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景观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应用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群 马晓燕 +1 位作者 甘宇亮 胡振彪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2期254-256,259,共4页
为了全面、综合地安排城市空间,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对城市景观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对城市景观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数据三库(DEM、DOM、DLG)一体化管理的功能,并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W)在VRMAP软件下建立三维城市模型。利... 为了全面、综合地安排城市空间,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对城市景观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对城市景观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数据三库(DEM、DOM、DLG)一体化管理的功能,并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W)在VRMAP软件下建立三维城市模型。利用航空相片,通过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及正射影像(DOM),两者通过地理坐标叠加套合,生成地表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编辑和贴纹理,建筑物顶面的纹理可以从航空像片及DOM上提取,侧面的纹理要用数码相机在实地拍摄。对于独立地物(如树、电杆、花坛等)可用VRMODEL或3DMAX单独建立,力求形象逼真。对于建筑物、街道(包括路坎)、独立地物(包括树、路灯、花坛等)、三维注记等,将三维模型与地表模型精确套合,在统一的坐标体系中逼真表现三维景观,从而为三维空间信息的查询和分析奠定了基础。对城市实体的数据进行采集与数字建模,并将三维城市景观模型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评价,城市景观设施查询等领域,建立三维可视化应用系统,实现对应用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操作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切实可行,所形成的城市景观三维系统能够实现对城市景观的规划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 三维模型 可视化 数据库 山东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崂山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2
作者 赵群 陈建平 甘宇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4期285-287,共3页
针对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给城市规划和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对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出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卫星遥感(RS)技术等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审... 针对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给城市规划和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对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出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卫星遥感(RS)技术等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审批业务,实现网络化、可视化的交互管理,以及信息的方便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系统采用Oracle 9i+SDE的技术组合基于Geodatabase的概念组织和管理数据,通过各种方式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基础空间数据库成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成为各行业的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基础,从而实现准确、高效以及高度共享空间数据库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Ni(Ⅱ)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及微生物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登志 刘海涛 +2 位作者 伍洋伯 崔锡钦 季军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148,共11页
Cu(Ⅱ)和Ni(Ⅱ)广泛存在于各类工业废水中。为促进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在高氨氮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本文考察了Cu(Ⅱ)、Ni(Ⅱ)对厌氧氨氧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ANAMMOX-UASB)反应器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的... Cu(Ⅱ)和Ni(Ⅱ)广泛存在于各类工业废水中。为促进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在高氨氮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本文考察了Cu(Ⅱ)、Ni(Ⅱ)对厌氧氨氧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ANAMMOX-UASB)反应器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的影响,分析了anammox反应中硝酸盐还原酶(NR)、亚硝酸盐还原酶(NiR)、肼合成酶(HZS)和肼氧化酶(HZO)的活性变化,揭示了Cu(Ⅱ)、Ni(Ⅱ)对anammox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在氮容积负荷(NLR)为1.50 kg·m^(-3)·d^(-1)条件下,Cu(Ⅱ)、Ni(Ⅱ)对anammox的抑制阈值分别为2.0和1.0 mg·L^(-1),此浓度下anammox污泥的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分别下降56.21%和58.71%,但厌氧氨氧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反应器(ANAMMOX-UASB)仍具有稳定脱氮性能,氮去除效率(NRE)分别为81.65%和83.24%。4.0 mg·L^(-1) Cu(Ⅱ)和2.0 mg·L^(-1) Ni(Ⅱ)分别导致ANAMMOX-UASB的NRE下降至17.09%和22.07%。解除Cu(Ⅱ)、Ni(Ⅱ)胁迫后,ANAMMOX-UASB脱氮性能均成功恢复,恢复期分别为20和54 d,但SAA仅恢复至5.62和4.90 mg·g^(-1)·h^(-1),为初始状态的42.29%、37.81%。Ni(Ⅱ)对anammox的抑制主要归因于对功能酶NiR活性的负面作用,2.0 mg·L^(-1) Ni(Ⅱ)使NiR活性降低40.00%;Cu(Ⅱ)对4种功能酶未产生明显抑制,4.0 mg·L^(-1) Cu(Ⅱ)仅使HZS活性降低10.00%。厌氧氨氧化菌(AnAOBs)通过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EPS)可有效抵抗Cu(Ⅱ)胁迫,但无法有效应对Ni(Ⅱ)胁迫。Cu(Ⅱ)、Ni(Ⅱ)的添加引起Candidatus Brocadia和Candidatus Jettenia之间生态位变化,Candidatus Jettenia对Cu(Ⅱ)、Ni(Ⅱ)具有更强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Cu(Ⅱ) Ni(Ⅱ)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取样间隔的Barton标准JRC表征公式推导研究
