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衰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1
作者 刘长虎 胡松 +1 位作者 毛拥军 邢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025-2033,共9页
衰弱指老年人所处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状态,其核心是老年人生理储备及应激适应能力的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更确切、客观地反映老年人慢性健康问题和医疗需求,还可以解释疾病预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差异。但衰弱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 衰弱指老年人所处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状态,其核心是老年人生理储备及应激适应能力的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更确切、客观地反映老年人慢性健康问题和医疗需求,还可以解释疾病预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差异。但衰弱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且其诊断和评估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金标准",本文通过系统整理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主要从高危因素、病理生理过程、评估、预防及治疗方面阐述老年人衰弱的研究进展,以期助力老年医学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老年医学在国内更快的普及、老年疾病的规范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衰弱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评估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平均容积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丽娜 胡松 +3 位作者 郭佳佳 胡怡 颜贵英 毛拥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与凝血功能、血小板平均容积(MP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4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9例、超重组67例、肥胖组58例。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与凝血功能、血小板平均容积(MP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4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9例、超重组67例、肥胖组58例。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血小板分布宽度、MPV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TG、空腹血糖、BMI、Fib、D-二聚体、MPV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ib(r=0.393,P<0.01)、D-二聚体(r=0.252,P<0.01)、MPV(r=0.275,P<0.01)与BMI呈正相关。结论超重及肥胖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活化增强有关,其影响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重 肥胖症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与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佳佳 胡松 +3 位作者 赵鹏飞 徐强 王仁萍 毛拥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704-370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和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4例,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运动峰速度(Em)/舒...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和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4例,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运动峰速度(Em)/舒张晚期左房室瓣环运动峰速度(Am)结果分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组(LVDD)和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non-LVD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抗凝血酶原Ⅲ(AT-Ⅲ)进行比较,并与组织多普勒检测的Em、Em/Am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VDD组(n=133例)患者的FIB、vWF、D-D水平高于non-LVDD组(n=71例)(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m、Em/Am均与收缩压(SBP)、高血压史、FIB、vWF、D-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2,-0.211;-0.217,-0.317;-0.489,-0.646;-0.444,-0.648;-0.174,-0.20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IB、vWF、SBP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主要因素(标准回归系数=-0.493、-0.326、-0.118,P<0.05)。结论 FIB、vWF、SBP是影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并与左室舒张功能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心力衰竭 舒张性 纤维蛋白原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和短期安全性评估: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夏欢 刘梅林 +16 位作者 秦名芳 孙艳梅 田涛 李金巧 张清潭 李军 毛拥军 贾治生 方之勇 吕志平 崔连奇 高春惠 王丽娜 惠永明 单培彦 陈小平 银鹏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7-462,共6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服用不同剂型阿司匹林50 mg/d或100 mg/d治疗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Ag)的变化及短期安全性。方法:入选年龄≥60岁、经临床评估需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1 194例,随机分至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A组)、... 目的:观察老年人服用不同剂型阿司匹林50 mg/d或100 mg/d治疗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Ag)的变化及短期安全性。方法:入选年龄≥60岁、经临床评估需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1 194例,随机分至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A组)、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100 mg/d组(B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组(C组),每组398例。观察治疗(14±3)天后AA-Ag的变化和不良反应,以及(28±3)天的不良反应。对所有符合研究方案,研究期间未服用禁止药物,且完成所有随访内容的病例纳入符合方案集,进行疗效分析;对所有经随机化分组、至少接受一次治疗且具有用药后安全性评价数据的病例,纳入安全性分析集,就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最终1 127例受试者完成随访,1 017例受试者进入符合方案集,1 160例受试者进入安全性分析集。符合方案集中A组(n=347)、B组(n=338)和C组(n=332)治疗后AA-Ag中位数分别为6.65(4.03,10.84)%、5.89(3.22,10.03)%和6.00(3.68,10.09)%,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安全性分析集A组(n=388)、B组(n=387)和C组(n=385)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7%、3.36%和7.95%,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且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及严重不良反应;三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9%、2.33%和6.23%,均为轻微出血,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50 mg/d及100 mg/d均可明显抑制AA-Ag,短期安全性良好,肠溶缓释剂型较肠溶剂型降低了短期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老年人 阿司匹林 剂型 血小板聚集率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黏膜屏障与常见老年慢性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佳 胡松 毛拥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90-892,共3页
肠道作为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其屏障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稳态。近年来广受学者关注的肠黏膜屏障与多种慢性病的联系则是屏障功能与机体稳态的直接表现。肠道菌群构成与年龄有关,婴儿肠道菌群个体差异较大,分娩方式、喂... 肠道作为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其屏障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稳态。近年来广受学者关注的肠黏膜屏障与多种慢性病的联系则是屏障功能与机体稳态的直接表现。肠道菌群构成与年龄有关,婴儿肠道菌群个体差异较大,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等均可能影响初始化肠道菌群结构,约1岁以后肠道菌群逐渐达到稳态。随着机体的老化,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检出率下降,而肠球菌、肠杆菌等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 胞壁质酶 免疫球蛋白类 营养障碍 糖尿病 2型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筛查高龄住院患者的衰弱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靳秋露 胡松 +1 位作者 陈睿 毛拥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3296-3301,共6页
