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恒牙深龋微生物菌群特征的宏基因组研究
1
作者
卢冠凡
杨加震
+3 位作者
桑志芹
杨玉娥
孙德刚
滕飞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67-772,共6页
目的: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恒磨牙深龋洞内牙釉质层与牙本质深层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变化特点与龋部位的关联。方法:纳入16名成人恒磨牙深龋患者,分别采集患牙深龋釉质层样本(enamel layer,EL,n=16)、牙本质深层...
目的: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恒磨牙深龋洞内牙釉质层与牙本质深层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变化特点与龋部位的关联。方法:纳入16名成人恒磨牙深龋患者,分别采集患牙深龋釉质层样本(enamel layer,EL,n=16)、牙本质深层样本(deep layer,DL,n=16),并以对侧同名无龋牙釉质表面菌斑作为健康对照组(healthy layer,HL,n=16),共获取48份样本。提取样本DNA后,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3组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及预测的功能通路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HL相比,EL和DL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且DL显著低于HL(P<0.05);3组间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DL群落结构最为相似和保守(P<0.05);鉴别出在HL组高表达的健康相关微生物(P<0.05)及在牙釉质和牙本质富集的可疑致龋微生物(P<0.05);与HL相比,EL富集糖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基因(P<0.05),DL富集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脂类代谢相关基因(P<0.05)。结论:这些结果强调了深龋微生物群落呈现明显的组织分层特征,提示了龋齿机制研究应聚焦于单牙位特定组织微环境,为龋病的微生物病因学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龋
牙菌斑微生物
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ncRNA MEG3对脂多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婷婷
胡青芳
+3 位作者
刘学玉
孙德刚
辛秉昌
高嫘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300,共7页
目的探讨lncRNA母源性印记基因3(maternal imprinting gene 3,MEG3)通过调控ROCK1对LPS诱导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衰老的影响。方法从成人牙髓中分离培养hDPSCs,采用10 ng/mL LPS刺激hDPSCs,分别刺激1次(6...
目的探讨lncRNA母源性印记基因3(maternal imprinting gene 3,MEG3)通过调控ROCK1对LPS诱导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衰老的影响。方法从成人牙髓中分离培养hDPSCs,采用10 ng/mL LPS刺激hDPSCs,分别刺激1次(6 h)、3次(每次6 h,48 h 1次)、6次(每次6 h,24 h 1次),以生理盐水组为对照组。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lncRNA MEG3 shRNA(sh-MEG3)、sh-NC、ROCK1 siRNA(si-ROCK1)、pcDNA3.1-ROCK1(OE-ROCK1)、si-NC以及OE-NC转染进hDPSCs,构建过表达和沉默细胞模型。采用qRT-PCR法检测lncRNA MEG3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OCK1和衰老相关蛋白p21和p53的表达水平;SA-β-gal染色检测hDPSCs衰老情况。结果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lncRNA MEG3、ROCK1、p53和p21的表达逐渐升高,LPS刺激6次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敲降lncRNA MEG3(sh-MEG3)或敲降ROCK1(si-ROCK1)均能下调LPS刺激hDPSCs 6次后ROCK1、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且减少了细胞中SA-β-gal阳性细胞数(P<0.01)。同时敲降lncRNA MEG3且过表达ROCK1(sh-MEG3+OE-ROCK1)时,ROCK1、p53和p21的表达水平及SA-β-gal阳性细胞数在LPS刺激6次hDPSCs中均显著低于OE-ROCK1组(P<0.05)。结论敲降lncRNA MEG3可缓解LPS诱导hDPSCs衰老,其机制是通过下调ROCK1表达抑制衰老相关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髓干细胞
脂多糖
衰老
lncRNA
MEG3
ROC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上颌后牙区施耐德膜增厚与根尖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冯博
李凤翔
杜启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4-651,共8页
目的 评估患者上颌窦内衬黏膜上皮,即施耐德膜(SM)增厚的情况及其与上颌后牙区根尖周病变(PAL)的关系,以期为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01例患者554个上颌窦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
目的 评估患者上颌窦内衬黏膜上皮,即施耐德膜(SM)增厚的情况及其与上颌后牙区根尖周病变(PAL)的关系,以期为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01例患者554个上颌窦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学资料,以确定上颌后牙PAL与SM增厚的相关性。记录病理性黏膜增厚的病例数,并根据SM增厚的程度与类型进行分类。评估SM增厚与PAL的直径,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波及关系及有PAL的患牙是否进行根管治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上颌后牙区,当患者出现PAL时,SM增厚的检出率高于无PAL,并且PAL与SM增厚之间具有相关性。PAL各项检测指标与SM增厚程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BCT根尖周指数(CBCT-PAI) PAL直径与SM增厚程度呈现正相关性,而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3种不同波及关系、有PAL的患牙是否进行根管治疗与SM增厚程度不具有相关性。PAL各项检测指标与SM增厚类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PAL的患牙是否进行根管治疗与SM增厚类型之间具有相关性,而PAL直径和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3种不同波及关系与SM增厚类型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上颌后牙PAL与SM增厚密切相关,PAL直径与SM增厚程度呈正相关;有PAL且进行过根管治疗的患牙常见出现SM息肉型增厚,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波及关系不影响SM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耐德膜增厚
根尖周病变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
3
4
作者
徐晓东
李娜
+1 位作者
刘顺梅
韩佳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编制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构建条目池,通过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初始问卷,便利抽样选取565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信效度。结果老年人口...
