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GAS-STING通路在糖尿病干眼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霞 李元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1,共5页
干眼是糖尿病(DM)患者较易合并的病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泪膜稳定性失衡和眼部不适感。干眼发病机制复杂,角膜周围神经病变、泪液成分及渗透压变化、泪膜稳定性降低、眼表炎症等均是重要因素。环磷酸鸟苷-腺... 干眼是糖尿病(DM)患者较易合并的病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泪膜稳定性失衡和眼部不适感。干眼发病机制复杂,角膜周围神经病变、泪液成分及渗透压变化、泪膜稳定性降低、眼表炎症等均是重要因素。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在炎症反应中起关键的调节作用:角膜氧化应激会导致线粒体损伤,受损的线粒体DNA(mtDNA)释放到细胞质中,激活cGAS-STING通路,进而引发干扰素释放和炎症扩大。本文综述了DM干眼的病理机制,并探讨cGAS-STING通路在DM干眼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干眼 线粒体DNA cGAS-STING通路 眼部炎症 角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壳技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元彬 高波 +1 位作者 刘淑君 马路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56-956,共1页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青光眼术后 手术中 角膜内皮细胞 手术难度 术后反应 黏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佩戴角膜绷带镜对轻度MGD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防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潘彦丽 梁艳 李元彬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8-453,共6页
目的评价角膜绷带镜防治轻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白内障合并轻... 目的评价角膜绷带镜防治轻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白内障合并轻度MGD患者60例60眼,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绷带镜佩戴组和对照组,每组30眼,其中绷带镜佩戴组术眼术后连续佩戴角膜绷带镜14 d,第14天复查时取出;对照组术眼术毕未佩戴角膜绷带镜,2个组术眼术后用药均一致。术前及术后第1、7、14天,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结构及炎症表现;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获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对术眼眼表症状进行评分;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术眼睑板腺情况并记录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采用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观察术眼角膜上皮有无缺损并对角膜着色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术后第1、7、14天,2个组术眼均未出现炎症反应及并发症;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610,P=0.016),其中各组术后第7天BCVA较术后第1天提高,术后第14天BCVA较第1天和第7天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后不同时间点OSDI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31.219,P<0.001;F_(时间)=15.672,P<0.001),其中2个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绷带镜佩戴组OS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4天OS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和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术眼NIFBUT值分别为(6.62±0.93)s和(8.02±1.13)s,绷带镜佩戴组分别为(9.81±0.91)s和(10.03±0.49)s,2个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2.351,P=0.037),其中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绷带镜佩戴组NIFBUT值均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高CFS评分眼数均多于绷带镜佩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91,P=0.025;χ^(2)=9.317,P=0.002)。结论轻度MGD患者白内障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无明显眼部不良反应,并可促进角膜上皮生长,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干眼症状,减轻术后出现的干眼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角膜绷带镜 干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白内障伴干眼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银哲 银锐 李元彬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3-847,共5页
背景干眼是白内障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推测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术后炎症,防止术后眼部感染以及减少干眼症状,但关于其临床疗效的研究尚少见报道。目的探讨伴有干眼的白内障患者术后应用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联合... 背景干眼是白内障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推测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术后炎症,防止术后眼部感染以及减少干眼症状,但关于其临床疗效的研究尚少见报道。目的探讨伴有干眼的白内障患者术后应用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滴眼液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1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确诊的60例60眼拟行白内障手术且术前伴有干眼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组,每组30例,均取右眼为受检眼。试验组患者在白内障术后采用不含防腐剂的质量分数0.1%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质量分数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含防腐剂的0.1%玻璃酸钠滴眼液和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分别在术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末测量2个组受检眼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印迹细胞学分级、杯状细胞密度和泪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2个组患者年龄、性别、OSDI、BUT、SIt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杯状细胞密度、印迹细胞学分级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和2个月试验组受检眼OSDI、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印迹细胞学分级较基线的下降幅度,BUT、SIt值、杯状细胞密度较基线的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058、8.027、3.755、21.652、70.962、92.354,均P〈0.05)。术后1个月和2个月试验组受检眼泪液中IL-10和TNF-α质量浓度均低于对照组,CAT和SOD2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731、9.070、15.357、351.359;均P〈0.05)。结论手术后应用不含防腐剂的0.1%玻璃酸钠和0.1%氟米龙滴眼液可以明显改善白内障伴干眼患者的干眼症状,并提示其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白内障 防腐剂 人工泪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白内障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蒲雅迪(综述) 李元彬(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微小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以特异性结合目标mRNA的3'非翻译区,从而诱导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最终影响细胞增生、分化以及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是一种由晶状体混浊引起的视力下降疾... 微小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以特异性结合目标mRNA的3'非翻译区,从而诱导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最终影响细胞增生、分化以及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是一种由晶状体混浊引起的视力下降疾病,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及后发性白内障。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miRNA在晶状体组织中表达,影响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迁移、上皮-间质转化及凋亡,参与不同类型白内障的发生及发展。本文就不同miRNA在各类型白内障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白内障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微小RNA 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