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与转录激活因子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王亚越 栾晓娜 +3 位作者 陈筱涵 马慧慧 李明玉 田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8-524,共7页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LAMP3)与转录激活因子4(AT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LAMP3与ATF4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与宫颈癌患者...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LAMP3)与转录激活因子4(AT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LAMP3与ATF4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两种蛋白的相关性。结果:LAMP3在正常宫颈组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中均为阴性或低表达,在宫颈癌中高表达率为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3,P=0.001)。ATF4在正常宫颈组中高表达率为26.7%,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中高表达率为10.0%,在宫颈癌组中高表达率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8,P=0.004)。LAMP3的表达与宫颈癌FIGO分期(χ^(2)=10.139,P=0.006)、淋巴结转移(χ^(2)=8.475,P=0.004)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TF4的表达在宫颈癌病灶大小(χ^(2)=4.578,P=0.032)、FIGO分期(χ^(2)=8.971,P=0.009)、淋巴结转移(χ^(2)=7.881,P=0.005)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AMP3与AT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8,P=0.002)。结论:LAMP3与ATF4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两者的表达程度具有相关性,且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 转录激活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网片和Mersilene带植入大鼠腹壁动物模型的构建以及生物力学特性和组织相容性的比较
2
作者 高君琳 殷广洁 +3 位作者 蒙超 修春蕾 黄利英 田甜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96-1501,共6页
目的 将Gynemesh聚丙烯网片和Mersilene带植入固定于大鼠腹壁建立动物模型,分别于植入后30 d和植入后90 d进行力学实验和腹壁组织HE染色,评价两种网片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 将Gynemesh网片和Mersilene带裁剪后使用W6977M聚... 目的 将Gynemesh聚丙烯网片和Mersilene带植入固定于大鼠腹壁建立动物模型,分别于植入后30 d和植入后90 d进行力学实验和腹壁组织HE染色,评价两种网片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 将Gynemesh网片和Mersilene带裁剪后使用W6977M聚酯不可吸收缝合线和V-Loc可吸收缝合线植入同一只雌性成年大鼠腹壁(n=10)。根据实验时间不同将大鼠随机分为30 d组和90 d组(n=5),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力学实验,测试网片从腹壁撕脱的极限载荷,实验后取网片周围组织进行HE染色,对组织的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不同网片的组织相容性。结果 (1)30 d组中,Gynemesh+6977组的极限载荷为(14.96±2.22) N;Gynemesh+V-Loc组为(12.73±1.11) N;Mersilene+6977组为(10.65±0.91)N;Mersilene+V-Loc组为(8.70±1.18)N。除Gynemesh+6977组与Gynemesh+V-Loc组的极限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90 d组中,Gynemesh+6977组的极限载荷为(18.97±0.59)N;Gynemesh+V-Loc组为(18.18±0.54)N;Mersilene+6977组为(13.87±0.67)N;Mersilene+V-Loc组为(10.41±0.73)N,Gynemesh+6977组与Gynemesh+V-Loc组的极限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各组90 d的极限载荷均> 30 d组,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30 d组中Gynemesh网片比Mersilene带炎症反应低(2.0±0.69 vs. 3.10±0.71,P <0.05),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7±0.61 vs. 2.40±0.62,P=0.84;2.43±0.73 vs. 2.63±0.67,P=0.27)。90 d组中Gynemesh网片与Mersilene带相比炎症反应评分低(1.10±0.66 vs. 2.00±0.74,P <0.05),成纤维细胞增殖更少(2.87±0.68 vs. 3.27±0.67,P <0.05),新生血管增殖无明显差异(2.20±0.55 vs. 2.13±0.68,P=0.68);(5)两种网片30 d组的炎症反应均高于90 d组(Gynemesh组2.0±0.69 vs. 1.10±0.66,P <0.05;Mersilene组3.13±0.73 vs.2.0±0.74,P <0.05),成纤维细胞增殖程度更低(Gynemesh组2.43±0.73 vs. 2.87±0.68,P <0.05;Mersilene组2.63±0.67 vs. 3.27±0.69,P <0.05),新生血管的增殖无统计学意义(Gynemesh组2.53±0.74 vs. 2.47±0.74,P=0.81;Mersilene组2.40±0.62 vs. 2.13±0.68,P=0.12)。结论 Gynemesh聚丙烯网片与Mersilene带相比,具有更强的抗张力强度和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nemesh聚丙烯网片 Mersilene带 组织相容性 生物力学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G5和PDIA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秀芳 黄利英 +3 位作者 韩毅 刘婷婷 高君琳 田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8-1016,共9页
目的:探究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DIA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相关信号通路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青岛大学附属医... 目的:探究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DIA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相关信号通路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60例宫颈癌癌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26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并收集相应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ATG5、PDIA3蛋白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在线分析宫颈癌组织中ATG5、PDIA3的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使用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究ATG5和PDIA3基因可能涉及的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用p RRophetic包分析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ATG5、PDIA3高低表达与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ATG5、PDIA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83.3%vs 11.5%,χ^(2)=39.538,P=0.001;75.0%vs 46.2%,χ^(2)=6.753,P=0.009),ATG5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差异显著(均P<0.01);PDIA3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分化程度、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或P<0.01)。ATG5和PDIA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79,P<0.001)。GEPIA在线分析网站预后分析显示,ATG5和PDIA3高表达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差(均P<0.05)。ATG5和PDIA3主要富集的功能及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增殖与分化、抗原加工与提呈、P53结合、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mTOR信号通路。结论:ATG5和PDIA3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两者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ATG5和PDIA3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抗原加工提呈及多种信号通路,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自噬相关基因5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信号转导通路在CXCL12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营营 黄煜 +2 位作者 颜莉莉 叶元英 刘萍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L12/CXCR4)生物学轴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促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方法:应用外源性CXCL12处理子宫内膜癌Ishikawa...