4
作者 王刚 陈明瑞 +5 位作者 刘廷方 王长盛 吴学震 管辉 陈慧源 管尚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60,共9页
目的为实现结构面粗糙度(JRC)的精确表征,本文选用粗糙度统计参数中的一阶导数均方根Z_(2)表征二维节理轮廓线粗糙度JRC2D。方法首先,使用Photoshop对10条Barton标准轮廓线分别开展修补断点、去除杂点、增强像素等图像优化工作,并将轮... 目的为实现结构面粗糙度(JRC)的精确表征,本文选用粗糙度统计参数中的一阶导数均方根Z_(2)表征二维节理轮廓线粗糙度JRC2D。方法首先,使用Photoshop对10条Barton标准轮廓线分别开展修补断点、去除杂点、增强像素等图像优化工作,并将轮廓线图像导入Matlab中,提取各轮廓线在不同取样间隔SI下的坐标数据,计算各条Barton标准JRC轮廓线在不同SI下的Z_(2)值;然后分析SI对Z_(2)的影响,基于Z_(2)随SI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对各组数据的Z_(2)值、SI值进行指数函数拟合推导,调整拟合式参数后与JRC值进行回归拟合。结果获取了适用于SI∈[0.1 mm,2.0 mm]的JRC2D表征新公式,并引入参数JRCP对新公式的精确性进行验证,通过对比本文JRC-Z_(2)与前人JRC表征公式的计算结果,分析各条轮廓线的JRCP值变化规律。结论本文提出的考虑取样间隔的JRC-Z_(2)表征公式在其适用范围SI∈[0.1 mm,2.0 mm]内精确性更高,新公式更真实地表征了Barton标准JRC轮廓线的粗糙特性,研究成果可为准确评估结构面粗糙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on标准轮廓线 结构面粗糙度 取样间隔 一阶导数均方根 指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市内四区城镇地籍更新测量的实践研究
5
作者 路平社 刘延勇 夏春初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介绍了青岛市市内四区城镇地籍更新测量的基本情况,对于城镇地籍更新测量中遇到的已发证宗地、无证宗地、自然地块、住宅小区等权属调查问题提出了"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解决办法,并就遇到的其他问题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力... 介绍了青岛市市内四区城镇地籍更新测量的基本情况,对于城镇地籍更新测量中遇到的已发证宗地、无证宗地、自然地块、住宅小区等权属调查问题提出了"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解决办法,并就遇到的其他问题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工程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青岛市市内四区地籍更新测量对国内其他城镇的地籍更新测量具有一定的参照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籍更新测量 控制测量 界址点 图根控制测量 质量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崂山地区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菊春燕 王治良 +3 位作者 刘真 刘建昌 谭长伟 贾永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0-458,共9页
青岛崂山地区一直都存在着地质灾害及隐患,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更是加剧了改造环境的人类工程地质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崂山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的存在,而且增强了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 青岛崂山地区一直都存在着地质灾害及隐患,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更是加剧了改造环境的人类工程地质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崂山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的存在,而且增强了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区内地质灾害隐患更是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有些已经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区内开展地质灾害研究,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青岛崂山区为实证,针对旅游背景条件下地质灾害隐患存在区域已经建立的灾害监测系统,对监测数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和气候因素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强降雨仍然是灾害引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与隐患的存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本文为崂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地质灾害变形方面的参考资料,并为旅游地区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质灾害研究拓宽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灾害 变形监测 气候因素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基岩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探索与理论技术创新——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窦衍光 印萍 +13 位作者 陈斌 薛碧颖 王蜜蕾 邹亮 胡睿 徐刚 岳保静 宋维宇 林曦 董杰 付佳妮 徐锐 何松 林琴岗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共9页
