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急诊住院总医师设置窥见急诊医学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司君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第10期80-81,共2页
因急诊科的特殊性,临床更须住院总医师助力,但仅有34年发展史的急诊科,有很多地方须随着时间发展沉淀。
关键词 住院总医师 急诊科 医学发展 设置 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中MEG3和GAS5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司君利 孟菲菲 +2 位作者 崔京远 亓玉琴 吴健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9期673-676,共4页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生长特异抑制物5(GAS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GAS5与细胞周期蛋白P21、E2F1的相关性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生长特异抑制物5(GAS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GAS5与细胞周期蛋白P21、E2F1的相关性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对应的远端正常组织)。qRT-PCR检测63例结肠癌中MEG3、GAS5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中P21蛋白、E2F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GAS5的相关性。结果:(1)结肠癌组织中MEG3的表达水平(7.76±1.38)显著低于正常组织(9.5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肠癌组织中GAS5的表达水平(3.98±1.15)显著低于正常组织(6.2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结肠癌组织(r=-0.627,P=0.000)及远端正常组织(r=-0.807,P=0.000)中,P21与E2F1的表达呈负相关。GAS5的相对表达水平与P21存在正相关(r=0.410,P=0.001),与E2F1存在负相关(r=-0.366,P=0.003)。(4)MEG3、GAS5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MEG3、GAS5在结肠癌中表达降低,表明其扮演抑癌基因的角色,P21和E2F1是GAS5发挥抑癌作用的重要靶点,检测MEG3、GAS5的表达水平对结肠癌预后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母系表达基因3 生长特异抑制物5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门部胆管鳞状细胞癌1例
3
作者 类成刚 毛晓宇 +1 位作者 管竹春 张晓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167-168,共2页
源于肝外胆管的鳞状细胞癌非常罕见,国内文献报告多为个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2016年11月收治1例原发性肝门部胆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上腹饱胀、反酸3周,黄疸伴皮肤瘙痒2周”... 源于肝外胆管的鳞状细胞癌非常罕见,国内文献报告多为个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2016年11月收治1例原发性肝门部胆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上腹饱胀、反酸3周,黄疸伴皮肤瘙痒2周”入院。患者于3周前出现饭后上腹饱胀不适,伴反酸,偶有背部放射痛。外院胃镜检查诊断“慢性胃炎、胆汁返流”,予以口服“平溃散”治疗。服药期间症状无明显缓解,并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皮肤及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加深,夜间低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患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梗阻性黄疸”收入院。患者冠心病病史3年。家属及患者本人否认肝炎及恶性肿瘤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门部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探讨肥胖及超重患者不同糖代谢水平下腹腔内脂肪与骨密度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秋实 邢卿 +3 位作者 李啸扬 李烁 王雨竹 郁万江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60-64,118,共6页
目的探讨肥胖及超重患者不同糖代谢水平下腹腔内脂肪与骨密度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5kg/m2未经治疗的肥胖及超重患者86例,根据糖代谢状态分为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NGT组,30例)、糖耐量受损(... 目的探讨肥胖及超重患者不同糖代谢水平下腹腔内脂肪与骨密度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5kg/m2未经治疗的肥胖及超重患者86例,根据糖代谢状态分为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NGT组,30例)、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组(IGT组,31例)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DM组,25例)。采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测量腹部脂肪及L1~L3椎体骨密度。收集患者相关的临床数据,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腹部总脂肪面积、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值、胰腺脂肪含量平均值、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等。分别分析三组的腹腔内脂肪面积与骨密度相关性及三组间骨密度的差异,分析骨密度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NGT组、IGT组、DM组腹部内脏脂肪面积与骨密度均呈负相关(P均<0.05),NGT组相关性更高(r=-0.525,P<0.05)。NGT组、IGT组骨密度较DM组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NGT组、IGT组之间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脏脂肪面积是骨密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论糖代谢是否异常,肥胖及超重人群内脏脂肪面积与骨密度均呈负相关。腹部脂肪与骨密度关系复杂,腹部脂肪可能是影响肥胖患者骨密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腹腔内脂肪 骨密度 糖代谢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