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L12/CXCR4)生物学轴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促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方法:应用外源性CXCL12处理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时间位点ERK1/2的磷酸化水平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的分泌水平。同时分析AMD3100和PD98059对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Survivin蛋白水平和MMP-2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外源性CXCL12刺激后,可迅速上调ERK1/2的磷酸化水平(t=0.887,P<0.01),促进Survivin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t=0.861,P<0.01;t=0.297,P<0.01),且三者均呈时间依赖性。PD98059和AMD3100均能明显抑制外源性CXCL12诱导后ERK1/2的磷酸化水平,而且在两者共同作用下,能完全抑制ERK1/2的磷酸化水平,阻断ERK通路的激活,下调Survivin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论:CXCL12/CXCR4生物学轴通过激活ERK通路上调Survivin蛋白和MMP-2蛋白表达,从而引发Ishikawa细胞一系列增殖和侵袭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XCL12 子宫内膜癌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SURVIVIN蛋白 MMP-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诊断及复发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丁朝霞 闫丽萍 +3 位作者 孙华芹 魏颖 李宁凤 陈爱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评价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诊断及预测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47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34例上皮性卵巢... 目的:评价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诊断及预测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47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34例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术前外周血NLR诊断EOC的价值并选取最佳截断值;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寻找患者5年内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术前NLR对诊断EOC最佳截断值为2.04。术前NLR<2.04组与NLR≥2.04组患者在年龄、FIGO分期、CA125水平、腹水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与不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单或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2.04为EOC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OC患者术前NLR升高与癌症的存在及多种临床侵袭性指标相关,是影响EO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淑慧 杨鸿滋 +4 位作者 侯晓梅 李美燕 毛竹青 汪珊珊 王福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94-798,共5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感染的临床表现、感染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耐药性、治疗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12例妊娠期LM感染患者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主诉、症状、... 目的:分析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感染的临床表现、感染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耐药性、治疗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12例妊娠期LM感染患者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主诉、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B超、诊疗措施及妊娠结局等。结果:12例孕妇发病年龄22~38岁,2例孕妇为双胎妊娠;12例孕妇发病孕周为27~40周,其中大部分入院孕周为28周以上,只有1例于孕27周入院;7例孕妇确定入院前有不洁饮食史,余病例饮食情况不详。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胎动异常(2例)、下腹痛(5例)、阴道流血(1例)、阴道流液(1例)、恶心呕吐(1例);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6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11例)及降钙素原(PCT)增高(12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正常值(4例),白蛋白低于35 g/L(11例),白蛋白低于30 g/L(4例);7例孕妇病理结果提示绒毛膜羊膜炎;6例孕妇羊水Ⅲ度污染,6例孕妇羊水清;12例孕妇血培养均为阳性;9例孕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2例孕妇入院抗感染治疗好转出院待足月经阴道分娩;1例孕妇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4例孕妇术后转入ICU,4例患者入院时予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疗效欠佳,后调整抗生素,所有孕妇均好转出院;12例LM感染孕妇的14例胎儿中,1例娩出时即死亡,2例抢救无效死亡;5例出生后转入新生儿科,好转出院;6例未转新生儿科,其中2例至足月经阴道分娩,出院时均良好;2例新生儿血培养LM阳性;行颅脑MRI检查的新生儿未见异常征象。结论:妊娠期LM感染是临床上少见的感染性疾病,一旦感染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病原学检测为诊断“金标准”,对有疑似并有未确诊前,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应考虑覆盖LM,从而改善围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妊娠期 不良预后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CXCR4和CXCR7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龙萍 刘萍萍 +3 位作者 孙凤仪 马营营 王箴言 黄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5-321,共7页
目的:探讨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干扰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XCR7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为载体将siRNA转染至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株,以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 目的:探讨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干扰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XCR7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为载体将siRNA转染至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株,以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siRNA对CXCR4和CXCR7的干扰效果,以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CXCR4和CXCR7基因沉默对HEC-1-A细胞周期、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HEC-1-A细胞高表达CXCR4和CXCR7,合成的CXCR4-siRNA、CXCR7-siRNA、CXCR4/CXCR7-siRNA均可分别干扰HEC-1-A细胞内CXCR4、CXCR7、CXCR4/CXCR7基因或蛋白的表达;CXCR4和CXCR7基因的单独沉默或联合沉默均可导致HEC-1-A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显著下降(P<0.05),同时引发HEC-1-A细胞周期出现S期阻滞。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XCR7在HEC-1-A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4和CXCR7途径的抑制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CXCR4 CXCR7 趋化因子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柏秀玉 丁朝霞 +4 位作者 姚玉霜 杨红娟 于剑虹 李聪颖 陈爱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05例卵巢癌、20例正常卵巢组织和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CTGF的表达...