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射制冷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喜慧 陈萌 +2 位作者 窦跃杰 李纪伟 王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7,共6页
为了提高辐射制冷技术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开发和应用,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综述了辐射制冷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辐射制冷的基本原理,其次从原材料种类和结构设计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辐射制冷纺织品,概述了辐射制冷... 为了提高辐射制冷技术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开发和应用,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综述了辐射制冷功能纺织品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辐射制冷的基本原理,其次从原材料种类和结构设计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辐射制冷纺织品,概述了辐射制冷纺织品的设计思路及其在多个领域中的潜在应用,总结了辐射制冷纺织品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改性基材提升服用性能、引入环保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将是未来辐射制冷纺织品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纺织品 太阳辐射 红外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墨打印导电墨水及其智能电子纺织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航 王冰心 +2 位作者 宁新 曲丽君 田明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9-197,共9页
为进一步推动印刷电子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并拓宽智能电子纺织品的应用领域,简要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的电路印制过程和导电墨水组成;从当前喷墨打印技术中导电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导电墨水中金属系、碳系、高分子... 为进一步推动印刷电子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并拓宽智能电子纺织品的应用领域,简要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的电路印制过程和导电墨水组成;从当前喷墨打印技术中导电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导电墨水中金属系、碳系、高分子系导电组分的研究进展。以纺织基电子器件的柔性应用为出发点,主要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在柔性导电器件、智能传感和能源采集与转换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基于喷墨打印技术的智能电子纺织品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最后,对印刷电子技术的技术要素、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指出智能打印及柔性应用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子 喷墨打印 导电墨水 电子纺织品 柔性电路 智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除臭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妍霁 雷真 +4 位作者 窦跃杰 付刚 马建伟 崔爱华 李纪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2,共5页
为去除造口袋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异味和臭气,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活性炭(AC)浸轧于棉纤维表面,利用活性炭优异的吸附性,制备一种可用于造口袋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非织造布。对不同质量分数活性炭负载棉非织造布的形貌、化学结构、... 为去除造口袋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异味和臭气,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活性炭(AC)浸轧于棉纤维表面,利用活性炭优异的吸附性,制备一种可用于造口袋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非织造布。对不同质量分数活性炭负载棉非织造布的形貌、化学结构、热性能、透气性、力学性能和除臭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负载前后非织造布扫描电镜(SEM)照片以及热重分析(TGA)结果均证实活性炭成功负载到棉纤维表面,随着活性炭质量分数的增加,非织造布的透气性略有下降,但不影响棉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除臭实验结果表明,试样对氨气和醋酸的除臭率均大于80%,当负载活性炭质量分数为5.3%时,对氨气和醋酸的除臭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4.8%和94.1%,均符合JEC 301—2013《SEK标志纤维制品认证基准》标准规定,该活性炭负载棉非织造可与其他医用材料结合应用于造口袋除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非织造布 除臭 造口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低阻空气过滤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吉震 刘强飞 +6 位作者 何瑞东 吴韶华 何宏伟 宁新 周蓉 董湘琳 齐贵山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9-215,共7页