城市地质工作是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阐述了青岛市城市地质工作定位、服务成效、理论和技术创新以及未来青岛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2018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 城市地质工作是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阐述了青岛市城市地质工作定位、服务成效、理论和技术创新以及未来青岛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2018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青岛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在服务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论证、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实现了滨海基岩城市地质调查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强化城市地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作用,加强监测预警与实现多网融合,有效解决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地质问题,是青岛城市地质调查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调查 滨海基岩城市 国土空间规划 地下空间资源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滨海海积淤泥水泥土力学性能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鹏 聂宁 +3 位作者 刘强 郝胜利 吴邵芳 杨俊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4-679,共6页
为研究青岛滨海及环胶州湾地区海积淤泥形成的水泥土的力学性能及变形特性,开展了一系列配合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尺寸对水泥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大,近似呈双曲线关系,利用水泥土中总的... 为研究青岛滨海及环胶州湾地区海积淤泥形成的水泥土的力学性能及变形特性,开展了一系列配合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尺寸对水泥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大,近似呈双曲线关系,利用水泥土中总的灰水比和任意时间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可预测水泥土的长期强度。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加而增大,呈线性相关,可通过经验公式进行预测。在使用高抗硫酸盐水泥时,当其掺入比超过15%时才能起到明显的抗侵蚀作用。此外应该适当提高水灰比以获得更高的水泥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积淤泥 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配合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源勘察与热源井设计工程实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谭长伟 王继轲 +2 位作者 董太稳 常季青 刘红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9-105,共7页
地下水换热系统是1种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的新兴环保、节能的中央空调系统。通过青岛某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地下水水源的勘探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求取水文地质参数、热源井设计和预测运营水位变化幅度的方法,同时指出了热源井设计的关键... 地下水换热系统是1种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的新兴环保、节能的中央空调系统。通过青岛某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地下水水源的勘探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求取水文地质参数、热源井设计和预测运营水位变化幅度的方法,同时指出了热源井设计的关键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3a运行实践表明,该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良好,水质、水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未出现不均匀沉降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该系统比采用地埋管换热系统节省造价2/3,比中央空调系统节能50%以上,具有工期短、造价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换热系统 水源勘察 数值模拟 热源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uickBird卫星影像阴影的青岛市建筑物高度提取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蓉 李丹 乔相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81-283,316,共4页
在分析QuickBird卫星影像阴影与建筑物实际高度关系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根据影像建筑物阴影长度来估算城市建筑物高度的原理与方法,并以青岛市金华路街道办为例,较为准确地得到了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高度的中误差可达±0.5 m,显示... 在分析QuickBird卫星影像阴影与建筑物实际高度关系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根据影像建筑物阴影长度来估算城市建筑物高度的原理与方法,并以青岛市金华路街道办为例,较为准确地得到了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高度的中误差可达±0.5 m,显示出卫星遥感在城市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卫星遥感影像 阴影 建筑物高度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QDCORS)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九宴 张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3-927,共5页
采用GAMIT/GLOBK软件,联合16个IGS站,处理青岛市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QDCORS)2014~2015年2a的观测数据,获取ITRF2008下区域网解,并进行坐标时间序列分析,得到QDCORS基准站总体位置变化趋势与周边陆态网站点一致,水平速度33.66 mm/a,方向... 采用GAMIT/GLOBK软件,联合16个IGS站,处理青岛市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QDCORS)2014~2015年2a的观测数据,获取ITRF2008下区域网解,并进行坐标时间序列分析,得到QDCORS基准站总体位置变化趋势与周边陆态网站点一致,水平速度33.66 mm/a,方向为E19.62°S;通过固定1个基准站为参考,求得其他基准站的水平相对速度在1mm/a左右,垂直相对速度低于5mm/a。结合基准站周边环境情况分析异常站点的成因,初步确定造成QDCORS基准站异常的主要因素是多路径效应、工程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IT/GLOBK 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 位置时间序列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新机场建设耕作层土壤质量评价与剥离深度的确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曲雪光 孙义晓 傅希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206,214,共6页
