.0T MRI 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行颅脑常规 MRI 及1 H‐MRS 检查。检测、计算、分析肿瘤周围及健侧相应区域的生化代谢物及其比值,包括 Cho/ Cr 、Cho/NAA 、NAA /Cr 及 MI ,同时进行加以比较对照。结果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瘤周水肿区 Cho/Cr 比值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 P <0.05);其 Cho/NAA 比值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及脑转移瘤( P <0.05)。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 NAA/Cr 比值明显高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P <0.05)。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与脑转移瘤比较各代谢物比值均无统计学意义。 MI 值各肿瘤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周围的 Cho/Cr 、Cho/NAA 比值对脑内低级别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颅脑肿瘤 肿瘤周围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硬化边征象的分析与病理基础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马千里 李晓莉 +2 位作者 邢杰 王菲 郁万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7期1196-1198,1203,共4页
目的探讨X线、CT及MRI对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硬化边征象检出及其病理基础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及不同部位骨巨细胞瘤硬化边的有无、形态及发生几率。结果 72例GCT病例中,X线所示硬化边征象的比率最低,为17... 目的探讨X线、CT及MRI对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硬化边征象检出及其病理基础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及不同部位骨巨细胞瘤硬化边的有无、形态及发生几率。结果 72例GCT病例中,X线所示硬化边征象的比率最低,为17.5%,CT次之为50%,MRI所示病变边缘各序列低信号环的比率最高为82.6%。不同部位硬化边几率不同,CT所示脊椎最高为63.7%。结论 CT所示GCT边缘部分线样硬化边及MR所示低信号环为骨巨细胞瘤的常见征象,可能与病灶对周围骨质压迫引起反应性硬化以及力线的重构有关。MR所示低信号环几率高于CT所示硬化边,可能与病变边缘具有纤维薄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硬化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附33例报告) 被引量:14
6
作者 郁万江 汪敬群 +1 位作者 韩成坤 张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总结33例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其诊断依据。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病史1个月~5年,主要症状为局部软组织肿块。33例均摄有X线平片;21例行CT检查,其中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1... 目的:总结33例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其诊断依据。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病史1个月~5年,主要症状为局部软组织肿块。33例均摄有X线平片;21例行CT检查,其中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18例行MR平扫,1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33例X线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块,5例(15.15%)可见斑点状钙化灶,2例(6.06%)可见大片状钙化。21例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6例边界清楚,周围肌肉受推压变薄;15例边界不清,周围肌肉与病灶间无清楚边界。病灶最大径2.10~18.60cm。9例伴有邻近骨质侵蚀性溶骨性破坏,破坏边缘锐利,无硬化边;6例(28.57%)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斑点状或斑片状钙化灶;2例(9.52%)可见大片状不均匀钙化。7例包绕邻近关节生长。14例行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逐渐强化,其中12例(57.14%)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囊状无强化区。18例T1WI均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11例(61.11%)出现高、中、低"三重信号"征。病灶最大径2.40~20.10cm。8例边界清楚;10例侵犯邻近肌肉,边界不清,周围出现明显水肿信号。4例病灶中可见短T1长T2出血信号;2例(11.11%)病灶囊变区内可见明显的液-液平面。15例MR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0例(66.67%)病灶内含有大小不一、无强化的囊状结构。7例包绕邻近关节生长的病灶,侵蚀性骨质破坏表现较CT明显。结论:滑膜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但需要与多种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方明 冯磊 王学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结合其它后处理技术诊断结肠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结肠癌、结肠息肉和结肠憩室患者行结肠充气螺旋CT扫描,利用随机附带软件进行结肠仿真内镜、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技术等观察,并与纤维结肠镜结果...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结合其它后处理技术诊断结肠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结肠癌、结肠息肉和结肠憩室患者行结肠充气螺旋CT扫描,利用随机附带软件进行结肠仿真内镜、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技术等观察,并与纤维结肠镜结果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结肠后处理图像,仿真内镜结合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技术,对结肠病变作出了准确的定量和定性诊断。结论: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及其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病变的显示具有与结肠镜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提供比结肠镜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病变 仿真内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 T_(2) mapping和T_(1ρ)定量成像技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高健 胡斌 +2 位作者 王国华 许艺馨 方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567-1571,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软骨T_(2)和T_(1ρ)值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膝关节OA患者56例,分为轻度OA组及重度OA组,另选取18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全部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行3.0T ...