目前,空气过滤材料多存在过滤效率与过滤阻力不平衡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其品质因子,以近年来国内外纳米纤维膜、熔喷过滤材料以及耐高温针刺过滤材料的相关研究为基础,阐述了驻极体过滤材料、微纳结构过滤材料以及梯度结构化和后整理... 目前,空气过滤材料多存在过滤效率与过滤阻力不平衡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其品质因子,以近年来国内外纳米纤维膜、熔喷过滤材料以及耐高温针刺过滤材料的相关研究为基础,阐述了驻极体过滤材料、微纳结构过滤材料以及梯度结构化和后整理方法提高空气过滤材料过滤效率的研究进展;分析和讨论了驻极体材料电荷储存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空气过滤材料的驻极类型;系统总结了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比较了梯度结构化和后整理等方式提高材料过滤效率的优缺点。认为空气过滤材料的驻极化与微纳结构化将会是研究热点,在今后的空气净化领域应用中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熔喷材料 空气过滤 驻极体 微纳结构 高效低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SMS医用防护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与拒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吕艳如 苗大刚 周蓉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5期80-84,共5页
为了提高SMS(纺黏-熔喷-纺黏)抗静电性能与拒水性能,对SMS非织造布试样进行通过碳纳米管(CNT)、CAP-501抗静电剂浸渍处理和磁控溅射镀铜膜处理,然后测试样品的静水压值、表面比电阻和接触角。通过测试发现,加入CNT后,试样的抗静电性能... 为了提高SMS(纺黏-熔喷-纺黏)抗静电性能与拒水性能,对SMS非织造布试样进行通过碳纳米管(CNT)、CAP-501抗静电剂浸渍处理和磁控溅射镀铜膜处理,然后测试样品的静水压值、表面比电阻和接触角。通过测试发现,加入CNT后,试样的抗静电性能与拒水性能都获得改善与加强;加入CAP-501抗静电剂后,试样的抗静电性增强但拒水性能下降;镀铜后,试样抗静电性能加强,拒水性获得改善;3种处理方式中,抗静电性能及拒水性能皆提高的最佳处理方式效果为碳纳米管(CNT)浸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S医用防护非织造布 拒水性 抗静电性 浸渍处理 磁控溅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碳气凝胶及其在储能器件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志浩 宁新 明津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0-218,共9页
为提高生物质基碳气凝胶的电化学性能,促进其在储能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对储能器件领域用生物质基碳气凝胶材料进行了系统评述。首先介绍了目前制备生物质基碳气凝胶的主要方法,即凝胶炭化法、水热炭化法和直接炭化法,并对比分析了3种方... 为提高生物质基碳气凝胶的电化学性能,促进其在储能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对储能器件领域用生物质基碳气凝胶材料进行了系统评述。首先介绍了目前制备生物质基碳气凝胶的主要方法,即凝胶炭化法、水热炭化法和直接炭化法,并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分别总结了3类生物质基碳气凝胶在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储能器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未经改性的纯生物质基碳气凝胶以及通过金属掺杂和杂原子掺杂改性的复合生物质基碳气凝胶,并重点阐述了其材料设计和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生物质基碳气凝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指出提高原料利用率、改善整体环保性以及调控结构性能将会成为今后的热点方向,而生物质基碳气凝胶也势必将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电化学能源材料而得到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基碳气凝胶 储能器件 材料设计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纤维气凝胶制备及其辐射制冷性能
7
作者 谭文萍 张硕 +4 位作者 张倩 张寅 刘润政 黄晓卫 明津法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2,共10页
为拓展聚乳酸(PLA)气凝胶在辐射制冷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为原料,通过湿法纺丝制备立构PLLA/PDLA纤维,经氧化铝(Al_(2)O_(3))修饰和冷冻干燥技术获得结构稳定的PLLA/PDLA/Al_(2)O_(3)纤维气凝胶。对气... 为拓展聚乳酸(PLA)气凝胶在辐射制冷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为原料,通过湿法纺丝制备立构PLLA/PDLA纤维,经氧化铝(Al_(2)O_(3))修饰和冷冻干燥技术获得结构稳定的PLLA/PDLA/Al_(2)O_(3)纤维气凝胶。对气凝胶的形貌、化学结构、压缩力学性能、亲疏水性、辐射制冷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凝胶具有明显的孔洞结构,且纤维之间产生化学交联;在Al 2O 3修饰后,当气凝胶内Al_(2)O_(3)质量分数增加到15.0%时,纤维表面黏附更多的Al_(2)O_(3)颗粒,气凝胶水接触角下降至128.3°,仍保持良好疏水性能;在压缩应变为60%时,气凝胶应力达16.71 kPa;其户外辐射制冷测试显示,气凝胶平均反射率为81.91%,平均发射率为96.24%,展现出较强的红外辐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气凝胶 湿法纺丝 冷冻干燥 辐射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材料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明津法 黄晓卫 +2 位作者 宁新 潘福奎 左保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6,共7页
