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带电多泡体蛋白2B基因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增殖
1
作者 陈晓睿 魏青政 +2 位作者 张宗亮 原江水 宋卫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目的肾透明细胞癌中带电多泡体蛋白2B(CHMP2B)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究CHMP2B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并整理肾透明细胞癌的RNAseq数据并提取FPKM格式的数据,比较肿瘤样本与癌... 目的肾透明细胞癌中带电多泡体蛋白2B(CHMP2B)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究CHMP2B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并整理肾透明细胞癌的RNAseq数据并提取FPKM格式的数据,比较肿瘤样本与癌旁样本CHMP2B的表达差异,根据其表达中位值分为高、低表达组,分析CHMP2B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模型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用于临床预后因素分析;使用ESTIMATE算法分析CHMP2B与免疫和基质细胞浸润及肿瘤纯度的关系;使用Limma包对CHMP2B筛选共表达基因,并进一步行GSVA富集分析。使用ESTIMATE算法和Timer数据库分析CHMP2B表达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CHMP2B的基因突变对肾透明细胞癌免疫治疗的影响;从HPA数据库获取CHMP2B蛋白质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免疫组化表达情况;通过收集健康与肾癌患者外周血标本评价CHMP2B作为临床标志物的可能。通过细胞实验验证CHMP2B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较,CHMP2B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使其过表达会抑制肿瘤细胞增殖(P<0.01),其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是否淋巴结转移以及分期等具有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HMP2B低表达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生存预后更差(P<0.05),富集差异分析及共表达基因富集发现CHMP2B在肾透明细胞癌中主要涉及病毒出芽、坏死性凋亡、内吞作用等,并涉及免疫调节过程。结论CHMP2B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可有效影响肿瘤进展和肿瘤免疫过程,是一种有前途的预后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带电多泡体蛋白2B 内体分选复合物 预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猪-食蟹猴异种肾移植的围手术期管理及监护
2
作者 卫浩 杨树军 +15 位作者 杨海宏 许勇 宋翔宇 贾志博 陈蕾佳 杨博尧 王思策 崔梦一 许文静 彭江 杨占程 左浩辰 吴倩 蒋在庆 孙圣坤 王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4,共6页
目的 总结基因编辑猪-食蟹猴异种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监护方法。方法 将基因编辑猪(基因编辑方案为GTKO/β4GalNT2KO/CMAHKO/hCD55/hCD46/hTBM)单侧肾脏移植给双肾切除食蟹猴,采用合适免疫抑制方案,通过静脉输液保护系统实现药物及液... 目的 总结基因编辑猪-食蟹猴异种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监护方法。方法 将基因编辑猪(基因编辑方案为GTKO/β4GalNT2KO/CMAHKO/hCD55/hCD46/hTBM)单侧肾脏移植给双肾切除食蟹猴,采用合适免疫抑制方案,通过静脉输液保护系统实现药物及液体安全输注,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围手术期间心电监测,通过远程监控系统了解受体移植后变化情况。结果 建立静脉输液系统,受体可耐受长期输液(单日输液时长达4~10 h),输液通畅,未发生管道损伤或脱落。可穿戴式心电监护设备运行良好,受体心电图波形正常、平均心率112次/min,心电活动实时监测。远程监控实现无接触式动物状况观察,实时观测受体尿量变化及活动情况。结论 完善、规范围手术期管理、监护对于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安全度过异种肾移植围手术期至关重要。静脉输液能保证受体水、电解质平衡及免疫抑制状态诱导及维持,穿戴式心电监护能实时了解受体心电活动,远程监控能随时掌握受体术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肾移植 非人灵长类动物 食蟹猴 围手术期管理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慢性肾功能不全输尿管排尿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屹辉 姜喜刚 +4 位作者 王晓旭 孙荣生 祝海颖 郑新 宋立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观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输尿管排尿的特点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正常查体者50例,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6例,饮水500ml,1小时后在肾脏泌尿功能达到高峰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 目的:探讨超声观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输尿管排尿的特点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正常查体者50例,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6例,饮水500ml,1小时后在肾脏泌尿功能达到高峰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尿流形态、尿流速度、排尿频率。结果:正常者输尿管口的彩色多普勒尿流呈鲜红色,尿流速度、排尿频率达到一稳定的峰值。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尿流速度、排尿频率明显降低,且随肾功能不全加重而加重。结论:输尿管口尿流速度、排尿频率的峰值与肾脏的储备功能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肾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慢性肾功能不全 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基因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静 王永华 +3 位作者 于仑 牛海涛 刘勇 孙立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关卡点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基因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 目的:探讨免疫关卡点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基因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PCR-LDR技术分别检测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213例BUC患者和25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PD-L1基因3’UTR的rs4143815位点和rs2297136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BUC发病风险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UC组PD-L1基因3’UTR的rs4143815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GG基因型个体发生BUC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2.83倍(95%CI:1.82~4.64,P<0.01),携带G突变基因(CG/GG基因型)个体BUC发病风险是CC型基因个体的1.53倍(95%CI:1.01~2.24,P<0.01),同时BUC组rs4143815位点携带G突变基因频率与BUC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而在rs2297136位点,BUC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CC、CT及TT基因型个体之间发生BUC的风险亦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PD-L1基因3’UTR的rs4143815位点SNP与BUC的发病风险和恶性进展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程序性死亡配体1 