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与胆石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太想 丛培培 +2 位作者 钊守凤 张德国 史光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192-194,199,共4页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与胆石病的相关性,为胆石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筛选2017年3月—2018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查体中心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体检号、性别、肝胆超声检查报告和13C呼气试验报...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与胆石病的相关性,为胆石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筛选2017年3月—2018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查体中心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体检号、性别、肝胆超声检查报告和13C呼气试验报告等信息),共筛选出33 101例(行肝胆超声检查者31 579例,13C呼气试验检查者10 271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者共8749例。按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幽门螺杆菌组和非幽门螺杆菌组,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胆石病发病的关系。结果:13C呼气试验检查10 271例,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4 165例,患病率为40.55%,男性感染率42.84%,女性感染率37.01%,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5,P<0.05);行肝胆超声检查31 579例,其中胆石病1 980例,患病率为6.27%,其中男性患病率6.59%,女性患病率5.8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P<0.05);幽门螺杆菌组胆石病的发病率为6.91%,非幽门螺杆菌组胆石病的发病率为7.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山东青岛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胆石病患病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石病没有相关性,根治幽门螺杆菌并不能降低胆石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病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脏反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类成刚 辛岩 +1 位作者 王静 张晓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4期335-336,共2页
内脏反位俗称“镜面人”,是指身体内各内脏器官的解剖位置与正常人左右相反,如镜子中的影像一样。内脏反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而合并胆囊病变者更为罕见。2019年6月笔者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修期间收治1例全内脏反位患者并行腹腔镜胆囊... 内脏反位俗称“镜面人”,是指身体内各内脏器官的解剖位置与正常人左右相反,如镜子中的影像一样。内脏反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而合并胆囊病变者更为罕见。2019年6月笔者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修期间收治1例全内脏反位患者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全内脏反位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门部胆管鳞状细胞癌1例
3
作者 类成刚 毛晓宇 +1 位作者 管竹春 张晓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167-168,共2页
源于肝外胆管的鳞状细胞癌非常罕见,国内文献报告多为个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2016年11月收治1例原发性肝门部胆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上腹饱胀、反酸3周,黄疸伴皮肤瘙痒2周”... 源于肝外胆管的鳞状细胞癌非常罕见,国内文献报告多为个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2016年11月收治1例原发性肝门部胆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上腹饱胀、反酸3周,黄疸伴皮肤瘙痒2周”入院。患者于3周前出现饭后上腹饱胀不适,伴反酸,偶有背部放射痛。外院胃镜检查诊断“慢性胃炎、胆汁返流”,予以口服“平溃散”治疗。服药期间症状无明显缓解,并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皮肤及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加深,夜间低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患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梗阻性黄疸”收入院。患者冠心病病史3年。家属及患者本人否认肝炎及恶性肿瘤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门部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NDC5/Irisin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顺昌 薛秀华 +1 位作者 谭雪莹 史光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295-299,共5页
新近研究发现运动过后人体可产生一种新的细胞因子,可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促进能能量消耗,对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作用,命名为鸢尾素(irisin)。研究发现Irisin与多种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密切相关,提示Irisin具备作为新... 新近研究发现运动过后人体可产生一种新的细胞因子,可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促进能能量消耗,对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作用,命名为鸢尾素(irisin)。研究发现Irisin与多种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密切相关,提示Irisin具备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及成为新的治疗方式的潜力。针对FNDC5/Irisin的研究,可能会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介绍FNDC5/Irisin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不同的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肿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