为深入了解丝素蛋白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现状,文章介绍了湿法纺丝、干法纺丝等制备丝素蛋白纤维类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纤维性能特点,发现湿法纺丝中纺丝液浓度普遍低于干法纺丝,且湿法纺丝过程中凝固浴对材料性能影响波动较大。冷冻... 为深入了解丝素蛋白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现状,文章介绍了湿法纺丝、干法纺丝等制备丝素蛋白纤维类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纤维性能特点,发现湿法纺丝中纺丝液浓度普遍低于干法纺丝,且湿法纺丝过程中凝固浴对材料性能影响波动较大。冷冻干燥法、盐析法、发泡法等制备丝素蛋白支架类材料,冷冻干燥法获得丝素蛋白支架孔隙率可高达99%。同时,对不同制备技术获得的丝素蛋白材料性能进行分析,综述了丝素蛋白材料在智能纺织品、生物医药、光电学器件等领域应用研究。指出可通过再生制备技术进行结构设计和材料功能化,可提升蚕丝的附加值和拓宽其应用领域,实现蚕丝产品的多元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纺丝 蚕丝 丝素蛋白 智能可穿戴 生物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VA基纤维空气过滤膜制备及过滤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路明磊 张倩 +4 位作者 吴立涛 王雪芳 黄晓卫 宁新 明津法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聚乙烯醇(PVA)和铝盐为纺丝原料,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A基复合纤维空气过滤膜,通过调整纺丝液中PVA、铝盐浓度等实现膜内纤维形貌、直径和孔隙率等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过滤效率测试仪等对纤维膜的结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 以聚乙烯醇(PVA)和铝盐为纺丝原料,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A基复合纤维空气过滤膜,通过调整纺丝液中PVA、铝盐浓度等实现膜内纤维形貌、直径和孔隙率等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过滤效率测试仪等对纤维膜的结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纺丝液质量分数的变化对纺丝形成的纤维形貌和直径影响显著;随着纺丝液中PVA和氯化铝(AlCl_(3))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树枝状形貌愈发明显;不同类型铝盐对PVA基复合纤维直径影响较大,但结晶度影响较小。此外,PVA/AlCl_(3)纤维膜的油性过滤效率最高,为97.20%,压降为24 Pa,表现出高效低阻性能,适于在空气过滤领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空气过滤 静电纺丝 高效低阻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咪唑型多孔左旋聚乳酸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双重净水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迪 王雪芳 +3 位作者 谭文萍 高国金 明津法 宁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126,共11页
为开发具有油水分离和吸附重金属离子双重功能的新型膜材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左旋聚乳酸(PLLA)纳米纤维膜,再依次采用溶剂诱导结晶和1-(3-氨基丙基)咪唑(API)修饰改性得到富咪唑型多孔PLLA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微观形貌、化学基团构成... 为开发具有油水分离和吸附重金属离子双重功能的新型膜材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左旋聚乳酸(PLLA)纳米纤维膜,再依次采用溶剂诱导结晶和1-(3-氨基丙基)咪唑(API)修饰改性得到富咪唑型多孔PLLA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微观形貌、化学基团构成、力学性能和润湿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研究了该纳米纤维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丙酮与水体积比为10∶1、丙酮/水混合溶液用量为0.4 mL/(mg纤维)、处理时间为150 s时,溶剂诱导结晶处理所得PLLA纳米纤维膜中多孔纤维的形貌最佳;API修饰改性并未对多孔纤维的形貌和直径产生过多影响,改性后PLLA纳米纤维膜表面出现的咪唑和酰胺基团能够有效改善其润湿性能,使静态水接触角下降了15.6°;与未改性PLLA纳米纤维膜相比,所制得富咪唑型多孔PLLA纳米纤维膜的脆性有所增加,但其断裂强度仍能达到未改性的PLLA纳米纤维膜断裂强度的96.6%,整体力学性能保持良好;利用该纳米纤维膜可实现有效油水分离,分离通量为1044.9 L/(m^(2)·h),分离效率可达99.1%,且其对铜离子吸附性能良好,在pH值为6的铜离子溶液中接触24 h后,对铜离子吸附量可达41.4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聚乳酸 多孔纤维 咪唑改性 油水分离 重金属离子吸附 静电纺丝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微纳米纤维复合抗菌空气滤材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锦苗 李纪伟 +3 位作者 陈萌 宁新 崔爱华 王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6,共8页
为制备一种绿色环保的抗菌空气过滤材料,在壳聚糖水刺非织造布(CS)的表面静电纺丝一层壳聚糖/聚氧化乙烯(CHI/PEO)纳米纤维膜,得到壳聚糖微纳米纤维复合空气滤材(CHI/PEO-CS)。对制备的CHI/PEO-CS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孔径分布... 为制备一种绿色环保的抗菌空气过滤材料,在壳聚糖水刺非织造布(CS)的表面静电纺丝一层壳聚糖/聚氧化乙烯(CHI/PEO)纳米纤维膜,得到壳聚糖微纳米纤维复合空气滤材(CHI/PEO-CS)。对制备的CHI/PEO-CS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孔径分布、透气性、过滤性能以及抗菌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CHI/PEO纤维直径随着PEO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当PEO质量分数为0.45%时,CHI/PEO纤维的成纤率最好,对应的纳米纤维直径为146 nm;CHI/PEO-CS对300 nm NaCl气溶胶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99.56%,对应压降为63 Pa;当壳聚糖水刺布表面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后,CHI/PEO-CS在改善其过滤性能的基础上依旧保持原水刺布较高的强力,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246.2 mm/s);此外,CHI/PEO-C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拦截率分别为99.97%和99.88%,显著高于纯CS水刺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水刺非织造布 纳米纤维 微纳复合 抗菌性能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纳米纤维改性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针刺毡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强飞 吴韶华 +4 位作者 杨吉震 周蓉 董湘琳 宋传波 沈照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52,共6页