目的编制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构建条目池,通过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初始问卷,便利抽样选取565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信效度。结果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问卷包括感知益处、感知障碍、感知严重性、感知易感性和感知自我效能5个维度共25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524%;验证性因子分析:χ2/df=2.766,IFI=0.929、CFI=0.928、TLI=0.917、PCFI=0.798、PNFI=0.768,RMESA=0.079。I-CVI为0.833~1.000,S-CVI/UA为0.920;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59。结论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问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自我保健
健康信念
调查问卷
信度
效度
测评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恒牙深龋微生物菌群特征的宏基因组研究
1
作者
卢冠凡
杨加震
桑志芹
杨玉娥
孙德刚
滕飞
机构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青岛大学
附属
青岛市
口腔
医院
儿童
口腔
科
中国海洋
大学
校
医院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67-772,共6页
基金
青岛市医药卫生项目(项目号:2023-WJZD149)
青岛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项目号:2025-2027)
+2 种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口腔内科学重点学科(项目号:2025-2027)
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号:ZR2024MH235)
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项目(项目号:tsqn201909126)。
文摘
目的: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恒磨牙深龋洞内牙釉质层与牙本质深层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变化特点与龋部位的关联。方法:纳入16名成人恒磨牙深龋患者,分别采集患牙深龋釉质层样本(enamel layer,EL,n=16)、牙本质深层样本(deep layer,DL,n=16),并以对侧同名无龋牙釉质表面菌斑作为健康对照组(healthy layer,HL,n=16),共获取48份样本。提取样本DNA后,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3组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及预测的功能通路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HL相比,EL和DL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且DL显著低于HL(P<0.05);3组间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DL群落结构最为相似和保守(P<0.05);鉴别出在HL组高表达的健康相关微生物(P<0.05)及在牙釉质和牙本质富集的可疑致龋微生物(P<0.05);与HL相比,EL富集糖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基因(P<0.05),DL富集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脂类代谢相关基因(P<0.05)。结论:这些结果强调了深龋微生物群落呈现明显的组织分层特征,提示了龋齿机制研究应聚焦于单牙位特定组织微环境,为龋病的微生物病因学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深龋
牙菌斑微生物
宏基因组学
Keywords
deep caries
dental plaque microbiota
metagenomics
分类号
R781.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ncRNA MEG3对脂多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婷婷
胡青芳
刘学玉
孙德刚
辛秉昌
高嫘娜
机构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青岛市
中心
医院
职业病
科
青岛大学
附属
青岛市
口腔
医院
儿童
口腔
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300,共7页
基金
青岛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青岛市医疗卫生优秀人才培养项目
青岛市口腔医院青年基金(2018QN07)。
文摘
目的探讨lncRNA母源性印记基因3(maternal imprinting gene 3,MEG3)通过调控ROCK1对LPS诱导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衰老的影响。方法从成人牙髓中分离培养hDPSCs,采用10 ng/mL LPS刺激hDPSCs,分别刺激1次(6 h)、3次(每次6 h,48 h 1次)、6次(每次6 h,24 h 1次),以生理盐水组为对照组。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lncRNA MEG3 shRNA(sh-MEG3)、sh-NC、ROCK1 siRNA(si-ROCK1)、pcDNA3.1-ROCK1(OE-ROCK1)、si-NC以及OE-NC转染进hDPSCs,构建过表达和沉默细胞模型。采用qRT-PCR法检测lncRNA MEG3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OCK1和衰老相关蛋白p21和p53的表达水平;SA-β-gal染色检测hDPSCs衰老情况。结果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lncRNA MEG3、ROCK1、p53和p21的表达逐渐升高,LPS刺激6次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敲降lncRNA MEG3(sh-MEG3)或敲降ROCK1(si-ROCK1)均能下调LPS刺激hDPSCs 6次后ROCK1、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且减少了细胞中SA-β-gal阳性细胞数(P<0.01)。同时敲降lncRNA MEG3且过表达ROCK1(sh-MEG3+OE-ROCK1)时,ROCK1、p53和p21的表达水平及SA-β-gal阳性细胞数在LPS刺激6次hDPSCs中均显著低于OE-ROCK1组(P<0.05)。结论敲降lncRNA MEG3可缓解LPS诱导hDPSCs衰老,其机制是通过下调ROCK1表达抑制衰老相关蛋白的表达。
