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三级甲等医院医生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1
作者 刘霞 杨芦思 高玉强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医生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构建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946名临床医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医生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医患关系状况、消...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医生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构建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946名临床医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医生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医患关系状况、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构建预测模型和分析模型效能。结果 72.1%的医生最近一年内采取过消极防御性医疗,最常见的为减少接触患者的数量671人,占比70.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年资、高职称、外科、负性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经历、高风险感知是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纳入上述6个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AUC为0.846,校准良好,对验证样本的预测准确率为88.6%。结论 消极防御性医疗在三甲医院医生中普遍存在,应聚焦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可嵌入医院管理系统,实现智能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防御性医疗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三级甲等医院 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体检人群日常膳食脂肪摄入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燕 高志棣 高旖旎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12期1122-1123,1126,共3页
目的探讨青岛居民日常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分析膳食脂肪摄入构成。方法在青岛市市立医院2012年健康查体人群中随机抽取189例进行体格检查、病史调查、空腹血生化检查、膳食调查。通过简化的食物频率表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询问每一个调查... 目的探讨青岛居民日常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分析膳食脂肪摄入构成。方法在青岛市市立医院2012年健康查体人群中随机抽取189例进行体格检查、病史调查、空腹血生化检查、膳食调查。通过简化的食物频率表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询问每一个调查对象过去一年中各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和摄入量。结果青岛居民每日每人粮谷类食物的平均摄入量约200 g,薯类食物约26 g,畜禽肉及内脏约85 g,海产品约73 g,其中小黄鱼、海虾和蛤蜊的摄入量较其他海产品高;坚果类和油脂类平均摄入量分别约23 g和40 g,摄入量较高。脂肪约占摄入总能量的37%,其中比重最高的为油脂类,约占摄入脂肪的43%,其次为坚果类(约11%),其他分别为畜禽肉类(约5%),海产品(约1.8%)。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为1∶1.5∶1.49,比例不均衡,其中MUFA、PUFA占总脂肪酸比例较高,而n-3PUFA摄入量较低,人均每天仅约为0.15 g。结论青岛居民膳食中营养素摄入齐全,脂肪摄入偏高,脂肪酸比例失衡,这样的膳食结构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脂肪 脂肪酸 长链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与内毒素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诊断和疗效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4
3
作者 施永新 宋卫青 李化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LPS)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类型鉴别和疗效判断价值的意义。方法对某院110例H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革兰阴性(G-)菌感染肺炎组(50例),革兰阳性(G+)菌感染肺炎组(30例),对照组(非典型病原体...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LPS)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类型鉴别和疗效判断价值的意义。方法对某院110例H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革兰阴性(G-)菌感染肺炎组(50例),革兰阳性(G+)菌感染肺炎组(30例),对照组(非典型病原体或病毒感染组,30例)。动态监测患者血清PCT、LPS、C反应蛋白(CRP),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CT与LPS对预测HAP病原菌感染类型的效能。结果 G-菌感染肺炎组PCT、LPS水平分别为(3.43±1.15)ng/mL、(0.20±0.08)EU/mL,高于G+菌感染肺炎组[分别为(0.42±0.12)ng/mL、(0.05±0.02)EU/mL]和对照组(0.14±0.08)ng/mL、(0.02±0.01)E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菌感染肺炎组治疗前后PCT[(3.43±1.15)ng/mL vs(0.63±0.22)ng/mL]、CRP[(47.26±30.35)mg/L vs(9.21±6.54)mg/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重度组较轻度组血清PCT[(5.43±1.05)ng/mL vs(0.72±0.32)ng/mL]、LPS[(0.33±0.07)EU/mL vs(0.09±0.04)EU/mL]和CRP[(57.46±20.15)mg/L vs(8.25±5.24)mg/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和LPS联合检测区分G-菌和G+菌感染HAP的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96.15%,AUC为0.95。结论 PCT和LPS在HAP患者病原类型鉴别中具有一定价值,PCT和LPS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HAP感染类型的特异度,并可根据其动态变化评估抗菌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内毒素 医院获得性肺炎 C反应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4年某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乃梅 王虹 +1 位作者 王锦 黄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86-788,共3页