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软骨T_(2)和T_(1ρ)值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膝关节OA患者56例,分为轻度OA组及重度OA组,另选取18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全部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行3.0T MRI常规扫描及T_(2)mapping、T_(1ρ)扫描,分别测量各组膝关节股骨内、外侧髁亚分区关节软骨T_(2)及T_(1ρ)值。结果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程度越高,关节骨T_(2)及T_(1ρ)值越高,不同退行性变程度之间关节软骨T_(2)及T_(1ρ)弛豫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及各亚分区T_(2)、T_(1ρ)值具有中等强度相关性(0.6<r<0.7)。结论T_(2)mapping及T_(1ρ)成像可以有效地反映膝关节OA关节软骨组织学成分的改变,并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程度显著相关,通过T_(2)及T_(1ρ)值可以对OA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互补对早期OA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季涛 王钦习 左云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对于肠梗阻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对87例经手术及临床治疗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MSCT检查表现进行分析,并与临床结果加以对比。结果:MSCT能够正确诊断肠套叠及肠扭转所致的肠梗阻,临床符合率达100%;对于肠粘连及肿瘤... 目的:探讨MSCT对于肠梗阻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对87例经手术及临床治疗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MSCT检查表现进行分析,并与临床结果加以对比。结果:MSCT能够正确诊断肠套叠及肠扭转所致的肠梗阻,临床符合率达100%;对于肠粘连及肿瘤所致的肠梗阻,MSCT诊断正确率也很高,临床符合率分别为90%及91.7%;对于腹内疝所致的肠梗阻,因其解剖复杂,MSCT诊断有一定难度,临床符合率为80%;对于胃石及胆石所致肠梗阻,诊断较差,临床符合率为60%。结论:MSCT对于肠梗阻有较高的病因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病因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与病理对照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钦习 于继徐 +4 位作者 高玉庆 崔琳 付强 朱月莉 安丰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和病理学表现及其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学表现。结果:FNH平扫T1WI 5例为等信号,4例为稍低信号;T2WI 3例为等信号,6例为稍高信号。7例病灶...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和病理学表现及其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学表现。结果:FNH平扫T1WI 5例为等信号,4例为稍低信号;T2WI 3例为等信号,6例为稍高信号。7例病灶中心或偏心有瘢痕。动态增强扫描9例病灶在动脉期均呈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为轻度增强或等信号;7例病灶在延迟期出现瘢痕强化。FNH是多血供实质性肿块,肿瘤内部结构均匀,出血和坏死少见,镜下可见典型的星状瘢痕。结论: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显示FNH的特征性表现,反映FNH的病理特点,提高FNH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局灶性结节增生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CT仿真内镜在结肠隆起性病变及憩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学淳 解祥军 +2 位作者 徐海滨 孙兰敏 张进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CT仿真内镜(CTVC)结合三维成像在结肠隆起性病变及憩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隆起性病变及憩室患者进行CTVC检查和三维后处理成像。结果:43例中,26例结肠癌和13例结肠息肉与纤维结肠镜(FC)... 目的:探讨64层CT仿真内镜(CTVC)结合三维成像在结肠隆起性病变及憩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隆起性病变及憩室患者进行CTVC检查和三维后处理成像。结果:43例中,26例结肠癌和13例结肠息肉与纤维结肠镜(FC)诊断结果基本一致;4例CTVC诊断为结肠憩室,其中2例FC未发现异常。结论:64层CTVC结合三维成像对结肠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结肠镜检查 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 mapping成像在评价颈痛患者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炳 王鹏 +3 位作者 王国华 王姝慧 方明 赵鸿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408-141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T2 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测量颈椎间盘T2值,分析颈痛患者颈椎间盘T2值与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因颈痛症状来我院行MRI检查的46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0.9... 目的探讨应用T2 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测量颈椎间盘T2值,分析颈痛患者颈椎间盘T2值与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因颈痛症状来我院行MRI检查的46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0.9±11.9)岁。采用GE Discovery MR750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矢状位T2 mapping扫描。测定C2/3~C6/7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的T2值,与NPQ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颈椎间盘髓核区T2值与NPQ评分总百分比呈负相关(r=-0.388,P<0.01),并分别与量表第一、二、三、四、七项呈负相关(P<0.05)。颈椎间盘前、后纤维环区T2值与量表评分总百分比无相关性(P>0.05)。NPQ量表评分总百分比分别与C4/5、C5/6、C6/7椎间盘髓核区的T2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T2 mapping成像是一种定量评价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的影像学方法,可无创性定量评价颈痛患者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的颈痛程度,并可对颈椎间盘早期退行性变作出前瞻性评价,对颈痛患者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颈痛 诺思威克帕克颈痛量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医用PC敷料缸在盛装腐蚀性液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启华 王丽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4-74,共1页
医用金属敷料缸是临床治疗护理操作常用的无菌医用容器,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消毒供应中心在工作中经常发现金属敷料缸出现锈蚀、破损,既破坏了无菌屏障,又影响了临床科室的正常工作.