[目的]探索青岛市新机场耕作层土壤剥离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并根据土壤质量等级确定耕作层土壤剥离深度,为编制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方案提供基础。[方法]依据指标设计原则,对耕作层土壤剥离理念及其目标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土壤质量评价指... [目的]探索青岛市新机场耕作层土壤剥离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并根据土壤质量等级确定耕作层土壤剥离深度,为编制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方案提供基础。[方法]依据指标设计原则,对耕作层土壤剥离理念及其目标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隶属度模型评价土壤肥力,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土壤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状况,采用SQI指数对土壤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划分土壤质量等级,从而确定耕作层土壤剥离深度。[结果]1,3,4,5,8,11,12号采样点耕作层土壤质量等级为一级,2,6,9号采样点耕作层土壤质量等级为二级,7,10号采样点耕作层土壤质量等级为为三级。[结论]一级土壤质量最好,耕作层平均厚度为20cm。建议的土壤剥离深度为30cm;二级土壤质量较好,耕作层平均厚度为20cm,建议对新机场建设项目损毁占用土地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土壤剥离深度为20cm;三级土壤质量中等,耕作层平均厚度为20cm,选择性的对新机场建设项目损毁占用土地的部分优质耕作层土壤按层次剥离,土壤剥离深度为1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 土壤剥离 质量评价 指标构建 剥离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锚锭板桩全回收基坑支护技术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鹏 刘强 +1 位作者 杨俊杰 吴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8-232,共5页
针对基坑工程中支护构件浪费、环境污染及高碳排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钢管锚锭板桩全回收基坑支护技术并介绍了支护体系构成。实施了钢管锚锭板桩的大型缩尺模型试验,通过摄影测量技术(DIC和DPA)对模型板桩和管桩在开挖过程中的位移进行... 针对基坑工程中支护构件浪费、环境污染及高碳排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钢管锚锭板桩全回收基坑支护技术并介绍了支护体系构成。实施了钢管锚锭板桩的大型缩尺模型试验,通过摄影测量技术(DIC和DPA)对模型板桩和管桩在开挖过程中的位移进行观测。试验结果表明:管桩的锚拉作用对结构位移具有显著限制,增加单位宽度的管桩数量可有效减小位移,管桩顶部的最大位移与开挖深度呈双曲线关系。模型地基的变形破坏形式与管桩至板桩的间距有关,随间距增加,破坏形态从管桩与板桩同时倾斜,到沿管桩位置滑裂,再到沿与板桩距离开挖深度约1.5倍的地表滑裂。开挖过程中管桩与板桩的桩顶变形基本协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锚锭板桩 全回收 基坑支护技术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市区第四系层序的划分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邵万强 陆晓燕 张敬志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通过采用适合城市的多种第四系研究方法及手段,确定了青岛市市区第四系层序的划分;并与区域地层进行对比,在厘定组级地层单位的基础上,按岩性组合划分了层级地层单位,并确定了惟一地层序号。我们研究成果在满足工程勘察数据库建设需要... 通过采用适合城市的多种第四系研究方法及手段,确定了青岛市市区第四系层序的划分;并与区域地层进行对比,在厘定组级地层单位的基础上,按岩性组合划分了层级地层单位,并确定了惟一地层序号。我们研究成果在满足工程勘察数据库建设需要的同时,丰富了地区性基础地质研究,也为行业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地层划分 地层序号 数据库 第四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鄱阳湖面积监测及其与水位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辉 陈振 +3 位作者 冯超帆 张通 赵学晶 张兆旭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6,共9页
湖泊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湖泊水域的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近年来多次出现洪旱灾害现象,因此对鄱阳湖进行动态监测意义重大。文章以2000—2021年鄱阳湖175期Landsa... 湖泊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湖泊水域的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近年来多次出现洪旱灾害现象,因此对鄱阳湖进行动态监测意义重大。文章以2000—2021年鄱阳湖175期Landsat影像作为数据源,对比分析了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自动水体提取指数(automated water extraction index,AWEI)、谱间关系法(spectrum photometric method,SPM)这4种水体提取方法,优选最适宜鄱阳湖的水体提取模型;利用175期面积数据分析了鄱阳湖2000—2021年面积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年内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结合2009—2013年和2017—2018年同时期的50组水位数据,建立面积-水位关系模型。结果表明:①AWEI模型提取水体精度优于其他3种,该文最终选用AWEI进行鄱阳湖水体提取;②鄱阳湖面积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丰水季面积年际波动大,枯水季较平缓;③棠荫水位站湖泊面积-水位分段线性模型为最佳模型,从而可以根据鄱阳湖区域的实时水位观测值对水体覆盖面积进行预测,以弥补云雨天气时利用可见光遥感手段难以监测到湖泊水体淹没情况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LANDSAT 水体提取 面积变化 面积-水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上地下一体化线性工程选址论证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超 吕三和 +2 位作者 周圣川 乔新 刘鹏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1,共6页