目的比较某院2012—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年10月31日、2013年6月6日、2014年6月13日对某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填写统一的现患率调查表... 目的比较某院2012—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年10月31日、2013年6月6日、2014年6月13日对某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填写统一的现患率调查表。结果 2012—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74%,例次现患率为2.97%。各年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分别为4.12%、2.50%、2.37%,3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3,P=0.041)。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呼吸道(占57.95%)、皮肤软组织(占19.32%)、泌尿道(占11.36%);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84株,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55株,占65.48%)。2012—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0.23%、29.57%、32.64%;用药目的以治疗为主(590例,占64.69%),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58.92%。结论 2012—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督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病原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类型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兵 孙建明 吴晓婕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146,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20例,均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顺利完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医体质类型平和体质140例...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20例,均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顺利完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医体质类型平和体质140例、阴虚体质140例、阳虚体质140例,比较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的麻醉情况以及麻醉前5 min、麻醉后30 min、术后6 h生命体征、应激反应情况,麻醉情况包括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生命体征指标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体质患者苏醒时间更短(P<0.05)。麻醉前5 min 3组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 3组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值均有所降低,术后6 h基本恢复正常,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麻醉前5 min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 3组以上指标均明显升高,术后6 h明显降低,平和体质患者在麻醉后30 min、术后6 h时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水平显著优于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患者(P<0.05)。结论平和体质的老年宫颈癌患者能够更好地调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激反应,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中医体质 老年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全麻 硬膜外阻滞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公立医院护理人员岗位选择偏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崔梦雨 陈祥华 +4 位作者 崔楠 魏丽丽 韩伟 吴雪松 马永健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4-78,共5页
目的了解公立医院护理岗位新职工岗位选择偏好,为医院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完善岗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青岛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年度招聘的护理新职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离散选择实验(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DCE)的方式编制... 目的了解公立医院护理岗位新职工岗位选择偏好,为医院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完善岗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青岛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年度招聘的护理新职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离散选择实验(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DCE)的方式编制问卷,问卷涵盖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DCE问题。采用混合Logit模型、支付意愿以及边际效应模型分析新职工对岗位选择的偏好及水平。结果纳入的6个属性(收入水平、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编制、职业发展前景)对护理新职工岗位选择偏好均有统计学意义。新职工较为关注工作氛围(OR=5.431,P<0.05)这一非经济属性;不同个体特征的新职工对工作氛围、编制、职业发展前景的支付意愿更高;工作属性的改变对岗位选择的边际效应有不同程度影响(P<0.05)。结论护理新职工对非经济属性的偏好超过了经济属性,新职工更加关注心理状态的满足和岗位发展前景,软环境的改善对提高新职工职业归属感、心理认同感、稳定护理队伍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离散选择实验 选择偏好 支付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医院风险的流程化管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文一 闫泰山 +1 位作者 宫桂芳 姜亦凤 《中国医院管理》 2011年第3期62-63,共2页
医院风险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医院管理活动或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包括医疗风险、医患纠纷、医院危机等。
关键词 医院风险 流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院兼并与文化整合 被引量:4
8
作者 徐长贵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4年第10期580-580,共1页
关键词 兼并 文化整合 经济结构调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大规模 中国 医院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探索
9
作者 徐长贵 王玉清 崔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7期410-410,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后勤服务社会化 后勤管理 后勤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内部管理流程 被引量:22
10
作者 胡宗铃 崔啸天 傅鸿鹏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共2页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对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入院准入管理较混乱,库存管理存在不当,使用管理不规范,临床使用评估较欠缺等。对此,要加强医用耗材管理机构建设,完善库存管理系统,加强临床评价和使用监控,推广医院卫生技术评估。