目的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技术筛查高龄住院患者的衰弱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青岛市五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80岁新入院的高龄住院患者1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患者衰弱情况,将患者分... 目的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技术筛查高龄住院患者的衰弱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青岛市五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80岁新入院的高龄住院患者1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患者衰弱情况,将患者分为衰弱组72例、衰弱前期组52例、无衰弱组49例,同时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评估,分析3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平衡与步态评估量表(Tinett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营养风险发生率、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抑郁发生率、共病种数、多重用药种数、睡眠障碍发生率及钙、磷、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对衰弱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衰弱组文化程度、BMI、Tinetti评分、ADL低于衰弱前期组及无衰弱组(P<0.05);衰弱组营养风险、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发生率及共病种数高于衰弱前期组及无衰弱组(P<0.05)。衰弱组钙、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无衰弱组(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共病种数、多重用药种数和认知功能障碍为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高,老年综合评估可从多维度筛查高龄衰弱患者的危险因素,在老年科临床工作中要全面评估高龄患者状态,并及时进行营养、康复锻炼、调整心态等干预,最大限度地改善高龄住院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健康状况指标 老年人 80以上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血压变异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韩欢欢 胡松 +2 位作者 刘佳 安妮娜 毛拥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压变异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患者93例,依据Fried衰弱量表分为衰弱组31例,衰弱前期组31例,无衰弱组31例。各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24h、昼间、夜间收缩...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压变异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患者93例,依据Fried衰弱量表分为衰弱组31例,衰弱前期组31例,无衰弱组31例。各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24h、昼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性,判断血压变异性与老年衰弱的关系。结果衰弱组年龄≥80岁、服药种数≥5种及共病数量≥2种比例明显高于无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前期组和无衰弱组24h收缩压、昼间收缩压较衰弱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24h舒张压、昼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4h收缩压标准差、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与衰弱呈正相关(r=0.686,P=0.000;r=0.633,P=0.000;r=0.580,P=0.000),24h脉压差、昼间脉压差、夜间脉压差与衰弱呈正相关(r=0.479,P=0.001;r=0.447,P=0.002;r=0.399,P=0.007)。24h舒张压负荷值、昼间舒张压负荷值及夜间舒张压负荷值与衰弱呈负相关(r=-0.593,P=0.000;r=-0.637,P=0.000;r=-0.467,P=0.001)。结论老年人血压变异与衰弱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监测 便携式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糖尿病 肾病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胶寡糖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肾脏衰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慧 郑晓月 +2 位作者 王珊 陈茗 毛拥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90-1395,共6页
目的探讨褐藻胶寡糖(AOS)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小鼠衰老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D-gal组、D-gal+AOS组。D-gal和D-gal+AOS组小鼠通过皮下注射D-gal 8周建立肾脏衰老模型,从D-gal注射的第5周开始,D... 目的探讨褐藻胶寡糖(AOS)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小鼠衰老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D-gal组、D-gal+AOS组。D-gal和D-gal+AOS组小鼠通过皮下注射D-gal 8周建立肾脏衰老模型,从D-gal注射的第5周开始,D-gal+AOS组小鼠予以AOS灌胃4周。实验结束后采用试剂盒检测肾功能变化;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p16和Beclin1、p62、LC3-Ⅱ/Ⅰ表达,以及AMPK/mTOR通路激活情况;qRT-PCR检测Klotho表达。结果肾功能检测显示AOS降低了小鼠BUN、SCr水平;形态学检测结果显示AOS改善了小鼠衰老肾脏病理损伤;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OS增加了小鼠衰老肾脏LC3-Ⅱ/Ⅰ和Beclin1表达,降低了p16和p62表达;进一步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OS明显上调了p-AMPK表达,下调了p-mTOR表达;qRT-PCR结果显示,AOS上调了衰老小鼠肾脏Klotho表达。结论AOS通过上调自噬水平延缓D-gal诱导的小鼠肾脏衰老,其机制可能与AMPK/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寡糖 肾脏 衰老 自噬 D-半乳糖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女性下肢间歇性跛行患大动脉炎患者一例
9
作者 张敏 蒋雄京 +6 位作者 邹玉宝 卿平 杨瑶瑶 车武强 熊洪亮 陈阳 刘加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5-295,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双下肢间歇性跛行伴劳力性心慌18年,加重3个月"入院。18年前产后始出现双下肢快速行走乏力,伴劳力性心慌气促,休息3~5 min可缓解,轻体力活动未受限,未予重视。1年前开始散步500 m左右即感乏力,伴心慌、偶...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双下肢间歇性跛行伴劳力性心慌18年,加重3个月"入院。18年前产后始出现双下肢快速行走乏力,伴劳力性心慌气促,休息3~5 min可缓解,轻体力活动未受限,未予重视。1年前开始散步500 m左右即感乏力,伴心慌、偶伴头晕。自述当地医院查"双上肢血压正常",诊断"心功能不全",给予对症治疗后,心慌气促症状明显缓解。3个月前因心慌、头痛再次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计算机断层 血管造影 下肢间歇性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血症对高龄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亚美 迟中海 +2 位作者 甘萍 章政 胡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低磷血症对高龄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fe,ADL)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4年7月—2016年10月收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319例75岁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低磷血症对高龄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fe,ADL)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4年7月—2016年10月收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319例75岁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性别、年龄、配偶情况、简明老年疾病累计评分分级、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营养评估,特别是血磷水平对ADL分级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81~90岁组比75~80岁组,老年疾病累计评分重度组比低、中度组,低磷血症组比正常血磷组,丧偶组比配偶健在组,NRS2002营养评估中、重度组比轻度组,患者的ADL障碍更为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龄住院患者ADL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老年疾病累计评分差、低磷血症是高龄住院患者发生ADL障碍的危险因素,配偶健在为其保护性因素,OR值及其95%CI分别为3.544(1.561,8.046),2.862(1.378,5.945),2.858(1.322,6.180),0.373(0.172,0.809)。结论低磷血症、高龄、疾病累计评分差为高龄住院患者ADL障碍的危险因素,配偶健在为其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低磷血症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