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青岛地区60岁及以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8
1
作者 宋玉文 陈立震 +13 位作者 金文文 耿宁 张旸 杜水仙 赵本田 段建平 周永 毕春花 马磊 胡欣欣 张吉宏 孙建涛 谭杰 辛永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069,共9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其对骨骼和肾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青岛市即墨人民... 目的探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其对骨骼和肾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青岛市即墨人民医院接受TAF抗病毒治疗的60岁及以上CHB患者36例。所有患者接受TAF(25 mg/d)抗病毒治疗。收集患者基线期、48周病毒学指标、生化指标、尿蛋白电泳指标以及甲胎蛋白(AFP)、肝脏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测定(FibroScan)、骨密度测定数据。收集24周病毒学指标,生化指标,尿蛋白电泳指标。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治疗前后进行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36例CHB患者完成了24周随访。TAF治疗24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率为83.3%(30/36),与基线期77.8%(28/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55)。24周DBil(t=-2.42,P=0.02)、Cys C(t=-4.34,P<0.001)显著下降,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例CHB患者完成了48周随访。治疗48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率为94.4%(17/18),与基线期77.8%(14/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P=0.34);IBil(t=2.43,P=0.03)和TBA(Z=-2.24,P=0.03)均升高,腰椎(t=2.92,P=0.01)及股骨颈骨密度(t=2.42,P=0.03)T评分均升高,LSM水平降低(t=-2.31,P=0.03),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β2-MG、URBP、α1-MG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AF在60岁及以上CHB患者中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使更多CHB患者达到完全病毒学应答,未发现对肾脏造成损害,能够改善骨密度及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治疗结果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区40岁以上人群夏季维生素D水平现状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平 李风英 +6 位作者 李健 刘楠 丁勇 蔡妹群 胡伶平 楼慧玲 王晓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区40岁以上人群夏季体内维生素D(VitD)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10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590例年龄≥40岁人群,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取静脉血,采用Cobase 6000型电化学发光仪(瑞士,罗氏诊断)检... 目的调查广州市区40岁以上人群夏季体内维生素D(VitD)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10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590例年龄≥40岁人群,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取静脉血,采用Cobase 6000型电化学发光仪(瑞士,罗氏诊断)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日立-718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Ca)水平。结果590例年龄≥40岁人群中男性患者238例,25(OH)D平均水平为(57.09±24.06) nmol/L,女性患者352例,25(OH)D平均水平(53.71±22.63) nmol/L。其中男性VitD正常占24.79%,不足占34.45%,缺乏占33.19%,严重缺乏占7.56%;女性VitD正常占15.63%,不足占37.22%,缺乏占40.63%,严重缺乏占6.53%。广州市区40岁以上人群夏季以VitD缺乏和不足较常见,且男女两组总体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在8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25(OH)D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26、0.043)。结论本研究显示广州市区40岁以上人群夏季中25(OH)D不足和缺乏现象较普遍,且无性别差异,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25(OH)D水平显著低于男性。维生素D的摄人有必要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D不足 维生素D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中的耐药机制和抗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璐(综述) 崔恒(审阅) 朱秀红(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415,共6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已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以PARP抑制剂为代表的卵巢癌维持治疗已成为卵巢癌治疗的热点话题。PARP抑制剂通过其合成致死作用极大延长了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已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以PARP抑制剂为代表的卵巢癌维持治疗已成为卵巢癌治疗的热点话题。PARP抑制剂通过其合成致死作用极大延长了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在治疗中有相当一部分卵巢癌患者对PARP抑制剂产生耐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国内外聚焦于研究PARP抑制剂的耐药及其抗耐药机制,通过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等方法延缓甚至对抗PARP抑制剂的耐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PARP抑制剂的临床耐药机制及其应对其耐药的方法,为提高临床医生对PARP抑制剂耐药性的认知和合理用药,增强PARP抑制剂治疗的敏感性,以及提高卵巢癌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PARP抑制剂 耐药机制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苷通过肠道菌群和神经肽抑制OVX小鼠骨量丢失的机制探讨