关键词 医用高值耗材 医院管理 流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龄孕晚期孕妇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薛洁 王慧敏 +3 位作者 徐丽华 郑丽丽 姜静 王志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高龄孕晚期孕妇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45岁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另纳入年龄匹配的健康查体女性102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用辛普森双平面法、2D-STI及...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高龄孕晚期孕妇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45岁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另纳入年龄匹配的健康查体女性102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用辛普森双平面法、2D-STI及RT-3DE进行检查分析,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高龄孕妇与对照组受试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差异。结果:三种方法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孕妇较高龄对照受试者左室LSapi减低,Tmsv-16-SD%及Tmsv-16-Dif%增高(P<0.05),高龄孕妇较适龄孕妇LSbas增加(P<0.05)。结论:高龄孕妇孕晚期LVEF处于正常水平,但可能已经存在左室壁局部纵向应变减低和心肌运动同步性减低,RT-3DE及2D-STI均可早期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提示临床给予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孕妇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胃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2
作者 赵迎盼 张北华 +14 位作者 李军祥 温艳东 李延萍 杨倩 刘力 赵文霞 刘凤斌 杨晋翔 柯晓 张英羽 付万发 杨祖福 徐陆周 张志杰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258,共7页
快胃片具有制酸和胃、收敛止痛的功效,是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共识基于临床医生问卷调查和系统文献检索,由42位国内中西医临床、方法学、药学等专家共同研制。证据考虑质量、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患者可接受性及其他等方... 快胃片具有制酸和胃、收敛止痛的功效,是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共识基于临床医生问卷调查和系统文献检索,由42位国内中西医临床、方法学、药学等专家共同研制。证据考虑质量、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患者可接受性及其他等方面,推荐标准采用GRADE分级系统,采用名义组法形成共识意见。针对快胃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应用,共识就其疗效、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疗程、安全性等进行了推荐或建议。此外,组织专家会议进行集中讨论,并使用函审方式广泛征求全国同行意见,力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胃片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成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粒度信息的用户画像生成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邵一博 秦玉华 +2 位作者 崔永军 高宝勇 赵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1-407,共7页
现有用户画像方法缺乏不同粒度文本信息表示,且特征提取阶段存在噪声,导致构建画像不够准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粒度信息的用户画像生成方法(user profile based on multi-granularity information fusion,UP-MGIF)。首先,该... 现有用户画像方法缺乏不同粒度文本信息表示,且特征提取阶段存在噪声,导致构建画像不够准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粒度信息的用户画像生成方法(user profile based on multi-granularity information fusion,UP-MGIF)。首先,该方法在嵌入层融合字粒度、词粒度表示向量以扩充特征内容;其次,在改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基础上,结合降噪自编码器和注意力机制设计一种特征提取混合模型Bi-GRU-DAE-Attention,实现特征降噪和语义增强;最后,将鲁棒性强的特征向量输入到分类器中实现用户画像生成。实验表明,该用户画像生成方法在医疗和互联网两个画像数据集上的分类准确率高于其他基线方法,并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各个模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多粒度信息融合 特征提取 双向控制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自卷曲左旋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纤维血管支架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承浩 王元非 +1 位作者 于腾波 吴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3,共6页
为研究热致自卷曲与生长因子梯度化修饰对血管内皮化的促进作用,使用左旋聚乳酸(PL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具有热致自卷曲特性的PLLA/PLGA纳米纤维血管支架。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梯度生长... 为研究热致自卷曲与生长因子梯度化修饰对血管内皮化的促进作用,使用左旋聚乳酸(PL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具有热致自卷曲特性的PLLA/PLGA纳米纤维血管支架。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梯度生长因子修饰血管支架内层,并对其自卷曲、微观结构、生物相容性及内皮化功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LLA/PLGA血管支架具备多层取向纳米纤维结构,厚度为(6.75±0.4)μm,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可在37℃条件下自卷曲成管状结构;血管支架内层膜对生长因子成功进行了梯度修饰,修饰后血管支架的细胞迁移距离是未修饰的3.5倍,从而加快了内皮细胞迁移,促进血管内层的快速内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血管支架 自卷曲 左旋聚乳酸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C基因沉默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杰 李欢 +6 位作者 王鑫 陈正岗 王莹 李泉 华英杰 王婧 迟增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目的:分析RhoC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UALCAN和K-M plotter在线数据库预测分析RhoC在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分生存率的关系,并结合IHC实验检测OSCC组织中RhoC的表达水平。按照人R... 目的:分析RhoC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UALCAN和K-M plotter在线数据库预测分析RhoC在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分生存率的关系,并结合IHC实验检测OSCC组织中RhoC的表达水平。按照人RhoC基因构建两条小干扰RNA(siRNA)并将细胞进行实验分组。RT-q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RhoC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实验分组细胞中RhoC、FAK、MAPK、p-FAK、p-MAP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蛋白表达;此外,比较各实验分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和划痕愈合面积分析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活动。最终通过构建裸鼠肺转移模型对上述实验进行验证。结果:RhoC在OSCC中高表达,并和病理分期和病理分级等关联性大。