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05例卵巢癌、20例正常卵巢组织和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CTGF的表达,并分析CTGF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到CTGF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卵巢癌、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中CT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3%(56/105)、95.00%(19/20)、93.33%(28/30),卵巢癌中CTGF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χ^2=12.15,P=0.00)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χ^2=15.88,P=0.00),正常卵巢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80),RT-PCR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癌中CTGF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F=3.39,P=0.039)。进一步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得出CTGF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及腹水癌细胞阳性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CTGF在卵巢癌中低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卵巢癌 免疫组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雅迪 于风胜 +3 位作者 刘海梅 于啸 孙业武 王言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5-620,共6页
目的:比较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影响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及辅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初治的135例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79例子宫... 目的:比较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影响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及辅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初治的135例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79例子宫浆液性癌(USC组)、15例透明细胞癌(CCC组)、17例癌肉瘤(CS组)和24例混合细胞腺癌(MCA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①4组患者在年龄≥60岁、绝经、肿瘤大小、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大网膜转移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USC组、CCC组、CS组和MCA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63.1%、79.4%、37.6%、87.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患者术后行单纯化疗、化疗联合放疗和无治疗组的5年OS分别为94.4%、100.0%、58.1%,不同治疗方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2组患者的预后均明显优于无治疗组(P<0.05)。③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后,深肌层浸润(HR 1.833,95%CI 1.017~3.306)、分期(HR 1.763,95%CI 1.324~2.347)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HR 1.340,95%CI 1.065~1.686)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有所差异,对于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临床上应重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切除以及术后辅助个体化的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 预后 辅助治疗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患者个人掌控感对其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韩雪娜 李雯雯 +3 位作者 高俊茹 刘蕊 杨富国 李振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8-60,89,共4页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个人掌控感对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方法2021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诊就诊的182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掌控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肠造口...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个人掌控感对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方法2021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诊就诊的182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掌控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得分为(76.24±16.83)分、个人掌控感得分为(20.68±2.47)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术后时间、个人掌控感、领悟社会支持为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量的43.5%。结论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医护人员应多关注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造口术后时间短的肠造口患者,可通过提高其个人掌控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促进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自我照护 执行意向 个人掌控感 领悟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宁霞 王畅 +2 位作者 李川 王光宁 陈爱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2日至2016年9月7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样癌10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合并子宫肌瘤组(457例)和未合并子宫肌瘤组...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2日至2016年9月7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样癌10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合并子宫肌瘤组(457例)和未合并子宫肌瘤组(5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1)与未合并子宫肌瘤组相比,合并子宫肌瘤组的患者绝经年龄晚,合并糖尿病的比例低,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的患者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未合并子宫肌瘤组比较,合并子宫肌瘤组中肿瘤分期为Ⅰ期的比例较高、组织分级为G1级的比例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子宫肌瘤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未合并子宫肌瘤组(P<0.05),但两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可能有利于减缓子宫内膜癌的进展,子宫肌瘤是否是子宫内膜样癌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样癌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IE1-7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殷敏 陈爱平 +3 位作者 丁朝霞 姚玉霜 王畅 杨红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56-859,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1-72(IE1-7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HCMV IE1-72蛋白与EOC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66例上皮性卵巢癌及30例卵巢囊腺瘤...