4
作者 谢佑红 周天宇 +5 位作者 王金枝 王姜俨 周怡琳 唐琳 董群伟 孙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8-545,共8页
目的观察马钱子苷(Loganin)干预去卵巢(OVX)小鼠骨量、肠道菌群及神经肽的变化。方法28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VX组、Loganin低剂量组(Loganin-L)和Loganin高剂量组(Loganin-H),每组7只。Loganin-L组和Loganin-H组... 目的观察马钱子苷(Loganin)干预去卵巢(OVX)小鼠骨量、肠道菌群及神经肽的变化。方法28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VX组、Loganin低剂量组(Loganin-L)和Loganin高剂量组(Loganin-H),每组7只。Loganin-L组和Loganin-H组在OVX基础上分别予Loganin 5 mg/(kg·d)和20 mg/(kg·d)灌胃,SHAM组和OVX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持续12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取材,Micro-CT检测左侧股骨BMD、BV/TV、Tb.N及Tb.Sp;ELISA法检测血清中CTX、TRAP、P1NP、TNF-α、IL-6、IL-10、LPS、CGRP、SP、VIP、NPY水平;16 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粪便中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差异性。结果OVX组BMD、BV/TV、Tb.N、P1NP、IL-10、CGRP、SP、VIP、NPY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5,P<0.01),Tb.Sp、CTX、TRAP、TNF-α、IL-6、LPS显著增高(P<0.05,P<0.01)。Loganin-L组BMD、BV/TV、Tb.N、P1NP、IL-10、CGRP、SP、VIP、NPY较OVX组有升高趋势(P>0.05),Tb.Sp、CTX、TRAP、TNF-α、IL-6、LPS有降低趋势(P>0.05)。Loganin-H组BMD、BV/TV、Tb.N、P1NP、IL-10、CGRP、SP、VIP、NPY较OVX组显著增高(P<0.05),Tb.Sp、CTX、TRAP、TNF-α、IL-6、LPS显著降低(P<0.05)。在门水平,与SHAM组相比,OVX组Firmicutes/Bacteroidota(F/B)率显著降低(P<0.05),Loganin-L组F/B率较OVX组有升高趋势(P>0.05),Loganin-H组F/B率显著升高(P<0.05);在属水平,OVX组norank-f_Muribaculaceae丰度较SHAM组显著增加(P<0.05),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减少(P<0.05);较OVX组,Loganin-L组norank-f_Muribaculaceae丰度有降低趋势(P>0.05),Lactobacillus丰度有升高趋势(P>0.05),Loganin-H组norank-f_Muribaculaceae丰度显著减少(P<0.05),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增加(P<0.01)。结论Loganin呈剂量依赖性抑制OVX小鼠骨量丢失,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中norank-f_Muribaculaceae和Lactobacillus丰度、增加神经肽含量及降低炎症反应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马钱子苷 去卵巢小鼠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廓清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郝娟 邓浩 +9 位作者 张佳 王志启 梁旭东 王建六 胡浩 杨波 张学民 郭鹏 梁斌 李广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行盆腔廓清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及预后。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妇科行盆腔廓清术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肿瘤类型、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 目的:探讨行盆腔廓清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及预后。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妇科行盆腔廓清术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肿瘤类型、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1)5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27~68岁),45例(90.0%)为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以复发性子宫颈癌(35例,70.0%)为主;5例(10.0%)为初治局部晚期恶性肿瘤。(2)50例中行前盆廓清术、后盆廓清术、全盆廓清术的患者分别为17例、2例、3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31.7±18.1天,平均术中出血量2769.0±1929.3 ml,平均手术时间482.9±160.5分钟,平均住院费用115786.0±64485.1元。(3)34例(68.0%)出现早期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发热(64.0%);28例(56.0%)出现晚期并发症,主要为泌尿系感染(48.0%)。接受盆底功能重建的有8例患者中仅1例(12.5%)术后出现盆腹腔感染(并发症ClavienDindoⅡ级);未接受重建手术的患者42例,术后发生空盆腔综合征15例(37.5%)。(4)50例患者中失访6例,中位随访时间37.4个月(1~6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8.2个月(1~63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17.1个月(1~63个月)。随访期内11例术后复发(7例,29.2%)或未控(4例,16.7%),手术切缘均为阳性;11例死亡,手术切缘阳性9例(81.8%)。结论:盆腔廓清术多应用于复发性子宫颈癌,并发症较多但可控,盆底功能重建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空盆腔综合征的发生,切缘阳性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盆腔廓清术的临床价值和预后相关因素有待于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廓清术 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 空盆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kk2-/-小鼠研究贞术调脂胶囊调控β-catenin泛素化的成骨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平 李风英 +5 位作者 杨国柱 韩晓蕊 陈镇秋 何伟 洪郭驹 郭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6-1731,共6页