3’端非翻译区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众对异种肾移植接受度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树军 卫浩 +3 位作者 彭江 崔梦一 尚攀峰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目的通过构建和验证基于异种移植调查问卷的预测模型,探讨中国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态度。方法使用问卷星平台对中国公众进行方便抽样调查,分析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使用随机分配法将所有纳入的问卷(2280份)按7∶3分为训... 目的通过构建和验证基于异种移植调查问卷的预测模型,探讨中国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态度。方法使用问卷星平台对中国公众进行方便抽样调查,分析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使用随机分配法将所有纳入的问卷(2280份)按7∶3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2280份调查问卷,公众对于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为7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居住地区、医保状况、宗教信仰、是否素食主义、异种肾移植知晓情况、是否肾移植等待者是公众能否接受异种肾移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训练集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验证集预测模型的AUC为0.785,训练集和验证集校准曲线均提示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决策曲线分析(DCA)均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结论中国公众对于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问卷调查所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短缺 异种移植 肾移植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基因修饰猪 接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保留女性内生殖器官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疗效分析
6
作者 蒋在庆 王科 +6 位作者 朱冠群 赵凯 尹心宝 李勋华 杨瀚 王世成 张宗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外途径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手术技术并评估其治疗效果和肿瘤学结果。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1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性生活质量、排尿控... 目的探讨腹膜外途径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手术技术并评估其治疗效果和肿瘤学结果。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1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性生活质量、排尿控制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数据。定期随访患者的肿瘤和功能结局,术后使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评估性功能状况。结果回顾性分析12例平均年龄为51岁的接受保留生殖器官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的女性患者。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23.58±28.4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5.00±80.51)ml,术后病理切缘均显示阴性,无淋巴结转移。日间排尿可控制12例(100%),夜间排尿可控制10例(83.3%),患者术后平均FSFI评分为(21.9±1.2)分。结论对于经过筛选的女性膀胱癌患者,生殖器官保留技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策略。保存生殖器和血管神经束在肿瘤学上可能是安全的,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外途径 腹腔镜 生殖器官保留 膀胱全切 原位尿流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圣坤 杨树军 +3 位作者 卫浩 杨海宏 卢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器官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制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修饰猪可能很快成为临床器官移植供体的现实替代来源。异种移植可能是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21年以来...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器官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制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修饰猪可能很快成为临床器官移植供体的现实替代来源。异种移植可能是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21年以来,全世界完成了2例活体异种器官移植、6例脑死亡异种器官移植,并启动了异种肾移植的Ⅰ期临床试验,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结果。因此,本文在回顾、分析近几年活体及脑死亡受者异种移植临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与异种移植临床研究相关的科学、技术和伦理问题,希望为我国异种器官移植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促进临床异种移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器官移植 基因修饰猪 非人灵长类动物 免疫抑制 生理性匹配 跨物种感染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基因修饰巴马小型猪活体供肾切取研究报告
8
作者 许勇 宋翔宇 +8 位作者 王恒恩 杨树军 贾志博 卫浩 陈胜峰 崔梦一 任延玲 彭江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5,共7页
