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骨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炳 刘鸿雁 +3 位作者 王国华 王钦习 方明 刘增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分析颌骨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CT表现,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成釉细胞瘤及21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CT表现,观察病变的分布和形态特征。结果:成釉细胞瘤以多房型多见,颊舌侧的膨胀更明显... 目的:分析颌骨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CT表现,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成釉细胞瘤及21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CT表现,观察病变的分布和形态特征。结果:成釉细胞瘤以多房型多见,颊舌侧的膨胀更明显,且多向唇颊侧膨胀,常见邻牙牙根截断状吸收。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以单房分叶型多见,易沿下颌骨长轴生长,少有牙根吸收。结论: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各自具有一定的CT特点,CT对于二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柱加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对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评估与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阳 沈逸 +5 位作者 程鹏 何东仪 姜婷 丁泓百 孙红梅 朱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究全脊柱加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在评估及预测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名活动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予以益赛普治疗,于治疗的基线期(治疗前)和12周进行临床评估及MRI检查。使用S... 目的:探究全脊柱加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在评估及预测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名活动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予以益赛普治疗,于治疗的基线期(治疗前)和12周进行临床评估及MRI检查。使用SPARCC评分系统,对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及骶髂骨的骨髓水肿进行评分,同时对比临床疗效评估进行研究。结果:治疗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髓水肿的改善与疾病活动度指标ASDAS、BASDAI、CRP、ESR的改善具有相关性(P<0.05),且Kappa检验显示使用SPARCC评分评估益赛普治疗的无效、显效与临床疗效评价指标ASAS40具有一致性(Kappa值=0.51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显示全脊柱加骶髂关节的SPARCC评分(OR=1.086,P=0.045;AUC=0.811,P=0.005)是益赛普疗效的预测因素。结论:全脊柱加骶髂关节的SPARCC评分可以用于评估及预测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C评分 强直性脊柱炎 益赛普 评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 IDEAL-IQ序列对成年女性腰椎脂肪含量测量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振 李青华 +5 位作者 王娟 王国华 方明 赵鸿飞 张德剑 张晓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采用IDEAL-IQ序列对不同年龄成年女性腰椎椎体脂肪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间接反映其骨质强度。方法:选取60例健康女性及15例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成年女性,对每位受试者行腰椎MRI常规序列及IDEAL-IQ序列扫描,在GE后处理工作台上测量其... 目的:采用IDEAL-IQ序列对不同年龄成年女性腰椎椎体脂肪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间接反映其骨质强度。方法:选取60例健康女性及15例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成年女性,对每位受试者行腰椎MRI常规序列及IDEAL-IQ序列扫描,在GE后处理工作台上测量其椎体的脂肪分数。结果:对不同年龄组腰椎椎体平均脂肪分数(fatfraction,FF)值及同一年龄组不同椎体的FF值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05)。随着受试者年龄的增加,腰椎椎体内骨髓脂肪含量逐渐增加,椎体脂肪分数与年龄呈明显的相关性(r=0.82,P<0.05),不同椎体的脂肪分数变化程度也不一样,脂肪分数越高其骨质强度越低。结论:3.0T磁共振IDEAL-IQ序列不失为测量椎体内脂肪含量的快速、可靠的方法,并可早期发现女性椎体骨质强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骨质疏松 MRI 脂肪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阑尾炎术后腹盆腔脓肿的DWI诊断价值浅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倪臣美 杜桂枝 +1 位作者 王国华 张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儿童阑尾炎术后腹盆腔脓肿的诊断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儿童阑尾炎术后13个腹盆腔脓肿的影像学资料,探究其影像特点。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加扫MR DWI序列。结果:①发病部位:肠祥间4个,...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儿童阑尾炎术后腹盆腔脓肿的诊断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儿童阑尾炎术后13个腹盆腔脓肿的影像学资料,探究其影像特点。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加扫MR DWI序列。结果:①发病部位:肠祥间4个,左结肠旁沟及右骼窝各2个,右结肠旁沟、小网膜囊、脾周、盆腔及腹壁内侧各1个。②CT检查发现病灶10个,其中肠律间、小网膜囊、左侧结肠旁沟3个病灶未检出。③DWI图像检出所有13个脓肿病灶,12个病灶呈高信号,1个病灶为低信号。结论:DWI对腹盆腔脓肿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作为检査阑尾炎术后腹盆腔脓肿的有利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盆腔脓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