目的观察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2敲除(Mekk2-/-)小鼠的表型变化以及贞术调脂胶囊(FTZ)含药血清对MEKK2表达影响,探讨FTZ对MEKK2-β-catenin通路以及β-catenin去泛素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ekk2-/-小鼠,通过MicroCT检测其与野生型的表... 目的观察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2敲除(Mekk2-/-)小鼠的表型变化以及贞术调脂胶囊(FTZ)含药血清对MEKK2表达影响,探讨FTZ对MEKK2-β-catenin通路以及β-catenin去泛素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ekk2-/-小鼠,通过MicroCT检测其与野生型的表型差别;通过FTZ干预Mekk2-/-小鼠和野生型的成骨细胞,运用Western blot观察对β-catenin磷酸化水平的作用;通过FTZ与FGF2干预野生型小鼠原代细胞,观察对MEKK2磷酸化水平的作用;通过C3H10T1/2细胞转染后进行FTZ和Wnt3a干预,观察β-catenin活性变化。结果Mekk2-/-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BV/TV、Tb.N、Tb.Th值均较后者降低(P<0.05),Tb.sp无差异变化(P>0.05)。FTZ含药血清增强了野生型小鼠细胞β-catenin的磷酸化水平(P<0.05),但是在Mekk2-/-小鼠细胞中则明显降低(P<0.05)。FTZ含药血清和FGF2干预后的原代细胞中,p-MEKK2/3表达水平均比不干预时细胞增强(P<0.05),且二者提高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FTZ含药血清和Wnt3a均促进β-catenin活化,而FTZ含药血清和Wnt3a共同干预细胞后,可见β-catenin活化程度更高,效果呈累加效应(P<0.05)。结论FTZ通过激活MEKK2通路,独立于Wnt经典通路促进β-catenin的去泛素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 β-catenin泛素化 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TH(1-34)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平 邢强强 +6 位作者 洪郭驹 杨国柱 刘楠 孙伟珊 胡伶平 邓伟民 马承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1-945,共5页
目的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及其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Micro-CT和生物学技术检测rh PTH(1-34)对GIOP的防治作用。方法 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 目的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及其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Micro-CT和生物学技术检测rh PTH(1-34)对GIOP的防治作用。方法 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和甲强龙+rh PTH(1-34)组(试验组)。分别对股骨近端行Micro-CT检查、组织病理染色,测定Wnt10b、β-catenin蛋白表达;提取模型BM-SCs,经rh PTH(1-34)干预后,行ALP和茜素红染色。结果在Micro-CT中,试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BV/TV、Tb.Th、Tb/N降低,Tb/sp升高(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试验组骨小梁骨质改善,局部性修复;茜红素染色中,试验组可见骨小梁密度较模型组高、骨小梁形态较好,骨组织中Wnt10b、β-caten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GIOP大鼠模型提取BMSCs予BMP-2诱导,经rh PTH(1-34)干预后,ALP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试验组成骨增强(P<0.05)。结论 rh PTH(1-34)可通过增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成骨因子Wnt10b、β-catenin防治GIOP,改善微观骨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rhPTH(1-34) Β-CATENIN Wnt10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胞苷不同诱导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彩曌 初晓霞 +7 位作者 于红艳 杨恩芹 王玲 邓秀芝 冉学红 王丽青 赵春亭 刘晓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5-1013,共9页
