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癌中MEG3和GAS5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司君利 孟菲菲 +2 位作者 崔京远 亓玉琴 吴健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9期673-676,共4页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生长特异抑制物5(GAS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GAS5与细胞周期蛋白P21、E2F1的相关性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生长特异抑制物5(GAS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GAS5与细胞周期蛋白P21、E2F1的相关性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对应的远端正常组织)。qRT-PCR检测63例结肠癌中MEG3、GAS5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中P21蛋白、E2F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GAS5的相关性。结果:(1)结肠癌组织中MEG3的表达水平(7.76±1.38)显著低于正常组织(9.5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肠癌组织中GAS5的表达水平(3.98±1.15)显著低于正常组织(6.2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结肠癌组织(r=-0.627,P=0.000)及远端正常组织(r=-0.807,P=0.000)中,P21与E2F1的表达呈负相关。GAS5的相对表达水平与P21存在正相关(r=0.410,P=0.001),与E2F1存在负相关(r=-0.366,P=0.003)。(4)MEG3、GAS5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MEG3、GAS5在结肠癌中表达降低,表明其扮演抑癌基因的角色,P21和E2F1是GAS5发挥抑癌作用的重要靶点,检测MEG3、GAS5的表达水平对结肠癌预后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母系表达基因3 生长特异抑制物5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对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相峰 刘超 +4 位作者 梁国刚 马贵亮 肖永来 李林浩 毛伟征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1-4,8,共5页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对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病人按照随机表格法分为常规输液的对照组40例和限制性输液的限制组40例。动态监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连续4天输液量、术后发热时间、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对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病人按照随机表格法分为常规输液的对照组40例和限制性输液的限制组40例。动态监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连续4天输液量、术后发热时间、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吻合口瘘,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术后住院天数及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尿素氮(BUN)、血肌酐(Cr)、BNP等。结果限制组病人术后第1和第3天白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3天和第7天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限制组病人术后发热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胃癌病人术后限制性输液可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限制性输液 常规输液 并发症 加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A、CA19-9联合ALP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炜 马贵亮 +2 位作者 于璐 张晓 毛伟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4期326-328,331,共4页
研究术前血清CEA、CA19-9联合ALP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价值。2016年1月—2019年1月结直肠癌365例患者,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前血清CEA、CA19-9及ALP单独或联合检测判断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价值。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前血清CEA... 研究术前血清CEA、CA19-9联合ALP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价值。2016年1月—2019年1月结直肠癌365例患者,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前血清CEA、CA19-9及ALP单独或联合检测判断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价值。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前血清CEA、CA19-9、ALP水平较无肝转移患者升高(P<0.05)。术前血清CEA、CA19-9、ALP单独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540 ng/mL、18.160 U/mL、95.730 U/L;CEA、CA19-9、ALP单独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55.7%、57.0%、57.0%;特异度分别为76.9%、69.2%、72.0%。三者联合检测预测直肠癌肝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2%、76.9%。结果表明,术前血清CEA、CA19-9、ALP升高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补片固定与否对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贾金华 林彬 +1 位作者 郝艳 宋延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补片固定与否对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与研究相关的文献,采用Stat... 目的:探讨补片固定与否对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与研究相关的文献,采用Stata14.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1项研究纳入分析。补片不固定组在近期疝复发率[OR=0.56,95%CI(0.04,8.39)],恢复正常活动时间[SMD=-0.20,95%CI(-0.54,0.13)],术后并发症[OR=1.455,95%CI(0.980,2.161)]方面与补片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SMD=-0.39,95%CI(-0.51,-0.26)],术后住院时间[SMD=-0.29,95%CI(-0.54,-0.04)],疼痛评分[SMD=-0.178,95%CI(-0.308,-0.049)],慢性疼痛[OR=2.01,95%CI(1.29,3.13)]方面与补片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证据显示,不固定补片的TEP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少,疼痛更轻,但近期疝复发率、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固定补片的TEP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补片固定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MicroRNA-375过表达调控EMT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3
5
作者 蔺杰 祝志鹏 +2 位作者 马红梅 马贵亮 齐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3期174-179,共6页
目的: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microRNA-375过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研究microRNA-375通过调控EMT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在人体中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构建并培养出HCT116细胞的microRNA-375过表达实验组(过表达组)... 目的: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microRNA-375过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研究microRNA-375通过调控EMT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在人体中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构建并培养出HCT116细胞的microRNA-375过表达实验组(过表达组)、设立空载体对照组(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实时逆转录PCR检测3组细胞中microRNA-375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3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EMT通路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结果:慢病毒载体转染成功,构建并培养出microRNA-375过表达实验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的HCT116细胞。过表达组细胞的microRNA-375相对表达量较空载体组和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细胞的microRNA-375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较空载体组和空白组减弱(P<0.05);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细胞的EMT过程较空载体组和空白组受抑制(P<0.05);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细胞的EMT过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roRNA-375作为抑癌因子,可通过抑制EMT通路,发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在人体中侵袭和迁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75 上皮-间充质转化 结直肠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丁鲁鲁 周少飞 周东风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2-6,共5页
目的研究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平度市妇幼保健院手术治疗的1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取真空辅助旋切技术,对照组采取... 目的研究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平度市妇幼保健院手术治疗的1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取真空辅助旋切技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2.08±3.69)min、切口P长度(3.78±0.78)mm、术中出血量(6.65±3.01)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9/60),低于对照组31.67%(19/60);术后疼痛情况、患者满意度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0.05)。结论对于乳腺良性肿瘤可采取真空辅助旋切系统进行治疗,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且出血量较少,愈合较快,术后疼痛及时缓解,美容效果好、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真空辅助旋切系统 开放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