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舒汤全结肠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张圣林 闫慧 +1 位作者 王野 刁其先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871-876,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肠舒汤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经末端回肠造口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观察组(n=33)应用肠舒汤灌肠,对照组(n=27)... 目的:探讨应用肠舒汤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经末端回肠造口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观察组(n=33)应用肠舒汤灌肠,对照组(n=27)应用生理盐水灌肠。灌肠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旷置结肠黏膜组织炎症改变、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改良Mayo评分变化,对比两组回肠造口闭合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肠舒汤全结肠灌肠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8,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3,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5,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62,P<0.05);治疗后,两组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77,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1,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Mayo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4.049,P<0.05;观察组t=14.857,P<0.05),并且观察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6.962,P<0.05)。两组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对照组进食时间(40.2±10.3)h,观察组进食时间(22.2±7.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8,P<0.05);对照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50.1±8.9)h,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25.3±6.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4,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7.8±1.5)d,观察组住院时间(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2,P<0.05);对照组肠梗阻发生率22.2%,观察组肠梗阻发生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8,P<0.05)。结论:肠舒汤全结肠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可以促进肠黏膜的炎症修复和溃疡组织的愈合,促进末端回肠造口闭合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舒汤 顺行灌肠 旷置性结肠炎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