目的:探讨相同总剂量下阿扎胞苷(Aza)标准用药(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长疗程(调整剂量组)不同诱导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3例采用Aza治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 目的:探讨相同总剂量下阿扎胞苷(Aza)标准用药(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长疗程(调整剂量组)不同诱导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3例采用Aza治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标准剂量组50例患者,Aza按标准用药剂量75 mg/(m^(2)·d)给药7 d,调整剂量组53例患者,按100 mg/d给药7-12 d(按患者单疗程标准用药总量计算用药天数),两组患者均可Aza单药或联合用药,分析Aza不同诱导方案对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影响。在两组内分别进行单药、联合BCL-2抑制剂和联合低剂量化疗亚组分析,进一步探讨Aza单药与Aza联合不同药物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结果:标准剂量组与调整剂量组间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总体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用药有效率较Aza单药更高(P<0.05),但联合BCL-2抑制剂与联合低剂量化疗间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BCL-2抑制剂较Aza单药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低剂量化疗较联合BCL-2抑制剂和Aza单药存在更高的骨髓抑制及肺部感染的风险(P<0.05)。Aza单药、联合BCL-2抑制剂和联合低剂量化疗间的1年总体生存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用药方案均可用于不能耐受强化疗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且总有效性及安全性相近。Aza联合低剂量化疗可使患者有效率提高,但也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与单药相比可能并不会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Aza联合BCL-2抑制剂较联合低剂量化疗在完全缓解、总体客观缓解率及总体生存方面相似,但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去甲基化 BCL-2抑制剂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9
作者 位菊峰 杨琳琳 +4 位作者 方辉 张雪茹 于剑虹 宋秀秀 费晓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2195-2198,共4页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6),...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软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黄体酮软胶囊治疗基础上口服滋肾育胎丸。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腰腹疼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保胎成功率、血清雌二醇、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中医证候与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7.65%)低于观察组有效率(88.89%);阴道止血时间以及腰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与疼痛评分,血清雌二醇、孕酮和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CG、雌二醇、孕酮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与疼痛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临床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性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育胎丸 黄体酮 先兆流产 黄体功能不足 孕激素 妊娠结局 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间质性肺疾病为主要表现的抗MDA5抗体相关皮肌炎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海燕 孟颖颖 +2 位作者 张俊 唐薪竣 胡莉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1-417,共7页
目的通过对以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为主要表现的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5,MDA5)抗体相关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分析,加深对该病的认... 目的通过对以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为主要表现的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5,MDA5)抗体相关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分析,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以ILD为主要表现且抗MDA5抗体阳性的DM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疗经过,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男2例,女6例,中位年龄54.5岁,其中5例符合无肌病性皮肌炎(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ADM)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皮疹(8例)、咳嗽(8例)、胸闷气促(8例)、乏力(6例)、进行性呼吸困难(4例)、发热(3例)、肌肉疼痛(3例)、肌力减退(3例)。动脉血气分析示6例有低氧血症。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障碍。2例行肌电图检查,其中1例呈肌源性损害。胸部CT主要表现为斑片影、实变影、网线影或磨玻璃影。入院后给予甲泼尼龙静滴,联合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5例患者存活,3例死亡。结论以ILD为主要表现的抗MDA5抗体相关DM患者通常进展快,预后不良。在疾病早期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各种免疫抑制剂有助于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ILD) 抗MDA-5抗体 皮肌炎(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晚期卵巢癌中的应用进展及争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秀红 张佳 +1 位作者 张燕(综述) 崔恒(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晚期卵巢癌患者即便接受了规范的治疗,仍有大多数患者以腹膜种植转移的形式复发进展并死亡。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在治疗和预防腹膜种植及控制恶性腹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对于HIPEC治疗晚期...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晚期卵巢癌患者即便接受了规范的治疗,仍有大多数患者以腹膜种植转移的形式复发进展并死亡。