为提高耐高温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PTFE/PPS)针刺毡的过滤效率,在其表面涂覆了不同质量分数的芳纶纳米纤维(ANF)分散液得到PTFE/PPS/ANF复合针刺毡,对其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孔径分布、透气性以及过滤性能进行研究... 为提高耐高温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PTFE/PPS)针刺毡的过滤效率,在其表面涂覆了不同质量分数的芳纶纳米纤维(ANF)分散液得到PTFE/PPS/ANF复合针刺毡,对其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孔径分布、透气性以及过滤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液成功引入到PTFE/PPS针刺毡表面后在针刺毡内部呈现微纳结构,其对针刺毡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PTFE/PPS/ANF复合针刺毡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过滤效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对于粒径为1.25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提高了37.9%,阻力仅有较少增加,针刺毡表面的纳米纤维膜在过滤过程中发挥了主要的过滤作用,基本实现了高效低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液 针刺毡 膜效应 高效低阻 过滤效率 聚四氟乙烯 聚苯硫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银/锌改性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萌 何瑞东 +3 位作者 程怡昕 李纪伟 宁新 王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7,共9页
为制备得到兼具抗菌和紫外线防护性能的空气过滤材料,以聚苯乙烯(PS)和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S/PVDF纳米纤维膜,并在其正反两面分别磁控溅射银(Ag)和锌(Zn)纳米涂层得到PS/PVDF/Ag/Zn复合纤维膜,并对其微观形貌... 为制备得到兼具抗菌和紫外线防护性能的空气过滤材料,以聚苯乙烯(PS)和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S/PVDF纳米纤维膜,并在其正反两面分别磁控溅射银(Ag)和锌(Zn)纳米涂层得到PS/PVDF/Ag/Zn复合纤维膜,并对其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孔径分布、透气性、过滤性能、紫外线防护性能以及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溅射功率为60 W,溅射总时间为8 min时,所制得的复合纤维膜对300 nm NaCl气溶胶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9.7%,压降为103 Pa,品质因子为0.056 Pa^(-1);此外,该复合纤维膜的紫外线防护系数可达到702.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带宽度分别为3.5和6.2 mm,表现出优异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和良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偏氟乙烯 静电纺丝 磁控溅射 空气过滤 紫外线防护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含量对聚乳酸/碳纳米管纤维过滤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硕 赵层层 +5 位作者 高国金 明津法 黄晓卫 王雪芳 王娜 宁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103,共6页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基聚乳酸(PLA)材料开发成为解决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借助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改变碳纳米管(CNTs)添加量,制备聚乳酸/碳纳米管(PLA/CNTs)纤维过滤膜,并对其形貌、聚集态结构、亲疏水性、过滤...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基聚乳酸(PLA)材料开发成为解决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借助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改变碳纳米管(CNTs)添加量,制备聚乳酸/碳纳米管(PLA/CNTs)纤维过滤膜,并对其形貌、聚集态结构、亲疏水性、过滤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LA/CNTs纤维粗细较均匀、表面光滑,且纤维直径随CNTs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纺丝液中CNTs质量分数从0.05%增加到0.85%时,纤维过滤膜应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接触角从130.4°下降到122.2°,纤维过滤膜仍表现出疏水特性。同时,PLA/CNTs纤维过滤膜对油性介质过滤效率明显优于盐性介质过滤效率,且对二者的过滤效率均超过90%,可以快速实现油水分离。可为PLA/CNTs纤维过滤膜在空气过滤、油水分离领域应用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碳纳米管 过滤膜 过滤效率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尘脱硝功能性针刺毡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吉震 皮凡 +5 位作者 刘强飞 陈文静 何宏伟 周蓉 鹿贵滨 沈照旭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制备具有除尘脱硝双重功能的针刺毡过滤材料,以聚苯硫醚针刺毡、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浸渍毡和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覆膜毡为基材,通过浸渍法负载锰铈催化剂后得到3种除尘脱硝功能针刺毡。