RhoC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在OSCC中增高(P<0.01);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减RhoC表达后,Rho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FAK、p-MAPK、MMP-2和MMP-9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FAK和MAP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在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发出的荧光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裸鼠肺结节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RhoC基因可影响O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潜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FAK和MAPK信号分子参与O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RHOC基因 小干扰RNA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风险的因果关系
16
作者 花胤 王晓燕 +2 位作者 王振 辛永宁 刘守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 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 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TSMR)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与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ism, HT)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UC与HT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 目的 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 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TSMR)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与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ism, HT)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UC与HT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数据分别来自芬兰生物银行和IEU数据库,提取出与UC强相关的独立SNP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Egger回归法(MR-Egger)、中位数加权法(weighted median)评估UC与HT之间的因果关联,同时采用MR-PRESSO评估水平多效性及离群的SNP,Cochran′s Q检测及漏斗图(funnel test)评估SNPs中的异质性,留一法分析(leave one out)是否存在单个SNP能够影响因果评估的结果。结果 筛选出4个与UC强相关关联的工具变量,IVW法提示UC和HT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0.975,95%CI:0.924~0.990,P=0.011),Cochran Q检验Q=2.566,P=0.463,提示SNP之间不存在异质性。MR-Egger法(P=0.523)和MR-PRESSO法(P=0.548)均提示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反向TSMR的结果不支持反向因果关系。结论 TSMR发现UC与HT之间存在负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联合集束化管理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的效果 被引量:85
17
作者 谭善娟 李玲 +3 位作者 邱蔓 张磊 曲彦 吕维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联合集束化管理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1月开始将MDT联合集束化管理用于ICU MDROs感染的防控,并在...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联合集束化管理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1月开始将MDT联合集束化管理用于ICU MDROs感染的防控,并在实施1年后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2013年)、实施后(2014年)和持续改进后(2015年)ICU住院患者送检标本MDROs检出情况。结果实施前、实施后和持续改进后ICU患者中MDROs感染率分别为26.55%(154/580)、17.13%(117/683)、12.01%(77/641),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30,P<0.001);ICU患者MDROs总检出率分别为64.44%(154/239)、63.59%(117/184)、43.26%(77/178),有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84,P<0.001)。ICU主要MDROs为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DR-AB,占44.54%)。结论 MDT联合集束化管理有助于降低ICU MDROs的感染率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集束化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初步探讨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素桂 刘秀琴 +1 位作者 盖志敏 于凌翔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幽门螺杆菌感染 初步探讨 H.PYLORI感染 微小病毒B19感染 pylori检测 pylori) 风湿性疾病 消化道症状 儿童时期 临床表现 发病诱因 EB病毒 胃镜检查 常见病 链球菌 支原体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辛永宁 宣世英 孙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H1/TH2细胞 免疫功能 免疫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质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长征 韩宝芹 +2 位作者 刘万顺 梁晔 段以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3-448,共6页
探讨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 COS)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质量的影响,研究壳寡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微观结构的保护作用,为壳寡糖在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切除3月龄雌性大... 探讨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 COS)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质量的影响,研究壳寡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微观结构的保护作用,为壳寡糖在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切除3月龄雌性大鼠两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并灌服不同剂量的壳寡糖。收集骨组织标本,分别进行骨密度、骨矿元素含量、骨组织生物力学、骨组织形态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测定。结果显示:中、低剂量壳寡糖能够显著提高股骨干骺的骨密度,增加Ca,Mg元素在股骨、胫骨中的含量,保护胫骨远端的微观结构,提高骨小梁体积百分比和宽度,显著降低骨小梁的分离度以及平均矿化率;中剂量壳寡糖可显著提高股骨最大载荷和最大弯曲力。说明低分子量的壳寡糖能显著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高转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质量 骨密度 生物力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