关键词
人牙髓干细胞
脂多糖
衰老
lncRNA
MEG3
ROCK1
Keywords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lipopolysaccharide
senescence
lncRNA MEG3
ROCK1
分类号
R78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上颌后牙区施耐德膜增厚与根尖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冯博
李凤翔
杜启涛
机构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大连
大学
医学院
大连市
口腔
医院
综合二
科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4-651,共8页
文摘
目的 评估患者上颌窦内衬黏膜上皮,即施耐德膜(SM)增厚的情况及其与上颌后牙区根尖周病变(PAL)的关系,以期为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01例患者554个上颌窦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学资料,以确定上颌后牙PAL与SM增厚的相关性。记录病理性黏膜增厚的病例数,并根据SM增厚的程度与类型进行分类。评估SM增厚与PAL的直径,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波及关系及有PAL的患牙是否进行根管治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上颌后牙区,当患者出现PAL时,SM增厚的检出率高于无PAL,并且PAL与SM增厚之间具有相关性。PAL各项检测指标与SM增厚程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BCT根尖周指数(CBCT-PAI) PAL直径与SM增厚程度呈现正相关性,而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3种不同波及关系、有PAL的患牙是否进行根管治疗与SM增厚程度不具有相关性。PAL各项检测指标与SM增厚类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PAL的患牙是否进行根管治疗与SM增厚类型之间具有相关性,而PAL直径和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3种不同波及关系与SM增厚类型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上颌后牙PAL与SM增厚密切相关,PAL直径与SM增厚程度呈正相关;有PAL且进行过根管治疗的患牙常见出现SM息肉型增厚,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波及关系不影响SM的发展。
关键词
施耐德膜增厚
根尖周病变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Keywords
Schneiderian membrane thickening
periapical lesions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分类号
R781.3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
3
4
作者
徐晓东
李娜
刘顺梅
韩佳南
机构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青岛大学
附属
青岛市
口腔
医院
护理部
青岛大学
附属
青岛市
口腔
医院
修复
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
基金
青岛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2022-2024)
青岛市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22-3-7-lczx-7-nsh)。
文摘
目的编制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构建条目池,通过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初始问卷,便利抽样选取565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信效度。结果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问卷包括感知益处、感知障碍、感知严重性、感知易感性和感知自我效能5个维度共25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524%;验证性因子分析:χ2/df=2.766,IFI=0.929、CFI=0.928、TLI=0.917、PCFI=0.798、PNFI=0.768,RMESA=0.079。I-CVI为0.833~1.000,S-CVI/UA为0.920;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59。结论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问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测评。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自我保健
健康信念
调查问卷
信度
效度
测评工具
Keywords
the older population
oral self-care
health belief
questionnaire
reliability
validity
assessment tool
分类号
R473.78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恒牙深龋微生物菌群特征的宏基因组研究
卢冠凡
杨加震
桑志芹
杨玉娥
孙德刚
滕飞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ncRNA MEG3对脂多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衰老的影响
朱婷婷
胡青芳
刘学玉
孙德刚
辛秉昌
高嫘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上颌后牙区施耐德膜增厚与根尖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冯博
李凤翔
杜启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健康信念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徐晓东
李娜
刘顺梅
韩佳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