针对线性工程因线路长、范围广、自然环境复杂的特点,导致规划论证阶段难以快速掌握沿线自然条件的问题,本文以实景三维数据作为地上空间基底、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作为地下空间基底、专题数据作为数据要素底板,构建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的三... 针对线性工程因线路长、范围广、自然环境复杂的特点,导致规划论证阶段难以快速掌握沿线自然条件的问题,本文以实景三维数据作为地上空间基底、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作为地下空间基底、专题数据作为数据要素底板,构建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的三维空间场景,并基于三维场景制定了线性工程三维选址论证分析的流程方法。以青岛规划高速公路为例,三维选址论证分析可快速掌握沿线的地上实景现状、地下地层断裂构造及各类专题要素等情况,有效提高了线性工程选址论证的效率和质量,为线性工程提供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的三维选址论证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地下一体化 线性工程 选址论证 实景三维 三维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对软土基坑边坡开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强 高立群 +2 位作者 赵民 李效臣 彭庄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3,共8页
强夯置换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而将其作为基坑支护的相关研究却鲜有报道。通过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不同强夯置换率、基坑边坡坡率条件下,强夯置换后软土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位移规律。通过构... 强夯置换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而将其作为基坑支护的相关研究却鲜有报道。通过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不同强夯置换率、基坑边坡坡率条件下,强夯置换后软土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位移规律。通过构建墩土合并计算、墩土分开计算、墩土耦合3种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水平位移向四周呈辐射式递减,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一致且吻合度较高;坡体稳定系数随置换率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在墩与土之间加入界面单元提高了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墩土耦合 模型试验 基坑开挖 数值模拟 滨海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作用下淹没单桩与群桩基础周围海床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亦鹏 朱成浩 +3 位作者 孙元 王仁刚 李祺恒 武闻禹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82,共12页
海底桩基础在海洋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淹没桩基础结构局部冲刷问题的研究较少。基于一系列实验室水槽试验,研究了在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下淹没单桩和群桩基础周围的局部冲刷问题,分析了局部冲深历时特性、影响因素及冲刷坑形态特... 海底桩基础在海洋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淹没桩基础结构局部冲刷问题的研究较少。基于一系列实验室水槽试验,研究了在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下淹没单桩和群桩基础周围的局部冲刷问题,分析了局部冲深历时特性、影响因素及冲刷坑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桩基础,床粗糙度K_(d)的增大削弱了波流工况的差异,当结构比K_(h)在1.00~2.33范围内时,相对时间尺度T_(c)逐渐增大,而当K_(h)>2.33时,T_(c)开始减小。对于群桩基础,群桩的冲刷深度历时特性与单桩相似,但排列的群桩对桩基底部水流的紊动有抑制作用,并且在桩间距系数K_(sp)较小时形成整体冲刷坑,在K_(sp)较大时局部冲刷坑有逐渐分离的趋势;随着K_(h)和K_(sp)的增加,T_(c)增大,但K_(sp)的增加使T_(c)的增长速率减小。提出采用K_(h)、K_(d)、K_(sp)预测平衡冲刷深度的修正方程,可较准确地预测文中试验中波流作用下单桩与群桩基础的平衡冲刷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流作用 桩基础 冲刷坑形态 时间尺度 平衡冲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性场地形成的水泥土的劣化研究 被引量:58
19
作者 杨俊杰 孙涛 +1 位作者 张玥宸 苗佳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8,共9页
水泥土等加固体的劣化可以分为场地环境变化引起已有加固体的劣化问题和在腐蚀性场地形成的加固体的劣化问题。前一个问题是加固体形成一段时间后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受到侵蚀的问题;后者是加固体在腐蚀性环境中产生强度的同时发生劣化的... 水泥土等加固体的劣化可以分为场地环境变化引起已有加固体的劣化问题和在腐蚀性场地形成的加固体的劣化问题。前一个问题是加固体形成一段时间后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受到侵蚀的问题;后者是加固体在腐蚀性环境中产生强度的同时发生劣化的问题。为了研究加固体在腐蚀性场地的劣化问题,开发了一种能够近似模拟加固体形成环境的养护装置。在试样筒中制备加固体后立即将加固体连同试样筒置于养护筒,并只允许加固体顶面与腐蚀性环境接触,达到一定龄期后实施微型贯入试验及化学成分分析试验,初步研究了海水及其压力对滨海沉积软土场地形成的水泥土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环境下水泥土的劣化进展较快;劣化深度有随水压力增大的趋势;劣化的发生与Ca2+的溶出有关,Ca2+浓度随水泥土深度的变化趋势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海相黏土 劣化 CA2+ 海水环境 微型贯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QC软件用于GPS控制网数据质量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魏二虎 王中平 +3 位作者 龚真春 路平社 安治国 孟晓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共4页
在分析影响GPS观测数据质量和GAM IT/GLOBK数据处理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通过TEQC数据质量检测软件和基线解算质量控制指标,研究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数据质量的检测方法,并以三级GPS大地控制网观测数据为例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测和评定。
关键词 GPS 数据质量检测 TEQC 基线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