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于桂玲 于晶 张肖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1期1478-1481,共4页
目的 :了解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青岛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486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青岛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体得分率为84.7%,同事... 目的 :了解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青岛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486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青岛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体得分率为84.7%,同事的关心、人文教育对人文关怀品质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青岛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呈良好状态,人文教育、同事的关心对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人文 关怀品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综合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楠 王爱敏 +3 位作者 于桂玲 徐文林 杨富国 张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0期1102-1105,共4页
我院将以"哮喘专科门诊管理治疗-哮喘宣教中心管理-家庭自我管理"为基本结构的哮喘儿童综合管理模式应用于学龄期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管理,使患儿的肺功能水平、用药依从性提高(P<0.01)。通过实施哮喘儿童综合管理模式,由... 我院将以"哮喘专科门诊管理治疗-哮喘宣教中心管理-家庭自我管理"为基本结构的哮喘儿童综合管理模式应用于学龄期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管理,使患儿的肺功能水平、用药依从性提高(P<0.01)。通过实施哮喘儿童综合管理模式,由医疗机构对患儿进行主动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综合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干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3
作者 于桂玲 赵懿 +3 位作者 于晶 于兰贞 张敬蕾 王爱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8期102-104,共3页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哮喘儿童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进行有效干预,可以达到控制患儿哮喘进一步发展,预防急性加重,维持患儿正常活动,使其肺功能尽量接近正常水平的目的...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哮喘儿童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进行有效干预,可以达到控制患儿哮喘进一步发展,预防急性加重,维持患儿正常活动,使其肺功能尽量接近正常水平的目的。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儿童 管理干预 家庭 慢性炎症性疾病 儿童时期 自我管理 急性加重 呼吸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elphi法构建4~11岁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8
4
作者 于桂玲 王爱敏 +3 位作者 李莎 于晶 赵懿 于兰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9期39-42,共4页
目的:构建4~11岁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对16名专家进行两轮意见咨询。结果:经过两轮咨询,最终确立了3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结论:... 目的:构建4~11岁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对16名专家进行两轮意见咨询。结果:经过两轮咨询,最终确立了3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结论: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的4~11岁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科学、可靠,对评价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PHI法 哮喘 自我管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冷富华 徐晓霞 孔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40-41,共2页
对1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儿给予甲泼尼龙静脉输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甘露醇静脉滴注脱水降压,以及营养神经等治疗,3周后患儿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个月患儿病情稳定。住院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加强用药护理、眼部护... 对1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儿给予甲泼尼龙静脉输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甘露醇静脉滴注脱水降压,以及营养神经等治疗,3周后患儿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个月患儿病情稳定。住院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加强用药护理、眼部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疼痛护理等,可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硬脑膜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用药护理 眼部护理 安全护理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照护者顺应喂养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岩 于桂玲 +1 位作者 李智慧 孔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介绍顺应喂养的概念,对国内外婴幼儿照护者顺应喂养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信效度、特点、适用人群、优缺点进行综述。现有的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及不同婴幼儿年龄段的家长研发的评估工具有多种,评估工具重点测评婴幼儿照护者喂养行为和喂养... 介绍顺应喂养的概念,对国内外婴幼儿照护者顺应喂养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信效度、特点、适用人群、优缺点进行综述。现有的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及不同婴幼儿年龄段的家长研发的评估工具有多种,评估工具重点测评婴幼儿照护者喂养行为和喂养信念,部分评估工具对行为因素进行测评。国内关于顺应喂养评估工具的研究处于起始阶段,缺乏经过严格信效度检验的高质量顺应喂养量表,需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文化背景研制适合我国婴幼儿照护者顺应喂养评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照护者 顺应喂养 喂养模式 评估工具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培训提升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 被引量:22
7
作者 于晶 于桂玲 李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培训对提升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作用。方法对263名儿科护士进行基于跨理论模型的人文关怀培训,即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框架制定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培训计划并实施。结果培训后儿科护士处于准备阶段、行为阶段和维...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培训对提升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作用。方法对263名儿科护士进行基于跨理论模型的人文关怀培训,即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框架制定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培训计划并实施。结果培训后儿科护士处于准备阶段、行为阶段和维持阶段的比例高于培训前,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其中护士人文关怀理念和感知提升较多。结论开展基于跨理论模型的人文关怀培训,可以提升儿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进而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护士 跨理论模型 培训模式 人文关怀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护士入职第一年的工作体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孔燕 于桂玲 +1 位作者 张广桦 尹相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2,8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入职第1年的工作体验,以期为新入职儿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7月,目的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2017年7月份入职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其进...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入职第1年的工作体验,以期为新入职儿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7月,目的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2017年7月份入职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其进行访谈,以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新入职儿科护士第1年工作体验可归纳为独立上岗前、独立上岗初期、独立上岗稳定期三个时期。在独立上岗前,提炼出4个主题,即职业困惑、理论及技能缺乏、沟通障碍、焦虑与恐惧;在独立上岗初期,提炼出3个主题,即紧张与压力、角色初步适应、被信任感;在独立上岗稳定期,提炼出3个主题,即理论及技能储备增加、沟通能力增强、自我实现意识的萌生。结论医学院校教育者应重视并加强护生的儿科专科教育,护理管理者应规范儿科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岗位培训,营造良好的儿科护理工作环境,以促进新入职儿科护士尽快适应临床,稳定儿科护理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士 工作体验 适应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对母乳喂养障碍感知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6
9
作者 文娟 于桂玲 +1 位作者 孔燕 刘芙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9-9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对母乳喂养障碍感知的质性研究,为母乳喂养促进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 目的系统评价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对母乳喂养障碍感知的质性研究,为母乳喂养促进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月发表的关于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对母乳喂养障碍感知的质性研究。使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7项原始研究,归纳组合成14个新的类别,并综合成4个主题:人员配置、环境和机构间支持协作对母乳喂养行为的限制;专业人员母乳喂养支持能力、认知以及团队间协作有待改善;家庭、社会文化和传统习俗对母乳喂养的压力;孕产妇个人因素、分娩因素和新生儿健康影响母乳喂养。结论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在促进母乳喂养过程中感知到存在多方面的障碍因素。建议改进培训方法和保健策略,促进妇幼保健专业人员母乳喂养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专业人员 母乳喂养障碍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