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用于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 被引量:67
1
作者 徐永娟 刘志梅 +3 位作者 王淑娟 韩欢 邢卿 位兰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7-59,65,共4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在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培训时间将急诊科规培护士分为两组,将2017年1~12月的3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按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2018年1~12月的32名护士为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在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培训时间将急诊科规培护士分为两组,将2017年1~12月的3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按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2018年1~12月的32名护士为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方法进行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7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的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急诊科规培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培训效果,从而使护士能更好地配合创伤急救,提高创伤急救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创伤 急救护理 规培化培训 思维导图 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社区及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差异 被引量:22
2
作者 谭善娟 毕俏杰 +3 位作者 李玲 张磊 张晓 吕维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5-842,共8页
目的比较非呼吸机相关医院获得性肺炎(NV-HAP)、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0月—2019年9月某院肺炎患者病历资料,按NV-HAP、VAP、CAP定义将患者分别列为NV-HAP组、VAP组、... 目的比较非呼吸机相关医院获得性肺炎(NV-HAP)、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0月—2019年9月某院肺炎患者病历资料,按NV-HAP、VAP、CAP定义将患者分别列为NV-HAP组、VAP组、CAP组。收集三组患者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标本培养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三组患者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结果共纳入肺炎患者4391例,NV-HAP组1080例,VAP组126例,CAP组3185例,各组分别检出病原菌841、191、1440株,均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依次占72.77%、84.82%和61.18%,三组患者检出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37,P<0.0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较,CAP组高于NV-HAP组(P<0.05)。结论NV-HAP、VAP和CAP在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方面均存在差异,在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时,要区别对待不同感染类型的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非呼吸机相关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患者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差异及变迁 被引量:14
3
作者 谭善娟 张晓 +3 位作者 吕维红 李玲 张磊 毕俏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0-995,共6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连续3年分离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0月住院患者分离的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KP,比较两组KP在不同科室、... 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连续3年分离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0月住院患者分离的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KP,比较两组KP在不同科室、不同标本来源的构成比及耐药性差异,分析耐药变化趋势。结果共检出KP 1104株,其中医院感染组410株,社区感染组694株。两组KP均主要来源于痰标本,主要来源科室均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两组KP除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组均高于社区感染组(均P<0.05)。社区感染组K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医院感染组KP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达5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8.54%。经趋势χ^2检验,医院感染组检出KP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区感染组检出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医院感染KP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且医院感染组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KP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应区别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驱动指标与吸痰后血氧饱和度剧烈下降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荆晨晨 王艳如 +2 位作者 王淑娟 徐辉辉 邢卿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516-2522,共7页
背景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重要手段之一,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合气道廓清技术可有效避免患者气管插管,缩短住院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理特点使常规评估气道内吸引的指征失去指导价值... 背景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重要手段之一,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合气道廓清技术可有效避免患者气管插管,缩短住院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理特点使常规评估气道内吸引的指征失去指导价值,频繁或延迟的气道内痰液吸引均不利于患者急性期的正压通气治疗。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的AECOPD患者呼吸驱动指标(ROX指数与VOX指数)与吸痰后血氧饱和度(SpO_(2))剧烈下降的相关性及呼吸驱动指标对吸痰时机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11月,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住院的140例AECOPD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24 h内及吸痰时监测并计算ROX指数和VOX指数,评估患者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10%)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分析ROX指数、VOX指数与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的相关性,并绘制ROX指数、VOX指数预测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140例患者24 h内累计吸痰861次,98例(70.0%)患者发生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96例(68.6%)患者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发生率≥60%;75例(53.6%)患者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持续时间16~30 s,10例(7.1%)患者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持续时间>30 s。基线ROX指数、吸痰前1 h ROX指数与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呈负相关(P<0.05),基线VOX指数、吸痰前1 h VOX指数与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基线VOX指数预测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0(95%CI=0.939~0.967),最佳截断值为0.0074;吸痰前1 h VOX指数预测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826~0.959),最佳截断值为0.0087。结论当行无创通气1 h后VOX指数≥0.0074,吸痰前1 h内VOX指数≥0.0087时,应警惕患者吸痰后SpO_(2)剧烈下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通气 抽吸 经皮血气监测 ROX指数 VOX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急救传呼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培森 韩佳南 杨雪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85-86,共2页
