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癌及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中USP2、USP14和UBE4A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瑛 侯建青 +5 位作者 曲路云 王桂青 鞠红卫 赵志伟 于振海 羊惠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14和泛素因子E4A(UBE4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及癌旁正常卵巢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RFDD-PCR、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USP2、USP14和UBE4A在4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卵巢癌组织...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14和泛素因子E4A(UBE4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及癌旁正常卵巢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RFDD-PCR、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USP2、USP14和UBE4A在4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卵巢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上的表达差异。结果: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USP14和UBE4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无表达或低表达。结论:USP2、USP14和UBE4A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卵巢癌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差异表达 RFDD-PCR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瑛 侯建青 +4 位作者 鞠红卫 于振海 赵志伟 杨书 羊惠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0-632,共3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β(PPARβ)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PPARβ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组织的表达。结果:PPARβ在上皮性卵巢癌和非癌组织均有表达...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β(PPARβ)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PPARβ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组织的表达。结果:PPARβ在上皮性卵巢癌和非癌组织均有表达,PPARβ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中,在正常卵巢、卵巢交界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癌中PPARβ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50%及89·1%。在浆液性囊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且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PARβ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卵巢上皮癌的分化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β 卵巢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分化剂维胺酸对卵巢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王桂青 杨瑛 侯建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17-918,共2页
目的:探讨诱导分化剂维胺酸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37例晚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了解在手术和化疗的基础上联合维胺酸诱导分化治疗后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诱导分化组肿瘤... 目的:探讨诱导分化剂维胺酸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37例晚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了解在手术和化疗的基础上联合维胺酸诱导分化治疗后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诱导分化组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成熟性分化趋势:核浆比例减小,细胞质较丰富;细胞间出现发育较好的桥粒连接、紧密连接;线粒体数量增加形态较规则,基质电子密度增加;细胞质内糖原颗粒丰富;部分细胞中出现数量较多的粗面内质网和形态较规则的高尔基复合体。结论:诱导分化剂维胺酸可诱导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分化疗法能够改善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维胺酸: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