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对患者死亡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宁晓红
闫静
王友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9-954,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和国际医疗部4个科室,累积构成比分别为67.7%和62.7%。2019年涉及或实施安宁缓和医疗的临床科室数由2013年的7个增加至14个。与2013年相比,2019年死亡患者中接触到安宁缓和医疗的人数显著增加(P<0.001),更多的患者得到符合缓和医疗基本标准的人文关怀照顾(P<0.001);2019年离世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P=0.006)、实施心肺复苏(P=0.002)、接受气管插管(P=0.002)、接受有创机械通气(P<0.001)、接受侵入性操作(P<0.001)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缓和医疗的理念和实践使临终患者接受创伤性治疗的比例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缓和医疗
死亡
人文关怀
有创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离世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宁晓红
王友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为终末期患者的缓和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住院死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是否接触到缓和医...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为终末期患者的缓和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住院死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是否接触到缓和医疗及临终前诊治细节,如是否接受有创抢救措施、是否进行症状控制及是否进行心理、社会、灵性照顾等,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年住院总死亡人数244例,其中,男135例,女109例,平均年龄(65.9±16.4)岁(1 d~105岁)。肿瘤性疾病死亡人数112例(45.9%),非肿瘤性疾病死亡人数132例(54.1%)。有61例(25.0%)患者死亡前接触到缓和医疗,大多数分布于内科科室,以肾内科(100.0%)、消化内科(80.0%)、老年医学科(72.7%)为主;29例患者得到完善的缓和医疗照护,症状均得到控制,死亡前均未采用有创救治措施,有26例接受心理、社会、灵性照顾。与未接触到缓和医疗组相比,接触到缓和医疗组的死亡患者心肺复苏(0比20.2%;χ^(2)=13.009,P<0.001)、气管插管(3.3%比48.6%;χ^(2)=38.327,P<0.001)、有创机械通气比例(4.9%比47.5%;χ^(2)=33.895,P<0.001)明显下降,心理、社会及灵性照顾比例明显提高(54.1%比2.4%;χ^(2)=91.486,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对终末期患者的死亡有正向影响,缓和医疗服务可以使终末期患者更能获得心理、社会、灵性照顾,有创救治的使用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疗
死亡
终末期
症状
灵性照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戴晓艳
闫静
+1 位作者
王友培
宁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的终末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终前诊疗细节进行比较。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013年终末期患者36例、2019年终末期患者37例。2013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2.1±14.0)岁,晚期肿瘤19例。2019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8±15.3)岁,晚期肿瘤27例。相较于2013年患者,2019年患者临终前转入ICU(0比22.2%,P=0.008)、接受心肺复苏(0比16.7%,P=0.011)、气管插管(5.4%比36.1%,P=0.001)、有创机械通气(2.7%比33.3%,P=0.001)、全肠外营养(32.4%比61.1%,P=0.014)的比例均降低,接受缓和医疗会诊(29.7%比0,P<0.001)、得到人文关怀(40.5%比16.7%,P=0.024)的比例均升高。2019年患者中,相较于未接受缓和医疗会诊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者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更高(90.9%比19.2%,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推广和实践后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终末期患者死亡前接受有创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显著提高,死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缓和医疗
理念推广
会诊
死亡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对患者死亡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宁晓红
闫静
王友培
机构
中国
医学科
学院、北京协和
医学
院、北京协和
医院
老年
医学科
中国
医学科
学院、北京协和
医学
院、北京协和
医院
缓和
医学
中心
南宁市第一
人民医院
全科
医学科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9-954,共6页
文摘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和国际医疗部4个科室,累积构成比分别为67.7%和62.7%。2019年涉及或实施安宁缓和医疗的临床科室数由2013年的7个增加至14个。与2013年相比,2019年死亡患者中接触到安宁缓和医疗的人数显著增加(P<0.001),更多的患者得到符合缓和医疗基本标准的人文关怀照顾(P<0.001);2019年离世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P=0.006)、实施心肺复苏(P=0.002)、接受气管插管(P=0.002)、接受有创机械通气(P<0.001)、接受侵入性操作(P<0.001)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缓和医疗的理念和实践使临终患者接受创伤性治疗的比例明显下降。
关键词
安宁缓和医疗
死亡
人文关怀
有创救治
Keywords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death
humanistic care
traumatic treatment
分类号
R48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离世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宁晓红
王友培
机构
中国
医学科
学院、北京协和
医学
院、北京协和
医院
老年
医学科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6,共6页
基金
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教材立项(2022zlgc0503)。
文摘
目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为终末期患者的缓和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住院死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是否接触到缓和医疗及临终前诊治细节,如是否接受有创抢救措施、是否进行症状控制及是否进行心理、社会、灵性照顾等,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年住院总死亡人数244例,其中,男135例,女109例,平均年龄(65.9±16.4)岁(1 d~105岁)。肿瘤性疾病死亡人数112例(45.9%),非肿瘤性疾病死亡人数132例(54.1%)。有61例(25.0%)患者死亡前接触到缓和医疗,大多数分布于内科科室,以肾内科(100.0%)、消化内科(80.0%)、老年医学科(72.7%)为主;29例患者得到完善的缓和医疗照护,症状均得到控制,死亡前均未采用有创救治措施,有26例接受心理、社会、灵性照顾。与未接触到缓和医疗组相比,接触到缓和医疗组的死亡患者心肺复苏(0比20.2%;χ^(2)=13.009,P<0.001)、气管插管(3.3%比48.6%;χ^(2)=38.327,P<0.001)、有创机械通气比例(4.9%比47.5%;χ^(2)=33.895,P<0.001)明显下降,心理、社会及灵性照顾比例明显提高(54.1%比2.4%;χ^(2)=91.486,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对终末期患者的死亡有正向影响,缓和医疗服务可以使终末期患者更能获得心理、社会、灵性照顾,有创救治的使用明显减少。
关键词
缓和医疗
死亡
终末期
症状
灵性照顾
Keywords
palliative care
death
end-stage
symptoms
spiritual care
分类号
R48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戴晓艳
闫静
王友培
宁晓红
机构
中国
医学科
学院北京协和
医院
国际医疗部
南宁市第一
人民医院
全科
医学科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中国
医学科
学院北京协和
医院
老年
医学科
中国
医学科
学院北京协和
医院
缓和
医学
中心
出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基金
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教材立项(2022zlgc0503)。
文摘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的终末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终前诊疗细节进行比较。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013年终末期患者36例、2019年终末期患者37例。2013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2.1±14.0)岁,晚期肿瘤19例。2019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8±15.3)岁,晚期肿瘤27例。相较于2013年患者,2019年患者临终前转入ICU(0比22.2%,P=0.008)、接受心肺复苏(0比16.7%,P=0.011)、气管插管(5.4%比36.1%,P=0.001)、有创机械通气(2.7%比33.3%,P=0.001)、全肠外营养(32.4%比61.1%,P=0.014)的比例均降低,接受缓和医疗会诊(29.7%比0,P<0.001)、得到人文关怀(40.5%比16.7%,P=0.024)的比例均升高。2019年患者中,相较于未接受缓和医疗会诊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者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更高(90.9%比19.2%,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推广和实践后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终末期患者死亡前接受有创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显著提高,死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缓和医疗
理念推广
会诊
死亡状况
Keywords
end-of-life
palliative care
concept promotion
consultation
death status
分类号
R48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对患者死亡状况的影响
宁晓红
闫静
王友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离世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分析
宁晓红
王友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发展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变化
戴晓艳
闫静
王友培
宁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