关键词 医用金属 敷料 腐蚀性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 液体 PC 护理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琳 金宇芬 张进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6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EGIST的临床资料﹑MSCT表现并与其危险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肿瘤原发于肠系膜6例,网膜4例,腹膜2例,腹膜后2例,腹膜及肠系膜1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EGIST的临床资料﹑MSCT表现并与其危险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肿瘤原发于肠系膜6例,网膜4例,腹膜2例,腹膜后2例,腹膜及肠系膜1例,盆腔(直肠阴道间)1例,单发1例,多发5例,肿块最大直径20 cm,最小直径4.3 cm,平均直径10.2 cm。CT平扫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2例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匀,其中1例斑点状强化,5例肿瘤内单发片状低密度,7例多发不规则低密度,肿瘤实性部分CT值29~45 HU。增强后肿块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CT值较动脉期增加5~12 HU,延迟期强化幅度略有下降。2例动脉期肿瘤内可见紊乱条状强化的血管影。结论 MSCT对EGIST的诊断有一定特点,通过观察病灶数目、大小、形态、密度及有无转移,可为预判肿瘤危险度提供一定有价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外间质瘤 腹腔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 IDEAL-IQ序列测定成年女性脊旁肌脂肪含量临床意义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迪 刘福丽 +1 位作者 王国华 张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采用3.0T MR IDEAL-IQ序列测量不同年龄组成年女性的脊旁肌肌肉脂肪含量,并探讨其与年龄相关性,进而间接反映腰椎退行性变程度。方法对60例成年女性进行腰椎MRI常规序列及IDEAL-IQ序列横轴位扫描,测量脊旁肌脂肪分数,并对测量值进... 目的采用3.0T MR IDEAL-IQ序列测量不同年龄组成年女性的脊旁肌肌肉脂肪含量,并探讨其与年龄相关性,进而间接反映腰椎退行性变程度。方法对60例成年女性进行腰椎MRI常规序列及IDEAL-IQ序列横轴位扫描,测量脊旁肌脂肪分数,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脊旁肌肌肉脂肪分数与年龄具有相关性(r=0.72、0.74、0.7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腰椎脊旁肌脂肪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后脊旁肌脂肪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段各肌肉脂肪分数具有差异性。结论3.0T MR IDEAL-IQ序列为腰椎脊旁肌脂肪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方法,并用于研究年龄与脊旁肌脂肪含量相关性,从而反映腰椎退行性变与脊旁肌脂肪含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旁肌 脂肪浸润 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的X线及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6
作者 褚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S期106-106,共1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肺发育不全2例并复习文献,2例均经支气管纤镜证实,且表现较为典型,分析其X线及CT表现。结果:提出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的X线及CT诊断及鉴别诊断。结论:通过分析先天性...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肺发育不全2例并复习文献,2例均经支气管纤镜证实,且表现较为典型,分析其X线及CT表现。结果:提出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的X线及CT诊断及鉴别诊断。结论:通过分析先天性肺发育不全X线及CT表现多数病例可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 X线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表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千里 李晓莉 +3 位作者 邵晓栋 冯磊 邢杰 郁万江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23-25,2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透明细胞癌(primary clear cell of liver,PCCCI,)的CT影像学表现及特征,为术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例PCCCL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3例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3例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男性2人,女...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透明细胞癌(primary clear cell of liver,PCCCI,)的CT影像学表现及特征,为术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例PCCCL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3例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3例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男性2人,女性4人,5人有乙肝病史,AFP阳性2例。病灶数6个,83%(5/6)位于肝右叶,17%(1/6)位于左内叶。50%(3/6)病灶边界不清,动脉期增强扫描病变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多呈轻度持续性强化,1例等一低混杂密度病变呈持续性渐进性强化,并见假包膜。结论 PCCCL的CT动态增强呈持续性不均匀强化,三期扫描均低于正常肝实质,具有较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能够为术前诊断提供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透明细胞癌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褚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1期19-20,共2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进行鉴别诊断,提高多层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的影像学的资料。结果 CT示瘤体较大,多成类圆形或卵圆形。瘤体多清晰... 目的分析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进行鉴别诊断,提高多层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的影像学的资料。结果 CT示瘤体较大,多成类圆形或卵圆形。瘤体多清晰,肿瘤密度均匀也可不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区,也可有出血;肿瘤平扫成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成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与动脉期相近,延迟扫描CT值下降较慢。三维重建(MPR)得到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肿瘤的立体形态显示清晰,肿瘤与周围软组织关系清晰可辨。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MRP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后处理技术 肾上腺 嗜铬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与肝癌介入术中疼痛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琳 王子轩 张妹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肝癌介入术中疼痛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63例。术前行健康教育问卷评估,术中采用0~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评价疼痛程度。统计所得数据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健康教育问卷评分(7.2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肝癌介入术中疼痛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63例。术前行健康教育问卷评估,术中采用0~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评价疼痛程度。统计所得数据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健康教育问卷评分(7.21±2.52)。≤45岁患者的健康教育问卷评分明显高于】45岁患者评分(t’=3.53,P【0.05)。本组术中NRS-10评分(6.13±1.99)。≤45岁患者的术中NRS-10评分明显低于】45岁患者(t=2.06,P【0.05)。健康教育问卷的Q2、Q3和总分项与术中NRS-10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7、-0.38、-0.28,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肝癌介入术中疼痛存在相关性,加强术前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或部分缓解术中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肝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
作者 栾同芳 蒋永康 黄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6-48,共3页
乳腺癌的针吸细胞学涂片诊断率为96.2%,但单纯临床体检误诊率达30%。因此,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和诊断十分重要。只有依据病史、查体、特检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 乳腺癌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