目的总结基因修饰猪活体供肾切取的经验及其实践价值。方法采用活体供肾切取技术,切取六基因修饰猪左侧肾脏。首先阻断输尿管,游离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后,切取过程中依次完成输尿管、肾静脉、肾动脉的显露、游离。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 目的总结基因修饰猪活体供肾切取的经验及其实践价值。方法采用活体供肾切取技术,切取六基因修饰猪左侧肾脏。首先阻断输尿管,游离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后,切取过程中依次完成输尿管、肾静脉、肾动脉的显露、游离。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上阻断钳,离断肾动脉、静脉后立即用4℃肾保存液进行灌注,保存在冰生理盐水中准备移植。同时完成供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缺口的缝合。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供、受体存活情况。结果成功切取基因修饰猪左肾,取肾术中出血5 mL,热缺血时间45 s,冷缺血时间2.5 h。供、受体均未输血,植入受体内的肾脏恢复泌尿功能。切取左肾后供体健康存活8个月余。结论基因修饰猪活体供肾切取技术安全可靠,游离肾脏过程中同时处理分支血管,减少了修肾过程,缩短了冷缺血时间,活体供肾切取有助于后续供体存活并进行其他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活体供肾 肾切除术 终末期肾病 肾移植 供肾获取 基因修饰猪 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粒径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华 梁晔 +5 位作者 周泉 李彤 李明钰 苗玉 徐文华 王丽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084-12093,共10页
系统比较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与TPP离子交联制备的纳米粒,用于基因转运载体,评价其对质粒和siRNA的转运效果。通过粒度仪测定壳聚糖纳米粒(CSNPs)的粒径、多分散系数以及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CSNPs的形态;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通过CS... 系统比较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与TPP离子交联制备的纳米粒,用于基因转运载体,评价其对质粒和siRNA的转运效果。通过粒度仪测定壳聚糖纳米粒(CSNPs)的粒径、多分散系数以及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CSNPs的形态;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通过CSNPs在小鼠肌肉内的组织切片观察其生物相容性。CSNPs分别包载质粒和siRNA,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载能力,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或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果;溶血实验和血凝实验分析其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1 mg/mL的CS(160 k Da)和TPP(质量比为10∶1)制备的CSNPs粒径约100 nm,且分布均一、稳定,透射电镜下为形态规则的类球型粒子;其细胞毒性均在0~1级,符合生物医用材料毒性标准;组织切片没有发现明显的炎症反应,生物相容性良好;CSNPs对质粒和siRNA的包载率较高,并能成功将其转运至细胞内,但小粒径的纳米粒转染质粒后荧光较弱,而携带siRNA的CSNPs转染后荧光较强,且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其与商品化转染试剂相比转染率较高;溶血及血凝实验也发现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所以,制备的小粒径CSNPs更适合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siRNA转运载体,后续可以加以修饰应用于肿瘤的基因靶向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TPP 纳米粒 基因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信号通路在异种移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卫浩 杨树军 +1 位作者 王科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0-816,共7页
器官短缺是限制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异种移植有望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因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T细胞调节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研究是当前异种移植免疫方面的热点话题。自从共刺激分子CD28发现以来,已经发现了多种共刺激分子,包括共刺... 器官短缺是限制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异种移植有望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因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T细胞调节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研究是当前异种移植免疫方面的热点话题。自从共刺激分子CD28发现以来,已经发现了多种共刺激分子,包括共刺激和共抑制受体及其相关配体。针对移植供体的特异性T细胞活化是引起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因素,不同免疫阶段共刺激分子在T细胞上表达和诱导有所不同,这些共刺激分子在维持T细胞耐受性以及T细胞免疫反应的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共刺激信号通路在器官移植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异种移植免疫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异种移植免疫抑制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异种移植 共刺激分子 共刺激信号 T细胞 免疫抑制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肾癌裸鼠模型构建及靶向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永 李晓娟 +4 位作者 姜棋予 张鹏 冯帆 李瑞生 王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105,共8页
目的利用患者来源(patients-derived cells,PDCs)的透明细胞肾癌(clear cell renal cancer cell,ccRCC)细胞建立肿瘤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 model,PDX model),检测ccRCC PDCs对分子靶向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疗提供... 目的利用患者来源(patients-derived cells,PDCs)的透明细胞肾癌(clear cell renal cancer cell,ccRCC)细胞建立肿瘤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 model,PDX model),检测ccRCC PDCs对分子靶向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ccRCC PDCs接种裸鼠皮下建立肿瘤模型,使用分子靶向药物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乐伐替尼(Lenvatinib)、瑞戈非尼(Regorafenib)、阿帕替尼(Apatinib)以及安罗替尼(Anlotinib)口服灌胃给药,确定药物对ccRCC PDCs在裸鼠皮下成瘤的抑制作用。收集细胞与肿瘤组织标本,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分子靶向药物作用靶标(VEGFR等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以及ERK、AKT等MAPK信号通路所属蛋白激酶),确定ccRCC PDCs在实验过程中的遗传背景是否保持稳定。结果成功获得了5株ccRCC PDCs并利用上述ccRCC PDCs接种裸鼠获得了肾癌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在体外培养PDCs细胞过程中,分子靶向药物作用靶标等的表达出现下降或丢失等现象,而通过裸鼠成瘤对PDCs细胞进行扩增,肿瘤组织中分子靶向药物作用靶标等的表达相对稳定;分子靶向药物对ccRCC PDCs裸鼠皮下成瘤的抑制作用存在明确患者来源的个体差异,在所选取的分子靶向药物中,Lenvatinib的抗肿瘤活性强于其他几种分子靶向药物。结论本研究利用患者来源的透明细胞肾癌细胞系成功建立了肾癌动物模型并检测了肾癌细胞对分子靶向药物的敏感性,能够为相关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肾癌 患者来源肿瘤细胞 分子靶向药物 药物敏感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