目的准确、快速、完整地记录抢救过程,完善诊疗资料。方法设计急诊急救传呼记录单,用于526例患者的急救记录。结果记录全面、规范,使用该记录单后纠纷从2008年的10起降至2010年的2起,患者满意度从94.5%升至98.7%。结论急诊急救传呼单设... 目的准确、快速、完整地记录抢救过程,完善诊疗资料。方法设计急诊急救传呼记录单,用于526例患者的急救记录。结果记录全面、规范,使用该记录单后纠纷从2008年的10起降至2010年的2起,患者满意度从94.5%升至98.7%。结论急诊急救传呼单设计合理,应用于临床有利于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首诊 会诊 急救传呼记录单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 被引量:59
6
作者 张高峰 马志爽 +4 位作者 王彬 尹曾 杨佩 孙立新 王明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65~90岁,体重48~78kg,ASA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股神经阻滞组(FNB组)、髂筋膜腔隙...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男35例,女55例,年龄65~90岁,体重48~78kg,ASA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股神经阻滞组(FNB组)、髂筋膜腔隙阻滞组(FIC组)和静脉注射芬太尼镇痛组(IV组),每组30例。硬膜外穿刺前30min,FNB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FIC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腔隙阻滞,两组按患者体重给予相应容量的罗哌卡因(<50kg,20ml;50~70kg,25ml;>70kg,30ml);IV组于穿刺前3 min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三组穿刺期间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25μg/kg,VAS评分<4分后摆放体位。采取患侧在上、L1~2硬膜外穿刺,硬膜外导管置入完成后改平卧位。记录入室后(T0)、硬膜外麻醉前(T1,FNB组和FIC组阻滞30min后,IV组静脉注射首剂芬太尼3min后)、硬膜外穿刺前变换体位时(患侧在上,T2)、麻醉穿刺成功改为平卧位即刻(T3)和改为平卧位后3 min(T4)的VAS评分;记录硬膜外穿刺时间、穿刺期间芬太尼用量和心血管事件、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IV组比较,T1、T2时FNB组和FIC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38±9)μg、(38±11)μg vs.(110±18)μg],硬膜外穿刺时间明显缩短[(9±4)min、(9±4)min vs.(17±5)min],心血管事件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0%、7%vs.37%)(P<0.05或0.01);FNB组和FIC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神经阻滞和髂筋膜腔隙阻滞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期间有明显的芬太尼节俭效应,并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和低氧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体位 股骨颈骨折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EG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7
作者 孟菲菲 司君利 +3 位作者 刘璐 崔京远 亓玉琴 吕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59-662,共4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MEG3与凋亡相关蛋白P53、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MEG3与凋亡相关蛋白P53、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55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对应的远端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MEG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癌中P53、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MEG3的相关性。结果:lnc RNA MEG3在胃癌组织的相对表达水平(7.98±0.19)低于所对应的正常组织(9.47±0.18,P<0.05);在胃癌组织(r=-0.627,P<0.001)及远端正常组织(r=-0.807,P<0.001)中,P53与MDM2的表达呈负相关;P53与MEG3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1,P<0.05),MDM2与MEG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6,P<0.05);MEG3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MEG3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MEG3与P53、MDM2在胃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上有重要联系;检测MEG3的表达水平对胃癌预后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母系表达基因3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及其衍生物对大鼠受损心肌细胞和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房子 韩宝芹 +1 位作者 刘万顺 张放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6-100,共5页
将壳寡糖及其衍生物羧甲基壳寡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分别作用于异丙肾上腺素损伤的心肌细胞模型和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发现羧甲基壳寡糖对受损心肌细胞和组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同时发现羧甲基壳寡糖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现... 将壳寡糖及其衍生物羧甲基壳寡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分别作用于异丙肾上腺素损伤的心肌细胞模型和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发现羧甲基壳寡糖对受损心肌细胞和组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同时发现羧甲基壳寡糖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现象,结果提示羧甲基壳寡糖在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药物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羧甲基壳寡糖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梗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检伤在群发伤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位兰玲 王淑娟 +1 位作者 肖雪莹 孙丽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双重检伤在群发伤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东西两院区急诊科接诊的226例群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西院区98例群发伤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新创伤严重度评分(NISS)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分区救治;将同期东院区12... 目的探讨双重检伤在群发伤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东西两院区急诊科接诊的226例群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西院区98例群发伤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新创伤严重度评分(NISS)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分区救治;将同期东院区128例群发伤患者列为观察组,在实施NISS评分后实施分区救治,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初级创伤评估(PTC)方法进行二次评估。结果观察组病情评估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医护服务、就医环境、治疗效果等方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双重检伤可降低群发伤患者病情评估的漏诊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群发伤救治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发伤 多发伤 双重检伤 病情评估 急诊护理 新创伤严重度评分 国际初级创伤评估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工作投入与职业价值观、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方萌萌 王超虹 李小雪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7期16-17,共2页