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在治疗和预防腹膜种植及控制恶性腹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对于HIPEC治疗晚期卵巢癌是否能延长生存期仍存在争议,证据较充分且认为HIPEC能增加晚期卵巢癌患者获益的治疗方式为间歇性肿瘤减灭术后联合HIPEC,以及HIPEC已作为卵巢源性弥漫性腹膜黏液癌病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在其他适应证、使用时机、用药方案、药物剂量、热灌注温度、灌注方式等方面尚不统一,本文从HIPEC的发展历史、机制、适应证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HIPEC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热灌注化疗 适应证 顺铂 灌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仰卧起坐练习对健康男青年动脉硬度的短时影响
12
作者 袁民绍 柯皓月 +2 位作者 刘晓然 周志雄 朱蔚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50-954,共5页
目的:观察单组仰卧起坐练习对健康男青年动脉硬度的短时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均衡交叉自身对照设计,15名健康男青年(21.3±2.2岁,身高177.3±6.6 cm,体重69.7±7.6 kg)进行空白对照(CON)和仰卧起坐(SIT-UP)实验。SIT-UP实验... 目的:观察单组仰卧起坐练习对健康男青年动脉硬度的短时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均衡交叉自身对照设计,15名健康男青年(21.3±2.2岁,身高177.3±6.6 cm,体重69.7±7.6 kg)进行空白对照(CON)和仰卧起坐(SIT-UP)实验。SIT-UP实验中受试者进行运动前基线(Baseline,BL)动脉硬度测量后进行一组40个仰卧起坐练习,在运动结束后即刻(0 min)、20 min和40 min对动脉硬度进行重复测量。CON实验中受试者除了配合在相应时间点进行指标测量外一直保持静坐。SIT-UP和CON实验相隔7天。动脉硬度用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评价。结果:CON实验中受试者的CAVI值在BL、0 min、20 min和40 min四个时间点上无显著性变化,分别为6.6±0.7,6.6±0.6,6.6±0.8和6.5±0.7;但SIT-UP实验中受试者的CAVI从BL的6.5±0.5明显下降至0 min的6.0±0.6,20min的6.1±0.5,随后回升至40 min的6.3±0.5。在时间点0 min上,受试者于SIT-UP实验中的CAVI值明显低于CON(P<0.05)。结论:单组仰卧起坐练习可使健康男青年动脉硬度出现一过性的下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度 仰卧起坐 抗阻练习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3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林 杨莹 +5 位作者 隋佳佳 陈晓红 文国容 陈永艳 晏文 罗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 :将52例斑秃患者分为活动期组18例,稳定期组34例;局限型斑秃组41例,重型斑秃组11例。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 :将52例斑秃患者分为活动期组18例,稳定期组34例;局限型斑秃组41例,重型斑秃组11例。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2组PBMCs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PBMCs中FOXP3蛋白表达均值为1.33±0.66,斑秃患者活动期组为0.45±0.34,稳定期组为0.80±0.4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9,P<0.05);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斑秃活动期组低于稳定期组(P<0.05)。重型斑秃组FOXP3蛋白表达均值为0.41±0.26,局限型斑秃组为0.75±0.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7,P<0.05);且重型斑秃组和局限型斑秃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型斑秃组低于局限型斑秃组(P<0.05)。斑秃患者PBMCs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与斑秃病情的严重程度(SALT)呈负相关(r=-0.33,P<0.05)。结论:斑秃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斑秃的细胞免疫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转录因子 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黄曲霉菌感染一例
14
作者 江泽宇 江志论 +1 位作者 孙孟琦 潘舒涵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198,共3页
黄曲霉菌属于曲霉科,是仅次于烟曲霉菌的第二大曲霉病诱发菌,多发于肺、鼻窦、眼,肾盂感染罕见。本例患者因黄曲霉菌感染肾盂诱发急性肾衰竭。使用两性霉素B局部及全身用药,治疗效果好,肾功能恢复。
关键词 黄曲霉菌 肾盂 感染 两性霉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乙酸的原位生成及其氧化3,4-二甲氧基苯乙酮的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褚雪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9-1453,共5页
木质素的氧化转化对生物质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具有典型木质素结构单元特征的3,4-二甲氧基苯乙酮(DMA)作为木质素模型物,详细调查了过氧乙酸作为氧化剂对DMA进行Baeyer-Villiger反应的氧化性质,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及其... 木质素的氧化转化对生物质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具有典型木质素结构单元特征的3,4-二甲氧基苯乙酮(DMA)作为木质素模型物,详细调查了过氧乙酸作为氧化剂对DMA进行Baeyer-Villiger反应的氧化性质,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及其性质。探讨过氧酸氧化DMA的反应动力学,计算了反应级数和反应活化能。研究了原位生成的过氧乙酸氧化反应中水、乙酸酐、溶剂和温度等影响因素对MBA氧化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酸 Baeyer-Villiger反应 3 4-二甲氧基苯乙酮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