分别对3种针刺毡的形貌特征、元素分布、孔径分... 为制备具有除尘脱硝双重功能的针刺毡过滤材料,以聚苯硫醚针刺毡、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浸渍毡和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覆膜毡为基材,通过浸渍法负载锰铈催化剂后得到3种除尘脱硝功能针刺毡。分别对3种针刺毡的形貌特征、元素分布、孔径分布、透气性能、力学性能、过滤性能及脱硝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催化剂负载对聚苯硫醚针刺毡性能影响不大;对浸渍毡影响明显,其孔径和透气性变大、过滤效率明显降低;对覆膜毡的影响表现为其过滤阻力显著增加。此外,催化剂负载后,3种针刺毡滤料均具备了脱硝功能,且脱硝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大,覆膜毡脱硝效果最优,220℃时其脱硝率为82.35%,有望应用于实际工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过滤毡 脱硝催化剂 负载 功能滤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面相交法的多边形柱体编织结构建模
16
作者 宁方刚 徐晓霞 于伟东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57,20,共5页
介绍了基于曲面相交方法建立多边形柱体编织结构模型的方法。通过对编织过程中股线的运动分解和合成,抽象出了编织曲面和螺旋曲面,该两类曲面包含了编织过程中股线运动的全部信息。基于该事实提出了基于曲面相交法建立多边形柱体编织结... 介绍了基于曲面相交方法建立多边形柱体编织结构模型的方法。通过对编织过程中股线的运动分解和合成,抽象出了编织曲面和螺旋曲面,该两类曲面包含了编织过程中股线运动的全部信息。基于该事实提出了基于曲面相交法建立多边形柱体编织结构股线模型的方法,并以Solid Works2013为平台详细介绍了该类编织结构建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柱体 编织结构 曲面相交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醇体系丝素蛋白水凝胶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浩 路明磊 +4 位作者 黄晓卫 王娜 王雪芳 宁新 明津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1-48,共8页
针对再生丝素蛋白水凝胶形貌不可控、凝胶速度慢、压缩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乙酸-乙醇体系共同促进丝素蛋白快速凝胶的方法。通过研究相同酸性条件下,不同质量分数乙醇对水凝胶形貌、聚集态结构、热稳定性、压缩性能等的影响,探索水... 针对再生丝素蛋白水凝胶形貌不可控、凝胶速度慢、压缩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乙酸-乙醇体系共同促进丝素蛋白快速凝胶的方法。通过研究相同酸性条件下,不同质量分数乙醇对水凝胶形貌、聚集态结构、热稳定性、压缩性能等的影响,探索水凝胶内部纤维结构的成形条件以及不同形貌下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相同酸性条件下随着乙醇质量分数的提高,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均得到改善,凝胶时间由12~14 h缩减到1 h左右,水凝胶形貌逐渐由几十到几百微米的孔洞结构向纤维结构转变,水凝胶中丝素蛋白结构以β-折叠为主;当乙醇质量分数为5.0%时,纤维直径为(1.09±0.5)μm,在干态下应变为60%时的压缩强度为(75.16±3.79)kPa,在湿态下压缩回复率达到伸长的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水凝胶 酸-醇体系 压缩性能 聚集态结构 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氮化钛载体上铂催化剂的原子层沉积制备及其催化氧气还原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小龙 张盛辉 +7 位作者 于婧 吕春晓 迟雨晴 孙君伟 宋誉 袁丁 马兆立 张立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90,共7页
为有效解决铂(Pt)催化剂用于氧气还原反应(ORR)面临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问题,本文首先合成了具有良好导电性、电化学稳定以及耐腐蚀等优点的一维多孔氮化钛(Ti N)纳米管载体材料,然后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Ti N载体上沉积制备了Pt催... 为有效解决铂(Pt)催化剂用于氧气还原反应(ORR)面临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问题,本文首先合成了具有良好导电性、电化学稳定以及耐腐蚀等优点的一维多孔氮化钛(Ti N)纳米管载体材料,然后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Ti N载体上沉积制备了Pt催化剂(ALD-Pt/Ti N),所得的Pt纳米颗粒尺寸均匀、高度分散且与Ti N载体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催化氧气还原活性和稳定性测试表明,所得的ALD-Pt/Ti N对ORR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兼具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相比商用Pt/C,ALD-Pt/Ti N的起始电位和稳态极限电流密度与其相近,半波电位则高出了20 m V,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其优良的电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ALD沉积Pt纳米颗粒的高分散性,一维多孔结构Ti N载体的高比表面积、良好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能以及ALD-Pt与Ti N载体间较强的相互作用等综合影响。本工作为设计新型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的Pt基催化剂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氮化钛 Pt纳米颗粒 原子层沉积 电催化 氧气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