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1-72(IE1-7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HCMV IE1-72蛋白与EOC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66例上皮性卵巢癌及30例卵巢囊腺瘤组织中HCMV IE1-7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分期、新辅助化疗(NACT)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OC的HCMV IE1-72蛋白阳性表达率(82%)明显高于卵巢囊腺瘤(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 IE1-7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EOC患者年龄、初诊癌抗原125(CA_(125))水平、肿瘤组织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Ⅲ期、Ⅳ期EOC的HCMV IE1-72蛋白广泛阳性表达率(66%)明显高于Ⅰ、Ⅱ期(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术前行NACT的EOC中HCMV IE1-72蛋白广泛阳性表达率(75%)明显高于未行NACT(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HCMV IE1-72蛋白广泛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短于局灶阳性或阴性表达者(39个月vs 41个月,P=0.03)。结论:HCMV IE1-72蛋白在EOC中高表达,HCMV感染与EO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并影响患者预后,但其确切的肿瘤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上皮性卵巢癌 即刻早期1-7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人乳头瘤病毒相关性普通型子宫颈腺癌Silva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冉 孔琰 +1 位作者 王光宁 王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性普通型子宫颈腺癌Silva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子宫颈腺癌患者,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2018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性普通型子宫颈腺癌Silva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子宫颈腺癌患者,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子宫颈癌分期标准修正所有病例分期,根据Silva分型模式标准将HPV相关性普通型子宫颈腺癌分为Silva A型、Silva B型、Silva C型,分析HPV相关性普通型子宫颈腺癌Silva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及预后。结果:72例HPV相关性普通型子宫颈腺癌中Silva A型、Silva B型、Silva C型的患者分别为8例(11.11%)、16例(22.22%)、48例(66.67%)。3组患者的确诊年龄、绝经状态、FIGO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ilva C型患者分期为Ⅲ期及以上者占33.33%,淋巴结转移率为25.00%;而临床表现、子宫颈查体、肿瘤大小、淋巴脉管浸润、神经侵犯、宫旁浸润及卵巢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Silva A型患者无复发,Silva B型患者1例(6.25%)复发,Silva C型患者13例(27.08%)复发,Silva A、B型患者均存活,Silva C型患者存活者37例(77.08%),Silva A、B、C 3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曲线及无进展生存期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46)。结论:HPV相关性普通型子宫颈腺癌的Silva C型患者的分期偏晚,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生存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腺癌 临床病理特点 Silva分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PRSS4和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玉峰 纪新强 曹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TMPRSS4)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3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应... 目的探讨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TMPRSS4)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3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TMPRSS4和E-cadherin在其中的表达,分析TMPRSS4和E-cadherin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癌变组织中TMPRSS4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8)。子宫内膜癌患者FIGO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浸润程度深、发生淋巴结转移者TMPRSS4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P_均<0.05),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P_均<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癌变组织中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3)。结论 TMPRSS4过表达和E-cadherin表达下调或缺失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并可促进肿瘤组织侵袭和转移,是导致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 E-钙黏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基因NET-1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宋晓花 耿佃忠 王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69-171,共3页
NET-1基因是新近报道的肿瘤相关分子基因,与NET-2、NET-3、NET-4、NET-5、NET-6、NET-7总称为NET-X,属于四聚体超家族(TM4SF)的成员之一。在细胞的信号转导、调节、黏附、移动、增生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NET-1及TM4SF的功能... NET-1基因是新近报道的肿瘤相关分子基因,与NET-2、NET-3、NET-4、NET-5、NET-6、NET-7总称为NET-X,属于四聚体超家族(TM4SF)的成员之一。在细胞的信号转导、调节、黏附、移动、增生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NET-1及TM4SF的功能及研究现况做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1基因 肿瘤相关基因 TM4SF 分子基因 信号转导 超家族 四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非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6
作者 宋志双 段莹莹 +3 位作者 李美燕 王雅迪 尤敏 王福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颈非鳞状细胞癌(UCN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影响UCNS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4年3月至2019年3月初次治疗的295例ⅠA2~ⅡA2期(2009 FIGO) UCN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244例...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颈非鳞状细胞癌(UCN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影响UCNS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4年3月至2019年3月初次治疗的295例ⅠA2~ⅡA2期(2009 FIGO) UCN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244例子宫颈腺癌(AC组)、29例子宫颈腺鳞癌(ASC组)、16例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C组)和6例子宫颈透明细胞癌(CCC组)的临床特征,295例患者中242例随访信息完整,其中AC组197例,ASC组24例,NEC组15例、CCC组6例,比较分析其预后。结果:(1)4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病理相符、肿瘤分化、脉管浸润、FIGO分期、辅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AC组、ASC组、NEC组、CCC组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76.20%、75.80%、58.00%、100.00%,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次> 2次、肿瘤最大直径> 4 cm、子宫颈浸润深度> 1/2、脉管癌栓浸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不同辅助治疗方案与子宫颈非鳞癌预后有关;(3)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得出子宫颈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UCN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UCN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有所差异,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在诊疗方面需给予个体化方案,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非鳞状细胞癌 临床特征 辅助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