目的了解ICU护士工作投入现状,探讨护士工作投入与职业价值观、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投入量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工作压力量表对25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23.27±10.81,职业价值观总分为92.... 目的了解ICU护士工作投入现状,探讨护士工作投入与职业价值观、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投入量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工作压力量表对25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23.27±10.81,职业价值观总分为92.00±13.82,工作压力总分为94.04±15.61。护士工作投入及各维度与职业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P<0.05);护士职业价值观对工作投入有明显预测作用(P<0.01)。结论ICU护士工作投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理管理者需注重培养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减轻工作压力,促进护士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投入 职业价值观 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缺血后处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国峰 刘伯芹 王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3-896,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是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在有效时间窗内重新恢复或开通病变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注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措施。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无论是公认和首选的静脉溶栓,还是动脉溶栓、桥接、机械...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是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在有效时间窗内重新恢复或开通病变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注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措施。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无论是公认和首选的静脉溶栓,还是动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血管成形、支架术等血管内介入治疗,最终目的均为开通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再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卒中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过氧化物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短期预后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义 刘治祥 +3 位作者 王林 薛春雨 韩剑 孙方森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IS)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访1年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和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治疗的ACS患者... 目的探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IS)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访1年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和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治疗的ACS患者,按照既往是否存在IS病史分为IS组(127例)和非IS组(493例),比较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随访1年记录两组的MACCE情况,并分析影响MACCE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20例患者,男性334例(53.9%),平均年龄为(64.7±18.6)岁。IS组和非IS组的年龄、合并外周血管疾病、陈旧心肌梗死、收缩压、心率、ACS类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室射血分数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率均有显著差别(均为P<0.05),且IS组的GRACE评分明显高于非IS组(P<0.05)。平均随访(11.4±2.3)个月,失访59例(9.5%)。IS组的因心力衰竭住院(15.2%比7.7%)、脑卒中(8.6%比3.1%)和MACCE发生率(38.6%比22.5%)均显著高于非IS组(均为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IS病史(HR=1.683,95%CI:1.127~2.531)、高血压(HR=1.802,95%CI:1.304~2.490)、糖尿病(HR=2.158,95%CI:1.127~4.132)、年龄≥65岁(HR=1.662,95%CI:1.103~2.504)和LVEF≤50%(HR=2.584,95%CI:1.591~4.197)是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IS合并ACS患者的短期预后差,MACCE发生率高,IS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年龄≥65岁和LVEF≤50%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缺血性脑卒中 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航 孙晓薇 +2 位作者 王晓腾 衣英凡 于忠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0-923,共4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9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中心行IABP辅助高危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患者350例,根据...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9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中心行IABP辅助高危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患者350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81例,无MACE组269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生物标志物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临床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MACE组年龄、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源性休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舒张压、心率、肌酐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收缩压、LVEF、IABP后CABG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无MACE组(P<0.05,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9,95%CI:1.026~1.178,P=0.007)、吸烟(OR=3.175,95%CI:1.250~8.067,P=0.015)、高脂血症(OR=3.430,95%CI:1.453~8.067,P=0.005)、心源性休克(OR=7.047,95%CI:3.174~15.645,P=0.00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OR=1.097,95%CI:1.007~1.194,P=0.034)、肌酐(OR=1.008,95%CI:1.002~1.013,P=0.004)是IABP辅助高危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OR=0.897,95%CI:0.850~0.947,P=0.001)是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年龄、吸烟、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源性休克、肌酐、LVEF预测MACE的AUC分别为0.669、0.602、0.722、0.627、0.846、0.789、0.168。结论 IABP辅助高危ACS患者通过药物及手术尽早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提高LVEF,避免心源性休克发生,是降低MACE风险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吸烟 休克 心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N末端B型利钠肽原联合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杨鲁 陈曦 张新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6期513-518,共6页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北京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222例心血管急重症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北京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222例心血管急重症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入抢时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对其进行NEWS评分;并检测静脉血cTnI、NT-proBNP水平;随访30 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值)评价cTnI、NT-proBNP、NEWS评分及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心血管急重症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的cTnI、NT-proBNP和NEW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TnI、NT-proBNP和NEWS评分均为30 d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均为P<0.05),其AUC值分别为0.669、0.724和0.706,三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者的临界值分别为0.03 ng/ml、3197 pg/ml和7分,高于临界值水平,患者30 d死亡率较高;高于临界值项目越多,患者30 d死亡率越高。cTnI、NT-proBNP联合NEWS评分的AUC值明显高于单独应用NEWS评分的AUC值(0.764、0.786比0.706,均为P<0.05);三者联合的AUC值最大,为0.809,明显高于三者单独应用的AUC值(均为P<0.05)。结论cTnI、NT-proBNP、NEWS评分均为心血管急重症患者30 d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cTnI、NT-proBNP联合NEWS评分可明显提高评估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而三者皆升高对30 d不良预后的评估意义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心肌肌钙蛋白I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